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世宗朝官修《明伦大典》述论

中国历史7个月前 (05-06)520

明世宗朝官修《明伦大典》述论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由于皇帝没有后嗣,经皇太后与大学士杨廷和等人商议,武宗叔父兴献王的独子朱厚熜被确定为皇位继承人。朱厚熜即位后,更年号嘉靖,是为世宗皇帝。世宗以藩王入继大统,即位伊始,便要求追崇他的本生父母,为其生父兴献王定尊号。以杨廷和为首的一批大臣为了维护孝宗一系大宗不断,主张世宗继嗣孝宗。一些朝臣则迎合明世宗追尊兴献王为帝之意愿,进言鼓动,由此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礼议”之争。随着争端日趋激烈,嘉靖三年七月十五日,终于酿成了左顺门哭谏事件。世宗不惜运用血腥暴力,以杖杀十七人的酷烈代价,为生父加上了“皇考恭穆献皇帝”的尊号,取得了尊崇本生的胜利。他的愿望也因此不断膨胀,不但要为生父争得天子名分,还要求祔享太庙,享受皇帝祭祀。兴献王生前仅具藩王资格,奉其神主入太庙,在严格的宗法制度下,无疑为乱帝统、坏名分的举动,更激起了朝臣的群起反对,又引发了庙祀之争。争论的结果是,嘉靖五年九月,于皇城太庙外建世庙为兴献帝专庙,永享子孙奉祀。

我们发现,随着“大礼议”的进行,嘉靖三年(1524)末开始,一批书史纂修活动逐渐展开,除却嘉靖四年三月至五年六月纂成的《献皇帝实录》之外,还有《大礼奏议》、《大礼集议》、《大礼纂要》、《大礼要略》、《大礼全书》、《明伦大典》等紧扣议礼而进行的系列礼书编纂,展现出了朝内政争与官方史学之间的特殊联系,在此,谨以《明伦大典》纂修为中心,探讨其在史学和政治上的效能和影响。

一 从《大礼奏议》到《大礼集议》、《大礼纂要》

世宗尊崇本生的大礼议,最终如愿以偿地获得了成功,但其间的过程却非常曲折。他依靠张璁、桂萼、方献夫、席书等少数低级官员的支持,与举朝大臣相抗,致使辅臣杨廷和、蒋冕、礼部尚书毛澄、汪俊等人先后被迫去职。又采用高压手段,以左顺门的廷杖压服众议,在皇帝的铁腕强权下,兴献王被加上了皇帝的尊号。张璁等人虽然依靠议礼受到赏识和重用,但却为舆论所不齿,被目为躁进小人、媚君奸邪。面对强大的舆论压力,方献夫、张璁等都曾上疏求退,以避开争端。

嘉靖三年十二月七日,屡次以病请辞,赋闲在家的翰林院侍讲学士方献夫将自己与张璁、桂萼、霍韬等五人所上议礼奏疏汇辑成册,始以礼官之初议,终以近日之会章,编成上、下二卷上呈世宗。他在奏书中言明编纂意图说:“大礼之议,仰赖圣明独断,大伦已明,但礼意尚微,国是靡定,彼心悦诚服者固有,而腹诽巷议者犹多。盖缘臣等之议,尚未播之于人,虽朝端达士未睹其说之始终,即闾阎小民何知夫事之曲折。臣为是纂补学士张璁等五臣所奏,首以礼官之初议,终以近日之会章,编成上、下二卷,冀得刊布天下,使观者具之颠末,而是非自见,不必家喻户晓而圣孝光四海,传后世矣。”[1]卷46,嘉靖三年十二月丁酉从中我们亦可见当时编写这部会奏的背景,虽然世宗皇帝以高压手段确定了父母尊号,但是却很少有人真的心悦诚服,方献夫希望通过汇编支持世宗议礼的奏疏,来传播议礼派的议礼主张,影响舆论导向,其间亦有自明心迹的目的。

方献夫所纂汇编名为《大礼奏议》,一卷为奏议,载录张、桂等五人奏疏。二卷为会议,为礼官集议,世宗诏下礼部刊行。

或许是受到《大礼奏议》编纂的启示,不久,世宗即命礼部尚书席书编纂《大礼集议》。席书受命后,先确定了收录人员范围和收录奏疏的时限。《大礼集议》仍然收录支持世宗的议礼诸臣所上奏疏,但扩编了收录的范围。席书、张璁、方献夫、桂萼、霍韬等首倡大礼的五人所上奏疏被作为正取,礼科右给事中熊浃、南京刑部郎中黄宗明、都察院经历黄结、通政司经历金述、监生陈云章、儒士张少连及楚王、枣阳王等宗室六人为附取。后来,席书又奏请收入锦衣百户聂能达、昌平致仕教谕王阶的奏疏,收录的时限为嘉靖三年二月张璁、桂萼赴京师以前,此后则不取,其意在杜绝“望风希旨,有所觊觎”之辈。同时建议者,监生何渊、主事王国光、同知马时中、巡捡房浚等人的上疏,因“言或未纯,义多未正”,亦不在收录之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3941.html

“明世宗朝官修《明伦大典》述论” 的相关文章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张绣作为三国二十四名将之一 张绣水平如何

你真的了解三国二十四名将中的张绣,在三国演义中,到底属于什么水平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二十四名将》是民间流传的一首串联三国名将人名的打油诗。诗中有一句“神枪张绣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将张绣和颜良、文丑并列,同居二十四名将之列。说起来在《三国演义》中颜良、文丑虽然最大的作用...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耶律洪基为何这么做?

辽道宗耶律洪基是辽朝第八位皇帝,重熙二十四年继帝位,改元清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据史料载,中国古代第一个皇帝至最后一个皇帝,共经历2132年,计有490余位,笔者管见,用掷骰子代替殿试确定状元郎的皇帝绝对仅有辽道宗耶律洪基一人。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文采出众,为主分忧

胡综(183年-243年),字伟则,豫州汝南郡固始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擅作辞赋。少年避难江东,十四岁时在孙策属下做门下循行,在吴郡与孙权一起读书。之后陆续任职金曹从事、鄂长、书部。东吴将领晋宗弃吴降魏,胡综与贺齐生擒晋宗,加官建武中郎将。建安二十...

李世民都放过自己的侄女们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肯放过侄子

李世民都放过自己的侄女们了 李世民为什么不肯放过侄子

对李世民本已经夺得天下,为什么饶了侄女们,却不肯放过十个侄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的六月初三,天象异常,太白金星出现在天空正南方,此为凶兆。当时有大臣傅弈上奏大唐皇帝李渊,提到天象显示,秦王李世民可能要拥有天下,需要提防。李渊也感觉事情...

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唐高宗李治软弱,小时候听爸爸李世民的,长大后听媳妇武媚娘的。其实,软弱只是他的护身符。这个弱弱的皇帝,本事可真不小。当年,前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发生党争,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软弱的李治进入唐太宗的视...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最后结局如何?

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的故事。简介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入召秘书内省,授为太常治礼郎。受叔父王頍牵连,逃遁终南山。唐朝建立后,历任世子府咨议参军、太子中舍人、太子中允,成为隐太子李建成的心腹,后因杨文干事件...

历史上曹嵩是什么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上曹嵩是什么怎么死的?真相是什么

曹操是历史上非常出名的人物,他在乱世之中打下了一片基业,为他的后世子孙打下了一片稳固的魏国江山。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曹操父亲曹嵩之死,是曹操东征陶谦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翻阅史料,关于是谁杀了曹嵩,却有很多记载,有的可以相互印证,有的却自相矛盾。探寻真相,就像破案一样,按图索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