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李世民真的去了洛阳,李渊让位给李建成,双方打内战谁会赢?
只要李渊活着,李世民一定会更大限度地克制,他与李建成的内战很难爆发,如果打起来,李世民必败无疑。
李世民去洛阳这件事我称之为“分陕而治”方案,它的提出者是李渊。
由于太子与秦王两派的斗争无法调和,李渊既不肯废掉李建成,又不愿意伤害李世民,所以就想到了当年周公和召公的“分陕而治”,那就是将天下以潼关为界一分为二,李建成将来在长安当皇帝,李世民在陕东(包括河南、陕东、河北)如天子。
李渊的意思是让李世民当个诸侯,除了没有皇帝的名号,待遇等同于皇帝,只要从法理上承认大哥就行。
这种和稀泥的处置方式虽然能暂时压住火,但其实后患无穷,他必然导致李建成与李世民的战争,甚至引发大唐帝国的分裂和瓦解,很不明智。我们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李渊有点急昏了头。
对这个方案李世民求之不得,于是秦王府上下立刻打点行装,准备奔赴陕东,不料李建成和李元吉对此竭力反对,在哥俩的阻挠下李渊反悔了,“分陕而治”的方案破产了。
这个事件对李世民来说打击很大,这也促使秦王集团加快了“玄武门之变”的步伐。为了迷惑太子集团,李世民主动向李渊提出,将自己的心腹屈突通调离陕东道大行台,改由温大雅接任。
温大雅是李渊的心腹大秘,李世民此举等于拱手让出了陕东,这对李渊来说是件天大的好事。其实李渊上当了,他根本不知道温大雅早就是李世民的人了。
此后,李世民立刻派心腹张亮率领1000人潜入陕东,与关东豪族秘密勾连。那么,他们要做什么呢?很简单,为“玄武门之变”做准备。
在秦王集团的方案中,一旦“玄武门之变”失败,以洛阳为中心的陕东就是他们的保命线、保底线。只是后来“玄武门之变”成功了,这张牌没打出来。
交代了“分陕而治”的背景,下面我们讲题干分成两个问题讨论:之一,李世民为何要同意“分陕而治”?第二,假如分陕而治导致战争,李世民能否打得过李渊、李建成的组合?
后人有一种误解,认为“玄武门之变”就是个过场戏,赢得很轻松,也必然很轻松,因为李世民有兵权。
持这种观点的人完全不懂什么叫兵权,其实李世民根本就没有任何兵权。兵权从来就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被切割为管理权、调兵权、作战指挥权,能让他合二为一的只有皇帝。
也就是说,除非作战状态下,将军才能在兵符、调令以及相关单位的配合下,才能行使有限的“兵权”,否则无论多高职位的将军都指挥不了军队。
事实上,李世民之所以犹犹豫豫不敢启动“玄武门之变”,就是因为风险太大,兵力不够,没把握,偶然性太大。
在这种情形下,“玄武门之变”一定不是首选项。“分陕而治”虽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对身处劣势的李世民来讲就是胜利,起码秦王集团保全了,合法地拥有了一块“自留地”。
打个比方,就像赌场上,庄家拿出一个亿,告诉你有两个选择,一是掷骰子,赢了一个亿归你,输了拿命来;二是不用赌,直接拿走四千万,你会选择哪一个?
除非疯了才会选择之一个方案,所以李世民选择了拿走四千万,可惜庄家却反悔了。
假如这个方案得到执行,李世民真的就万事大吉了吗?如果他能熬到李渊驾崩再动手,或许有胜机,否则他绝不可能赢得了李渊、李建成。
现代人过于神话李世民的军事才华,认为大唐是他打下来的,如果他举兵,李建成甚至李渊捆在一起都不是他的对手。
持这种观点的人我只能说他连历史的门都没摸着,也不懂军事只是政治的延伸,得天下的核心因素是政治。
李渊能得天下,最关键的因素是他关陇集团成员的身份,正式靠这个身份李渊赢得了无法想象的政治地位。
李渊举兵不算早,论影响力、论军事实力,王世充、窦建德、李密、萧铣、杜伏威,哪一个都比他强,但为何都失败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那些人没有获得关陇士族集团的支持。
李渊举兵前身边就聚拢了一批士族阶级,进入河东、关中后,士族集团纷纷归顺,他几乎兵不血刃就拿下了长安,那时候李世民还是个战场上的实习生。
所谓李世民促成父亲举兵,那更是 *** 的编造,李渊为举兵做了大量努力的准备工作,可谓处心积虑,李世民就是一个小跑腿的。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抹杀李世民的贡献,但我们看清本质,大唐帝国李渊才是核心,李世民的贡献远不像史书说的那么大,如果他不是李渊的儿子,他连表现的机会都没有。
如果李世民跟李渊掰手腕,他一定不可能赢,虽然此时李世民在大唐帝国已经有了自己的政治势力。
唐初的基本盘还是关陇集团,其次是关东集团。关陇集团是李渊、李建成的“铁杆票仓”,李世民的势力范围在关东,这得益于李世民在打败王世充、窦建德后潜心经营洛阳有关。
也正因为李世民急于打造自己的根据地,在洛阳动作太大,从而引发了李渊的猜忌和太子的反击。
但李世民又犯了一个错,在平定刘黑闼之乱后,他对河北士族阶级的政策失败了。史书写得很含糊,从其它史料推测,李世民极有可能对河北的士族阶级采取了高压政策。
河北士族集团原本就很怀念窦建德,窦建德的死、李世民的高压政策导致刘黑闼死灰复燃。所以二征刘黑闼时,李渊走马换将,改用了李建成。
应该说李建成做得比李世民漂亮,同时在魏徵的建议下,李建成平定河北后加强了对河北士族集团的抚慰。
所以,李世民的关东基本盘其实不完整,缺失了河北,这是他的致命伤。也就是说,一旦父子俩撕破脸,李世民伸出被包围的环境中,跟当年的王世充半斤对八两。
更重要的是,李渊和李建成占据着道统的制高点,李世民戴上了不忠、不孝的帽子,追随者也会大打折扣。
就算退一万步,李世民是战神,凭借这个特长他能“一白遮百丑”吗?
我要说一句犯众怒的话:论军事才华,李世民其实就是个二流选手,算不上顶级的军事家,跟当世的李靖相比,他做个学生都未必合格。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研究过唐初的战争史,如果研究过就不难看出一个真相,李世民谈不上战神,他也打过败仗,是战场让他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他更大的特长有两个,一是猛,常常以身犯险,二是忍,擅长后发制人。
真正的军事家应该像李靖,人家水战、山地战、草原战、沙漠战,各种环境都能打,打过农民军,也打过突厥、吐谷浑,各种对手都碰过,经历过短兵相接,也玩过千里奔袭,战场变化玩得眼花缭乱,再复杂难打的仗到他这里都“so easy”。
李靖还留下多部并发著作,包括苏定方、李道宗、李大亮、薛万彻、侯君集、契苾何力、执失思力能名将都是他的弟子。
李世民跟李靖完全不是一个档次,事实上,他曾经多次像李靖求教兵法。
如果李世民与李渊、李建成战场对垒,我估计除了侯君集,不会有一个人站在李世民身边。
我估计有人会说,李靖是支持李世民的。这是一个历史悬案,有史料说,“玄武门之变”前李靖曾经表态支持李世民。但以李靖的性格特点来看,这种事不大可能发生,他应该会选择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的中立。
政治上明显处于弱势,加上河北这块瘸腿,军事上又未必占有,我看不出李世民有任何获胜的机会。
那么,熬到李渊驾崩,李世民对决李建成呢?这就不大好说了,李世民的获胜几率肯定会提高不少,但如果李建成不犯低级错误,恐怕李世民也很难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