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奸夫 *** ,斩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23)640

(明朝军队)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京师。

北京城外,有一支负责外围警戒的军队,叫做勇卫军。

这支军队里,有个叫做阎群儿的士兵,很值得一说。

阎群儿其人,性格开朗活泼,待人周到热情,心地更不错,所以风评一直很好,同行的士卒们对他都是赞誉有加。

这个阎群儿有一次随军出征打仗,平定叛乱的过程中,偶然救下了一个叫做毛氏的女子,这女子感激阎群儿的恩情,于是便以身相许,嫁给了阎群儿。

毛氏她还不是普通女子,也是官宦出身,只不过后来家道中落,这才沦落至此。

所以,毛氏知书达理,气质端庄,而且长得还特别的好看,秀发乌黑,身段婀娜,面容精致,眉如新月,轻轻弯起,更如远山含黛。

再看这双大眼睛,水灵灵的,时不时透出一丝妩媚与柔情。

可以说,毛氏放到现在,那妥妥是大明星, 是女神级别的,她配五大三粗的毛头小伙子阎群儿,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毛氏 形象)

俩人结婚之后,日子还算美满,因为毕竟阎群儿有正经工作,养家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阎群儿在军营中有个朋友,叫做陈贵,这个陈贵是勇卫军中的校尉,也就是低级领导。

阎群儿没当兵之前是个普通百姓,家里并不阔绰,但这个陈贵却是富家公子出身,家里的房屋十数间,地里是良田千百亩,而且陈贵少读诗书,满腹经历,他本人长得还挺帅,可以说是风流倜傥,一表人才。

陈贵经常和阎群儿走动,毛氏见过她几回,一来二去,她可就和陈贵看对眼儿了。

其实,这倒在情理之中。

因为,毛氏毕竟不是乡野村妇,而是官宦女子,她曾长于富家,幼时便有眼界,当然知道什么是更好的生活,屈身嫁给阎群儿只不过是为了报恩,多少有点勉强的意思。

可是,既嫁为 *** ,就应该踏踏实实的和阎群儿过日子,如果当初你就不诚心跟人家,你就不应该跟人结婚。

奈何这毛氏不仅不愿意就这么和阎群儿整日粗茶淡饭,粗布麻衣的屈就,反而还和这个陈贵勾搭到了一起,俩人隐秘的有了不正常的男女关系。

阎群儿兀自不知,因为他本来性格就大大咧咧,这些细节他很难察觉,但另外一个常来阎群儿家中的朋友李宣却早就看出,陈贵和毛氏挤眉弄眼,鬼鬼祟祟,俩人肯定是有事儿,李宣索性暗中调查跟随,果然让他亲眼目睹了此二人的 *** 。

(李宣 形象)

李宣本来和阎群儿关系就要好,此时更为兄弟打抱不平,于是立刻就把这事儿告诉了阎群儿。

阎群儿是个直来直去的人,他听李宣说自己的妻子毛氏竟然出轨同事陈贵,当时是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恨不得立刻就跑去找陈贵算账,但却叫李宣把他给拦住了。

李宣说阎哥你别着急啊,这擒贼要擒王,捉奸要捉双,你打陈贵一顿容易,你把毛氏休了也容易,但是无论你去找谁质问,你拿不出证据来,人家谁也不会承认,所以我建议,咱们更好提前准备,逮准机会把他俩给捉奸在床,到时候他俩可就百口莫辩,任凭发落了。

李宣的这个想法很好,也比较靠谱,但是阎群儿就不是那样性格的人,他嘴里答应说改日捉奸,可晚上回了家他就忍不了了,直接就和毛氏摊牌了,说我已经知道你了和陈贵苟且通奸的事情,而且越说越激动,不仅对毛氏是恶语相向,甚至还动手打了毛氏。

但是您别说,这个毛氏,还真不是一般女子,本来她被丈夫责问,在形势上处于下风,谁知道她反将一军,竟然反问丈夫,说这事儿是你的好朋友李宣告诉你的吧?他的话你能信吗?我和陈贵平日里就素无往来,何以有 *** ?倒是李宣,好几次趁你不在时轻薄于我,不仅对我污言秽语,还对我动手动脚,这是他调戏我不成,反而往我身上泼脏水啊!

说完,毛氏还梨花带雨的哭了起来,表示自己一心报恩,侍奉夫君,竟然被这样怀疑,实在是不想活啦!随即就要以头撞柱,表明心志。

这么一套教科书式的演技,可算是结结实实的把阎群儿给糊弄了,他对妻子是好一顿安抚,然后没等天亮就跑到李宣家中,痛骂李宣轻薄自己妻子不算,还挑拨自己的家庭关系,直接就和李宣割袍断义,划地绝交了。

(陈贵 形象)

毛氏靠着自己精湛的演技躲过一劫,但她也惊魂未定,立刻就联系上了陈贵,说咱俩的事儿恐怕已经被我丈夫知道了,这是个隐患,咱俩必须得想个法子,把这个隐患给解决了。

自古 *** 出人命,毛氏这话很显然就不怀好意。

可巧,几天之后,陈贵的家里遭贼,家中钱财丢失不少,这匪盗贼人还杀害了陈贵府上的两个家丁。

那有读者可能说了,说陈贵家里被盗和这篇文章的主线剧情有什么关系吗?

还真有关系。

盗财杀人的贼人,是流贼,偷完东西就走人了,陈贵报官报了几个月,官府也没个线索,说白了这案子就很难破了,终究会成为悬案。

然而,让毛氏知道这桩案子之后,她却心生出一条毒计来。

什么毒计呢?

毛氏让陈贵把这桩盗窃杀人案的罪名,推卸到李宣的身上,让陈贵栽赃陷害李宣就是翻案的贼人,而如果李宣落网了,被抓了,如此大案必然处死,这李宣死了,往后没有人再跟阎群儿告密了,阎群儿被蒙在鼓里,毛氏和陈贵的地下 *** 不就得以保全了么?

毛氏心狠手辣,没想到陈贵比他还狠,凡事斩草除根,既然要栽赃陷害,那害一个也是害,害两个也是害,索性把阎群儿也给栽赃了,阎群儿要是死了,那毛氏不就是自己的了么?这不是更方便快捷,一箭双雕么?

于是,陈贵立刻写下状纸,把李宣,阎群儿,以及平时在军队中交恶的一些同僚一共九位,全都告到了衙门,说他们团伙作案,到自己的家里盗窃钱财,杀人行凶,这还不算,他们夺取横财之后不是为了花天酒地的享受,而是采买兵器,打算起事谋反!

太阴了,实在是太阴了。

要知道,宣德元年正值宣宗的叔叔汉王朱高煦起兵谋反,全国上下可都绷着一根弦呢。

(阎群儿 形象)

陈贵这一纸诉状,实在是太厉害了,被他这么一顿胡说,李阎二人几乎是必死无疑。

因为,偷盗本来就是大罪,杀人更是死罪,陈贵又十分巧妙的给他们安上了谋反的帽子,这么一来,俩人是非死不可了。

好死不死,衙门里的县令也是个庸才,一听说有谋反之事高度紧张,不分青红皂白直接把李阎等人下狱严审。

怎么严审?无非是大刑伺候,屈打成招。

这好汉挨不过三遍打,严刑逼供之下,李阎等人是纷纷认罪,不想要再受折磨,只求速死。

他们平日里可都是上过战场的汉子,铁骨铮铮,可见其在牢狱中受到了什么样的虐待。

县衙把案子了结,上报刑部,只要刑部认可这个结果,签字盖章,再把文件发回来,那么就可以执行死刑。

有意思的是,县令在卷宗上,只把李阎等人定性为了偷盗杀人,而隐去了他们的谋反之罪。

因为,对县令来说,治所内出现偷盗杀人这样的行为实属人心太恶,他县令也控制不住,但是如果他的管辖区内竟然发生了动摇国之根本的严重谋反事件,那就是他县令失察,工作不尽心尽力,这要让上头知道了,搞不好县令都得挨撸被整治。

所以,李阎等人只能是盗窃杀人。

你有没有罪,我说了算,你有什么罪,哎,还是我说了算。

案犯已经认罪,刑部的批条一下来,那李阎等人可就人头落地了。

李宣的老父亲,眼见儿子蒙冤,那是心急如焚,立刻跑到了官府去申冤,结果一连几次都被棍棒打散,这老爷子并不气馁,而是很有韧性,直接跑到了京师都察院去告状。

(李庸 形象)

京师的都察院,那就相当于今天的纪委。

李父跑到都察院高声喊冤,很快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

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庸。

李庸这个人,还是比较正义的,他了解事情原委之后很快派人下去调查,发现陈贵家被贼人偷盗的那天,李阎等人根本就没有时间作案,而是被勇卫军的长官派到了河北保定去提调军粮,来回的路上,沿途很多人都可以作证。

说白了,事实清楚,证据明显,这陈贵属于是诬告。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李庸二话不说,直接把案情上报给了明宣宗朱瞻基。

一桩民间案件,到此就变成御案了。

朱瞻基看完李庸的报告之后,和身边的大臣们说了这么一段话:

隋朝炀帝有个亲信叫做于士澄,这个于士澄就专门为炀帝缉盗捕贼,此人是个酷吏,有一次因为一桩案子竟然抓了两千多人,然后把他们全都处死了。

后来经过调查,这两千多人里真正有嫌疑的只有零星几个人,绝大部分都是冤枉的。

如此冤案,当时却没有一个人给炀帝上奏,而今天,如果不是李庸给我上了这么一封奏疏,我也会和当年的炀帝一样被蒙在鼓里,这九个被栽赃陷害的人岂不是也要枉死?

最后,朱瞻基还意味深长的说:

幸好,这九个人还没有死,如果他们已经被无辜处死了,我一定饶不了负责国家法律法度的刑部官员!

(明宣宗朱瞻基 绘像)

在皇帝看来,这是臣子们的严重失职。

最终,在皇帝的指示下,案件终于得以 *** ,李阎等人被无罪开释,而毛氏和陈贵,一个被判了绞刑,一个则抄没家产,廷杖一百,流放三千里。

说是三千里,其实未必真能走得到,因为一百板子下来,陈贵不死也是残废,还要带枷上路,所以估计也死在路上了。

而至于那个铸成冤假错案的县令,史书倒是没有记载,但可以想到,下场只会比毛氏和陈贵更惨。

随着监牢打开,阎群儿和李宣相互搀扶着走了出来,猛烈的阳光几乎使他们无法睁开双眼,

此时,西风落日,一如残阳晚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8335.html

“奸夫 *** ,斩” 的相关文章

杨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杨素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杨素(544年—606年),字处道,弘农郡华阴县人,隋朝军事家、权臣、诗人。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杨素出身关中士族弘农杨氏。北周时期,起家中外府记室、礼部下大夫、大都督,累迁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参加灭北齐之役,并随上大将军王轨救援彭城,俘虏南陈主将吴明彻。后随上柱国韦孝...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人各为其主 两人到底是更加厉害

还不知道:诸葛亮与司马懿相比,到底强在哪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期的谋士,虽然人数很多,但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很少,其中诸葛亮算是最有威望,后世赞誉最好的一个。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象征,司马懿是谋略的象征。诸葛亮辅佐刘备,司马懿辅佐曹操两人各为其主,各自都是曹...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提起来在我国古代,能力出众的人,肯定是少不了朱元璋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无论是多硬的汉子,在战场上多么嗜血,在遇到貌美的女子时,都难免会心动而柔情起来。现如今,我们常说长得“安全”,这就是说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就不会被坏人盯上,不过...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刘强为何拒绝称帝?原因是什么?

太子,是中国古代帝王的继任者的称谓,被定为王位、皇位继位者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6年6月,尚在襁褓中的刘强被父皇光武帝立为皇太子。在“资性方洁”的老师和“强毅耿直之臣”的悉心教导辅助下,刘强品学兼优,成长为合格的储君,在通往帝位的道路上稳步向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刘强1...

凌统是什么人?逍遥津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凌统是什么人?逍遥津之战他的表现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攻打合肥,引发逍遥津之战。曹操部将张辽在此战大显身手,打得吴军措手不及,还把孙权包围在乱军之中。凌统见形势危急,于是率领三百军士拼死作战,这才让孙权突出重围,但自己却全军覆没。那凌统是如何拼死救孙权...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三国时期魏延始终攻不下陈仓,是因为什么?

魏延,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被小小的陈仓守将郝昭一两千人阻挡,魏延久攻不下,诸葛亮也无计可施,还下令差点斩了魏延。那么,小小的陈仓,怎么如此难打?陈仓守将郝昭又是什么人物?诸葛亮最后打来下了吗?先说...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曹雪芹家族为什么会被雍正抄家 最后抄出了多少家产

还不知道:为何曹雪芹家族会与雍正结怨而被抄家?曹家又被抄出了多少家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家族被雍正下旨抄家,就这样曾经在康熙时期显赫一时的江南曹家就被抄家了,雍正本以为曹家是家大业大,但是查抄完曹家的家产之后,雍正才发现曹家的家产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