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201. 破阵穆勒的华尔兹:1918年3月21日的德军火炮战术(上)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23)760

作者:Kagohl 3。

书接上文,虽然渗透战术的精粹在于后方炮兵的精确打击,但不可否认的是,德军在一战中后期开始积极推进的“火炮步兵化”也是发挥了相当正面的作用。这些轻型火炮看起来不如榴弹炮、加农炮这些大家伙强力,但它们可以由一线步兵直接调遣、直接操作,极大弥补了后方炮兵与自己的脱节问题。

由于普法战争的影响,到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军炮兵编制依然分为给步兵师提供野战机动火力支援的“野战炮兵”和为步兵军或堡垒提供重型火力的“步兵炮兵”,然而在1915年,西线德军率先做出改变,新增了一个可以为步兵团乃至营提供直接支援的概念:“堑壕炮兵”,他们直接听从中下级步兵军官的命令,操纵一种诞生没几年的新玩意:堑壕迫击炮。而这种变化正是西线战场的残酷堑壕战催生的。

图1:德军第169堑壕迫击炮连部分官兵合影

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陆军就担忧的发现炮兵离开一线躲在后方作战的模式使得本就不好的步炮合作关系更加恶化。德军最初的措施是派遣一些通晓步兵战术的前哨炮兵观测员协调紧张的步兵/炮兵关系,这些深入一线的观测员利用 *** 与后方的炮兵军官联络,让步兵勉强能接受炮兵不在身旁的滋味。但这种 *** 终究只是权宜之计,因此在炮兵科技上出现了所谓的「炮兵观测所」──炮兵指挥官现在在自己指挥的炮兵阵地与步兵前线中间开设了自己的指挥所,一方面利用有利的地形看看步兵们在干什么,另一方面对躲在更远处阵地中的火炮下达射击指令。

然而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步炮脱节问题依然是要了老命,不只是德国,英法两国也发现炮兵弹幕前移速度经常跟不上步兵的节奏,譬如1916年7月的索姆河攻势中就发生英军火炮弹幕前进速度过快导致步兵在空旷无人区沦为德军重机枪的靶子,而当步兵前进得太快,就会发现自己受限于己方炮兵弹幕而不能有效的追击溃逃中的敌军。此外,一战爆发初始,德军就发现自己不得不利用大量火炮执行对敌军炮兵的反制任务,直接降低了对步兵的支援效率,要知道此时德军步兵师的火炮都集中于师属炮兵旅,师以下的旅、团、营没有自己的火炮。所以德军现在一个问题就是怎么让基层步兵有足够的建制火炮可以调遣,不用再过度依赖普通炮兵。

图2. 造型奇葩的德国一战炮兵观察哨

幸运的是,德国在战前就摸索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1904-1905年,日本和沙俄围绕旅顺要塞展开了为期一年的厮杀,敏锐的德国陆军也派出军事观察团观摩了这场被后人称作“一战预演场”的战争。德国观察家在旅顺港之役中发现了在现代化要塞攻击中,有效快速的在铁丝网中开拓一条攻击路是决定步兵生死的重要关键,而且他们注意到了俄军一项有趣的发明:1904年日军在围攻旅顺要塞的战斗中采用坑道掘进战术靠近到距离要塞只有几十米的地方实施攻击,而俄军普通的重机枪和野战炮由于弹道过于平直难以威胁躲在深坑里面的日军士兵,最后参与要塞防守的俄国炮兵上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Леонид Николаевич Гобято)突发奇想,将一门老式的47毫米海军炮魔改成了一种使用11.5千克超口径炮弹的曲射炮,这种炮射程只有40-500米,但仰角可达65度,能直接轰到堑壕里面。结果自认为躲在堑壕就会安全的日军士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砸入坑道里面的超口径炮弹炸的血肉横飞,虽然后续又组织了几次攻击,但曾经让俄国人头疼的壕沟在这门改装炮面前如同摆设,最后全被击退了。

图3:迫击炮之父,俄军炮兵上尉列昂尼德尼古拉耶维奇戈比亚

图4:在旅顺战役中让日军吃了苦头的超口径迫击炮

德国陆军意识到,这种新颖的曲射火炮能让前线进攻部队更快速的铲除敌军要塞外围防线,于是在1908年找到莱茵金属公司,提出研发用于工兵的同类型武器以对敌军铁丝网和躲藏在堑壕里的有生力量构成更大破坏。莱茵金属公司不负期待,在1910年就为德国陆军工兵部队秘密装备了一种口径25厘米的重型迫击炮,其发射的97千克炮弹能轰到550米之外,莱茵金属公司后续还开发了更轻巧的17厘米中型迫击炮,炮弹50千克,射程750米。这两种迫击炮都采用炮口装填和拉绳击发原理,但名字倒是很有意思:minenwerfer,意为“地雷投射器”。当然,这个名字大家图一乐就好,因为它们确实是迫击炮。

图5:17厘米中型堑壕迫击炮(西门子.舒克特公司授权生产)

图6:25厘米重型堑壕迫击炮

1914年8月战争爆发后,德国陆军工兵共装备了50门25厘米重型堑壕迫击炮和116门17厘米中型堑壕迫击炮,这些武器在攻击比利时堡垒外围的铁丝网防线中表现出了令人满意的威力。后来的1914年9月,德国军队在阿尔贡森林与法军展开了激烈战斗,德军这时悲催的发现师属火炮在森林中难以有效支援步兵:在近距离战斗中,德军野战炮低深的弹道很难击中躲藏在树林与散兵坑中的敌人,而当德军炮兵把阵地后移,希望有更多空间可以让弹道更高一点的时候,却又发现自己会暴露在射程更远、射速更快的法军75毫米野战炮弹幕中。为了解决这种困境,德军尝试着从工兵那里调来一些17厘米中型堑壕迫击炮,把它们当成供前线步兵差遣的“极短程火炮”来运用。

结果德军步兵对这些“工兵货”相当的受用,此前远离他们的德军普通火炮难以顾及他们要面对的目标,无法可靠的帮助他们,但这些迫击炮加入后,步兵们得以随心所欲的借助贴身重型火力干掉眼前碍事的法军工事。当17厘米迫击炮发射的那些装填有40千克烈性 *** 的炮弹准确的打中躲在树木后面的法军时,德军步兵发现不少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在阿尔贡地区和法军对线的德国第5集团军总司令威廉王储很快发现了迫击炮的优势,于是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力一边游说威廉二世扩大迫击炮的产能,一边将马克斯.鲍尔少校安排到陆军统帅部成为了主管火炮的第二厅主任,使莱茵金属公司后续制造的迫击炮能直接提供给一线步兵使用。

图7:17厘米中型堑壕迫击炮的威力在阿尔贡森林展现的淋漓尽致

在威廉王储的影响下,德国陆军工兵部队于1914年12月开始抽调麾下工兵营中的堑壕迫击炮单位配属给步兵部队,使得西线德军于1915年春天开始让每个步兵军都有4-6门17厘米中型堑壕迫击炮和2门25厘米重型堑壕迫击炮,而到了1916年中期大部分步兵师都有了一个由3门重型与6门中型堑壕迫击炮组成的连。

图8:隶属于德军第338迫击炮连(Minenwerfer Kompanie 338)的17厘米中型迫击炮

随着装备数量的不断增加,堑壕迫击炮很快成为西线德军步兵在1915年执行有限目标攻击的核心武器。不像传统步兵攻击以系统化的 *** 摧毁敌军防御系统,有限目标攻击是以蚕食的方式一点一滴占领敌人阵地。在大部分的情况下,有限目标攻击的企图只是让阵地往前推进100~200米,占领某块高地以便取得更好的观测位置。

由步兵营、团或旅级单位发动的有限目标攻击,需要射程范围内所有火力集中支持。由于炮兵单位在联系协调上较不方便,在有限目标攻击中通常负责射击敌人炮兵、预备队集结地带与指挥所、观测所等目标,而如据点、机枪巢等接近我方步兵的小型目标则交由堑壕迫击炮来处理。 堑壕迫击炮利用两种战术来协助步兵攻击:其一、在准备阶段中,堑壕迫击炮会系统化的射击敌军阵地上的观测所、掩体、机枪巢等,利用本身优异的准确性,把敌人的据点一个接一个的炸毁;其二、当步兵从壕沟中出发后,堑壕迫击炮则把所有弹道集中在最接近突破点的敌军战壕上,形成固定弹幕压制敌军,而当德军步兵发起最后冲锋时,弹幕则以事先刻画好的突破点为中心往敌军阵地两侧与后方移动,以协助步兵席卷敌人阵地。

只要有适当的准备──以夺取孤立的敌军阵地为目标,攻击部队事先进行反复演练,储备大量弹药─德军都可以在有限目标攻击中取胜。相较于法国人多半以失败收场的模仿,德军的胜利很大部分必须归功于步兵与工兵间的协调合作。德军步兵放弃了传统操典中所有人员形成一线同时从壕沟中跃出攻击的方式,而是在工兵迫击炮的支持下每次由小群步兵发动攻击、占领一小块几十米长的法军阵地、巩固阵地,然后一次又一次地使用相同的 *** ,直到攻占整次有限目标攻击的所有目标为止。 这种步兵小组配合堑壕迫击炮弹幕的打法不但可以大量减少暴露在法国炮兵防护射击时的伤亡,更可以有效解决法军阵地前障碍物造成的困扰。相对于传统炮兵准备射击要想办法清除一大片的障碍物,现在德军只要用迫击炮炸出一条窄窄的攻击路径即可,而要清开这么小的一块区域也不再需要大量的炮弹,几个 *** 包、几发迫击炮弹就可以清出能让数十名步兵前进的通道。而堑壕炮兵的准备射击目标区更小,不但让单位面积内的火炮射击密度更高,也能有效的节省许多弹药。

事实证明,1915年德军在西线上有限目标攻击最重要的功臣正是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堑壕迫击炮,相对于利用野战炮密集射击敌军机枪巢,迫击炮只要几发炮弹就可以精准的废了对攻击路径产生威胁的任何机枪阵地。当德军与敌人阵地距离缩短到不到100米时,任何要利用炮兵射击敌人之一线阵地的一方,都要冒着极大的误击风险。只有迫击炮在这种距离内有足够的精确度可以将大量炮弹砸入敌人阵地中。

图9:一群德国军官在参观25厘米重型堑壕迫击炮的演示,这种武器是当时德军最强大的迫击炮

德军就是这样仰仗他们手中的迫击炮,甚至他们发动的有限目标攻击的极限都等同于迫击炮的更大射程。由于当时的中型与重型堑壕迫炮的射程分别只有750与550米,当德军攻占法军之一线壕沟后通常就已经到达了这两个家伙的射程极限,而这两种武器最初又是设计作为攻城武器使用,重量较大不适合机动(虽然它们都采用了轮式炮架),因此所谓的有限目标攻击通常在德军步兵攻占法军之一道壕沟后停止。不过这些不足也促成了莱茵金属公司在1916年将这两款迫击炮的射程均提高到了超过1000米的水平,从而更受步兵喜爱。

然而迫击炮射程改进毕竟是未来的1916年的事情,现在这玩意的不足终究还是困扰着德军。为此,已经晋升为上校的马克斯.鲍尔在1914年秋季-1915年冬季试图找出让德军步兵在攻占法军之一线壕沟后仍能持续保有足够火力的 *** 。这种思想衍生了一个新的概念: Infanteriegeschütz,即所谓的“步兵炮”,是一种能够由步兵直接操作,直瞄发射榴弹攻击土木工事的低初速轻型火炮。克虏伯公司倒是做了之一个尝试,在1915年初旬设计了一种3.7厘米口径的堑壕炮用来协助步兵干掉敌军机枪据点,威廉王储第5集团军麾下的第8步兵军在同年3月2日组建之一支由炮兵和工兵合成的600人突击队的一大原因就是应要求测试这种新武器。该突击队在1915年5月-6月带上这种堑壕炮参与了针对法军的攻击行动,但实战中这种火炮却被证明是【比没有还糟糕】──口径太小使得它发射的那些可怜的454克炮弹根本无法摧毁任何像样的目标,要知道同期的M1915木柄手榴弹的 *** 装填量可是都有300克之多;更难绷的是,这炮的弹丸如此之轻,发射时火光却大的离谱,贼容易被敌人发现。

图10、11:1915年春季服役的克虏伯3.7厘米堑壕炮全重高达168千克,但炮弹装药量却只有可怜的40克,威力约等于没有

鲍尔上校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的「步兵炮」概念可行,并利用威廉王储麾下的罗尔突击队持续进行相关实验,最后发现此前东线德军大量缴获的俄军“普蒂洛夫”M1910要塞炮重量很轻,而且口径有76.2毫米。克虏伯公司应要求为这些火炮重制炮架、缩短炮管、移除长距离瞄准镜,并且新设计了一种比3.7厘米堑壕炮更强大的6千克高爆榴弹。这种更大射程4公里,能够直接瞄准敌军工事实施破坏的武器于1916年5月率先装备于罗尔突击营,名为“7.62 cm Infanteriegeschütz L/16.5”,意思是7.62厘米16.5倍径步兵炮。它也是之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陆军数量最多,装备范围最广的步兵炮。

图12:1916年正式服役的7.62厘米16.5倍径步兵炮。与重型堑壕迫击炮相比,7.62厘米步兵炮重量更轻,更适合伴随步兵行动

步兵炮的诞生有效弥补了德军重型堑壕迫击炮与笨重的野战炮之间的火力空白,使得进攻步兵能有一种射程尚可的跟进式重火力帮助他们干掉25厘米迫击炮够不到的机枪点和火炮阵地:“这种步兵炮十分给力,它的射程能够有效打击敌人防线内的任何目标。更出彩的是,它还能够打击敌军后方聚集的各种野战炮、重机枪等对防御起着关键性作用的目标”。步兵炮换来的战术优势使得德军在1915-1917年先后组建了50支步兵炮连,每连装备6门步兵炮。这些部队可谓是让1917年不断扩大的暴风突击队如虎添翼。

虽然实战中步兵炮往往是用来对付敌军点目标的步兵随身武器,但它也能在防御战中发挥积极作用。当西线开始进入壕沟战后,德国人就把部分步兵师中的野战炮或是一些从海军搞来的小口径火炮,以单炮配置的方式布置在之一线阵地,作为所谓的「侧防火炮」。为了避免成为敌人炮兵的目标,这些侧防火炮通常都利用山丘或其它地形来掩蔽,这也意味着火炮的射角与射程会大幅受限。德军很快发现原本的标准型野炮太大、射程太远,而有短炮管、低炮架、简易瞄准具的小型火炮不但可以满足所有战术上的需求,也更不易被敌人发现摧毁。当利用俄军火炮魔改的7.62厘米步兵炮服役后,德军发现它完美的契合了“侧翼防御炮”的属性。

图13:1916年秋季,克虏伯公司对老式的FK.96n/A野战炮进行轻量化改进,推出了射程5000米的“7.7厘米近距离支援炮”(7.7cm Nahkampfkanone),这种火炮改装数量高达200门,用于一线步兵进行防御作战

但问题又来了,步兵炮确实极大弥补了普通野战炮和重型迫击炮之间的火力空白,可惜这玩意的个头还是比较大,譬如德军使用最多的7.62厘米16.5倍径步兵炮的战斗全重就达到了608千克,需要的炮组人员较多,在战场上目标不小;而且这些步兵炮是直线弹道,难以对付躲在深沟里面的敌人。所以在这需要感谢莱茵金属公司,因为他们有个令德军步兵大为喜爱的武器:轻型堑壕迫击炮。

事实上,当初在1910年秘密装备给德国陆军工兵的迫击炮中包含一种由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7.58厘米轻型堑壕迫击炮,这种火炮使用轮式炮架并在炮管两侧安装了液压弹簧复进器,虽然也采用拉绳击发,但只有4.5千克的炮弹使得该炮射速与同期两个大家伙相比更快,为6发/分。而且该炮射程也占据优势,可达1030米。之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该炮也属于工兵的要塞破坏武器,但阿尔贡森林之战让德军意识到堑壕迫击炮对步兵的重要性,而7.58厘米迫击炮由于重量轻便更是受到青睐,到1915年秋天实现了每师6门的装备量。

图14:由于机动性强,7.58厘米轻型堑壕迫击炮可以更有力的支援一线单位

这种轻型迫击炮在1916年得到了改进,其炮管从235毫米增加到了410毫米,射程也相应提高到了1300米。另外的改进是增加了圆形底座使炮管可以原地360度旋转以调整方向,还增加了驻锄使火炮不需要拆下炮架轮就可以开火。这种改进版轻型迫击炮的服役进一步加强了德军步兵的攻击火力,在1916年-1917年春季一个德军步兵营能装备8门7.58厘米迫击炮,但德军轻机枪数量扩张的导致的人力短缺使得步兵营轻型迫击炮数量在1917年5月起缩成了4门。

然而有意思的是,关于这种轻型迫击炮的编制,我还看到另一种说法:“德军在1915年2月就给营之下的步兵连配备了6门7.58厘米迫击炮,这个数字在1916年扩大到了12门,”。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是错的,因为德军在1917年5月开始流行的每营4门轻型迫击炮的配置都需要2名军官和40名士兵伺候,平均每门炮10人左右,而这一年德军步兵连人数已经从240人缩编到了180人,还配备了6挺MG-08/15轻机枪(一挺需要四人伺候,另需要8人班组保护),想来没有那么多人力去维护这么多火炮。我后来自己去查了这个说法,发现德军步兵团在1918年3月攻势中(还和本系列主题对上了)将麾下三个营的7.58厘米轻型迫击炮集结起来编组为团属迫击炮营,这个营倒是真的有12门的装备数量。

图15:1917年,四名来自第15堑壕迫击炮连(minenwerfer kompanie 15)的德军堑壕炮兵与新版7.58厘米轻型迫击炮拍下了这张合影

图16:一个完整的7.58厘米轻型迫击炮组

不管如何,7.58厘米轻型堑壕迫击炮依然弥补了步兵炮的不足。这种武器的1300米更大射程虽然不如步兵炮的4000米级别,但它机动性更好,也更容易隐蔽,其大仰角也让它可以躲在敌军附近的盲区将4.5千克高爆弹准确的轰入他们的壕沟。此外,该炮可以将炮管俯仰角调整到0度,再加上特殊的拉绳击发,从而也能像步兵炮那样直瞄敌军掩体。

图17:1916年的新版7.58厘米轻型堑壕迫击炮对炮架进行了调整,使得该炮可以将炮管放平直瞄敌军目标

图18:训练中的7.58厘米轻型迫击炮。由于采用拉绳击发,炮组人员可以躲到较远的地方打偷袭

当德军在1917年开始运用可怖的弹性防御战术后,英法两国也效仿改变了自己的防御姿态。步兵不再挤在之一线的壕沟中,而是部署在纵深3-5公里的一系列坚固据点中,这确保了绝大部分守方的步枪、机枪与堑壕迫击炮处于攻方的堑壕迫击炮射程之外。所以德军在这一年不断的提升基层步兵的火炮力量,步兵炮连在获得足够马匹后编入步兵团或突击营麾下,原属于步兵师的7.7厘米野战炮也以平均12门的数量下放给步兵团,而步兵营的轻型迫击炮普及率也在不断提高。

图19:德军第23步兵团展出了他们装备的MG-08重机枪、7.58厘米轻型迫击炮和MG-15n/A轻机枪,而遥想1914年,德军步兵团的武器只有步枪和手枪

图20:1918年4月,德军第109步兵团第2迫击炮营与2门7.58厘米迫击炮的合影

德军在一线中后期将短射程火炮下放到营、团的做法乍看起来是走一战前的老路,但实际上,这种模式反映了德军战术思想的改变,他们不再固执的试图拿下规模愈发庞大的战争,而是将战争拆成无数个小 *** ,用无数小规模胜利积累成战场上的大胜,就像法金汉将军在1915年制定的“有限目标进攻”策略。而1914年的战争也表明炮兵已经和步兵严重的脱节,德军步兵无法及时联系德军炮兵,而炮兵也难以从满天飞的尘土中看到步兵的状态,他们越来越没有办法直接解决许多堑壕战的困境──在无人地带的步兵极易受到敌火危害,野战防御工事的强度太大,而守方填补缺口的速度永远比攻方扩张战果的速度还快。所以西线德军不再玩老套的“人海冲锋”,而是尝试着把行动拆分为由步兵班、排、连、营实施的小规模建制性冲突,并在高层的支持下把原属于工兵的堑壕迫击炮配置给步兵操作,而缴获的俄军轻炮魔改为步兵炮作为直属火力。

强度较大的冲突中,步兵需要更重型的武器介入,此时营长可以利用手中的重机枪和轻型迫击炮,团长可以利用伴随的步兵炮,旅长或师长可以利用手中的中型迫击炮来打破僵局。上级指挥官可以利用两种方式来运用手中的步兵炮火,他可以直接把这些火炮投入重点战斗,亦或是利用这些老伙计释放火力掩护重点战斗方向的侧翼、遮断敌方援军或压制对己方重点部队影响更大的敌人重型武器。理论上这些步兵重火力可以遵循一定的逻辑加入战斗,当小规模部队手中的武器无法应付当前状况时,就可以申请上级单位提供迫击炮或步兵炮支援。这样分散使用的效果十分明显,迫击炮或步兵炮就像步兵班、排一样作为一个战斗单位投入战斗,可以随时与其它单位合力对付战场上随机出现的目标,也可以接受上级指挥官指挥进行纵深战斗。在这种进化之下,德军步兵发现自己越来越不需要事事依赖专业炮兵,如果有麻烦,步兵炮和堑壕迫击炮可以帮他们解决不少;德军炮兵也不用次次为步兵感到紧张,他们得以把更多弹药放在压制敌人炮兵、达成作战层面奇袭、维持攻击动能等目标上,来达成真正战场上的突破。

图21:德军在1917年拍摄的招兵宣传影像,一群堑壕炮兵正在部署17厘米中型迫击炮

西线德军在步兵火炮发展中叱咤风云,东线德军也在常规炮兵发展中默默耕耘。在这个舞台中,数以千计的中上层军官连个脚注都未曾在史书中留下,但有一名炮兵上校却包揽了诸多荣誉,在人类战争史写下了绚丽的一笔。他名叫【乔治.布吕赫穆勒】,1863年12月11日出生于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境的殷实和自身的努力使他顺利从柏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后于1883年8月8日加入东普鲁士之一步兵团成为一名三年义务兵,在步兵部队转辗服役10年后于1893年9月14日因表现出色被晋升为中尉,随后转入马格德堡第4步兵团,并在1896年8月成为该部队的一名炮兵连长,后又在1897-1898年担任美因茨要塞第3野战炮团的总指挥。在这三年,他表现出了火炮实操和炮兵指挥的双重才干。

1905年3月,布吕赫穆勒又奉命来到位于吕特博格的普鲁士皇家步兵射击学校,成为了教练营(Lehr-Bataillon)讲师,为新兵教授火炮射击技能。1907年2月15日,布吕赫穆勒又改任霍亨索伦第13步兵团的炮兵军官,然后前往老家柏林担任炮兵教官,后又于1909年4月20日成为莱茵河上游堡垒的炮兵指挥。而在这之前的1908年,布吕赫穆勒因在炮兵部队多年的出众贡献被晋升为少校,还负责编纂德军炮兵战术手册。1912年9月,布吕赫穆勒再次因出众的才干被任命为步兵射击学校的火炮教官。

从1896年到1912年,布吕赫穆勒凭借自己的业务能力为帝国炮兵做了整整16年的积极贡献,最后成为了在帝国陆军有一席之地的精英炮兵军官,可以说是前途似锦。然而命运是个喜欢捉弄众生的顽皮女神,1913年,布吕赫穆勒少校在一次行动中不慎从军马上跌落,摔成了重伤,虽然伤势能够治愈,但上级终究认为他的身体状况不适合再继续服役,安排他提前退休。才满50岁,正是壮年的布吕赫穆勒自然感到不甘,但最终也只能黯然接受。然而更让布吕赫穆勒心酸的是,虽然上级最后看在他这些年劳苦功高的份上把他晋升为了中校,但他的退休工资却只有少校级别(另有说法是上尉),可以说他这段日子充满了倒霉和不公。

图22:乔治.布吕赫穆勒

心情郁闷的布吕赫穆勒本打算就此在柏林老家了却残生,但有句老话叫“时势造英雄”,1914年8月,残酷的之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为了应对协约国,德国陆军开始执行著名的“施里芬计划”,在东线集结少数次级部队配合奥匈阻挡沙俄,在西线出动主力借道比利时直取法国边境。为了对抗敌人的堑壕和堡垒,作为“德意志战争之神”的克虏伯大炮自然少不了出场机会。于是以小毛奇为首的德国陆军统帅部想起了退休多时的布吕赫穆勒,立刻将其重召现役并任命其为东线第86步兵师炮兵主任,本就是抱憾退休的布吕赫穆勒自是求之不得,欣然接受了这个决定。

布吕赫穆勒重新上阵后再次充分发挥业务能力,于东线德军部队在1914年下旬-1915年底针对俄国人的战争中策划并指挥了13次成功的炮击行动,把俄国人炸的满地找牙,他本人也因战功先后获得1枚二级铁十字勋章和1枚一级铁十字勋章。不过布吕赫穆勒也没有因此自满,而是积极研究西线和东线的德军炮击战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而1915年东线德军在加利西亚地区的一场军事行动就给了这位炮兵专家很大的参考价值。

1915年,为了帮助实力差劲的奥匈盟友应对俄军,德军与奥匈军队协商后共同组建了第11集团军,计划利用该部队攻击俄军位于加利西亚(位于中欧,是波兰东南部的一块地区,盛产农作物和石油)的前沿阵地,即位于波兰城市戈尔采利(Gorlice)和塔尔诺(Tarnow)之间一道将近50公里的战线,因为俄军试图通过这里控制喀尔巴千山区──更详细地说,是控制波兰平原与匈牙利高原间的四个隘口,直捣奥匈帝国的心脏地带。但如果第11集团军可以在这里取得突破的话,那就能从后方切断所有陷在隘口地带中的俄军。

这座占据山麓的天险阵地有着非常完善的防备构筑,德军步兵如果按照老办法正面强攻的话除了在俄军的铁丝网与机枪面前留下一地尸体外不会有其他收获。而在这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在法国前线因策划突击队战术实现突破的汉斯.冯.塞克特上校(后来被誉为“魏玛国防军之父”)因这场战功被转调为第11集团军的参谋长。威廉.西克特上校对此提出了一个新招:以炮兵为主力破开俄军防御。当然,第11集团军的炮兵力量也能支撑起这样的作战模式:总计1000门大炮,其中250门都是大口径重型火炮,这些重炮在攻击地段达到了每130米就有一门的密度。

图23:汉斯.冯.塞克特上校

塞克特对第11集团军的各级炮兵提出了如下战术要求:“不以摧毁敌人为目标,而是以取得火力优势为目标。炮火的目的并不是消灭敌人。施加在敌人身上的烈性 *** 、弹片和烟雾使将使敌军指挥官无法移动他的预备队,随后炮兵将尽任何可能摧毁那些干扰我军步兵机动的障碍,如机枪堡,炮兵阵地,陷阱和铁丝网”。这种打法使得野战炮、榴弹炮和迫击炮不再盲目的破坏眼前的一切,而是变为了一场压制性质的弹幕打击,德军重型火炮和榴弹炮在较远的距离发射容易产生浓烟和毒气的炮弹来压制俄国炮兵或是阻止敌人的移动。为此在塞克特上校的策划下,第11集团军将麾下两个步兵军的火炮全部集中起来交给炮兵旅长统一指挥,而除了他们本身建制单位外,同时也指挥配属给他们的重炮兵单位。在每个步兵军的两位炮兵旅旅长中,由一位负责协调步兵发起攻击前全军所有火炮的准备射击作业,也就是说在步兵军的层级上,可以阶段性、暂时性地整合全军的炮火。而当攻击发起后,所有的火炮──包括配属到步兵师的重炮──都回归步兵师掌握。

第11集团军中的Kneuβl混合步兵军负责在之一天中攻占几个地形困难、位置特别重要的山丘,因此将所有的火炮集中指挥。Kneuβl混合步兵军军长打算利用巴伐利亚步兵师中四个受过山岳战训练的步兵营来执行这项攻击,所有其它的单位则负责掩护暴露的侧翼,而为了提供足够的火力支持,军长指派了一位要塞炮兵出身的军官来指挥全军火炮,另外也配属了16门山炮给负责突击的步兵营,来加强攻击的强度。(这个做法已经有了后来的步兵炮连的影子)

图24:德军山地炮兵使用的克虏伯FH.98/09轻型榴弹炮战斗全重只有1225千克,比较适合伴随步兵推进。不过作者我好奇的是,同期的FK.96n/A野战炮数量更多、机动性更好,为何在此战没被选择为步兵营支援火力?

最后一个步兵军,即第41预备军则是平衡了步兵军与步兵师间炮兵指挥的责任。第41预备军也是由一位步兵师炮兵旅长担任军炮兵指挥官的工作,负责整合准备射击作业,而当步兵发起攻击后,所有的野炮单位回归建制步兵师管制,但重炮兵单位则组织成重炮兵群直辖于军炮兵指挥官。这样做法更大的原因是节约兵力,步兵军有自己的炮兵群可以对付明显的目标,而步兵师炮兵团就有更大的自由攻击随机目标。 这次攻势在之一次世界大战德军炮兵作战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德国人在第11集团军中首次指派了“军团炮兵指挥官”──虽然在整个攻势期间这位军团炮兵指挥官很少对各步兵军炮兵单位下达指令。在准备阶段军团炮兵指挥官的重点包括两点:一、各步兵军应注意准备炮击间的静止阶段作业,以利协助巡逻部队评估炮击损害与工兵障碍排除作业;二、各步兵军应自行组织反炮兵战斗。第11集团军炮兵指挥官另外也发布了一项命令,指导详细的炮击准备作业。

在步兵军与步兵师的层级,藉由步兵指挥官与炮兵指挥官共同开设指挥所的方式,对作战计画进行了详细的协调。由于俄军习惯在前斜面上建构工事与火炮阵地,德军指挥官在良好天气的帮助下得以清楚地找出俄国阵地详细的位置;而后来到了攻势发起后的第二、三天,即使最初德军并看不到俄军第二、第三线阵地位置,仍然可以用相同的 *** 轻易找出俄国人在哪里。在共同开设指挥所、敌人位置又清楚可见的情况下,炮兵指挥官几乎都能够掌握到步兵指挥官的意图。

当战斗发展到高层指挥所观察不到的地方时,德军将炮兵单位打散成一个个炮连直接跟随步兵单位前进,而许多的野炮单位更是直接配属到步兵团中。各层级的炮兵指挥官还是掌握了大部分的火力,以便对付重要的目标。而为了避免误击,各步兵营使用各种不同的信号弹来标示敌我位置。

1915年5月1日傍晚21:00,在当地正好是日落没有多久的时候,第11集团军开始按照塞克特的策划实施预备炮击。在之一阶段炮击所有火炮以持续射击速度攻击俄军阵地,以避免过热及人员体力消耗太快,而在当天晚上22:00-23:00及5月2日凌晨1:00-3:00有两个停止阶段,一方面让炮手们得以休息,另一方面派出巡逻队评估战损同时吸引俄军机枪阵地开火。

在5月2日清晨4:00-6:00──实际时间依据各步兵军作战计划稍有不同──德军把火力集中在俄军之一线阵地上,并逐渐提高射击速度,到了上午9:00-9:30,所有德军火炮均将射速提高到炮管所能承受的更大限度。在持续更大射速炮击一个小时后,德军炮兵把炮口转向俄军之一线阵地的后方,步兵也以紧密的队形发起刺刀冲锋。

图25:德军炮兵操作211毫米重型榴弹炮猛烈轰炸俄军防线

俄军的过度自信也为德军炮击的成功提供了极大帮助。俄国人在这块区域部署了14个步兵师和5个骑兵师,自认为防御坚不可摧,所以野战防御工事修的质量一言难尽,根本无法应对重型火炮的猛烈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德军炮击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对面战线大部分地方的俄军官兵都在德军的刀锋下抱头鼠窜,在平均每一门德军重炮发射200发炮弹、轻榴弹炮射击300发的情况下,大部分俄军已经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而在某些地区中军官带头逃亡更加速了整条俄军战线的崩溃。在第11集团军禁卫步兵军麾下的奥古斯塔皇后步兵团的战史中记载道,当天全团以三波横队发起冲锋攻击,在通过攻击发起线四分半钟后就达成了之一天的作战目标,捕获大量俄军人员装备,而代价仅仅是3名士兵轻伤。英国历史学家约翰.基根后来写道:“很快,俄罗斯步兵扔掉了武器和装备,撤退了,不仅暴露了他们的之一条防线,还暴露了第二线和第三线”。

图26:俄军这种砖石围墙在重炮面前犹如摆设

图27:被俄军抛弃的堑壕

但是隔壁的两个步兵团就没有像奥古斯塔皇后步兵团这么幸运,亚历山大皇帝步兵团正好撞进了西伯利亚步枪团的阵地,3000人中12名军官、290名士官及士兵战死,另外300多人重伤。而伊丽莎白皇后步兵团的状况也是一样凄惨,特别是它的第12连正好冲进了一个没被德军炮兵干掉的的机枪阵地,几分钟内就有66人战死、37人负伤;而根据该团军医单位的医疗纪录,大部分死者都有一处以上的枪伤。 所幸火炮之神给德奥联军的帮助还是非常到位的,除了少数地区死伤惨重外,在绝大部分的地区德奥联军都能捕获大量的俘虏,因此在接下来5月3日到5月4日的攻击行动中,俄军第二、三线阵地都很难抵挡几乎阵容完整的德奥联军。

当5月5日太阳露脸的时候,呈现在德奥联军面前的已经是俄国一望无际的原野,战术上的胜利已经转成了战役上的突破。德奥联军已经无暇回看喀尔巴千山区中溃散的俄军,此时他们要在俄国平原上追寻更大的胜利;而当德奥联军停止前进的时候,不但手中已经有了14万名俄国俘虏,整个波兰境内也不再有俄国人的踪影,所有对匈牙利的威胁也不再存在。

图28:德军士兵将俄国俘虏押送到后方

图29:幸存的俄国士兵们为死去的战友举行葬礼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8339.html

“1201. 破阵穆勒的华尔兹:1918年3月21日的德军火炮战术(上)” 的相关文章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海兰察、乌尔登都是什么出身?他们最后的结局为何不同?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刘邦)令武士缚信(韩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烹!”不难理解,古代诸多王朝建立新政之后,那些曾经的开国功臣,都如“兔死狗烹”被昔日一起出生入死的...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三国时期文鸯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本事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孙盛《魏氏春秋》:钦中子俶,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房玄龄《晋书》: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赠太尉韩允忠神道碑》:“文次骞智敌万人。”后人对此人的评价颇高,此人是谁?他便是三国时期魏末晋初军事家——文鸯。相比较...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李世民当初敢造李渊的反 朱棣为何做不到

为何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不敢对朱元璋下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李世民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位皇帝,唐朝的第一个盛世就是他开创的。他不仅在唐朝的经济文化有着很大的作用,还对文化交流以及对外贸易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的建立,李世民是功不可没...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早年间曹操能吸引众多人才,靠的是什么?

曹操,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马援是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也是说出“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的老将军。他本是割据势力隗嚣的大将,后来先后见了公孙述和刘秀,马援说出了上面那一段话。马援所处的时代,正是王莽代汉之后,...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最后继位给司马衷与贾南风有何关系?

司马炎,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晋武帝司马炎并非昏君,他儿子众多,为何非得立一个智力堪忧的儿子当继承人呢,主要是封建帝制不容随便推翻,加之他为了稳定自己的长久统治,所以才把司马衷推上王座。一、关于“嫡长子继承制”众所周知,古代帝王传...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襄樊之战的战况如何?刘备心里知晓吗?

关羽在襄樊之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拿下了汉中,占据荆、益二州,势力达到了顶峰,这一年,刘备称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同年,关羽率兵北上,攻打樊城,这就是“襄樊战役”。战役前期,关羽取得巨大胜利...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宰相,凌烟阁功臣第一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喜好典籍,擅于安抚部下

孙瑜(177年-215年),字仲异,吴郡富春人,孙坚之弟孙静的次子,孙权的堂兄。官至奋威将军、丹杨太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孙瑜初以恭义校尉的身份统领士兵,曾跟随周瑜、孙权等人征战,擅于安抚部下、招降纳顺。孙瑜爱读古籍,又请学者马普来为将领官员的子弟讲学,于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