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强盛一时的东北军,为何后来突然就瓦解了?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3-28)640

NO.2190 - 东北军瓦解

作者:孤寂寒光 / 编辑:冷小军

东北军是民国时期非常著名一支部队,其势力范围最为鼎盛时期控制了半个中国,张作霖也成为当时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在张学良时期,东北军也很强大。东北、华北都在东北军的控制下,阎锡山、韩复渠等都受张学良节制。1936年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突然分崩离析,随后就不再以一个整体出现。那么,东北军为什么就这么消失了呢?

东北军的前身是奉系,也就是张作霖领导的旧军阀部队。中原大战时蒋介石说服了张学良入关,旧军阀奉系变成了国民 *** 的东北军。此时东北军控制东北、华北大片土地,节制所有北方军阀。

张作霖

但张学良接受国民 *** 领导后势必在外交上受到蒋介石节制,这就为九一八事变埋下伏笔。当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不抵抗时,张学良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听从命令从东北撤出,要么率领东北军以东北一隅独自抗日。

无论哪种选择,结果注定都不好。丢失东北就意味着父子经营几十年的基地丢了,如果抵抗得不到援助,甚至还在政治上受到来自蒋介石的压力。从后来的情况来看,军阀部队很难与日军抗衡。因为军阀部队在与日军作战的同时还得提防被蒋介石捅刀子。韩复渠事件爆发本质上还是蒋介石人品问题,所以韩复渠宁愿丢济南也不敢打。何况凭借东北军的战斗力,张学良是没有底气的。后来热河抗战时,万福麟迅速丢掉承德。

九一八事变

当时的政治背景下,张学良押宝的就是此次事件是关东军的个人行为,并不是日本 *** 的意志。张学良认为这起事件之后,日本 *** 会迅速制止关东军。但此时的日本是个怪胎,陆军完全不把文官集团放在眼里,驻朝鲜的日军开始动了,这支日军的加入让东北战局迅速失控。后续张学良组织的抵抗很难再挡住日军。这一系列事件,让东北军瓦解似乎成了必然。

九一八事变时,东北军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把东北给丢了。虽然诸如马占山等人扛起了抗日大旗,但这些抗日武装没有后援,装备又与日军相去甚远很难长期抵抗。就是我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最后也不得不退入苏联进行休整。本来东北的丢失已经让东北军和张学良架在火上烤了,后来东北军被调到西北与红军作战,在两个月内就丢掉了三个师更是让东北军的军心士气跌落到了谷底。

东北军

更要命的是由于蒋介石并不向东北军提供给养,东北军的给养全靠张学良自己筹措,这让东北军士气再度受到打击。种种问题让这支无根的部队里各派系的裂痕不断扩大。刚好此时红军向张学良抛出橄榄枝,西北三位一体开始形成,杨虎城的十七路军、张学良的东北军与我党的红军达成共识。而张学良想要抗日的主张被蒋介石多次拒绝后,西安事变爆发也就顺理成章了。

西安事变爆发后,如果西北三位一体继续存在,东北军可能还会存活,但不幸的是张学良送蒋介石去南京,东北军失去了领头羊迅速陷入混乱中。在蒋介石回到南京之后,顾祝同率领的中央军开始向西安进逼,此时东北军和西北军在正面阻击,红军开始向洛阳方向移动。

西安事变前的张学良、杨虎城和蒋介石

在三位一体的阻击下,顾祝同不得不停下来进行谈判。可见,蒋介石能谈判的关键就是在军事上无法撼动三位一体。这个三位一体的主体就是东北军和红军的联合。但可惜的是东北军这里出问题了。

无论是我党还是东北军元老派都意识到一个问题,与中央军开战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凭借目前东北军和红军的力量是无法推翻南京政权的,所以更好的办法就是和平谈判争取东北军和十七路军继续存续。

但无论怎么谈判,蒋介石就死咬一点张学良不能放。东北军是一支军阀部队,他们只认大哥,张学良如果回到东北军,那三位一体是不可能破局的。最后经过几轮谈判,虽然无法达成释放张学良的目标但确实争取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独立地位。这一消息传到东北军内部,就出现了问题。

蒋介石

东北军作为一支旧军阀势力,一直面临旧军队与新式军队的碰撞。代表性事件就是郭松龄反奉。到了张学良时代,张学良开始对东北军进行改革,于是有了少壮派的崛起。少壮派能够崛起完全依靠张学良,但现在张学良无法回到东北军而高层又都是元老派掌控,这些少壮派惧怕将来会被清洗,二二事变因此爆发。唯一能统领东北军的王以哲被杀。但以孙铭九等人为首的少壮派根本无法控制东北军,导致很多东北军将领迅速倒戈。

1937年2月3日东北军骑10师和106师开始倒向南京,这一下蒋介石乐开花了。蒋介石打仗不行,搞分化瓦解那是拿手好戏。更重要的是二二事变后杨虎城与东北军元老派之间也开始有隔阂。杨虎城一直是主战派,所以东北军元老派怀疑二二事变与杨虎城有关系。

王以哲

到了此时,三位一体已经无法继续存在,东北军元老派已无法节制下面部队统一接受指挥。1937年2月8日顾祝同进入西安,这也意味着东北军成为了刀俎上的鱼肉。按照蒋介石的性格,东北军在此后就注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

东北军丢掉东北后,共有五个军在关内,在被蒋介石整编后没有一个有好结果。刘多荃的49军原本是105师,因二二事变后大量放逐、枪杀少壮派,得到蒋介石表扬被扩编为49军。但蒋介石卸磨杀驴,49军参加完淞沪会战后被肢解。109师被收编进了之一战区,老蒋嫡系林耀堂和凌振苍进入49军高层指挥,刘多荃被架空。此后49军成为中央军,不再是东北军部队。

淞沪会战

缪澄流的57军也南下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其112师几乎在南京被打光。此后这支部队跟着于学忠在鲁南打游击。1942年111师加入八路军,112师也在1948年起义。东北军精锐67军参加了淞沪会战,并完成了防守松江三天的任务。但该部队在撤退过程中,军长吴克仁壮烈殉国。蒋介石却直接撤销了67军番号,各部队也并入中央军。

能够存留下来的部队就是于学忠的51军和万福麟的53军。51军一直跟着东北军名将于学忠在鲁南打游击,后来在1944年参加了豫湘桂会战。这支部队在1947年1月被华东野战军全歼,陈毅还特地与51军军长周毓英会面。

于学忠

53军除了691团起义编入八路军外,其他各部队竟然混到反攻缅甸的部队中,还有大量老兵。不过这些年东北军在各地流浪,53军装备陈旧,士兵军装也十分破旧。还是卫立煌为53军补充了大量装备。而53军也非常感激卫立煌,远征滇西的时候相当卖力。后来53军也进入东北战场并驻扎在沈阳。在辽沈战役后期,53军集体投诚。

可以说,东北军在丢掉东北那一刻命运就已经不能由自己掌控。而贯穿张作霖和张学良两位大帅的新旧军队矛盾始终无法解决,最终也葬送了东北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3/589014.html

“强盛一时的东北军,为何后来突然就瓦解了?” 的相关文章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与诸葛诞有矛盾

文钦(?~258年),字仲若,沛国谯郡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曹操部将文稷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魏明帝太和年间文钦任牙门将、五营校督,后拜庐江太守、冠军将军,嘉平元年(249年),曹爽及其同党在高平陵之变中被杀,文钦心中不安,执政的司马氏集团为了安抚文钦...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乾隆让位给嘉庆是真心的吗 乾隆三年太上皇里都做了什么

还不知道:乾隆是真心让位给嘉庆的吗?当太上皇的三年多时间里他都在干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乾隆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极少数主动让位的皇帝,他在85岁这一年主动让位给儿子嘉庆,但是乾隆在让位之后当太上皇期间,他主要的任务就是揽权再揽权,退位...

洪适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的诗词有何特点?

洪适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他的诗词有何特点?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有哪些与夏侯霸相关的趣闻轶事?他的生卒年是什么时候?

夏侯霸,生卒年不详,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霸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嘉平元年(249...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 杨家为何没有起兵成为诸侯

还不知道:东汉末年,杨家也是四世三公,为什么没有如袁绍起兵成为诸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袁绍是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他出身于汉末名门“汝南袁氏”,自高祖父袁安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袁家祖上积攒的基业非常雄厚,这也是他能够在乱世迅速崛起的最大的原因之一了。...

谢奕:东晋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谢奕:东晋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谢奕(309-358年),字无奕,陈郡阳夏人。东晋大臣,太常卿谢裒之子、太傅谢安长兄、车骑将军谢玄和东晋才女谢道韫之父。出身陈郡谢氏。曾为桓温幕府司马,官至安西将军、豫州刺史。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良师益友桓温谢奕年轻就有名誉,初任剡县(今浙江绍兴嵊州)县令,后入...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

袁绍当初占据优势 袁绍最后为何会输给曹操

袁绍当初占据优势 袁绍最后为何会输给曹操

还不知道:曹袁之争,占据优势的袁绍为何败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一场东汉末年最精彩的战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袁绍起精兵十几万和率军不足三万的曹操在官渡展开曹袁势力的最终决战。只见袁军连营绵延数十里,而曹军却跟袁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