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马车来源:“西来说”的背后,是又一次“学术投降”?

中国历史8个月前 (04-10)580

关于中国马车来源,虽有不少学者主张本地起源,但却有很多学者主张“西来说”,认为中国马车就是西来产物,比如殷墟博物馆新馆的车马坑展厅里一个展板上写着:“商代马车在承袭西方马车的基础框架上,对马车形制结构进行了科学改良。”

问题在于:中国马车的各个零件都是完全中国化的命名,且中国商周秦时已经采取了特有的轭靷式系驾法,完全看不到任何受西方影响的痕迹(西方的是直接把绳子拴到马脖子上,故而不能拉重物),那么中国马车还会是西来的吗?(下图,兵马俑出土的秦代青铜马车)

中国马车来源

讨论中国马车来源,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马车之前,中国有没有车?

所谓马车,就是马拉的车辆。如果马车之前中国已有车辆,那么只要更换一下动力来源大致即可;如果之前没有车辆,那么就是全新造车,需要从零开始。如果是后者的话,殷墟时突然出现“马车”,开启全新的马车制造,那么的确非常突然,就可能是外来的。

但以考古与车辆起源逻辑看,早在殷墟马车之前,中国已经开始使用车辆:

首先,中国古车起源于何时,如今还没有确切的答案,但二里头文化遗址不仅发现车辙印记、还发现了“车”字,后来在淮阳平粮台城址中发现车辙印记,因此中国最晚在距今4200年前已经使用车辆。当然,还不清楚当时车辆的动力来源。

其次,从技术史发展顺序上讲,车辆最可能起源于制陶用的轮转工具,也就是陶轮,一种可旋转的台面,泥料在上面转动成型为陶壶以及其他陶制容器等。以考古看,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已有陶轮,西亚两河流域的陶轮只有不到6000年。那么,西亚陶轮来自中国?

按照西方考古,目前已知最早的车辆图像,出现在西亚两河乌尔王陵的镶嵌画中,年代约为公元前3000年。当然,如果车辆技术源于陶轮,西亚只用了数百年,就演化出了车辆,那么以正常逻辑看,中国应该何时出现车辆?

可见,中国车辆历史可能极其悠久,只是初期是木质,没有适合的环境保存下来。

总之,无论怎么看,商朝马车之前,中国早已使用车辆。至于马匹是怎么来的,怎么与车辆结合形成马车,这里面可能性很多,或许不能据此就说源于西方。由此,就能解释为何中西方系驾法不同、以及为何中国马车各个部件都是中国化命名等了,因为发现马的作用后,主要只是更换了一下动力源,然后继续根据马拉特性对车辆进行改进。(下图,商朝马车坑及车辙)

西来说的背后

十年之前,大家会说“无图无真相”;如今知道,有图未必有真相,更需要完整的视频为证,有时即便完整视频还不行,还需要了解前因后果。而考古,属于幸存者偏差下的“默证”,有时候可以证明某些事,但有时候却证明不了。

尤其是缺少完整证据链的情况下,更证明不了某些事。两河流域陶轮技术是独立发明的吗,它的车辆演化证据链何在?如果没有,焉知车辆不是中国传入两河流域?相比之下,中国陶轮技术、文献中黄帝时的指南车、且夏启与有扈氏作战的誓师词中或已表示那时便有可容三人的战车了等,更能说明中国早已发明了车辆。即便不是,难道不能中国本土独立发展出车辆?

至于中国马车来源问题,西来说不仅缺少完整传播证据链,还难以解释系驾法不同、零部件全部中国化命名等问题,因此最多只能说“将车辆改变为马拉的形式可能来自西方”,或者直接说“马车可能源自西方”,而不该肯定源于西方。

因此,马车西来说的背后,就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话题,即为何在存在其他可能的情况下,就干净利落的认同西来说?

相比之下,尽管中国考古发现的彩陶、齿轮、天文等出现的更早,但西方却不认为两河彩陶源于中国、西方齿轮源于中国。

其中,尤其是天文,7000年前的湖北柳林溪遗址、6500年前的河南西水坡遗址等,都证明6500年前中国天文非常发达,那么两河流域天文为何不会是起源于中国?

但在西方叙事中,反而是两河文明影响了中国古代天文,反而是中国彩陶源于西方(当中国发现万年前的彩陶时,西方不谈西方彩陶可能源于中国了,而或提出各自独立起源)。

总之,即便中国发现更早的证据,但西方抵抗却非常坚强,除非百分百铁证,否则从不轻易说西方的发明创造源于中国!与之相对的是,在没有铁证的情况下,某些学者却干净利落的“投降”而肯定马车西来说,如此岂非既不够客观、又不够坚强?

余论

关于本文话题,还有三点值得思考:

首先,论及中西方发明发现时,考古发现西方早的,那么西方通常会论证出中国的源于西方;考古发现中国早的,那么西方通常会论证出中西方“独立起源”。与之相反,中国很多学者却很老实,往往只要西方更早的,就会承认或默认西来说,不敢轻易提出独立起源。

其次,苏美尔与古埃及的年代体系,基本是碳十四出现之前就确定的,它们车与马车的年代真没高估吗?碳十四出现后,这两大文明的年代体系,竟然没什么变化。主观断代精准如斯,实在让人啧啧称奇。当然,西方对涉及中国时的断代,往往又不准了,奇哉怪哉!

第三,温铁军认为中国没有奴隶制,所谓夏商奴隶制,是源于采用西方话语体系的产物,即以西方标准来衡量、定义中国历史。温铁军对夏商社会的观点未必正确,但他的思路显然值得思考,中西方情况不同,不能简单的以西方标准看中国,在马车起源上即是如此。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4/590738.html

“中国马车来源:“西来说”的背后,是又一次“学术投降”?” 的相关文章

唐高宗时期唐朝武力十分英勇 后面为何基本都屡战屡败

唐高宗时期唐朝武力十分英勇 后面为何基本都屡战屡败

还不知道:唐高宗末期,为什么唐朝军队几乎屡战屡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高宗时期,唐朝的武力非常英勇,而到末期几乎屡战屡败,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当时制度的失败是一方面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个府兵政策。意为农民在战争时期为国出征,而如果说非战争时期则可以...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刘廷让是赵匡胤义社兄弟之一,他也是众兄弟中出身最好的。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熙四年(987年),北宋名将刘廷让在被流放的途中绝食而亡。刘廷让是北宋名将,为宋太祖赵匡胤的义社十兄弟之一,在助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混乱割据局面立下大功。那么刘廷让为何会被宋太宗赵光义逼得绝...

曹操盗墓养活了军队好几年 曹操对谁的墓下手了

曹操盗墓养活了军队好几年 曹操对谁的墓下手了

还不知道:曹操究竟盗取了谁的墓,为何随随便便就能养活军队好几年?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无论是在什么时候盗墓,一般都被看作是十恶不赦的罪行。而封建社会为了防止盗墓的现象发生,统治者通常会制定严格的法律来限制盗墓者的行为。但是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的就是铤而走险的人。总...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他为何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他为何心怀激愤而病死?

李严(?-234年),后改名李平,字正方,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31年,蜀军北伐时,李严押运粮草因为下雨道路泥泞延误时日,为推卸责任反而怪罪诸葛亮的北伐,使诸葛亮不得不退兵,因而获罪,最终被废为平民,迁徙...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鳌拜被抓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

在康熙登基之前,鳌拜是当之无愧的能臣、忠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康熙在扳倒鳌拜,处理鳌拜事件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显得非常奇怪。就是他对作为主谋的鳌拜,比较善待,只是把鳌拜抓来关了起来,并没有进一步的打击。后来,在康熙五十二年的时候,康熙赐予了鳌拜一等男爵,算是给了他一个优待。不过,康熙对鳌...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耿精忠最后为何会沦落凌迟的结局?发生了什么?

凌迟是古时候专业用以罪大恶极的人的一种刑诉法。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耿精忠确实参与了“三藩之乱”,但他很快就反正,帮助朝廷剿灭其他藩王,包括郑经和尚可喜。然而,他帮了朝廷,最终却死得最惨,被朝廷凌迟处死。这是怎么回事呢?清军入关后,耿精忠的爷爷耿仲明由于在攻打明朝的过程中屡立奇功,因此在1649年...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曹操不计前嫌接纳张绣 张绣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对曹操不愧为枭雄,不计前嫌接纳杀子仇人张绣,多年后张绣下场凄惨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说曹操一生最为后悔之事,因自己风流而害死长子曹昂,绝对算是其中之一。然而,张绣作为杀死曹昂的罪魁祸首,数年后当张绣再次投降,曹操不仅丝毫未提报仇之事,甚至表现得相当热情,这又是为什...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