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晚清重臣李鸿章毁誉参半,其子女后代结局如何?有人成了亿万富翁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3-27)560

晚清重臣李鸿章毁誉参半,其子女后代结局如何?有人成了亿万富翁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一度被誉为晚清四大重臣。

如果要把这四个人做个比较,或许没人会把李鸿章排在之一位,毕竟在很多时候,当我们提到这个名字,总忍不住啐一口:卖国贼。

李鸿章得到这样的贬低评价倒也不是受了冤枉,细细算来,

清 *** 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大多出自李鸿章之手。

当然西方列强也乐于和李鸿章签条约,觉得他是一个爽快人,如果问他要索要一块地,兴许他会直接拿两块当筹码。

像李鸿章这样的人,意图从大清占便宜的列强又怎么会不喜欢?

当然,这也使得李鸿章在外国人心目中的口碑出奇好,甚至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还赞美李鸿章是“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李鸿章争没争来“长”,这点不好说,但是“短”却让出去了不少,但其实仔细想想,签不平等条约也好,与西方列强交战失败也罢,纵然没有李鸿章,这一切就会避免吗?

根本不会。

即使李鸿章不签条约,还会有其他人来签,毕竟晚清 *** 已经腐朽到了任人欺负的境地,一个李鸿章根本无法扶大厦于将倾。

李鸿章终究活成了一个毁誉参半的复杂人物,不过李鸿章家族毕竟是清朝的大家族,历经沉浮之后,其后代也传承至今,那么他的子孙后代结局如何,现在又过得怎么样?

外交大臣

李鸿章出身官宦之家,他的父亲李文安,与曾国藩同年登科,由于知晓曾国藩的能耐,李文安就让自己的儿子李鸿章拜其为师。

此后曾、李两家更是皆为了儿女亲家,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权臣家族大联合,比如说

李鸿章的三弟李鹤章的儿子就娶了曾国藩次子的女儿,再比如说李鸿章大哥的女儿,就嫁给了曾国藩女儿的儿子。

所以李鸿章的家族在当时相当庞大,而他自己倒也很有能耐,一生共有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分别是

李经方、李经述、李经迈、李经溥、李经璹(李菊耦)。

李经方其实不是李鸿章的儿子,而是其六弟的儿子,后来过继给李鸿章,成为了李鸿章名义上的长子,在李鸿章的影响下,李经方也走向一条外交之路。

他曾出使过英国、日本和美国,

在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遇到了行刺导致身体抱恙,李经方就全权接下了李鸿章的“重担”,替他议订了《马关条约》。

不过,李经方还做了一件大事,即把列强长期把持的邮政业务,给“谈”了回来,他也因此光荣地登上了清 *** 之一任邮政总局的局长。

辛亥革命之后,李经方被罢官,他则致力于管理李氏的宗族,可是

在张勋复辟时,李经方立即跳出来大肆鼓吹

,只是张勋复辟终究成为了一则笑话,而李经方也因此备受人们诟病。

诗人和收藏家

李经述在名分上是李鸿章的二儿子,可按照血缘来说,他才是李鸿章实际的长子,只是养子也是子,李经述终究没能扛起李家的大旗。

相比较李经方来说,李经述的人生并不多彩,一生中似乎并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大事。

不过

李经述倒很是孝顺,而他后来的死,就是源自于李鸿章逝世后过度悲伤,不久后吞金而亡,合肥著名的孝子坊,就是为李经述而建的。

此外,李经述在文采方面十分突出,是当时小有名气的诗人,但是李经述生前很是内向,他写的诗从不向外人展示,以至于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到了死后才被人们熟知。

李经述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澹园日记》,这本著作至今还保留在李经述后人的手里。

李鸿章的三子李经迈和大哥李经方一样,曾出使过奥地利,是清朝最年轻的外交官,后来清朝向英国借款,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经李经迈的手,只是

他后来他也走了同李经方一样的路,参与了张勋复辟,张勋垮台后,他落寞地回到了上海专心搞起了收藏。

李经迈依仗家族的财力,收集了不少奇珍异宝,是当时收藏界颇有知名度的大佬人物。

在李鸿章死后,兄弟几人自然要分家产,李经迈虽然是李鸿章最小的儿子,但却是还是侧室所生,李家人自然会处处排挤他,所以分给李经迈的,都是一些看似不值钱的股票。

李经迈倒也不计较,因为他有经商的天赋,这些不值钱的股票在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钱

,后来李经迈又跻身房地产,赚得盆满钵满,也成为了三兄弟中最为富有,生活的最为滋润的那一个。

亿万富翁

说起李鸿章的两个女儿,其中李经溥的名气并不大,史料中对她的记载也比较少,据说是嫁到了宜兴任家,她的丈夫比她小六岁,但是因为年龄问题,导致了其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

最终,默默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李经璹,小名叫做李菊耦,她的名气可要大多了,她在如花似玉的年纪嫁给了比自己大20多岁的张佩纶,并且张佩纶当时已经有了两位妻子。

可是李鸿章对这门婚事很支持,最终还是将女儿嫁给了张佩纶,张佩伦去世之后,李菊耦并未改嫁,继续抚养着她和张佩纶所生一儿一女。

后来等到子女长大,李菊耦的生活倒也很是安逸。

值得一提的是,

李菊耦的曾外孙女是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张爱玲的才气我们无需多说,曾一度成为上世纪40年代最红的女作家之一。

谁又能想到,张爱玲的背后还与李鸿章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

李鸿章的儿女在成家之后,也都育有后人,他们的后人继续开枝散叶,时至如今,早已经遍布了世界各地。

只是在历史的洪流之下,很多人早已经活成了普通人,在他们的刻意隐瞒下,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李鸿章的后代。

此外,李鸿章的两个弟弟李鹤章和李昭庆,他们的后人也相当出彩。

李鹤章的五世孙李道增,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首任院长,而李昭庆的第四代孙,李家昶、李家景和李家曙这三兄弟长期居住在国外经商,更是成为了超级低调的亿万富翁。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3/588926.html

“晚清重臣李鸿章毁誉参半,其子女后代结局如何?有人成了亿万富翁” 的相关文章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何要重用他

对乾隆为什么会重用贪官和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今天终于知道为什么乾隆会重用贪官和珅了。其实乾隆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但对于他却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为何呢?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字“制衡”。历史上的乾隆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自封自己为“十全老人”,单从字面意义上看...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傅喜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说到西汉大臣傅喜,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傅喜,生卒年不详,字稚游,西汉外戚。他是河内郡温县人,现在的河南省温县,他的堂姐傅昭仪是汉元帝的妃嫔,定陶恭王刘康与平度公主的生母,汉哀帝的祖母。傅喜年少时喜欢读书,立有远大的志向、高尚的品性,是傅氏外戚集团在朝中最活跃的人物之一。竟宁元年五月,汉元帝刘奭崩。...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发动北伐为何没有成功?原因是什么?

姜维的一生为蜀汉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诸葛亮去世之后,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继续率军北伐,姜维作为蜀汉政权的后起之秀,智勇双全,军事能力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将士们斗志高昂,可是,为什么和曹魏交战,总是战败呢?姜维最终惨死,令人不胜惋惜。姜维数...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识人有术,知人善任

王连(?~约223年),字文仪,南阳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事刘璋,拜梓潼县令。刘备攻取成都后,加入麾下效力,所治地方都有政绩。迁司盐校尉,管理盐铁收入。识人有术,知人善任,提拔吕乂、杜祺、刘干等贤才,全部官居要职。经营有功,拜蜀郡太守。建兴元年...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王凌当初骑兵反抗司马懿 最后为什么不战而降

还不知道:王凌起兵反抗司马懿,为何不战而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淮南三叛,事情发生于曹魏后期,由于司马懿父子篡夺大权,使得重镇寿春的将领先后发生三次反抗司马氏的兵变。这三次分别为王凌之叛(251年四月)、毌丘俭文钦之叛(255年正月)及诸葛诞之叛(257年五月—...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赵匡胤到底是怎么死的 赵光义为什么有洗不掉的嫌疑

还不知道:赵匡胤究竟是怎么死的,那一夜赵光义为何留下洗不掉的嫌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开封。皇宫宣德门缓缓打开,一行人匆匆进宫,雪地上留下一行凌乱的足迹。在位已经十六年的宋太祖赵匡胤在这个风雪之夜突然宣召自己的弟...

萧懿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萧懿是什么身份?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南齐,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为萧道成建,定都建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萧懿是南北朝时的萧齐名将,击退北魏,平定叛乱,为萧齐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还对萧齐忠心耿耿,三拒谋反,但最后仍被萧齐朝廷处死。那忠心耿耿的萧懿为何会被杀害呢一,与萧齐同宗萧懿是南齐临湘县侯萧顺之的长子,梁武帝...

曹丕篡位将汉献帝赶下台后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曹丕篡位将汉献帝赶下台后 曹丕为什么还要优待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曹丕在接受汉献帝的禅让后,为何要对他优待,没有对他斩尽杀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在称帝和不称帝的选择中长期徘徊,到死也没有称帝。但是这不是他良心发现,不想称帝,而是把称帝的使命留给了曹丕。在曹操去世后不久,接替他成为魏王的曹丕就接受了汉献帝的...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