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安排,当道下寨,就能阻挡张郃率领的魏军吗?

中国历史6个月前 (05-16)610

公元228年的春天,面对张郃的重重包围,街亭守将马谡追悔莫及,他此刻已经明白,违背诸葛亮的安排,已经是注定无法挽回失败了。

只不过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战争也不会给人反省的机会。

随着张郃一声令下,魏军全军出击,蜀军被打得大败,这场直接改变了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结局的“街亭之战”,胜负已分。

只不过无论是当事人马谡和张郃,亦或是一生都在积极筹谋北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他们都没有想到,“街亭之战”的影响力会比他们想象中持续更久。

以至于主角马谡一度成为了民间故事里“眼高手低”的典范,跟“纸上谈兵”的赵括并列,贻笑千年。

那么,如果当年马谡没有一意孤行,自作聪明地在山顶扎营,而是直接来到道路中间建设营地,以此来阻拦住张郃的大军,街亭之战,会不会是另一种结局呢?

我们大多数人都听过一句话:“《三国演义》是七分真、三分虚”,而这点在罗贯中对于街亭之战的描写上,算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为啥呢?因为整个战役的过程演绎,基本是符合《三国志》正史对于街亭之战的描述,但是恰恰在指挥官的人选上,罗贯中来了个“偷天换日”,把本来属于张郃的功劳,“嫁接”给了司马懿。

《三国演义》的原文是这么说的:

“却说魏主曹睿令张郃为先锋,与司马懿一同征进;一面令辛毗、孙礼二人领兵五万,往助曹真。二人奉诏而去。”

但实际上,这场街亭之战,在历史上压根就没有司马懿的参与,公元228年的时候,司马懿正在被魏明帝曹叡委任驻扎在宛城一带,后来在孟达造反后,急行军前往平定:

“帝曰:“达无信义,此其相疑之时也,当及其未定促决之。”乃倍道兼行,八日到其城下。”

也就说,广大三国爱好者熟悉的街亭之战,本质上属于是罗贯中给司马懿“代打”的一场胜利,是服务于小说内容,使人物形象更分明而加入了虚构元素的情节。

当然,我们也说了,街亭之战的整个战局发展,跟历史上的演绎差别其实并不大,所以无论是张郃还是司马懿,在面对马谡的战术错误时,抓住战机的表现其实都是一样的。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要打街亭之战呢?这就要从诸葛亮北伐的目的开始说起了。

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诸葛亮的北伐,似乎可以毫不犹豫地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诸葛亮的北伐没有任何胜算的可能,基本可以说是徒劳无功的,后世的历史学家,也经常拿一些三国当代的官员和学者的说法,去质疑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例如吴国的薛珝,在出使蜀国后回国,就对孙权说蜀国是“经其野民有菜色”:国家里人民都吃不饱了,还出兵北伐干什么呢?

但是之一,薛珝出使蜀国的时候,已经是公元261年,诸葛亮病逝在公元234年,都过去了近三十年,蜀国国力疲敝的锅,显然不应该扣到诸葛亮的头上。

其次,诸葛亮的北伐,尤其是之一次北伐,跟后来的蒋琬、姜维等人主导的北伐,有本质的不同。

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的时候,根据历史记载,是一个什么状态呢?

《三国志》的记载是:

“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直白点说就是整个曹魏的西北边境地区,对于诸葛亮北伐这件事完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等到诸葛亮亲自率兵出征的时候,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还没等反抗就直接投降了,而以长安作为地区中心的关中,一片惶恐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连魏明帝曹叡都不得不亲自出马对抗诸葛亮的大军了:“魏明帝西镇长安,命张郃拒亮”。

假设我们是同时代的人,不管是身处曹魏也好,蜀汉也罢,在没有上帝视角的情况下,面对诸葛亮掀起的这次北伐,面对诸葛亮出兵所带来的影响力,真的就敢拍着胸脯保证,“兴复汉室”的大业,一点没有成功可能吗?

诸葛亮的大军,距离长安可是近在咫尺了,而长安作为西汉王朝的首都,它的政治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一旦被诸葛亮拿下,曹魏作为此时建立还不到十年的政权,本身的合法性,还能剩下多少呢?

所以此刻的诸葛亮,或许也对自己的北伐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希望,而如果要想拿下长安,首先要做的,就是控制住战略要地街亭,我们翻开地图来看,街亭刚好位于长安附近的略阳一带,进可攻关中,退可守陇右,只要能够把街亭守备住,曹魏的援军就无法对诸葛亮已经占据的三郡之地产生威胁,蜀军则可以长驱直入,直捣长安城下。

所以街亭之战,对诸葛亮的北伐而言,是一场不得不打,并且一定要打赢的关键战役。

可这么重要的战役,又为什么要交给马谡这样一个新手将领呢?

其实真正的三国历史爱好者,并不会真的觉得“马谡是个无能之辈”。

《三国演义》中记载过一段马谡的精彩表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丞相但服其心足矣。”

这段是马谡对于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采取战术的个人看法,而罗贯中这段记载也并非是空穴来风,在《三国志》正史中,马谡同样有一模一样的,对诸葛亮的建议,从这点可以看出,马谡至少军事参谋的能力,绝对不是所谓的“不知兵”。

而且从马谡早年的经历来看,他不仅参与过军事,还有过行政经验:“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除绵竹成都令、越隽太守。”

而诸葛亮向来以喜欢提拔优秀的年轻人才著称,后来接替诸葛亮执政的蒋琬、费祎,以及从曹魏投诚的姜维,几乎都是诸葛亮培养出来的,更何况“才器过人,好论军计”,又被诸葛亮“深加器异”的马谡呢?站在诸葛亮的角度,不培养马谡,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

所以街亭之战诸葛亮会力排众议启用马谡作为主将,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对诸葛亮来说,可能他也是想通过这个机会,让这个自己一直以来很欣赏的年轻人获得一个建功立业的空间,将来也能够把更多的任务和重担交给马谡。

况且,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放手让之前没有独立率军经验的马谡自行其是,他派出了宿将王平辅助马谡:“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一方面是考虑到马谡没有统兵经验,有王平在可以做一个保障,另一方面也是希望马谡能够跟王平多多学习一些东西,在街亭之战中积累更多的经验。

不过,诸葛亮的预估是非常美好的,到了战场的现实,就出现了极大的偏差。马谡刚率兵来到街亭,就表现出了临战经验不足,只知道死磕书本的“做题家”气息。

街亭这个地方的中央,本身是有一条宽敞大道的,而诸葛亮的战术安排,也是要求马谡能够在道路中央扎下大营,直接阻滞曹魏援军的步伐。

可马谡却自作聪明,并不想按照诸葛亮的要求布置军队,因为他自己考察地形后,发现街亭附近有一座南山,这座南山的地形非常险要,如果在此驻扎,当曹魏军队前来的时候,刚好符合《孙子兵法》中“居高临下”战斗优势。

于是乎,马谡就将军队全部带到了南山上驻扎,而这一下子,蜀军就等于舍弃掉了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水:“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

作为副将的王平,面对马谡这种令人“智熄”的操作,当然不可能视若无睹,于是连番规劝,但马谡的态度很坚决,就两个字,“不听”:“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

而曹魏方面,张郃得知了马谡的行为,可以说大喜过望,于是马上率兵,先断绝马谡军队的水源,当马谡发现的时候,为时已晚,紧接着张郃率领大军包围了马谡驻守的南山,先是围困了几天,估计马谡的军队因为缺乏水源,军心已经接近崩溃之时,发动大军对其进行合计,最终将马谡打得大败:“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马谡的军队中,只有王平率领的千余人马,还维系着基本的架构,并且能够组织起有效抵抗,让张郃怀疑有伏兵,所以不敢继续进攻,保持了这支大军最后的一点有生力量:“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

街亭之战就这么以蜀军的全面失败告终,而街亭之战的失败,造成的后果也影响也极为严重,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的战果,三郡之地重新回到了曹魏手中,而诸葛亮本人只能带着几千户人家徐徐撤回汉中,这次最有希望的北伐,宣告失败,自此以后,诸葛亮的北伐,再也没有取得更大的进展:“南安、天水、安定郡反应亮,郃皆破平之”、“亮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

当然,马谡自己,也为这次战役失败,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收谡下狱,杀之。”

那么,如果马谡当年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直接在街亭的道路中央扎营,街亭之战会胜利吗?诸葛亮的之一次北伐,又会有哪些不一样的结局呢?

其实如果马谡当道扎营,虽然不会有在南山扎营这样的大失败,但是想要赢过张郃,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毕竟此时的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中硕果仅存的一员,而他的军事才能,也被《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评价为:

“郃识变量,善处营陈,料战势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

就连诸葛亮本人都对张郃有很深的顾忌和忌惮,初出茅庐的马谡加上名不见经传的王平,恐怕对上张郃的胜率也不高。

当然,我们不能忽略一些细节,那就是马谡本质的身份,属于蜀军的“先锋”:“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也就是说马谡实际上要起到的作用,是守住街亭直到大军前来接应,所以说如果不是直接要击败张郃,而是想办法拖延张郃一直到蜀军主力到来。

这点马谡只要按照诸葛亮的部署来做,想必胜率还是很大的,等到蜀军的主力,比如魏延、吴懿这群人到来后,大家一起面对张郃,街亭之战就可能会是另一个走向。

但是如果把街亭之战放到整个诸葛亮之一次北伐的大环境中,我们就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那就是街亭之战本质是一场很典型的“胜利收益远小于失败损失”的战役。

假设打赢了街亭之战,实际上也只是让蜀汉获得了一个能够攻取长安的机会,要知道此时的长安,魏明帝曹叡已经亲自前往镇守了,而曹魏除了张郃以外,还有曹丕的托孤重臣大将军曹真的兵马能够调动,所以蜀军假设打赢了街亭之战,接下来要面对的还有曹真的大军:“一遣大将军曹真都督关右,并进兵”。

要知道曹真在曹魏政权中,无论是影响力还是地位,都不是张郃能够相比的,如果说街亭之战中张郃只有资格率领五万人的话,那么曹真能够动员和指挥的人马,至少也在十万之上,再加上曹叡亲自指挥的长安兵马。

诸葛亮要面对的挑战,还是非常严峻的。

因此,街亭之战如果马谡没有自作聪明,按照诸葛亮的部署行事,达成战术目标的可能还是很大的,但是对诸葛亮北伐的整体影响,可能就没有那么巨大,北伐本身的胜率,依然不算太高。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481.html

“马谡如果按照诸葛亮安排,当道下寨,就能阻挡张郃率领的魏军吗?”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为什么?

历史上陈胜、吴广起义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是为什么?

大泽乡起义,是秦末农民战争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平民起义。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秦朝末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呼喊声响彻千年回荡不绝,但是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吴广、陈胜先后被杀,虽然他们揭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但是他们的迅速败亡也令后人唏嘘感叹。小编...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打赢 曹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曹操为什么会打赢官渡之战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两个原因,首先是运气,其次是袁绍助攻。先说运气,很多人,尤其是曹操的智囊团和粉丝会说曹操用兵如神,曹操知人善任等等。这些当然不假,但是袁绍真的在这些方面就不如曹操吗?那也不见得,曹操手下有荀彧郭嘉,袁绍手下还有沮授田丰,谁...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三国时期许褚手下的那支队伍战斗力如何?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许褚是曹操手下大将,正史中记载,许褚腰大十围,勇力绝人。后来,许褚成为曹操的贴身护卫,多次在危急时刻救了曹操,立下大功。许褚和典韦都是以猛著名,也都深受曹操喜爱,两人不相上下。然而,许褚手中有一支奇特的队伍,让曹操非常喜欢...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留下了哪些作品?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要是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 庞统能辅佐刘备击败司马懿吗

要是落凤坡死的人是诸葛亮 庞统能辅佐刘备击败司马懿吗

对若落凤坡死的是诸葛亮,庞统继续辅佐刘备,能打败司马懿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和庞统都是刘备手下难得的奇才,甚至在当时有着“卧龙凤雏,得一则可安天下”之说。只是很可惜的是凤雏庞统很早就陨落在落凤坡,这就使得刘备虽然得到了益州,但是却失去了一个非常重量级别的军...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镇守荆州期间,关羽真的被甘宁的百人军队吓跑了吗?

一部三国史,半部荆州史。“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刘备拿下益州之后,关羽一直镇守荆州,荆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东吴孙权也对荆州虎视眈眈。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甘宁跟随鲁肃镇守益阳,抵抗关羽。当时,关羽的军队有三万人,关羽精选了其中的精锐士兵五千人,准备堵住上流,在浅...

武则天连亲生儿子都下手 为什么武则天很疼爱李隆基

武则天连亲生儿子都下手 为什么武则天很疼爱李隆基

对武则天残害亲儿子,为什么独爱李隆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众所周知,武则天篡唐为周后,特别警惕唐室诸王谋反,只要发现不满,即行抄斩,毫不留情。她上台后,仅唐宗室贵戚就杀了数百人,甚至连太子李贤和两个皇孙都未能幸免。但是,对于李隆基,武则天这个祖母却特别喜爱,甚至夸...

杨敞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杨敞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弘农杨氏又称华阴杨氏,是辉煌上千年的以弘农郡为郡望的杨姓士族,源自西汉,盛自东汉,巅峰一直延续到隋唐。与琅琊王氏、陈郡谢氏等,被称为中国历史上十大名门望族。杨敞,字子明,号君平,司隶部弘农郡华阴人,被尊为弘农杨氏的始祖,也是弘农族的第一个宰相。他的妻子是太史公司马迁的女儿,杨敞这一生也算得上是比较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