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关林埋葬关羽头颅的地方,1800年风雨过后还保留了多少遗迹
头枕洛阳,身困当阳,魂归故里。这句话点明了全国最有名的关庙位置所在。我们这两年去到了运城解州的关庙,也去到了湖北当阳的关庙,这次来到洛阳,当然也不能错过洛阳的关林。
来到关林,首先还是先了解这个林字,林其实就是坟墓的意思,但林的规格是更高的,圣人的坟墓可以用林,皇帝的用陵,王侯可以用冢,普通百姓就只能用坟了,所以可见关羽的坟墓被称作林,他在华夏大地俨然已经是一个圣人形象了。
洛阳的关林名气比较大,也是中国唯一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走进关林之后苍松翠柏加上红墙灰瓦的古典建筑显得幽静深远,加上慢慢升腾的青烟,古朴典雅的气息也油然而生。
那为什么关羽的墓葬有三座呢?而且各个名气很大,这就要说起三国时期那段历史,关羽奉命守荆州,遭吕蒙白衣渡江,败走麦城,孙权为了把刘备的复仇大军北引,于是把关羽的首级送给北方的曹操。
曹操怎么会中如此小儿科的计策,再加上这是关羽,与曹操有不解之缘,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等等经典桥段都发生在关羽和曹操之间,曹操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十五里,并建庙祭祀,即今关林迄今已有1790余年。
说一句题外话,其实曹操爱才,尤其是爱关羽,但古人的气节我们难以想象和体会,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送宝马送战袍也没能拉拢关羽的心,正因为如此也铸就了关羽能成为忠义的代表,同时铸就了曹操这一生用人的两大遗憾,文有陈宫武有关羽。
言归正传,从1800年前曹操厚葬关羽之后,历朝历代都有所修复,但关羽的名号其实并不是一直就是武圣,最早的武圣称号是姜子牙,后来从隋唐时期开始,关羽的地位逐渐抬高,也是在这一时期解州的关帝庙修建,到了宋代以后,武圣的名号属于岳飞,但后来元代、清代,如果岳飞是武圣对统治者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所以从元到清,关羽武圣的地位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现在来到的洛阳关林建筑群就是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后来在清朝乾隆时期进行了扩建,逐渐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规模。康熙五年敕封洛阳关帝陵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始称“关林”,成为与山东曲阜“孔林”并肩而立的两大圣域。
从高空俯瞰,整座关林布局整齐,从南到北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和关墓等。庙前还有一座戏台。门外左右两侧分别有两座牌坊,东侧有山水园林,看上去规格就很高。
由仪门到大殿,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时之甬道,重修于明万历四十七年。
二殿又叫财神殿,现存建筑建于明万历二十年,关羽其实在民间有武财神的称号,所以人们求财保平安也都会选择来关林拜一拜。
最后的墓冢高17米,面积达2600平方米,冢正面南墙有康熙五十六年所建石墓门,门额题“钟灵处”,墓门对联为:“神游上苑乘仙鹤,骨在天中隐睡龙”。
来洛阳关林是不可错过的一站,无论从体验历史底蕴还是欣赏古建筑的角度都看点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