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香港回归前夕,英国在香港埋下了多少暗雷?现在才知道用心多险恶

世界历史7个月前 (05-10)770

作为一个曾经被英国殖民统治长达156年的地区,香港的发展进程与英国的影响息息相关。从1842年被迫割让香港岛,到1997年 *** 回归祖国,英国在香港留下了太多太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旧址和旧制。

英国作为当时的列强,自然希望在香港永驻上风,即便将来不得不归还 *** ,亦要在香港保留自身的影响力。为此,英国人在香港布下了重重暗雷,意图影响和干扰香港的未来发展。这些暗雷究竟是些什么?英国人又是怀着什么样的险恶用心?我们现在才逐步揭开这些遗留问题的面纱,感叹英国当年的伪善和阴谋。究竟英国人在香港留下了哪些可怕的暗雷,让我们一一拨开迷雾,去解开这个千年之谜吧?

一. 英国人是如何占领和统治香港的?

1842年,之一次 *** 战争结束,清 *** 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尽管满清王朝意识到英国的居心叵测,却无力反抗强权的胁迫。从此,英国人开始在香港岛扎根,将其作为向华夷进犯的前哨站。

1860年,第二次 *** 战争再次爆发。清军再度节节败退,被迫与英国签订了《北京条约》。根据条约,九龙半岛和昂船洲 *** 也被永久割让给了英国殖民者。香港的领土由此扩大,形成初步规模。

及至1898年,英国军火商人们贪得无厌,再次逼迫清 *** 签订了所谓的"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根据条款,英国有权在香港北边界外,包括深圳在内的230多个岛屿及附近200多平方公里土地,租借99年。这片辽阔区域后被称为"新界"。

从此,英国就完全占据了香港岛、九龙半岛和新界等地,三全其美,垄断了香港这块肥沃富庶之地。英国为了牢牢控制香港,在这里高高竖起了殖民统治的旗帜。虽然香港本是中国的领土,可在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时间里,英国人在这里横行霸道,作威作福。

为了更加有效的统治,英国人在香港设立了专门的殖民地 *** ,由英王亲自委派港督驻扎并镇压当地人民。香港的一切大权尽归英国人掌控,任何反抗者都将受到严惩。法律、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全面引入英国体系,华人被边缘化。

虽然来自内地的华工日渐增多,但他们在香港也只是次等公民。英国人将香港打造成了西方资本主义先锋,他们在这里垄断经济命脉,独占贸易渠道。在他们的钳制下,香港成了英国东方利益的龙头,也成了殖民者的乐园和聚宝盆。

英国人对香港的铁蹄统治持续了一个多世纪,在漫长而黑暗的岁月里,香港人民没有 *** ,失去了应有的权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尽管如此,他们从未屈服,对祖国的热爱之心永不熄灭。终于,历经艰辛,香港在1997年被光荣收回, *** 彻底回归了祖国的怀抱。

二. 英国人在香港多年统治期间留下哪些隐患?

长期殖民统治下,英国人在香港留下了诸多祸患,这些隐患不仅深深扎根于香港这片土地,更深化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隔阂。

首先,英国人在香港大兴土木,修建了众多教会学校,将西方文化思想有意无意地渗透到这里。英国教育体系被引入香港,上至大学下至小学,普及英语教学,传播英国文化。这些学校的师资大多直接从英国引进,他们用英语讲授各门课程,灌输西方思维模式,香港学子从小就接受异质文化的浸染。

其次,大量英国传教士前来香港,在民间传播基督教信仰。他们四处兴建教堂,吸纳信徒,企图用英国宗教信仰取代中华传统文化。很快,上亿国人固守千年的佛道教义受到了极大冲击。英国人试图扭曲香港人民的信仰和价值取向,从思想上同化香港,切断香港与祖国的根脉。

再者,英国人费尽心机,在华人中培植了一批与自己利益攸关的同路人。他们挑选了一些见利忘义、唯利是图的港人,利诱他们做起了殖民地政权的走卒,充当殖民者在港的 *** 人和打手。这些人丧失了民族气节,为英国人在港一手遮天,在香港人与英国统治者之间撕开了裂痕。

最为可怕的是,英国人在香港实施了完全同化的政策,将本土法律、经济体制等一概推行。英国资本在港疯狂扩张,英资银行和公司凌驾于香港金融和产业之上。香港的经贸体系彻底被英国资本主义体系渗透,与内地格格不入。英国法律法规也在港实施,与中国传统法系有着根本差异,引发了诸多纷争。

总而言之,英国人为了永久主宰香港,不遗余力在各个领域埋下了重重隐患。英国文化、英国法律、英国资本在港遍地开花,切断了香港与祖国的联系。香港的发展道路被英国人彻底扭曲,这必将给香港日后的回归带来巨大障碍。英国人做尽了这一切,其居心何其险恶!

三. 英国人企图永久影响香港的新动作

虽然英国早已看穿香港难逃被收回的命运,但他们并未就此死心。临近1997年 *** 移交在即之时,英国人反而变本加厉,使出浑身解数,妄图永久影响香港的未来走向。

一方面,英国 *** 鼓励大量香港富商和企业家在英国购买房产、投资置业。他们为有意在英国扎根定居的香港人开设了"英籍华人绿卡"的特殊通道,为其在英国永久居留提供便利。英国甚至大肆宣传将"英式生活方式"在香港市民中推广,并承诺协助推动港英双向自由贸易往来。

英国企业家们更是心怀叵测,在香港大手笔投资,疯狂收购香港的地产、公用事业等产业,成为香港经济命脉的主导力量。他们几乎是在香港重新部署,摆开架势要长期坐大,永葆香港的英国色彩。

另一方面,英国人也暗中拉拢了不少亲英爱国者参与到香港政坛。这些人虽自诩爱国,却受英国人的蛊惑和指使,成为英国人在港的棋子。他们按捺不住即将失去在港特权的焦虑,开始到处怀疑中央 *** 对香港的管治方针。尤其在 *** 移交临近之时,他们更是竭尽全力在香港制造各种混乱局面,挑拨是非,意图让香港陷入动荡,从而为英国的永久影响力创造机会。

此外,英国 *** 更是垂涎香港在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在 *** 移交最后关头,英国政客们到处散布种种谰言,诽谤香港会在中国统治下迅速失去竞争力,中央 *** 将会改革甚至取缔香港的金融体系。他们蓄意煽风点火,挑拨香港金融界对 *** 移交的担忧情绪,希望引发香港金融界对中央 *** 的不信任。

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英国这只曾经的东方霸主就开始行动,不遗余力地在香港制造分裂、阻碍统一的力量。他们到处拉拢亲英分子,扩大在港影响力;到处投资兴建,为将来掌控香港经济命脉打下基础。可以说,这些险恶的新动作,都是为了确保即便 *** 移交之后,英国人能够永葆在香港的影响力,永远保持对香港的渗透和控制。

四. 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的博弈

20世纪下半叶,随着中国国力的日渐强盛,收回香港 *** 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中国 *** 坚持不渝的立场是,香港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英国只不过是暂时占领和管辖,必须在1997年6月30日前归还香港。

面对中国日益强硬的要求,英国虽已没落,却也极力谋求在香港保留自身的影响力。两国就香港问题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博弈较量。

1982年,中英两国 *** 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进行谈判。中方态度坚决,要求英国在1997年6月30日之前无条件全面移交香港 *** 。英方则一再扭扭捏捏,提出各种荒谬无理的要求,企图永久保留在香港的特殊地位和利益。

谈判一开始,英国就死撑着要将 *** 移交的时间延后,提出了"2047年才移交 *** "的无理要求。显然,英国人意欲将统治香港的期限再延长50年之久。中方斥之为无稽之谈,予以坚决驳回。

谈判僵持不下,双方时而剑拔弩张,时而又相安无事。1983年,中国 *** 郑重表示,如果1997年还未能与英方达成协议,将不得不考虑单方面行使 *** 。英国顿时吃了一惊,生怕香港一夜之间就失去英国管治,于是不得不认真回到谈判桌旁。

1984年6月,双方终于就香港 *** 移交达成一致。根据协议,英国将在1997年7月1日当日,正式将香港 *** 全面移交给中国。从那时起,香港将不再是英国的殖民地,而是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为确保香港平稳过渡,两国还在协议中约定实行"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保留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体系,中央 *** 对香港实行高度自治,港人治港。这一方针成为香港回归后能够保持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

谈判期间,英国一度狡猾地提出,要为香港民众提供"英国国民身份",意图让大量港人移民英国,从而在移交 *** 后仍能维系对香港的控制。中国 *** 对此勃然大怒,坚决予以驳斥,并向英方正式交涉,予以坚决反对。最终,英国人这一图谋也不得不作罢。

两国就 *** 移交问题进行了十余年的艰苦周旋,中国 *** 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非凡的外交智慧捍卫了国家的 *** 和领土完整,迫使英国人最终勉为其难地接受了香港 *** 无条件全面移交的事实。这场博弈堪称CurrentYear-8当代外交史上的一场经典较量。

五. 香港回归后的新气象

1997年7月1日,中国 *** 正式收回香港 *** ,香港回归祖国怀抱,结束了156年被英国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彻底扭转了香港的前途命运。

回归后的香港,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气象。中央 *** 秉承"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港人的权益和生活得到有力保障。香港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法律并未被推翻,而是保持了延续。

同时,中央 *** 对香港予以有力支持,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内地与香港加强了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Hong Kong'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hipping and trade center was consolidated.

在中央 *** 的领导下,香港逐步摆脱了英国殖民统治的阴影。英国曾在港遗留的各种祸根被一一铲除,那些曾与英国勾连、追随的亲英派很快销声匿迹。广大港人重拾民族自豪感,对祖国、对香港的前景充满向往和信心。

中央 *** 还加大力度支持香港的经济发展,为香港注入了新的活力。一大批内地企业纷纷在港投资兴业,为香港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同时,内地与香港在金融、航运、贸易等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加深,助推了香港的繁荣。

在文化教育领域,中央 *** 也采取了重要举措,努力增进香港与内地的融合。爱国主义教育在港得以深入推广,年轻一代港人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得以很大提升。此外,中央还推动粤港两地加强语言文字的互通互鉴,消除英式语言文化在港的影响,恢复香港语言文化的中华传统特色。

总之,香港回归祖国后,在中央 *** 的正确领导下,呈现出一派全新的崭新气象。中央 *** 维护了香港的繁荣稳定,助推了香港的持续发展,同时也全面消除了英国殖民统治在港留下的种种隐患。香港终于重新走上了与祖国紧密联系、同呼吸共命运的正确发展道路,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4608.html

“香港回归前夕,英国在香港埋下了多少暗雷?现在才知道用心多险恶” 的相关文章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关在铁笼四处展览

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关在铁笼四处展览

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清朝总督叶名琛为什么会被人带去印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1127年,金朝一路高歌勇进,攻取北宋首都东京,宋徽宗和宋钦帝被俘走,除二帝外还有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与贵卿、朝臣等共三千余人被带走,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此事件史称“靖康之耻”。“靖康之耻”是后朝的警钟...

丰臣秀吉是什么人?浪子翻身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

丰臣秀吉是什么人?浪子翻身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丰臣秀吉的生平经历介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明朝作为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军事强大且英勇好战,前有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光复大好河山,后有戚继光一举荡平沿江倭寇,明人不畏强暴的称谓从来都是名不虚传,保全祖国土地完整也从来不玩虚的,面...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道光想娶英国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除了社会经济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外,还和清朝皇帝的傲慢有很大的关系。当西方世界在忙于工业革命时,清朝的皇帝却在实行闭关锁国那一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哪怕在鸦片战争后...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北宋副宰相英国公夏竦生平简介

夏竦(985年—1051年),字子乔,别称夏文庄、夏英公、夏郑公。德安县(今属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车桥镇(原白水街乡)人。北宋副宰相。景德元年(1004年)以父夏承皓死忠,录官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真宗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为国史编修官,后与王旦等同修《起居注》,参与编写王钦若的千卷...

世界五大强霸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居然排第二

世界五大强霸帝王,亚历山大大帝居然排第二

世界强霸帝王,是在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威望最高,武力最强大的帝王。在世界历史上,这样的帝王并不多见,今筛选五位,以影响力和武力排名,仅为个人意见,欢迎百家争鸣。第五名:查士丁尼一世。东罗马帝国皇帝,史称查士丁尼大帝,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征服北非汪达尔王国、意大利东哥特王国,经过多年浴血奋战,光...

千利休是怎么死的?是丰臣秀吉杀死的吗

千利休是怎么死的?是丰臣秀吉杀死的吗

千利休(日本语:千 利休/せん の りきゅう,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日本战国时代安土桃山时代著名的茶道宗师,人称茶圣。本名田中与四郎,家纹是“独乐”。时人把他与今井宗久、津田宗及合称为“天下三宗匠”。人物简介千利休的父亲田中与兵卫在和泉国的堺经营鱼铺商家,名称为“鱼屋(ととや)”...

奈费尔提提:埃及历史上最有名的美人之一

奈费尔提提:埃及历史上最有名的美人之一

奈费尔提提是埃及历史上最有名的美人之一,她的名字的意思就是“美人来了”。她出身显赫家族,是古埃及著名的贵族阿依的女儿。她嫁给了十八王朝赫阿那顿法老。奈费尔提提聪明贤慧,通晓天文地理,成为辅助丈夫统治古埃及的一把好手,以至于被她的人民尊称为“尼罗河的统治者”、“真主之女”、“地中海女王”。奈费尔提提,...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俄罗斯帝国女皇叶卡捷琳娜一世简介 叶卡捷琳娜一世生平经历了哪些事情

叶卡特琳娜一世·阿列克谢耶芙娜(俄语: Екатерина I Алексеевна ;1684年4月15日-1727年5月17日),史称叶卡捷琳娜一世(英语:Catherine I),港澳台地区译为凯瑟琳一世,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725年2月8日—1727年5月17日在位)。她是立陶宛农民塞缪尔·...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