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入夏:在乡野过一个夏天,把自己还给天地,无思无虑丨周末读诗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5-04)510

入夏:在乡野过一个夏天,把自己还给天地,无思无虑丨周末读诗

听见蝉声,才发现雨停了。

蝉声在喊:又到了夏天。

又到了夏天,好像很快,又好像很慢。

好像春天已经过去很久,

已经遥远得快要想不起来。

春去夏犹清

明 仇英《桃村草堂图》(局部)

《晚晴》

(唐)李商隐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

初夏多雨,岭南尤然,今年比往年雨更多。自从旅途归来,天天下雨,听说已经下了三个星期。天气预报仍一片降雨,蓝色的雨,像湖泊,像海洋,落在大地上,像成吨的、死去的欲望。

凡是有生命的,都在忍受。树木站立在水中,鸟儿都不出声,人和鸟一样,也深藏在家里,门窗紧闭,统治时间的是雨,雨一直下。当雨一直下,世界随即消隐,成为模糊的回忆,明明灭灭,时近时远。

我并不忧急,雨总会停,就算天天下雨,也有停的时候,再说我没有被栽种在这里,我不是树木,我可以想走就走。

雨将停的时候,尤其向晚,天空突然明亮,鸟儿纷纷鸣叫,太阳露出来,有如回光返照,人声车声,世界的图景再次显现出来。

李商隐的《晚晴》,说的也许就是这种心情。他已离开长安,逃离了牛李党争的夹缝,跟随信任他的郑亚来到桂林,陌生的环境,人情的温暖,使他感到身心暂得解放。

“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深居,是居处的幽僻,也是他的生活习性。李商隐天性忧郁,桂林山水无论多么奇丽,他也没有心思出游。忧郁的诗人,尤其是阴郁的诗人,他们会一味沉浸在自己的忧郁里,如此写出来的诗,也细腻别致,但终归小家气,只关乎己,看不见广阔的天地。

从深居简出的楼上,俯瞰城门外的曲城,春天已去,时令始入初夏,天气清和。紧接着两句,“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来得突兀,正如天晴,阴雨既久,天晴总觉突然,特别是晚晴。就像下雨已成常态,人已经接受了雨,习惯了整天浸在雨中,出乎意料地,临近傍晚,天忽然放晴。“人间重晚晴”,久雨晚晴,人间皆喜,古来如此,但这句诗的意味,不期然超出了字面,或许为义山所始料未及。

遭受雨潦之苦的青草,忽遇晚晴,夕照余晖中,尤增幽净,“天意怜幽草”,义山说得甚好,幽草弱小,亦为天意眷顾。无意中又像在比拟自己,生而为人,也不过是小小一条命,承受风雨击打,承担活着的重负,如同幽草,亦为上天适时眷顾。

颈联描画晚晴,用笔工致,把“晴”字说得深而细。“并添高阁迥,微注小窗明。”雨霁云开,凭楼眺览,视野豁然高远,不觉生起楼前是天涯的怅然。夕阳微映小窗,晚景斜晖,光线柔弱,这一刻清晰得可以触摸。

“越鸟巢干后,归飞体更轻。”越鸟即南方的鸟,晚晴后归巢,它们飞得更轻盈。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羁旅中人,见宿鸟归飞,不免触动乡愁,义山在此称“越鸟”,必是想起古诗十九首的“越鸟巢南枝”,有自伤的况味。

这首诗写晚晴,又似有所托寓,妙在有意无意之间,义山起先或无托物言志的意图,登高望远之际,适与物会,情与境谐,故能自然浑成,没有刻意痕迹。

夏天的园庐

傅抱石《夏山图》

《夏景园庐》

(唐)韦应物

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

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

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

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

在乡野构一间茅屋,青山当户,白云可庭,茅屋周围都是树。在那里过一个夏天,把自己还给天地,无思无虑,无牵无挂,纯然活在每个当下,几乎没有记忆。

白天树木静静地伫立,浓阴满院。“群木昼阴静”,不要急着往下读,先全身心感受这个句子,句子里的每个词,感受被词召唤的事物。一群树木,它们站立的样子,它们的默契,观想你坐在树下,或者成为一棵树,甚至成为整片园林,感受白昼的光影,此时此刻,世界上的一切与你无关。

你不知在那个瞬间停留了多久,然后移步北窗,那里更多清凉。感受那清凉,感受它的清醒,就好像它在觉知你。你也可以像陶渊明那样,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当凉风吹在身上,那一刻,你的幸福就是天堂。

“群木昼阴静,北窗凉气多。”若问这两句写了什么,我要说写的是夏日园庐的幸福,树木,昼阴,静谧,北窗,凉气,全都是诗人的幸福。

诗人于此闲居,不觉时节流转,忽然已是夏天。时间过得快,可以因为忙,也可以因为闲。忙处抛人闲处住,一个人太忙,会被时间抛在外面,所以一个总是在忙的人,根本不曾拥有时间。只有闲下来,才开始拥有时间,时间流逝如未曾流逝,如同永恒。“闲居逾时节,夏云已嵯峨。”夏天的云更好看,云的嵯峨变幻,让诗人发现已是夏天。

像孩子那样玩耍吧,让夏天引领我们回到童年,或者让我们回童年过一个夏天。“搴叶爱繁绿,缘涧弄惊波。”摘一片树叶,因为爱那繁绿,在溪涧边玩水,伸手去弄湍波,感觉水的寒冽,感觉皮肤和骨头被灼烧并唤醒的惊愕与喜悦。

“岂为论夙志,对此青山阿。”在这里谈论夙志,是煞风景的事,也很可耻。且看对面的青山,诗人说,山坡上写着人生答案。每个人都会死,不管这一生追求什么,不管得到什么,最后都化为一场空,一切喧嚣归于寂静。

孟夏读《山海经》

清 石涛《渊明诗意册页》

《读山海经十三首》其一

(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陶渊明归园田居不久,生活尚多安闲,耕种之余,以琴书自娱。弃官之后,他喜欢读奇书,比如《山海经》、《穆天子传》、各种神话故事之类。魏晋时期,有一部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是干宝《搜神记》的续书,撰者题为陶潜,即陶渊明,书中所记有陶渊明死后之事,据此或可推测其为伪托,或是经过后人增益。无论何种情况,至少说明陶渊明爱看神话志怪类的书。

陶渊明读这类书,不是为了猎奇,更不是迷信,魏晋时人读神话志怪故事,信以为真,几乎到痴迷的程度。《搜神记》的作者干宝,出身世家,博览群书,以著作郎领国史,著有《晋书》二十卷,后历数十年撰成《搜神记》,他在《自序》中明言,编撰此书乃因有感于家人的灵异经历,“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我们今天视为怪力乱神,上古人却深信不疑,《山海经》也在很长时期是纪实地理书,相传大禹治水途经名山大泽,招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鸟兽之类,殊方异域土地里程等,使伯益简要记录下来。我们认为的荒诞不经,认为的虚构夸张,很可能只是因为自身认知太有限,想象力太贫乏,更重要的是,我们早已失去了相信神话的能力。

那年孟夏,陶渊明读《山海经》及《穆天子传》,读到兴会奇想处,他便写诗咏之,书中的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或化为沉思,或哀婉叹息,或若有所悟,成诗十三首,皆不过跌宕自喜。

其一为序诗,如调气息,气定神闲,而后开卷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说话的语气、口吻,可以传达出说话者的心灵状态。我们读这几句,就会感受到陶渊明的自得喜悦。涛涛孟夏,草木生长,屋子周围的树,枝叶扶疏,貌似客观的描述,溢满幸福。众鸟酬鸣,欣有所托,“吾亦爱吾庐”,满足而感恩的姿态,既妩媚又真率,可谓得其所哉。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此二句自足,已见耕读之乐,更有“欢然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直叫人羡慕,羡慕他的状态,更佩服他写得这么淡,淡得奢侈。在园子里摘菜,一阵细雨飘落,日常小事,化入他的诗,便都成了奇迹。

归园田居的好处,还在于不被打扰,巷子太窄,故人的车没法进来,要来只能走路来。断掉一切不必要的社交,才能静下心来读读奇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渊明读书的态度,依然是不求甚解,所谓“泛览”“流观”。不为获取知识,不为做研究,没有功利目的,只是带着兴趣,随意翻阅而已。

读书唯有如此,身心虚静,一无所求,才能俯仰之间,遨游宇宙,其乐何如!

作者/三书

编辑/张进

校对/刘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3826.html

“入夏:在乡野过一个夏天,把自己还给天地,无思无虑丨周末读诗” 的相关文章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霍去病都能找到匈奴 李广为何多次迷路

对古代没有卫星定位,李广曾多次迷路,为何卫青霍去病能找到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对汉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对李广这个人一定是不陌生的。曾有诗云“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说的便是飞将军李广。身为西汉时期的著名大将,李广的一生可以说是十分坎坷。年少便因...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历史上沮授为袁绍都提出了哪些建议?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沮授是袁绍手下的谋士,著名历史学家何兹全曾经评价说“沮授、荀彧和诸葛亮一样,都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智慧人物”,而为《资治通鉴》作注的宋元之际的大学问家胡三省评价说“使绍能用授言,曹其殆乎!”如果袁绍能够采纳沮授的建议,天下争夺就没有曹操什么...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裴潜(?-244年),字文行,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曹魏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河东裴氏。曹操平定荆州时,裴潜归附曹操并出任丞相府军参谋,历任三县县令,后入京任丞相府仓曹掾,代郡太守。后任沛国相、兖州刺史。曹丕继位之后,出任散骑侍郎、魏郡太守、颍...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历史上许平君是怎么死的?与霍氏有何联系?

许平君,汉宣帝刘询的第一任皇后,汉元帝刘奭的母亲。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公元前75年,16岁的刘询终于脱单了。说起来,刘询虽是皇族之后,可他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在他出生不久,便受巫蛊之祸的连累,以罪人的身份被养在关押在监狱里。还是个不会说话的奶娃娃,被丢到监狱里,结果可想...

雍正将岳钟琪关了两年,是因为什么?

雍正将岳钟琪关了两年,是因为什么?

在封建王朝,皇帝贵为九五之尊,总揽大权,是站在权力顶峰的存在。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满清定都北京后,一直实行着“崇满抑汉”的政策。虽说汉人在清廷中可以当官,但那些手握重权的官职,一般都是由满人出任。尤其到乾隆皇帝即位后,还专门命人编撰了一部《贰臣传》。那些...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史敬思是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十三太保为唐朝末年节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儿子。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史敬思是李克用十三太保之一,勇冠天下,在消灭黄巢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但史敬思也是十三太保中最先去世的,在李克用与黄巢的首次交锋中就战死了。为何史敬思会英年早逝呢一,投靠李克用史敬思是河东道雁...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最后是什么结局?真相是什么?

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人心的变幻无常,有时让人难以置信。一对患难中生死与共的夫妻,一旦时来运转,便反目为仇。这里说的是唐朝时韦后谋害他的亲夫唐中宗李显,参与谋杀的还有他们的女儿安乐公主李裹儿。当初,武则天执政时,被废为庐陵王的李显和韦后被...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崇祯皇帝生前都没有修建陵墓 崇祯是怎么葬在十三陵的

对崇祯生前并未修建陵寝,他自缢而亡后,是谁将他葬于明十三陵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末帝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时他并没有给自己修建陵寝,但是他死后还能归葬于明十三陵中,这件事说起来还真得感谢逼得他自缢殉国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和清朝的顺治皇帝。崇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崇祯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