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为什么晚清时的中国,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
晚清没有完全沦为西方列强殖民地,主要有六方面原因。
其一,晚清中国尚有一定实力。
在清朝以前,中国长达两千年处于世界领先位置,哪怕到了 *** 战争时期,中国的GDP也是当时的世界之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长达上千年积攒的能量,并不是那么容易就完全被击败的。
洋务运动开展后,在顽固派百般阻挠、没有全力进行的情况下,尚且短时间内建造了三支现代化海军,北洋水师一支力量就足以挤进世界前列,可见晚清的中国尚且有一定的实力,列强可以步步蚕食,但要一口鲸吞下去,没有任何一个列强有这个能力。
其二,广大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晚清 *** 军由于统治腐败、武器落后,在战场上经常失利,但底层的广大官兵并不缺乏与敌搏杀的勇气。从 *** 战争时期为国而死的关天培,到甲午战争时期为国殉难的邓世昌、左宝贵,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战死沙场的聂士成等,无不是抵抗外来入侵的民族英雄。
广大人民更是坚持反侵略战争,比如 *** 战争时期的三元里抗英斗争,比如太平天国运动,比如长期活跃在南方的黑旗军等。
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浪潮,逐渐激化了矛盾,最终爆发义和团运动,虽然最后清军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外来侵略者,打破了他们瓜分中国的阴谋,娘子关大捷更是让西方列强认识到,深入内地的战争并不容易好打,一旦进入远离海洋和平原的山地,他们的优势将逐渐丧失,遭到的反抗也越加激烈。
其三,逐渐觉醒的仁人志士。
自从 *** 战争后,不少仁人志士认识到自身的落后,从各方面入手研究,不断探索改变现状、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重新振兴华夏。
为了强我中华,以魏源、林则徐为代表的开明士绅,开始了“睁眼看世界”,主动去了解西方;二次 *** 战争后,开展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尝试在武器装备和生产方式上强大国家。
洋务运动失败后,改革派又发动政治制度上的改良运动“戊戌变法“,之后又尝试走君主立宪制,这条路走不同后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
不断尝试改变落后以图自强的仁人志士,使列强并不容易将中国完全殖民地化。
其四,自秦以来的大一统团结思想。
自从秦国完成了大一统之后,大一统意思更加深入人心,整个华夏形成了大一统的共识。
经过上千年的民族大融合,除了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个别人物,绝大部分人都知道整个华夏民族是一体的,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这就形成了团结一致的大一统思想。英国能统治印度地区那么久,和印度地区互相分裂的格局有很大关系,面对统一的华夏,任何列强都难以实现完全殖民化。
其五,祖宗留下来的广袤国土纵深。
从远古时代到近代,中华大地上形成的各种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经过历朝历代的融合发展,中国拥有广袤的国土纵深,这就使得中国的战略纵深足够让列强望而却步,他们再强大的兵团,一旦撒到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也会逐渐稀释,最终有来无回。
没有广袤的国土纵深,抗日战争是不可能取胜的。二战时法国前线失利后被迫投降,就是因为国土面积太小,一旦前方失利,整个国土很快就会被敌人洞穿。二小时德国足够强大,但苏联广袤的国土稀释了强大的德国兵团,德国节节胜利,却永远有打不完的仗,向前突飞猛进了1000多公里,可是苏联东西跨度更大有10000公里,你说怎么打?
广袤的国土面积,让当时的任何一个列强,都没有能力实现完全殖民地化。
其六,列强的局限性和内部斗争。
列强在军事上比较先进,但列强们之间拥有不少的矛盾,他们为了争夺利益不断内斗、互相牵制,构成有利于中国的外因。
比如英国和沙俄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争夺,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争夺。甲午战争后发生的三国干涉还辽,就是列强们之间互相争夺的结果。
诸多原因,使晚清时的中国没有沦落为列强的殖民地。对此,大家认为呢?你觉得还有哪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