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瓦里诺海战,近代史上之一次替天行道的侠义之战
在人类的历史上,战争往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国家争取更大的利益而爆发的。打仗是费钱费力的事情,如果发动一场战争后没有获取到相应的利益,那是谁都不愿意去做的。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在二百年前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就有那么一场替天行道的行侠仗义之战,这便是发生于1827年的纳瓦里诺海战。英法俄三国海军联合舰队,为了帮助希腊人民争取独立自由,向奥斯曼土耳其舰队发起进攻,将其彻底摧毁,有力地支援了希腊人民。
实际上,这场战役是当时的指挥官违背本国 *** 的指令,自作主张而发动的,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下面就给大家讲一讲这场战役的来龙去脉。
(一)
从十五世纪起,希腊就成为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个行省。虽然土耳其允许希腊人继续信奉东正教,但是在奥斯曼帝国里,希腊人不管怎么说都是二等臣民,所以,在希腊人中,一直都存在着争取独立的意愿。
到了十八世纪,奥斯曼帝国江河日下,日益衰朽,在俄土战争中连吃败仗,同时,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让自由平等的思想传遍了整个欧洲。很多希腊人也都成为了自由思想的信徒。在这样的形势下,希腊人的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情绪高涨,越来越不能够忍受土耳其人这种中世纪方式的封建统治,于是,一场革命已经不可避免。
1821年3月17日,在希腊的阿雷奥波利正式爆发了人民起义,很快,起义的烈火就席卷了整个伯罗奔尼撒半岛。4月,起义军进入雅典。到6月,整个半岛大部分地区都落入到了起义者手中。
面对着希腊人民的反抗,奥斯曼统治者们火冒三丈。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就立即处死了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希腊东正教首席大主教格里高利五世,尽管这位大主教一再声明自己是忠于土耳其苏丹的。
在伊斯坦布尔很快就出现了对希腊人的集体迫害,不少居住在伊斯坦布尔的希腊人都被随意编造的理由而处决。随后,奥斯曼的更高朴特(相当于帝国议会)就下令派出大军去镇压希腊人的起义。
这样一来,一场残酷血腥同时又很漫长的战争就这样开始了。
在战争中,土耳其人十分残暴。1822年,他们攻克了起义的希俄斯岛,在岛上进行了血腥屠杀。有4万5千希腊人被杀,还有五万人被卖做奴隶,另有两万多人被放逐。
希俄斯岛的屠杀震惊了整个欧洲,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洛瓦为此而创作了传世名作《希俄斯岛的屠杀》。英国伟大的诗人拜伦也为此事写下了一首名为《哀希腊》的诗作。
希腊人民奋勇抵抗土耳其军队的进攻,他们经过一次又一次血战,打得土耳其人寸步难行,损失惨重。
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土耳其苏丹马哈茂德二世只好放低身段,转而向着自己曾经的附庸国求援。此时的埃及出现了一位名为 *** 阿里的杰出君主。这位与二百年后美国拳王同名的国王精明强干,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老大帝国埃及建设得蒸蒸日上,国力强悍。
埃及国王 *** 阿里
马哈茂德二世向着阿里许了不少愿,把克里特岛、巴勒斯坦以及叙利亚等地都奉送给了他。阿里这才答应出兵相助。
1825年2月,埃及正式出兵希腊。而希腊起义者内部却出现了分裂,结果埃及和土耳其军队开始节节胜利。1826年,土埃联军猛攻希腊重镇迈索隆吉翁,经过11个月的血战,迈索隆吉翁终于陷落。土埃联军对这座城市血腥屠杀,把数千颗希腊人头钉在城墙上炫耀,整座城市只有三百余人逃离生天。
德拉克洛瓦名作《迈索隆吉翁废墟上的希腊女神》
到1827年,希腊大部分地区都被土埃联军占领,首都雅典也落入敌手,希腊起义军只剩下了很小的一片地域,整个希腊革命眼看着就要被土耳其人彻底镇压了。
(二)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要问了:欧洲列强对此事不过问吗?特别是俄国,它难道对于自己的东正教弟兄遭屠杀无动于衷吗?
这事儿说起来可就复杂了。
拿破仑时代结束后,欧洲就变成了英国与俄国的天下,有什么大事都要他们两家拍板说了算。
对于英国来说,奥斯曼帝国是他们更好的朋友之一。有奥斯曼帝国在,就可以卡住土耳其海峡,让俄国海军无法进入地中海,这对于英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英国怎么可能出手去收拾土耳其人呢?那样岂不是在给自己帮倒忙?
而对于俄国来说,拿下土耳其海峡,占据昔日的君士坦丁堡,乃是历代沙皇梦寐以求的事情。现在土耳其内部出了乱子,按理说俄国应该趁火打劫,借机出手。然而在此时,沙皇尼古拉一世的心中却也同样是顾虑重重。
首先是这土耳其虽然衰朽,但是烂船也有三斤钉,如果拼死一战,也够俄国喝一壶的。俄国付出的代价将会非常大。
第二点最重要了,希腊人民的革命是在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下爆发的,这对于沙皇来说是最忌讳的事情。尼古拉一世一听到“革命”两个字就会本能地脑仁生疼,他是唯恐希腊人的革命思想感染到俄国内部的。偏偏这次的希腊革命中,有不少俄国人参与其中,甚至担任了革命 *** 的重要职务,而俄国国内像普希金这样的公知也是上蹿下跳,积极支持希腊。这一切都让沙皇不能不有所顾忌。因此,俄国对于希腊的革命,也是迟迟地不肯出手。
于是,英国和俄国两位欧洲大佬对于希腊革命一直都是态度冷漠。他们只是口头上对于希腊 *** 表示支持、同情,对于土耳其的血腥屠杀表示谴责,但是实际行动一点都没有。英国还为希腊革命 *** 提供了两笔数目不大的贷款,俄国则是蹦子儿没有,只是花费了点唾沫星子。
(三)
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人并不是都像政治家那样无利不起早,急公好义、侠肝义胆的真心英雄那也是大有人在的。
希腊人民的革命斗争精神感染了整个欧洲,从英国、法国到俄国,都有很多人积极地支持他们。
在革命刚刚爆发的1821年的夏天,之一批来自法国的志愿者就乘船离开了马赛,到达希腊,投入到了战争之中。
此后,有数以千计的来自欧洲各国的志愿者到达希腊参战。这其中,最有名的人物自然就要属伟大的英国诗人拜伦了。
拜伦为了支持希腊独立,竭尽全力地到处奔走,为希腊人筹措捐款。由于过度操劳,他于1824年在希腊的迈索隆吉翁不幸病逝。
除了拜伦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著名人士都投身到这场伟大的革命之中,前面提到的法国大画家德拉克洛瓦就是其中的一位。
除了这些名人之外,欧洲各国还成立了不少援助希腊人的组织,比如英国就有“支援希腊协会”。协会的工作十分得力,先后两次向着希腊革命 *** 提供了80万和200万英镑的资金援助。
这些“希腊之友”们在积极援助希腊的同时,也想尽办法说服本国的 *** 出手相助。毕竟民间的力量是有限的,要想真正打败土耳其,那还是要靠正规军才行。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欧洲几大强国,特别是像英国这样的议会制国家,慢慢地就改变了态度。
(四)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和俄国对希腊独立战争的态度都有所转变。俄国不用说了,眼前放着大好地机会不利用,那简直是暴殄天物。所以,尼古拉一世还是动了要趁火打劫的心思。
另一方面,英国 *** 觉得,要是一直这么袖手旁观,结果让俄国占了便宜,控制了土耳其海峡,那就麻烦了。
于是,1826年,英国主动出面找到俄国,和它在圣彼得堡签订了一个协议。协议规定两国都不在希腊谋求特权,对于希腊的问题,两国要协调行动,绝不独自行事。
英国之所以和俄国签这么一个协定,就是为了牵制俄国,免得它独自与土耳其开战,谋取利益。
到了1827年,希腊的形势愈发危急。俄国认为应该出面干涉了,于是它就找到英国,希望两国共同出手干预。
这时,法国也参与了进来,于是英、法、俄三国在伦敦签订协议,要求希腊和土耳其立即停战,否则三国将会出面干涉。不过,对于三国的要求,土耳其断然拒绝,这样一来,英法俄三国出兵希腊的条件就具备了。
1827年10月,英法俄三国的舰队聚集到了希腊的海岸附近。英国海军的司令是爱德华科德林顿中将,俄国海军的司令是来自波罗的海舰队的海登少将,法国海军司令则是里尼少将。由于英国是公认的世界海军老大,而且科德林顿的军衔也更高,所以俄法两国海军都自觉地表示愿意接受科德林顿中将的指挥。
联合舰队于10月13日在希腊西部的扎金索斯岛会合,在他们南边不远的纳瓦里诺海湾内就停泊着土耳其与埃及的联合舰队。
实际上,埃及海军的实力比土耳其要强,国王阿里在埃及的造船厂几乎可以和欧洲大国相比,他们造出了不逊色于英法等国的大型木制风帆战列舰,只不过此时在纳瓦里诺海湾内的大型战列舰较少,只有三艘。不过,作为实际上的主力,土埃联合海军还是由来自埃及的阿里国王之子易卜拉欣来做总司令。
英法俄三国海军此时拥有11艘大型木制风帆战列舰,表面上实力占优,但是在海岸上还有众多的土耳其炮台,所以,如果是在纳瓦里诺的海湾里面开打,单纯从火炮数量来讲,英法俄三国并不占据优势。
但是关键问题并不在这里,关键是英国的科德林顿中将临行前得到了明确的指示:“尽一切可能不要打,摆摆样子就行了。”
此时的英国,老首相坎宁勋爵身染重病,气息奄奄,大家只等着他咽下那口气,就一致拥戴滑铁卢战役的大英雄威灵顿公爵继任。威灵顿对科德林顿说了:你这次去希腊,真正的目的不是去打土耳其,而是要牵制俄国人,不能让他们把土耳其打残。咱大英帝国从来都不干赔本的买卖,打残了土耳其对咱们有狗屁的好处?
因此,按照预定的计划,科德林顿只是要摆个样子吓唬吓唬土耳其人,尽量迫使他们首先接受停火,然后进行谈判。如果土耳其人硬是不肯答应,那也不能对他们开战。
(五)
10月20日,三国联合舰队来到了纳瓦里诺海湾。他们强行地闯入了海湾,与土埃联合海军形成了对峙。
科德林顿派了一条船,向着土埃方面送去一封信,内容就是要求他们停火,然后接受谈判。
然而,此时土埃舰队的司令易卜拉欣并不在纳瓦里诺。如果他在,这一仗或许就打不起来了,因为易卜拉欣是个能说了算的人。
临时指挥舰队的穆哈雷姆贝伊属于愣头青那样的人物,他一口拒绝了科德林顿的信函,反过来还要求三国舰队立即退出纳瓦里诺海湾。
科德林顿又派出使节乘坐舢板去交涉。然而,一艘埃及军舰上的水兵用步枪向舢板射击,派出的使节被打死了,埃及的子弹也射到了法国海军旗舰上。法国水兵毫不犹豫地也用步枪齐射还击。
此时,在爱德华科德林顿海军中将的脑海不知道是闪回出现了大诗人拜伦的《哀希腊》,还是德拉克洛瓦的《希俄斯岛的屠杀》,总之,他在这一瞬间正义感迅猛爆棚,毅然决然地下达了命令:开火!
随着他的命令,三国海军如出山猛虎一般向着土埃海军冲去。
俄国海军的“亚速”战列舰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结果,它吸引了敌方的众多火力,雨点般的炮弹落在了军舰上。但是,指挥这艘军舰的拉扎列夫海军上校异常勇敢,依然奋勇冲杀,所向披靡,接连击沉三艘土耳其小型战舰,重创一艘大型战列舰。
后来,拉扎列夫成为了俄国的海军上将。此时,在“亚速”号战列舰上,还有另一位日后的俄国海军军神,那便是纳西莫夫,此时他只是一名海军上尉。
三国联军的其他战舰也都猛冲了上来,用猛烈的炮火轰击土埃战舰。当双方刺刀见红地展开肉搏时,武器装备的差距就明显地体现出来了。土耳其和埃及虽然也能制造战舰和火炮,但是在质量上终究照着英国的科技水平差了一大截。土埃联军的火炮威力有限,“亚速”号中了一百多发炮弹都没有沉没,相反,土埃方面的战舰却是一排炮弹打过来就散架。
激烈的战斗只进行了一个小时,双方就胜负分明了。英法俄方面除了“亚速”号、“甘古特”号等几艘舰受伤之外,没有一艘沉没。而土埃方面的大型战舰都被击沉了,总计损失六十余艘舰艇,只有十几条小船逃出了生天。
纳瓦里诺海战就这样结束了,英法俄三国取得了压倒性的完胜,土耳其和埃及损失了他们的主力舰队。这样一来,他们通过海上向着希腊派遣军队就很不方便了,而如果要是走陆路,那是要翻山越岭,颇费周折的。因此,纳瓦里诺海战实际上等于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土耳其对希腊半岛的增援。
但这还不算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海战的爆发相当于英法俄对土耳其宣战了,因此,沙皇尼古拉一世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南下,攻打土耳其了。事实也是如此,1828年,第八次俄土战争爆发,俄罗斯向着土耳其发起了全面进攻。
(六)
在1828年,法国也出兵参战。可笑的是,波旁王朝在半个世纪以前出兵美洲,帮助美国独立,结果不久后它自己就被法国大革命推翻了;这一次,波旁王朝又出兵帮助希腊独立,结果在1830年的七月革命中,又一次被巴黎人民赶下了政治舞台。
俄罗斯和法国的出兵让土耳其难以招架,被迫在1829年与俄国签订了《亚德里亚堡条约》,向着俄罗斯割让了一大块土地。随后,土耳其又被迫与希腊方面谈判,至1832年,《君士坦丁堡条约》签订,土耳其正式承认希腊独立,希腊王国从此诞生。
大家都很满意,唯独英国海军的科德林顿将军闹心了。他回到英国之后,立刻遭到了冷遇,威灵顿公爵见到他之后,脸拉得比驴还长。科德林顿一再辩解,说是土耳其人先开枪的,你们也没说我遭到攻击也不能还手啊?
从法律上来讲,科德林顿的所作所为倒也无可指责。因此,他没有受到什么处分,但是从此就在英国海军坐起了冷板凳,后来以海军上将的头衔退休。
只有希腊人民一直怀念他,怀念这位侠肝义胆的英国将军。在纳瓦里诺耸立着科德林顿的纪念碑,希腊人民不会忘记他,也不会忘记那一场历史罕见的侠义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