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印度曾经的恶习——寡妇殉葬制,怎么被英国总督一招解决?

世界历史7个月前 (04-13)890

印度,现在地球上的一个区域性大国,总是发生一些奇葩事,而在现代印度出现之前,印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一个地理名词,而不是一个国家的名字,曾经的南亚次大陆是一大堆国家的聚集地,强大的有莫卧儿帝国,弱小的有各种土邦国,还是英国在印度建立起了殖民统治以后,才将一众国家捏合成了一个统一的联合体。

而在殖民印度的过程当中,英国殖民者不得不对各地印度人的传统习俗和文化进行各种取缔和更改,其中最为有名的一项举措就是废除了印度曾经的顽疾——寡妇殉葬制。

1817年,当英国的统治力量在印度这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上蔓延开来时,英国人不但为印度人带来了新的政治体制,也接触到了许多当地独特的社会习俗。在这些习俗中,有一个特别引起了他们的注意——那就是一些印度有钱男人死后,其妻子会被安排殉葬。这种殉葬有的是自愿,但更多的则是被整个社会文化所逼迫的可怜人。当时每天平均有2个寡妇被烧,光是1819年孟加拉邦有统计的,就有839名寡妇殉夫——当然,大部分是被迫的。

在葬礼当天,殉葬者必须要穿上当新娘的 *** 盛装,坐上柴堆,然后点火焚烧。如果死者多妻,则只有正妻才配与丈夫合葬,其余妻子要单独自焚。相关的情形,在世界著名名著《八十天环游世界》中有所描述。说是有一个年轻女子艾娥达,她被迫跟当地一个老土王结婚,结果婚后刚满3个月,她就成了寡妇。土王的亲属认为她活在世上将无法履行做妻子的职责,所以决定要她殉葬。根据印度教教义,妇女的本分是结婚生育,操持家务,侍奉尊长,听命于丈夫。守贞节被视为印度妇女至高无上的美德。什么都可以失去,惟独贞节不能失去,所以寡妇不能改嫁。妻子是相对丈夫而言的,丈夫走了,妻子还留着干嘛?正是出于这样一种理念,很多寡妇或被迫或自愿尾随亡夫而去。

《环游地球八十天》:从火葬堆上救下的新娘

这种寡妇殉葬习俗在印度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说是印度文化的一部分。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罗摩的妻子悉多曾被魔王所俘虏,后虽被救回,罗摩却怀疑她失贞,悉多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投入火中以示清白,最后火神从熊熊烈火中托出悉多,证明了她的贞洁。

因此,寡妇殉葬对于当时的印度人来说,这是一种表达对死者的敬仰和怀念的方式,殉葬的妇女也能够因此在来世或是“某个地方”过上更好的生活。印度的《摩奴法典》也规定:寡妇禁止再嫁,女子一旦死了丈夫,也等于丧失了基本做人的权利。在他们看来,死者的妻子在其葬礼上随之殉葬,是对丈夫最深情的告别,也是她对丈夫的忠诚和爱的更高体现。

但是显然这种习俗却显得异常残酷和不可理解,当时的英国人就极其难以接受,想象一下,那些被选中的妻子,在丈夫离世后,面临着生与死的选择。她们不仅要承受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还要被迫走上殉葬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她们要忍受着身体被火焰吞噬的痛苦,以及周围人的冷漠和麻木,这无疑是一种极其残酷和无人道的做法。

然而,对于当时的印度人来说,这种习俗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他们相信,通过殉葬,死者的灵魂可以得到安息,而活着的人也可以因此得到救赎和净化。梵语中甚至有一个词——萨蒂(sati),专门称赞这样的妇女,一个寡妇若能被这个词所指称,是一生的光荣。这个词语来源自印度教神话中,传说湿婆的之一任妻子萨蒂,曾因为丈夫受到诸神嘲笑,当众投火自尽来捍卫丈夫尊严,后来其实际被印度教拿来作为了寡妇殉葬制的理论支撑。

这种信念在印度社会中根深蒂固,几乎成为了一种印度教信仰,整个社会都一直秉持着这种习俗。

但英国人实在是无法接受,终于这事被东印度公司在孟加拉的总督威廉本廷克勋爵所知晓了,开始运用影响力开始取缔这种寡妇殉葬制,但效果并不大,直到1829年,忍无可忍的威廉本廷克勋爵直接宣布殉葬非法。

随着英国人的介入,印度本土势力坐不住了,一些印度宗教领袖和社会组织纷纷出来站台,与英国人的禁令抗争,他们的理由是:寡妇殉葬制是我们印度教的传统,你们英国人必须要尊重我们的宗教和传统,不仅如此,这些人还组织许多人上街 *** *** ,甚至很多愚昧的印度妇女也一同上街 *** *** ,因为她们将英国的禁令看做是恶法,认为是剥夺了自己通过殉夫来前往更好来生的权利。

面对印度人的群情激愤,威廉本廷克勋爵不得不妥协。

但是他的妥协和退让却让所有印度人都傻眼了,因为威廉本廷克勋爵虽然宣布尊重印度教传统,但是却说了另一句话,那就是我尊重你们的传统,你们大可以继续殉葬寡妇,这是你们印度教的文化,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但是你们印度人也应该尊重英国人的文化和习俗,正好我们这儿也有一个习俗,就是谁组织烧寡妇, *** 就依法吊死谁。

结果这话一出,印度的寡妇殉葬情况顿时为之一止,因为印度教的那些宗教领袖并不想死,只能咬牙停止了寡妇殉葬制,不过由于这种文化的根深蒂固,后来一直到很久之后,这种寡妇殉葬制都没有完全绝迹,甚至在现代印度的某些偏远农村里依然存在,妇女组织工作者莎丽尼波斯说,寡妇殉葬在北方邦班德地区非常普遍,每隔一两年就有这方面的报道,而报道出来的只是冰山一角,印度其他地方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但是综合来看其规模和影响已经比从前小了太多太多,这算是英国人在印度做的为数不多的好事之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4/591167.html

“印度曾经的恶习——寡妇殉葬制,怎么被英国总督一招解决?” 的相关文章

乾隆曾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接触过,他为何没有开启现代化之路?

乾隆曾与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接触过,他为何没有开启现代化之路?

对乾隆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乾隆时期,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派出了马戛尔尼率领的使团,与乾隆曾进行过面对面的接触。但当时工业革命的成果,丝毫没有给中国的皇帝及朝廷上下造成任何触动,可谓是时代悲剧。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登峰造极的封建统治,阉割...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威瑟堡行动:德国开启征服北欧之路

德国工业非常依赖来自瑞典的铁矿,这些铁矿主要经由挪威纳尔维克港和瑞典吕勒奥运输,其中纳尔维克港冬天不会结冰,因此可全年无休供应铁矿。自1939年春,英国海军总部便将斯堪的那维亚视为将来与德国开战时的潜在战区,开始考虑使用封锁战术间接削弱德国。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定互不侵犯条约,条约...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还不知道: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鸿章访问欧洲第一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早就派遣大臣在此地恭候李鸿章。李鸿章到达俄国之后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仪式,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派遣皇室的御用马车接送李鸿章。李鸿章本来就带着联俄拒日的目的访问俄国,因此在...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军队不多为何能打到欧洲呢

成吉思汗军队不多为什么能打到欧洲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成吉思汗可谓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甚至还有诗句是夸赞成吉思汗的英雄事迹,看来他的伟大事迹已经千古留名。能让成吉思汗名垂千史的还当数他的卓越功绩,可谓是草原上的一代枭雄,其实成吉思汗手下的战士...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秦惠文王的实力怎么样?跟亚历山大相比谁厉害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如果亚历山大大帝进攻秦国的话会怎样?秦惠文王会用实力教他做人。亚历山大大帝是欧洲人力捧的一名超级帝王,能与之相比的也就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法兰西帝国的拿破仑大帝以及沙俄王朝的彼得一世大帝齐名的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出生于小小的马其顿王国,虽然自幼就展现了其天才般的指挥才...

不食周粟的叶名琛,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

不食周粟的叶名琛,为什么能被英国人敬重?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叶名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英国人根本就没把叶名琛拉到伦敦去,而是把他带到了加尔各答,弄了一个小楼,把他关起来了。所以叶名琛只好在那地方带着,天天写字画画,等着别人来见他。但是别人根本就不理他,只是偶尔有几个好奇的英国人和印度人到楼上看看他。那他是以什么...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旭烈兀有多厉害?阿拉伯人的噩梦

“蒙古新四子”之阿拉伯人的噩梦——旭烈兀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旭烈兀,一个曾经让无数阿拉伯人颤抖的名字,他的“上帝之鞭”差点就挥舞到埃及,在他的强力征服下,穆斯林世界遭受了一次空前的浩劫。如果不是蒙古内乱,他将创造更多可能,他就是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旭烈兀是...

关于织田信孝的评价如何?织田信孝是怎么死的

关于织田信孝的评价如何?织田信孝是怎么死的

这个时候,什么战术、谋略,都已经不重要了,而是变成了一场关于勇气和意志的较量,双方就是拿着刀枪,红着眼互相乱砍乱刺,谁退让谁就输了,谁能撑住谁就会赢! 丰臣秀吉一方,勇将倍出,加藤清正、福岛正则、糟屋武则、片桐且元、加藤嘉明、平野长泰、胁坂安治七人,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人称“贱岳七本枪”! 这七个人身...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