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他冒死从海外偷回一根藤蔓,救了我国千万百姓,今却被很多人遗忘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5-05)510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 诗句写尽了大自然的壮阔与人世间的艰辛。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岁月里,自然灾害和饥荒时有发生,无数百姓流离失所,生命遭受严峻考验。然而,就在这危难之际,一个勇敢的福州商人不远万里,冒着生命危险,从海外偷渡回来一根看似不起眼的藤蔓,却为我国解决了根深蒂固的粮食危机,拯救了千万生灵。这位可歌可泣的人物到底是谁?他是如何在重重困难中完成这项艰巨任务的?他的功绩又为何被世人所遗忘?

红薯在中国的传播之路

红薯原产于美洲中部的墨西哥和哥伦比亚一带,是印第安人世世代代栽培的农作物。公元1492年,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将红薯带回欧洲,并在本土和殖民地大规模种植。

16世纪上半叶,西班牙人将红薯引入菲律宾群岛,在这片热带气候的土地上,红薯很快繁衍生息,成为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由于产量高、耐旱耐瘠,红薯在菲律宾群岛广为流传,并逐渐传播至周边地区。

就在这一时期,一位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在菲律宾经商时,偶然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块根植物。陈振龙见识过家乡福建的贫瘠环境和频繁发生的旱灾,深知引进高产的红薯对解决粮食危机至关重要。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红薯带回中国。

然而,西班牙殖民者对红薯严加看守,视之为宝贵财富,禁止外流。陈振龙历经三番五次的尝试,终于在1593年5月,将红薯藤条绞入船上的一根绳索中,吊在船舷下,一路漂回福州。

就这样,在陈振龙的不懈努力下,红薯这株来自美洲的神奇植物,终于传入中国。当时正值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全省遭遇一场"旱魃为虐,野草无青"的大旱灾。陈振龙的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汇报其父带回红薯藤的经过,并推荐这种产量高、易种植的农作物。经过试种,红薯不仅可以充饥,而且四个月就能成熟,产量之高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有了红薯这一救命稻草,福建当年的大旱灾得以缓解。福建巡抚金学曾为此专门立碑纪念,并大力推广红薯在全省的种植。很快,红薯就在福建各地遍地开花,成为解决粮食短缺的主力军。

陈振龙的英勇壮举

陈振龙出生于福建长乐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勤奋好学,年方二十便中了秀才。可惜后来乡试运气不佳,无缘进一步通过科举。为了谋生,陈振龙只得放弃做官的梦想,转而从商。

当时正值明朝万历年间,海外贸易兴盛,许多福建商人纷纷远涉重洋,前往东南亚一带做生意。陈振龙也加入了这股潮流,跟随商队来到吕宋岛(今菲律宾)谋求发展。

初到吕宋,陈振龙见识到了一种神奇的农作物——朱薯,当地人俗称"番薯"。这种植物块根肥大,富含淀粉,可以生吃或熟食,营养丰富且易于种植。陈振龙立刻意识到,如果能将番薯引种到家乡福建,将会极大缓解当地的粮食短缺问题。

然而,西班牙殖民者当时正严格控制番薯在吕宋的种植和流通,视之为宝贵财富,禁止外流。违者将受到严惩。面对重重阻力,陈振龙并未气馁,反而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番薯带回中国。

为此,陈振龙暗中留心学习番薯的种植技术,并向当地百姓打听种植窍门。同时,他也在等待一个良机,伺机将番薯偷运出境。

终于,在1593年的5月,陈振龙看准时机,将一根番薯藤条绞入船上的缆绳中,悄悄带上了船。经过几日几夜的航行,陈振龙终于将番薯种藤平安带回福州老家。

回到家乡后,陈振龙立即在自家宅院旁试种番薯。正值当年大旱,闽中地区粮食歉收,陈振龙让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请求推广种植这种高产又耐旱的农作物。

金学曾见番薯种植简单、产量惊人,当即采纳了陈经纶的建议,下令各地大力推广种植。很快,番薯在福建各地遍地开花,有效缓解了当年的粮食危机。

陈振龙的这一英勇壮举,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更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后人为了纪念陈振龙的功绩,专门在福州建立了"先薯亭",并将他尊称为"番薯之父"。

红薯在中国的独特作用

红薯自从被陈振龙从菲律宾引入中国后,很快就在福建各地遍地开花,成为解决粮食短缺的主力军。随着明朝 *** 的大力推广,红薯的种植范围不断扩大,对中国农业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红薯产量之高实在是前所未有。根据记载,每亩地种植红薯,产量可达2000斤以上,是同等面积种植粟米的4倍多。这种高产特性,使红薯成为有效缓解粮食危机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在一些贫瘠的山区,由于土地贫瘠、气候干旱,传统农作物很难获得丰收。而红薯恰恰适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所以在这些地区推广红薯,可以大幅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有效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其次,红薯的引入也为中国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由于红薯高产,可以释放出大量原先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这些农田可以用来种植经济作物,如棉花、烟草等。

明朝时期,随着红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种植,大量农田被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使得农村经济出现了多元化发展的新局面。农民既可以靠红薯解决温饱,又可以通过种植经济作物增加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再者,红薯的引入还促进了人口的增长。由于红薯营养丰富、易于种植,可以有效缓解粮食短缺,人们的生活得到保障,人口自然也就水涨船高。据统计,明朝万历年间人口首次突破1亿大关,红薯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人口的增长为国家注入了新的活力,不仅壮大了国力,也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可以说,红薯的引入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除此之外,红薯还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在红薯传入之前,中国人的主食以粟米、小米、高粱为主。红薯的出现,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食物选择。

陈振龙的英雄事迹遭到肯定

陈振龙将红薯从菲律宾偷渡回国的英勇壮举,很快就传遍了福建一带。当时的福建巡抚金学曾对陈振龙的功绩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和肯定。

据史料记载,金学曾曾在福州城内为陈振龙专门立了一座"先薯亭",以纪念陈振龙将红薯引入中国的不凡功勋。"先薯"二字出自金学曾之手,意为"先人引种红薯"。

这座亭阁坐落在福州城内一处风景秀丽的所在,四周环山抱水,景色宜人。亭阁建筑精巧别致,屋顶覆盖着青瓦,四面雕镂精美,体现了明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亭内正中供奉着一尊陈振龙的半身塑像,塑像下方镌刻着金学曾亲笔所书的"先薯亭"三个大字,以彰显陈振龙的不世功勋。

除了立亭纪念,金学曾还曾多次在朝中上奏,大力推崇陈振龙的功绩,并将红薯在福建的种植情况一并禀报于朝廷。有赖于金学曾的大力推动,红薯在明朝后期得以迅速传播开来,成为全国各地农民的重要粮食作物。

时至今日,先薯亭虽已不复存在,但陈振龙的事迹却世代相传,后人对他的崇敬之情丝毫未减。著名文化学者郭沫若就曾专门撰文,热情赞颂陈振龙的卓越功绩。

郭沫若在《满江红·纪念番薯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周年》一诗中写道:"原产地,南北美。输入者,华侨力。陈振龙,本是福建原籍。挟入藤篮试密航,归来闽海勤耕植。此功勋,当得比神农,人谁识。"

诗中将陈振龙比作"神农",可见郭沫若对陈振龙功绩的高度评价。诗中"挟入藤篮试密航"一句,更是生动再现了陈振龙偷渡红薯的艰难过程。

除了郭沫若,不少文人学者也纷纷为陈振龙的事迹所折服,给予高度赞誉。有人将陈振龙誉为"番薯之父",有人则称赞他是"福佑中华的英雄"。

陈振龙的功绩应当铭记

陈振龙将红薯从菲律宾引入中国的壮举,不仅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更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伟大功绩,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首先,陈振龙的事迹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正如前文所述,红薯的引入有效缓解了明朝时期的粮食危机,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口粮来源。这为明朝后期人口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基础,人口数量的攀升直接推动了国力的壮大。

可以说,如果没有陈振龙的英勇行为,中国历史的进程将会发生重大改变。明朝可能会因为长期的粮食短缺而陷入困境,无法集中力量应对日益增长的内忧外患。

其次,陈振龙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的精神,也值得我们当代人学习和传承。面对重重阻力,陈振龙并未气馁,而是百折不挠、屡战屡败屡战屡败。他三番五次冒着生命危险,终于将红薯种藤偷渡回国,可谓是孜孜不倦、勇往直前的楷模。

这种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体现。只有具备这种精神,我们才能在逆境中奋勇向前,不断突破重重障碍。

再者,陈振龙的事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同舟共济的传统美德。当年陈振龙之所以能够成功将红薯引入中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儿子陈经纶的鼎力相助。

正是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才使红薯这一神奇农作物得以在福建大范围推广种植。可以说,陈振龙和陈经纶就像一个整体,相互协作、相得益彰,方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种家国情怀、血浓于水的传统美德,正是中华民族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屹立不倒的重要原因。只有全体人民万众一心、同舟共济,我们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向前迈进。

最后,为了永远铭记陈振龙的功绩,我们有必要在其家乡福建设立纪念馆或遗址公园,让后人了解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同时,也应该在中小学课本中介绍陈振龙的事迹,让年轻一代从小就树立远大理想和报效祖国的思想意识。

只有这样,陈振龙的精神才能代代相传,他的功绩才能永世流芳。让我们共同努力,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铭记于心,发扬光大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3871.html

“他冒死从海外偷回一根藤蔓,救了我国千万百姓,今却被很多人遗忘” 的相关文章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已经...

史丹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史丹是什么人?他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

说到西汉大臣史丹,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史丹,字君仲,西汉大臣。他原是鲁国人,后来迁居杜陵,他祖父的妹妹史氏是皇太子刘据的妾,史丹的父亲史高层担任侍中,后霍禹反叛史高揭发有功被封为乐陵侯,汉宣帝病重时讲史高任命为大司马、车骑将军,车骑将军是西汉时期重要的武官之一,执掌四夷屯警、京师兵卫、征伐背叛、出使宣...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什么意思?讲的是什么故事?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这是一句著名的谚语,通常被用来形容一种并非自己亲手所为,但最后的悲惨结果却是自己间接导致的情况。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周伯仁出身汝南周氏,为西晋安东将军周浚之子,因此自幼受到良好教育,为人谦逊有礼,很有才华,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人?他一生都没有纳妾是为何?

历史上司马光是什么人?他一生都没有纳妾是为何?

司马光,山西人,和太史公司马迁并称“史家两司马”,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古代休妻有七出之名,第一条就是七出者,无子,一也。在古代,送人新婚礼物,最多的就是石榴,因为石榴象征着多子多福。在古代,男人三妻四妾都是正常的,甚至妻子还要主动为丈夫纳妾,为了婆家开枝散叶。用现在...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禄山有何实力敢发动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唐朝的分水岭,始于安禄山和史思明二人背叛唐朝起兵谋反。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我们知道,古代是中央集权社会。这样的集权社会,因为是用高压的办法控制地方,因此,只要朝廷的统治力变弱,地方上就容易造反。中央集权的统治力变弱,一般都是朝廷进入了衰败时期,对地方上无法控制,地方上的诸侯...

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刘备如果能统一三国之,一定会除掉哪些人?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兔死狗烹”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熟悉了。它的意思是指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在三国之前,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霸业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两同...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魏皇帝曹髦与司马昭之间有何故事?

曹髦,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弑君,在中国传统社会虽然被视为最大的罪过,但在历史上却并不鲜见。比如彰显史官秉笔直书的“崔杼弑君”,东汉末年董卓毒杀弘农王刘辩。但司马昭弑君却显得尤为不同,因为在曹髦的“努力下”,首都洛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