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八路军进村讨水,农妇抄起擀面杖,朝他脑袋猛砸
1944年11月上旬,河北大地迎来了当年之一场大雪。
谁也不会想到,大雪纷飞的时节,会发生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大雪过后,气温骤降,寒风彻骨,年轻人都猫在被窝里睡懒觉。
有家室的,更是搂着婆娘,睡得香甜。
可是老年人没有了兴致,他们可不会睡懒觉,要起来打扫积雪。
这不,河北任丘县清塔乡半边店村的周秀华大妈也睡不着,她一大早就起来,开始拿着扫帚,在院子里打扫卫生。
正忙乎着呢,突然外面响起了“当当”的敲门声。
周大妈立刻就警觉起来,这么早,不可能会有人串门,谁在外面敲门?
当时全面抗战已经进行到了第7个年头,日军已经穷途末路,没有了往日的疯狂。
再加上“一号作战计划”(豫湘桂战役)正在中国南部进行,日军大部队都到了南方,所以日军在华北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并不频繁。
尽管如此,鬼子针对根据地的小规模袭击却并未中断,时有发生。
半边店村地处交通要道,日军的突袭和特务渗透更是司空见惯,不得不防。
在半个月之前,还有人冒充八路军,到村里讨水喝,邻居霍大爷没有认出来,热情招待。
在无意中,霍大爷向冒充的八路军透露了一个要消息,八路军伤员小丁在村里一个堡垒户(支持抗战的积极分子家庭)家养伤。
结果,小丁被日军抓走,残忍杀害。
那个堡垒户一家5口人也被抓到了据点,不知所踪。
霍大叔因此后悔不已,背上了沉重的道德枷锁。
终于,他无法承受,在一天早上跳到了井里……
要知道,半边店村可是冀中著名的抗日模范村,村民的觉悟普遍很高。
尤其是发生了那件事之后,上至七旬老翁,下到8岁的孩童,见到陌生人之后,都会提高警惕。
至于周大娘,那就更甭说了,她家可是全村数一数二的堡垒户。
她丈夫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在城里以开茶馆为名提供情报。
儿子16岁就当兵,加入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的部队。
儿媳也没有闲着,在家为八路军纳鞋底、做军服。
而周大娘更是忙里忙外,不是照料八路军伤员,就是为战士们烙制大饼。
大清早的,周大娘一听门外响起敲击声,立刻提高了警惕,通过门洞向外窥视。
周大妈透过门缝,看到雪地里站着三名中等身材的男子。
他们身着八路军军装,没有背着长枪,很可能是八路军干部。
三人显得有点疲惫,穿得也很单薄。
周大妈平时吃斋行善,又是抗日积极分子,因此毫不犹豫地将门打开,热情招呼道:“同志们,这么冷的天,快请进来暖和暖和吧。”
进屋之后,周大妈招呼客人在炕上坐下,热情地说:“你们还没吃早饭吧,我这就给你们烧火做饭。”
“大妈别忙活了,我们不饿,只是口渴了,想讨碗水喝。”其中一个八路军忙起身说道。
“好说,好说”,周大妈一听,连忙倒了三碗水,亲切地放在炕头的桌子上。
“大娘,要不是口渴,真的不忍心打搅你。”较年长的八路军成员带着几分歉意说道。
“喝吧,喝吧,管你们喝饱。”周大妈笑着说道,“来到这里甭客气,跟在自己家一样。”
“大娘,我们知道时间还早,给您老人家添麻烦了。”年长的八路军成员还是显得有点不安,继续说道。
周大娘听了,隐约感到有点不对劲。
心说接触的大部分八路军都是直来直去的,群众给水喝不算什么大事,眼前的这个人怎么那么客套,说话斯斯文文?
再说了,说话的八路军像是个干部,而活动在任丘县的八路军干部,周大妈没有不认识的,此人怎么那么面生?
想到这里,周大妈不动声色地问道:“你们大清早进村,可是执行啥任务?”
年长的八路军微笑着说:“也没有具体任务,就是了解一下情况。”
这时候,周大妈才注意到,说话的八路军笑的时候,嘴里露出一颗金牙。
一开始周大妈以为自己看错了,但当此人再次开口说话时,她仔细地打量了一番,真真切切,那果然是一颗金牙。
周大妈本来就觉得不对劲,一看到这里顿时疑窦丛生。
金子很贵,别说在民国时代,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仍然无法拥有。
镶金牙,那是有钱人的标配,是大多熟人想都不敢想的。
以至于在描述抗战的小说和影视剧中,“大金牙”成为坏人的标签。
因此,周大妈这时候只觉得脊背一阵发冷。
不过,周大妈没有着急下结论,她想,也许那不是金牙呢。
她不动声色地试探说:“同志,看你年龄不大,牙齿怎么会掉了呢?”
“大妈啊,是这么一回事。”八路军说道,“在一次战斗中,我跟小鬼子拼刺刀的过程中掉了一颗牙,哈哈……”
“镶上的是金牙吗?”周大妈问道。
“没错,大娘,您可真有眼力。”
“那你家里肯定条件不错,父亲是做生意的吧。”
“大娘,这您就说错了。”八路军说道,“我参军前是泥瓦匠,家里穷得叮当响,正因为穷才会闹革命。”
周大娘听了之后更加紧张,便关上了话匣子,说道:“你们在屋里暖和,我到外面扫雪。”
说完,她匆忙转身出去,把在东屋睡觉的儿媳唤醒,悄声说道:“媳妇啊,妈怎么觉得这三个八路军来路不明,不太像好人。”
“妈,您想多了吧?”
“不是,八路军都艰苦朴素,穿衣服都是补丁摞补丁,这人竟然镶金牙,能是好人吗?”周大妈说出了怀疑的理由。
“要是这样,还真有问题。”儿媳妇也慌了,问婆婆,“那该咋办?”
姜还是老的辣,周大妈镇定地说:“你快去把村长和民兵队长叫来,对他们说咱家来了坏人,让他们过来抓人。”
儿媳听了不敢怠慢,麻利地走出家门,大步朝着村长家走去。
不巧的是村长丈母娘头天生病,他在那里照顾,一夜没回。
于是,她转身到了民兵队长的家,说明情况。
民兵队长一听有了坏人,当即带领十几个民兵,带着大刀长矛,朝大娘家赶去。
再说周大妈将儿媳妇安排出去之后,回到屋里,想稳住那三个假冒的八路军。
年长的八路军却让那两名同伙出去,说是有事,他自己坐在屋里跟大妈唠家常。
杨成武
大妈心想,这样也好,这人看样子是个头头,抓住他有价值。
没曾想,待了一会,这年长的八路军也站起身来说:“他们怎么还不回来,我到外面看看。”
大妈急了,她心想,这家伙一定是感到不对劲,想溜。
不行,他要是一溜,可就抓瞎了,这可咋办?
就在这时候,大妈看到了案板上的擀面杖。
她急中生智,在那人即将迈步出门的瞬间,将擀面杖拿在手中,抡圆了从背后朝着他的后脑勺砸了过去。
就在这时候,那两名“假八路”来了,其中一个提醒道:“王部长小心”!
那个被叫做“王部长”把头下意识的一歪,大妈的擀面杖打偏,重重地砸在那人肩膀上,疼得他呲牙咧嘴。
年轻的“假八路”惊诧地问:“大妈,您这是怎么了?”
“没怎么,我有羊角风的毛病,刚才犯病了。”周大妈见民兵还没来,自己一个人对付不了他们三个,便找借口想稳住他们,就编了个理由。
正在说话的时候,民兵们赶到了。
“快抓住这些狗汉奸!”周大妈指着三个人说道。
“大妈,我们不是汉奸。”
“还敢装蒜?我早就看出来了。”周大妈冷笑道。
年长的八路军这才知道,是闹了误会,急忙解释。
还没有等他说话,民兵一拥而上,将他们三人绑了起来,送往住在邻村的杨成武司令员那里,兴冲冲地报告:“司令员,我们抓住了3个汉奸。”
杨成武一看哭笑不得,原来他们抓来的所谓“汉奸”,是冀中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王奇才。
王奇才担任第9军分区副政委时,在一次战斗中受伤掉了一颗门牙。战后,军区领导非常关心,专门指示后勤部门,用缴获的地主家的金戒指为他镶上了一颗金牙。
之前,王奇才担任地委书记,很少到村里去,再加上镶了金牙,被大妈当成了假八路。
一场误会很快消除,大妈不住道歉,杨成武和王奇才却连声夸奖大妈警惕性高。
这个真实的故事说明,抗日战争是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革命事业离不开群众的支持。
正因如此,我军才会如鱼得水,让日军在神州大地上寸步难行。
参考资料:
《杨成武回忆录》
《杨成武将军在任丘》沧州党史网2015/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