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远射转陷阵:西汉时代的骑兵战术演变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02)760

西汉两百余年历史中,骑兵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战力核心。但在王朝建立之初,无论马政还是骑兵战术本身都相当差劲,不得不靠强行恶补来实现逆袭。本文就将为大家呈现这段发展历程。

早在楚汉相争时期,刘邦和项羽集团都十分重视骑兵作用。奈何多年来的战争破坏,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凋敝,让汉初的马匹保有量将至历史更低。以至于皇帝凑不齐四匹相同颜色的马,而大臣们更是只能坐牛车代步。在部分极端地区,一匹马的价格可值百金。

秦末战乱中 项羽一度以善于使用骑兵而闻名

受此影响,早期汉朝军队只能仰仗步兵,无力组建大规模骑兵或战车部队。在首次对抗匈奴的白登之战,御剑亲征的汉高祖就险些沦为俘虏,靠重金贿赂才死里逃生。此后,匈奴方面也意识到汉军防御体系存有巨大漏洞,频频发动边境掠夺。

既然要强化骑兵战斗,首先就必须有足量战马做支撑。故而西汉王朝将养马视为国防事业之重,一面韬光养晦急需实力,一面给养马业给予相当方便。例如在西起甘肃, 北至内蒙、向东延伸到辽宁的广大地区内,建设一系列大型养马基地。同时,积极从乌孙、康居等西域强国进口优秀马种,以便对体形小,、速度慢、还不耐饥寒的中原马进行血统改良。

汉朝大力发展马政 才有机会提升骑兵

直至汉武帝后期,还会为获得汗血宝马而出兵十万出征大宛。最后,连坐拥大片天然草场的匈奴都会来抢夺,算是对汉朝马政发展的更佳肯定。

与此同时,西汉的民间养马也在朝廷支持下快速发展着。汉景帝时期就颁布过“复马令”,规定任何人养马可免家中的3人徭役。要知道在同时代,拥有九等爵位也不过可免1人徭役,可见当局对马匹保有量的重视程度。此外,汉景帝还授意官府将母马借给民间配种,利息则是繁殖出来的小马。这才让汉武帝当政时,可以实现众庶街巷有马, 吁陌之间成群的喜人景象。

从武帝晚期开始 汉朝已不再缺乏马匹

当然,发展骑兵并不限于养马一项。西汉规定每个骑兵兵源,都必须是经过培训的“教士”。即使如此精挑细, 仍要进行非常严格的培训。因而在汉初流行的兵书《六韬》中,就要求骑兵必须能在各种环境下骑射周旋。而且讲究因地制宜,主要征召那些身材高大、生活习俗接近戎狄的边民。另有长城外的牧民,也是扩编骑兵队伍的重要兵源。其中不乏弓高候韩颓当、公孙浑邪这种为汉朝建功立业的名将。

汉朝对骑兵兵源的选拔要求极高

到汉武帝时,刘彻为加强中央权利、应对频繁的战争,开始更大规模的军事改革。首先是用2000烈士后裔训练的“羽林孤儿”,组成建章营骑,也就是后来的羽林骑。接着为加强京师戒备,又设立为数5000的八校尉。

其中,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和屯骑校尉,有半数都是骑兵队伍。即使去掉不常置的胡骑校尉,边区牧民占比也高达2/3。至于汉民为主的屯骑,则是上述所有骑兵部队的核心,更是后来为刘秀建立东汉王朝的突骑前身。

汉朝初期的骑兵战术 并未摆脱先秦影响

在战术层面,西汉早期的骑兵主要传承先秦风格。这点可以由广为流行的《六韬》中窥见,即在强调骑兵作用的同时,仍没有放弃古老的战车队伍。尤其是强调不可用骑兵去攻击敌阵的论调,恰恰说明他们仍和过去一样,主要负责骚扰、侦查等辅助任务。另有出土于陕西咸阳杨家湾的彩陶兵佣,其中的骑兵陶俑数量占总数的20%,已经自成一个方阵,却多为没有任何护甲的陇西蛮族。仅有8%的骑佣装备简单盔甲。而且所有骑兵俑都以骑射为作战方式,自然不能承担主力攻坚职责。

正因如此,汉朝军队必须采用各类扬长避短措施,严格制定车阵战术,再配合有利地形来削弱匈奴优势。比如著名的飞将李广,曾在镇守边关时带数百骑兵出塞追捕来犯匈奴,岂料得胜回城的途中遭遇数千大军包围。眼看对手十倍于自己,还成功占领高地优势,李广只能命部下在距离不到二里的地方下马,所有人准备结阵应对。结果,不善步战的匈奴反而担心,判定没法取胜后就主动撤退。虽然这只是一个迷你案例,却足以反映出西汉将领的部署习惯。

一直到武帝时代 汉朝轻骑兵终于能和匈奴对射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名将卫青霍去病带兵,大举出塞和匈奴进行决定性会战。后者不按套路出牌,让卫青亲率50000骑兵孤军深入,独自遭遇匈奴单于的主力部队。面对如此巨大的兵力劣势,卫青立即命令士兵用辎重车辆结成营地,等稳住阵脚后再与敌军接战。结果等战事陷入胶着,现场突然刮起沙尘暴,让依赖骑射战术的匈奴能力大减。汉军骑兵则趁机展开左右迂回,利用低能见度迷惑对手。匈奴人因此无法判断情况,非常担心陷会入包围网,不得不主动放弃战斗。

此外,优秀装备也是西汉骑兵的制胜法宝。面对从小训练骑马射箭的匈奴,主要利用训练简单且威力较大的弩来弥补。常用的3-4石的蹶张强弩,其拉力按现代标准可有90-120公斤之间。尽管不能在马上直接拉开,却可以在下马步战时操作,用威力强大的1-2轮齐射重挫对手。近战武器则多为精心锻造的环首刀,长度可达1米,还在韧性和硬度方面都胜过青铜短剑。所以,使用者能够在近身交锋中占有相当优势。

优秀装备积累 也是汉朝骑兵反超匈奴的重要手段

此后,西汉逐步尝试发展重骑兵,配发长戟这种刺勾啄皆可的武器。由于2米多长、头部更是重达1斤,故而挥舞起来威力巨大。但因为马具发展不完备,只有少数武艺高强的勇士才能驾驭。一直到西汉后期,高桥马鞍开始被引入。这才让在士兵坐在马上更为稳定,也不容易在格斗时轻易落马。于是,光武帝刘秀麾下的幽州突骑便开始扬名天下,顺便将汉军骑兵提升至更高水准。

至此,西汉骑兵已完成历史性蜕变。从先秦时期的步兵附庸,摇身一变为绝对的武力核心,并且将该结构延续达千年以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89621.html

“远射转陷阵:西汉时代的骑兵战术演变” 的相关文章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刘裕南征北战打仗那么厉害 刘裕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对“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为何没能统一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思古之幽情,写现实之感慨。短短几句,就勾勒出了一位英武人杰的形象。这位号称“气...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真的毫无感情吗?

宋仁宗对曹皇后为什么那么残忍?虽贵为皇后,但曹氏却从未被皇帝恩宠过,宋仁宗对曹氏真的毫无感情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皇后出身名门望族“真定曹氏”,她的祖父是北宋开国功勋曹彬,是宋太祖最信任的臣子,也是一位忠心宽和之人。因此,整个曹家备受宋朝皇室的关注。出身于这样的世...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西晋时期名将,促成了西晋灭东吴之战

王濬(207年~286年) ,字士治,小名阿童,弘农郡湖县人。西晋时期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濬出身世家,博学多闻,容颜英俊,多谋善战。举秀才出身,起家河东郡从事。泰始八年(272年),担任广汉太守,平定益州叛乱,迁益州刺史。利用长江上游地势之利,修造...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张昭与孙权之间的关系如何?二人之间有何故事

张昭,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辅佐孙策、孙权安定江东。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重臣张昭,虽然被戏称为“带投大哥”,“内事不决问张昭”也成了讽刺的话。但其实真实历史上,张昭是德高望重的忠正之臣,在吴国的地位声望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作为直臣,他多次劝谏孙权,两人相爱相杀发生了很多趣...

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则天 最后为什么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

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则天 最后为什么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世民和李治都宠爱武媚娘,为何只有李治让她做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武则天》、《武则天秘史》、《武则天传奇》、《至尊红颜》等剧,武则天的历史不止一次被搬上荧幕,但是有一件事看过的人可能会有些不懂,李世民和李治都喜欢武则天,为何李世民只给武则天...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最后是什么结局?李自成为何能赢?

朱仙镇之战是明末时期农民军与明军之间的作战。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四月,在关外辽东战场,历经两年时间的松锦之战结束,明军完败。这一仗把明军最精锐的部队打掉了八成多,仅剩下吴三桂所属部分关宁军退至宁远孤城,整个辽西走廊不再有制约清军的意义,彻底成为清军的跑马...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