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雍正王朝:邬思道逃走那天,老十三胤祥为啥拿半坛泸州老窖送他?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26)580

在《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段剧情,随着雍正帝即位,辅佐他多年的邬思道也完成了使命,即将面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处境。

好在邬思道足够机灵,先是用互不协同的五路人马吓住了雍正帝,随后又表明了自己半隐的态度,并在十七阿哥求见的关键时刻,绕过皇上,直接下达了皇上即将回宫,且天子无私事的命令,这才保住一条小命。

等到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邬思道就迫不及待驾着马车,试图早一点逃离京城。可就在刚出宫门没多久,老十三胤祥便快马加鞭赶到,并随身携带半壶老酒。

那么,这壶老酒有什么讲究,老十三胤祥为什么特意跑这么远送酒?

杨角风谈《雍正王朝》系列文章:邬思道逃走那天,老十三胤祥为啥拿半壶泸州老窖送他?

一、

上一期咱们也提到了,其实邬思道在见到拿着金牌令箭的张五哥后,就开始偷偷打包衣物,准备逃之夭夭了。

经历了那么多事,尤其是坎儿之死后,邬思道愈加感觉到凉风习习。也知道雍正帝即位之后,自己的命运堪忧,不如趁早打算,主动离开,也给皇上一个台阶下。

就这样,邬思道在经历了惊心动魄的跟皇上斗智斗勇的前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便匆匆赶路,想以最快的速度逃离这是非之地。

可他刚刚走出城门,就听到车后有人高呼“邬先生”,停车观看,原来是老十三胤祥赶了过来。当时邬思道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他也不知道老十三胤祥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尤其是老十三胤祥招呼手下过来时,明显眼神恍惚了一下。

其实这也怪不到邬思道,毕竟他选择城门刚刚打开的时候就逃离,就是担心夜长梦多。担心雍正帝出尔反尔,后悔头一晚的决定,见派十七阿哥“清君侧”不力,第二天又把老十三胤祥派过来。

所以,等到老十三胤祥掏出来半壶老酒时,邬思道是一脸不相信的样子,疑惑的看着老十三胤祥:

“邬先生,这是您托四哥带到牢里,给我的那半坛酒。”

邬思道点了点头,继续看着老十三胤祥倒酒,并默默接过满满一碗酒:

“这碗酒,我替四哥敬您老人家,我敬您一碗,为您饯行!”

二、

大家仔细看剧,邬思道接过那碗酒后,是缓缓抬起头注视着老十三胤祥,眼神中仍然充满着疑惑和不解。

老十三胤祥也看出了邬思道的疑惑,这也正常,毕竟头一晚发生了不怎么愉快的事情。不然的话,以老十三胤祥的脾气,自然会极力挽留邬思道,而不是跑过来饯行。所以,他知道邬思道在担心什么,于是自己先一仰脖喝光了酒,并看向了邬思道。

那么,有一个问题值得大家思考,那就是老十三胤祥跑来给邬思道饯行,到底是雍正帝的意思,还是他自己的意思?

是他自己的意思!

他其实说的很清楚,现如今的四哥已经是皇上了,不可能过来敬邬思道的。所以,他才用了“四哥”这个称呼,而不是“皇上”,这就证明雍正帝并没有指使老十三胤祥替自己敬酒。

其次,老十三胤祥也说的很清楚,自己替四哥敬酒,随后又说自己敬邬思道一碗,这完全是自己的主意。

邬思道太聪明了,老十三胤祥的一举一动都被他看在了眼中,也正是因为念及他的情义。才开始劝他推掉铁帽子王的称号,可惜,老十三胤祥却说那个铁帽子实在难得。

听到这里,邬思道竟然一句话不说,一口喝光了酒,转身就要上车走人。

他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自己的忠言,老十三胤祥竟然不听。既然不听,那多说无益,你敬的酒,我接了,咱俩就此两别!

三、

老十三胤祥并不傻,虽然不接受邬思道的建议,但也很明白,自己就要升铁帽子王了,而邬思道却要跑路,这皇上四哥对他实在不公啊:

“邬,邬先生,我们,我们对不起您呐!”

之所以老十三胤祥结结巴巴说出这句话,其实也是下了很大的勇气,毕竟雍正帝没让他代表。他这是强行代表了,不然不会用“我们”这个称呼,因为他也想不通雍正帝为何不用邬思道。

这样一来,邬思道反而又过意不去了,于是向其表明,自己辅佐四爷,完全是为了天下苍生,并不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并没什么遗憾。但是,由于十三爷行侠仗义,品性直爽,他觉得临行之时还想送一句肺腑之言:

“这个铁帽子王,这……你,你要拼死辞掉,才能保你一世平安!”

随后,他解释了自己这样建议的原因:

“常言道,与平常人交往,共享乐易,共患难难;与天子交,共患难易,共享乐难啊。”

当然,这时候的老十三胤祥并不信的,只是邬思道留下一句,明天他的话就能验证,估计府里专一做秘密事情的人,就要……

随后,俩人不约而同的看向了远方枝头上的鸟,良久没有说话。

末了,邬思道又安慰了老十三胤祥一句,说他也不用太担心,只要收敛锋芒,还是没啥问题的。

结果,老十三胤祥也说了一句:

“邬先生,您也要多多的保重啊!”

四、

也就是说,老十三胤祥一开始不信邬思道,并不是真的不信,而是不想让邬思道害怕。现在话已经说开了,他反而不用藏着掖着,倒嘱咐邬思道要提防一下。

只不过,人家邬思道何许人也,早就想好了应对之策。只可惜,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邬思道还是高兴的太早了。只见老十三胤祥一招呼,身后的马车上竟然下来一个女子,邬思道见到她更是脱口而出:

“秋月?”

老十三胤祥却嘿嘿一笑,这可不是秋月,而且如月:

“这是我和四嫂商量,让她来照顾你的!”

大家注意听,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在四嫂前面停顿了一下,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个如月并不是他跟四嫂商量的,而且他昨晚才从宗人府出来,这么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找到如此酷似年秋月的女子。若是这个女子是四福晋的丫鬟,那也说不过去,毕竟邬思道也在府上住,怎么可能藏得住?

由此可见,这个女子,才是雍正帝派老十三胤祥前来送行的真正原因。

事实上,后来逃到李卫那里的邬思道,并没有逃过雍正帝的监视。甚至于,有一次李卫进京,雍正帝跟他提及到邬思道的事,都让他惊了一身冷汗。显然,从当时俩人对话的内容来看,这信息不会是李卫自己告诉皇上的,那还能是谁呢?

也难怪,邬思道接过这个如月姑娘后,感慨了一句:

“看来,我这后半辈子,又得让人管着了!”

五、

由此,我们就回到题目了,既然雍正帝只给老十三胤祥派了送美女的任务,那他为什么还特意带着半坛老酒呢?

很简单,这半坛老酒啊,并不是随便哪里弄来的酒,而是有来历的!

康熙帝第六次南巡之后,太子胤礽监国,因为报复之前举荐新太子时八爷党成员,他跟老四胤禛有过一段争吵,最终把对方气得请病假回家休息去了。

这也导致,大家在雍亲王府里度过了一段相当惬意的时光,不仅李卫跟高福在争夺翠儿。连邬思道也对年秋月饱含深情,俩人更是在府中小亭子处手把手教写字呢。

此情此景正好被前来串门的老十三胤祥看到,禁不住说了一句:

“清风徐来,好福气啊!”

事情就是这么巧,不仅老十三胤祥在观看邬思道跟年秋月打情骂俏,老四胤禛也刚好在附近,于是就接上了一句:

“难得浮生片刻闲,偏偏又让你给搅了!”

表面上,他俩是在说邬思道跟年秋月,其实啊,是在讨论老四胤禛辞职不干活的事,不然的话,老十三胤祥不会补上这么一句:

“四哥,你要是想躲清闲,就别当这个亲王了!”

是啊,人家邬思道都知道去争年秋月,你怎么就不想想怎么去争个皇位呢?

但说归说,他总得给自己这次前来找个理由:

“邬先生,你知道我今天干什么来了吗?我听说你得了一坛百年的泸州老窖,对吗?”

六、

那么,这坛被老十三胤祥盯上的百年泸州老窖,邬思道从谁那得到的呢?

年羹尧!

老四胤禛随后就跟老十三胤祥唱起了双簧,开始抱怨起来:

“说起这件事,就让我生气!你说年羹尧这个奴才,钻山打洞在四川,就弄了一坛百年老酒,带来的时候呢,就指名道姓说要送到邬先生。看来啊我这个正宗主子,也不要再当了!”

为啥说这是俩人唱双簧呢,因为邬思道不可能告诉别人,能告诉老十三的只能是老四。

那么,年羹尧为什么要绕过主子,送给邬思道这么一坛好酒呢?

要说全剧中最会送礼的人是谁,恐怕非年羹尧莫属,在扬州的时候就把妹妹年秋月送到邬思道面前伺候;回京述职不仅给大家带礼物,连李卫和高福都给一枚戒指;几次德妃乌雅氏过寿,也都是年羹尧给精心准备礼物;甚至去江夏镇办差,都不忘给尚书房大臣张廷玉送礼!

而且,他送礼也不是乱送的,每件礼物都是有深意的!

比如送张廷玉的四件大礼:

之一件橘子,特产嘛,送特产不算行贿,况且橘子代表吉祥,平安。他送这件礼物,就等于变相问张廷玉,我最近有没有负面消息啊,平安否?

第二件扇子,文人雅士嘛,咱俩可都是进士出身,可否提点一下?

第三件是蜀锦,寓意前程似锦嘛,就是在问张廷玉,我年羹尧是否还能提拔一下?

第四件是天麻,药材,就是想让张廷玉给点建议,开个良方了。

七、

所以说,年羹尧绕过主子,给邬思道送礼,意义非凡:

老酒不喝,放再多的时间也就是个坛子,只有打开喝了,才能称之为酒。意思就是告诉老四胤禛,是时候再提拔一下自己了,再不用,可就被别人抢先了。

二是,百年老酒,也有百年老朽的意思,他把酒送给邬思道,也有警告和敲打他的意思。年秋月可是我妹妹,不到关键时刻是不能用的,酒你拿走,美人,关键时刻还看你咋做了。

最后,也是间接提醒主子,不能藏起来,得站出来争,你不去争,我们属下没动力啊。

老四胤禛有没有看出年羹尧的意思,咱不清楚,但是老十三胤祥估计看出来了:

“秋月,把那坛泸州老窖给我们拿来……省得我和四哥啊天天抓心揪肺地惦记邬先生这坛老酒!”

他俩惦记的可不是这坛老酒,而是是时候把年羹尧拉出来,替自己办事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没等年秋月将那坛老酒拿出来,老十三胤祥就将“上不可告天,下不可告妻子”的绝密消息告知了老四胤禛和邬思道,揭开了派年羹尧去血洗江夏镇的序幕。

只是,老十三胤祥没有料到的是,这个计划,虽然将了太子胤礽一军,但也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酒没喝到,自己却被老四胤禛和邬思道牺牲掉,成了扳倒太子胤礽的牺牲品,被康熙帝整整关了十年,十年啊。

八、

那么,这坛珍藏了一百多年的泸州老窖,后来又怎么到了老十三胤祥手里呢?

很简单,就像当初用年羹尧一样,老四胤禛在夺嫡的关键时刻,需要老十三胤祥了。所以才有了,他抱着这一坛子酒,去了宗人府。

老十三胤祥见到酒,确实馋得很啊,剧中也有多处地方体现,他啊,就好喝酒。

上一次热河八大山庄被围事件后,他被关,就是图里琛掏出一壶老酒孝敬。包括后来回到京城,隆科多也是准备了一桌酒席,深得其心。

这一次,见四哥带了酒来,他就迫不及待倒上一碗,抿了一口:

“四哥,这好酒啊!”

废话,这当然是好酒啦,这可是十年前,你想喝却没喝到的百年泸州老窖。在夺嫡的关键时刻,邬思道将其舍了出来,足可见形势之严峻。

也正是借着这坛老酒,老四胤禛跟老十三胤祥商议好了武装夺嫡的准备,也告诉他对方自己的计划。也就是后来邬思道命令张五哥拿金牌令箭去放老十三,老十三再去丰台大营控制军队,并带回京城。

正因为这坛酒有着特殊的意义,所以,纵使老十三胤禛嗜酒如命,他也没有喝完。

他想的是等到功成名就之后,他们再拿着这半坛酒庆功,到时候一定要跟邬思道喝上一杯,庆祝三人的合谋。

只可惜,没等老十三胤祥反应过来,雍正帝就即位了。又是一晚上的功夫,还没来得及喝庆功酒呢,邬思道就跑路了。

九、

所以,老十三胤祥带着这半坛酒去送邬思道,主要就是为了完成这个仪式!

是啊,他跟四哥已经在宗人府喝过了,就你邬思道还没喝到。既然是三个人一起努力,助雍正帝夺了位,那庆功酒不能少了邬思道。

与此同时,这坛酒被喝光,也代表大家的合作已结束,邬思道所有的才干也已用尽,到了该放下的时候。

当然,更多的还是愧疚:

之一,原本大家是有难同当,有福共享,一起共商大业的。可现如今,一个当了皇上,一个即将当铁帽子王,唯独邬思道什么都没得到。老十三胤祥从内心里,觉得对不住他,拿着这半坛酒,表明自己跟他的情义。

第二,虽然老十三胤祥号称“侠王”,看不惯的事一向敢出头。可是,这一次面对邬思道的事,他却无能为力。或许也找过雍正帝理论,但终归是没办法,留邬思道就是害他,放他走,又觉得内心过意不去。

第三,这个藏得比较深,还记得当初老十三胤祥是派谁去拿这个酒吗?

没错,年秋月!

而这次,又是谁一直揣着这半坛酒,并递给老十三胤祥的呢?

没错,如月!

当初年羹尧送酒给邬思道,就类似于送年秋月给他,可惜,最终年秋月归了雍正帝,百年老酒又归了老十三胤祥,邬思道到头来,啥也没得到。

所以,送酒和送如月,虽然不圆满,一个只剩半坛,一个只能算半个年秋月,但也算是一种补偿。

最后,如月拍着邬思道的背,提醒了一句:

“爷,您以后可别这样喝酒了!”

个中滋味,自己品尝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8710.html

“雍正王朝:邬思道逃走那天,老十三胤祥为啥拿半坛泸州老窖送他?” 的相关文章

王孝杰:唐朝时期名将,四处征战,屡立战功

王孝杰:唐朝时期名将,四处征战,屡立战功

王孝杰(?-公元697年),京兆新丰人,唐朝名将。少年时便从军入伍,四处征战。屡立战功。武则天执政后,累迁右鹰扬卫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692年,任武威道总管,与阿史那忠节讨吐蕃,收复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镇,重设安西都护于龟兹。公元693年,王孝杰与西突厥...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最早提出迎二圣的并非岳飞,而是宋高宗本人

很多人觉得岳飞是因为提出迎回二圣才死的,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因为最早提出迎回二圣的恰恰就是宋高宗自己,岳飞只是把这口号喊的最响而已,那么宋高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二圣就是指宋徽宗和宋钦宗父子俩,也就是宋高宗的父亲和大哥。宣和七年(1125年),金国兵临城下的时候,宋徽宗害怕就急忙把皇位让给自己的皇太子赵...

魏延与杨仪在诸葛亮死后,都发生过哪些事情?

魏延与杨仪在诸葛亮死后,都发生过哪些事情?

蜀汉最大功臣诸葛亮为刘备奠立了三分天下的基础,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魏延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蜀汉后期更是能力非凡,独当一面,而诸葛亮死后,魏延和杨仪争权,两人都上表后主,称对方反叛,但是,为什么没人保魏延,都保杨仪呢?诸葛亮临死前,召集杨仪、费祎、姜维等人开军事会议,作出重要安排,让...

诸葛诞: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诸葛诞: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诸葛诞(?—258年),字公休,琅琊郡阳都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诸葛诞在仕途中几经沉浮。嘉平三年(251年),迁镇东将军、扬州都督,受封山阳亭侯。带兵攻打东吴,失利于东兴之战。后配合大将军司马师平定毌丘俭、文钦...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东汉末年蜀汉名将,是老当益壮的代名词

黄忠(?-220年),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人,东汉末年名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本为刘表部下中郎将,后归刘备,并助刘备攻破益州刘璋。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定军山之战中,黄忠阵斩曹操部下名将夏侯渊,拜征西将军。刘备称汉中王后,加封后将军,赐关内侯。次年,黄忠...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历史上曹叡是真的不知道司马懿有异心吗?

曹睿,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位皇帝,,魏文帝曹丕长子,母文昭皇后甄氏。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司马懿作为曹魏重臣,辅佐曹魏四代君主,功勋赫赫,但是,司马懿又有异志,而且老谋深算,阴险狡诈,最终,发动“高平陵政变”,篡夺了曹魏大权,成为奸臣。那么,问题是,曹操都看出来司马...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蒋琬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政治家,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蒋琬最初随刘备入蜀,为广都县长。因其不理政事,惹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一死。后重获启用,受到诸葛亮的悉心培...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他最终被谁杀害?

吕凯(?~225年),字季平,永昌郡不韦县(今云南保山金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永昌郡五官掾功曹。章武三年(223年),建宁太守雍闿反叛,投降吴国,吴国任雍闿为永昌太守,吕凯闭境抗拒雍闿。建兴三年(225年),丞相诸葛亮南征,表奏吕凯功劳,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