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少女:天下什么更大?少女仅回4字,被朱元璋封为儿媳
朱元璋问少女:天下什么更大?少女仅回4字,被朱元璋封为儿媳
历史上从不缺乏英雄儿郎的英勇事迹和离奇传说,但鲜有女儿家的丰功大义流传正史。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姓的女子,要么是能立贞洁牌坊的帝王贤后,要么是垂帘听政。但在历史的长河里,从不缺乏那些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女子。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位奇女子虽出身蒙古族的豪门娇女,却致力于践行汉家的道德高义,曾以四字让一代雄主朱元璋对其刮目相看,强令儿子朱樉取其为妻。她就是金庸先生笔下赵敏的历史原型、元末明初大将王保保的妹妹观音奴。要想了解这位女子悲欢离合的人生轨迹,还得从重八老兄的帝王之路说起。
朱元璋是历史上少有的农民出身的草根皇帝,其成就伟业的过程给后世留下不少传奇的同时,也布满坎坷与荆棘。他小的时候放过牛,少年时当过和尚,还曾流浪三年,以讨饭为生,走遍了大半中土。
而给朱元璋一生影响更大的,便是这三年外出游历的讨饭生涯,可谓见遍了世间百态,尝尽了人生冷暖,以至于他做了皇帝后,许多重大政治决策都是以保障最普通老百姓的利益为前提的。做过和尚要过饭的朱重八可能不会想到,一贫如洗仅凭一碗乞讨填肚的自己,有一天竟会坐上天下帝王的宝座,而这份伟业的开始还要从他儿时的玩伴汤和说起。
朱元璋真的很幸运,从小身边将星云集,比如徐达、汤和、周德兴、郭英等,而助朱元璋走上参加义军、抗元驱虏之道路的就是汤和。当时汤和加入了定远县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仗义的他觉得在军队混还不错,起码饭管够,不用再饿着肚子四处奔波,想着将儿时玩伴朱元璋也拉进来共富贵,便写信邀请他加入义军。
朱元璋一入军队如鱼得水,自此开启了他如同开挂般的人生,攻滁州、占应天、破陈汉、统江南、北伐抗元,最后在南京建立大明王朝,进而平定天下,恢复汉家山河。而在他北伐途中,遇到了一个才略过人的蒙古劲敌扩廓帖木儿,汉名王保保。
王保保虽流着一身蒙古伯也台氏族的血液,但家族久居中原,深受汉文化熏陶,父亲又官居翰林学士、太尉等职,舅父也是镇压红巾军的大将,所以王保保被培养成了一个难得的文武全才。
二十岁不到的王保保,讨伐东平红巾军田丰、王士诚时,两战两胜,斩红巾军万余人,大显其军事才能。无将可用的元廷甚喜,授王保保光禄大夫、中枢平章政事等职,河南山东等地的所有军马,皆归其指挥。
面对这样一个对元末朝廷的生死存亡有举足轻重之作用的少年能将,深谙帝王术的朱元璋很快动了招降之念。这位雄才伟略的君主可不仅仅是要恢复汉室衣冠,若能建立一支忠于自己的草原骑兵,从而一统草原广袤大地,便可永世解决游牧民族屡次南下侵扰汉家山河的麻烦。彼时,我朱重八的宏伟大业可不比唐太宗皇帝“天可汗”之功绩小。
让朱元璋更坚定此信念的一个人,就是我们要说的主角——王保保之妹观音奴。
公元1368年,朱元璋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之一次北伐,企图一举消灭元军,收复北方诸地。王保保的弟弟脱因帖木儿在洛水被明军击败,外祖父阿鲁温投降明军,妹妹观音奴王氏也落入明军手中。
朱元璋见王保保的诸多家人都在自己手里,且此时王保保正面临元朝的信任危机,认为这是招降的一个好机会。他不但主动撤军西还,还多次遣使王保保,劝其归降大明,但是均遭到王保保的拒绝。
朱元璋无法,只好将算盘打到了观音奴的头上,让观音奴以亲情游说其兄。却没想到王氏虽为一介女流,却直接拒绝了自己,不但不劝兄长降明,反过来劝朱元璋放弃劝降的念头,言明兄长对元朝之忠心,日月可鉴,定不会降。刚建立大明的朱元璋正“春风得意马蹄疾”,哪受得了这个气,欲以权势相压,逼问王氏:“普天之下,何以为大?”
没想到王氏毫不畏惧,凛然答道:“忠孝更大!”为国尽忠,为祖尽孝,这个异族少女以柔弱之躯向一代雄主禀明,自家兄长于公几代人皆食元氏俸禄,于私祖祖辈辈本就是蒙古族裔,无论如何断没有降明的可能。且忠孝乃是你汉家儒学所倡导的至高道德标准,你朱元璋旨在恢复汉家山河,总不能连自己老祖宗的东西都反驳吧?
这位少女的大义凛然让朱元璋愣住了,话虽如此,可谁让你哥太优秀,如此良将,不与我朱元璋共创一份千古伟业,岂不是明珠落尘,埋没英才?可一时也找不出什么话来驳斥眼前少女,反而对这个凛然少年气的女孩颇为赞赏。
是啊,降者千千万,可忠孝者无几人。朱元璋原本以为这当哥的就很能耐了,没想到做妹妹的也这么优秀。很好,既如此,那就做我朱家儿媳妇吧!遂强令二子秦王朱樉娶王氏为妻,被册封为秦王正妃。
果如朱元璋所忧,此后王保保成了明军北伐路上更大的障碍。洪武五年朱元璋组织三路大军北伐,云集徐达、李文忠、冯胜、蓝玉、傅友德等诸多当时名将,没想到中、东路大军皆败于王保保,只有西路军取得胜利,严重影响了明军士气。
此后,明军再也没有实现生擒王保保的夙愿,毕生未臣王保保,也成了朱元璋的三大遗憾之一。面对自己的能臣强将,朱元璋都要称赞王保保一句“天下奇男子也”。
虽然朱元璋很赏识王氏,但朱樉对自己的这个秦王妃很不待见。他毕生所爱乃邓愈之女邓氏,因为老爷子的政治图谋,自己不得不娶这个异族女子为妻,且不能将正妃之位给自己更爱的邓氏,甚是愤懑。他不敢跟自己老爹置气,只好将所有怨气都撒在了王氏的身上。
据史料记载,秦王朱樉性情暴虐,多行恶事,荒唐无度。他偏爱邓氏,整天与邓氏厮混在一起,将正妃王氏安在别处,每天用脏盆烂碗送些剩饭坏果给王氏吃,简直跟囚禁罪犯没什么区别。朱元璋也多次出面调节,再三谕令秦王“以礼相待正妃王氏”,但朱樉不但不听父亲教诲,回到封地更是变本加厉。
作死的朱樉不但给自己做五爪龙床,还做皇后服饰给邓氏穿,气的朱元璋直接赐死了邓氏。从此朱樉对王氏虐待更甚,且常常恣纵凌虐宫中下人,随意杀人更是家常便饭,致使宫中老幼都提心吊胆,就怕哪天自己也性命难保。终于宫中一位老妇人受不了了,便将朱樉给下药毒死了。朱元璋闻后,命礼部定丧礼谥号为“愍”,认为他德行不良,死有余辜。
朱樉死后,史料记载,正妃“王氏亦殉葬,谥愍烈”,与朱樉合葬在鸿固原,秦隐王朱尚炳嗣位。但有人认为,王氏并非殉葬而死,而是王保保死后其没了利用价值,朱元璋便以殉葬为由,直接赐死了王氏。
也有人认为,朱樉死的时候,王保保已死二十年,赐死王氏,是保证秦隐王能顺利继承王位。还有人认为是秦隐王为母邓氏报仇,杀了王氏,掩盖成了殉葬而已。
时过经年,对于其真正的死因,今也无从考证。卿卿弱女子,权力需要时,可贵为正妃,当失去了利用价值时,死也就成“理所当然的事”了,至于死因,也只是当权者的一个说法而已。来去无痕,尘归尘,土归土。
“岳母刺字育忠良,孟母复迁飞典章”,谁说世间大义只是男人书写英雄乐章的符号,那些背后默默付出的惊艳奇女子,又岂是泛泛之辈,其身上散发出的熠熠光辉又岂是普通男子所能比拟的?
愍烈王妃毕生以忠孝践行,风骨烈烈,无惧权势,也许她的死亡掩藏了太肮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但即使在皇皇帝王家,谁又敢将她的生死草草了事?史书上区区“愍烈”二字,道尽了更高掌权者对一位奇女子发自内心的赞赏与敬佩。
图片来自 ***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