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不要小瞧它

历史文化6个月前 (05-17)610

在很多电视剧中,在死刑犯被执行死刑之前,都会给他一壶送别酒,或者让他美美地吃上一顿丰盛的饭菜。

这些可不是编剧们的杜撰,历史上是真的存在有“断头饭的”,只是与电视剧不同的是,人们会往这些人的饭菜上放一块生肉。

既然选择让人家饱餐一顿了为何还要克扣他们的食物放一块生肉上去,这些生肉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吗?为何要放一块生肉呢?

01

为何会出现“断头饭”

楚庄王击败叛军后,面临着对大批俘虏的处置。放过他们难保没有隐患,而大肆杀戮又太过于残忍。

正在楚庄王左右为难的时刻,他的谋士伯嚭遂提议让死囚们享用最后一餐后处决,这样既可体现君主的仁义,又可以平息民心。

这一建议极富政治慧眼,折中处理了矛盾局面,死刑犯虽该受罚,但亦有最后的体面需求。这丰盛的晚餐,正满足了这样的体面之需。

一碗简单的“离别饭”展现了统治者的宽厚仁慈与对生命的慰藉,化解了突兀地夺去性命可能引发的负面情绪,避免了杀戮过多而失去民心。

后来伯嚭的这个主意成为春秋楚国处理死囚的一种惯例,被人们称之为为“断头饭”,其他诸侯国见楚国大获民心,也效仿采用这种做法。

久而久之“断头饭”成为处决死囚前必不可少的一道仪式,被历代沿用下来。

作为最后的慰藉,它体现出对即将逝去的生命的一丝哀悼,一种超越敌我界限的人性关怀,它让刑场上硝烟中的杀戮之举不只带着冷漠与残酷,而是透出一线温暖的希冀。

02

“断头饭”里为什么会有生肉

本来在死刑犯行刑前给予一顿丰盛的饭菜是作为对这些死刑犯的一种慰藉,可为何在这顿饭中,总会有一小块腥臭的生肉在里面,生肉怎么能让人吃。

人们为何要在饭菜之中放块生肉,这块生肉究竟有什么特殊的作用呢?

原来在古代人的普遍认知里在人死后,他的魂魄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而就是这段时间里,魂魄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才能顺利投胎转世。

其中最重要的一关,就是要通过一座名为“奈何桥”的鬼门关,奈何桥下有一群恶犬,它们会扑上来撕咬游荡的魂魄,使许多人在这一关受阻,不能顺利投胎转世。

特别是那些生前作恶多端的人,他们的魂魄会散发出强烈的腥气,更容易引来恶犬的攻击,因此,死刑犯们在临死前吃下的这块生肉,其实是为他们死后的魂魄准备的通关密钥。

在死后魂魄带着这块生肉来到奈何桥,只要将生肉抛出,恶犬就会被吸引,争夺这块肉。这时,魂魄就可以趁机快速通过桥梁,来到彼岸,从而脱离苦海,投胎转世。

所以,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生肉,实际上是人世与来世之间的桥梁,对死者来说意义重大。它成为了古人祈求救赎的灵丹妙药,希望能够洗净罪恶,获得来世的安宁。

然而这并不是说,所有的魂魄都可以凭借这块生肉顺利通过奈何桥。有些人因为生前罪行太重,即使有了生肉,也无法逃脱恶犬的追捕。

这时候就需要看他们在生前的表现,是否能够得到孟婆和恶犬的宽恕,从而获得投胎转世的资格。

很多时候是由刽子手将这块生肉递给死刑犯,这块生肉,既是对死刑犯最后的关爱,也是对他们在来世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的期许。

也是因为刽子手这特殊的身份,放一块生肉,替死者求得一份保障,也免得日后投胎不成,转过来怨恨自己。

03

死囚的“断头饭”标准

源于佛教“来世轮回”观念的影响,中国古代对死囚“断头饭”的标准颇为慷慨。宋朝初年,宋太祖规定死囚“断头饭”成本至少五千文钱,它足够一个普通老百姓十日的生活堪称奢侈。

明清时期尽管政权更迭,这一标准并未改变。监狱在执行死刑前会尽力满足死囚合理需求,以求其死后魂魄安宁。

而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断头饭”标准虽未明确,但监狱对死囚最后一餐照样慷慨,点单从快餐到家乡菜应有尽有。

部分女性死囚还会提前梳妆,让她能够以自己最美姿态离世,这虽然是来自于民间对“轮回”观念的延续,也体现了现代法制的人道关怀。

“断头饭”内容的变迁更能反映时代特色,古代常有腥臭生肉,引导着犯错之人能够重走善道,如今对于死囚临终之前愿望的满足,也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囚最后的人道关怀。

04

古代刑罚制度发展变化

从古至今我们的刑罚制度是不断地的更替和发展的,他代表的是我国法制制度的完善和进步,他一直维护着我们社会的稳定。

从原始社会的血亲复仇,维护皇权利益,再到稳定社会治安。虽然古代刑罚有着现在人难以理解的残忍之处,但他确实是人类走向文明的标志。

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也很有限,当时并没有国家法律,犯罪行为通常以部族内血亲复仇的方式解决。

这种私力报复残酷野蛮,往往演变为部族间持续不断的仇杀。进入奴隶社会后,国家逐渐形成,但生产力水平仍较低,刑罚以肉刑为主。

在当时墨、劓、刖、宫、大辟的“五刑”体系基本定型,但残暴程度较高。到了商周时期人们虽然提倡实行“明德慎罚”,但刑罚仍不够文明。

而到了秦汉时期,各代君王选择实行严刑峻法,株连法达到高峰,这无疑增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因素。

而随着生产力提高和文明程度增长,刑罚开始向相对文明的斩决刑转变。唐代的砍头刑,被视为古代刑罚较为文明的代表。

宋元明清时期,刑罚残酷程度有起有落,但总体相对于秦汉时期,君主治国理念和人文关怀逐步增强,这也说明了刑罚制度在不断的改革。

刑罚建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稳定,体现公平正义。它必须严厉到足以震慑犯罪,但也必须文明到不残害人性。

历史证明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其刑罚也趋向宽容。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古人,而要在历史语境下审视古代刑罚,吸取启示,为现代司法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5583.html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时,为何会放一块腥臭的生肉?不要小瞧它” 的相关文章

古代皇后那么多 最美的皇后到底是谁

古代皇后那么多 最美的皇后到底是谁

对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皇后,那么最美的皇后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后是古代封建王朝、帝国最高统治者正配的称号,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最高统治就是始皇帝开创的“皇帝”称号,这次2000余年的统治者一直在沿用,皇帝的正式配偶(妻子)也就称其为“皇后”,在西方称为陛下。这也...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范成大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在政治、文学等方面,范成大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 (《宋史》等误作“致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人。南宋名臣、文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书迹传世极少

袁滋(749年-818年),字德深,蔡州郎山人,郡望陈郡扶乐(今河南太康)。唐朝官员,书法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唐容管经略使元结内弟,经荐引入仕,授试校书郞,官终湖南观察使。工书法,《旧唐书》称其“工篆籀书,雅有古法”。书迹传世极少。曾奉命出使南诏,在...

陆逊在历史上的真实才能怎么样?

陆逊在历史上的真实才能怎么样?

说到三国时代后期的蜀汉与东吴挑大梁的人,蜀汉非诸葛亮莫属,东吴非陆逊莫属。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被合称为前四史,不论是史学价值还是文学价值都是非常高的,历来被视为良史。《三国志》全篇只有8人单独列传,其中6人都是一国之君,只...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古代太监娶妻后能生孩子吗 对食又是怎么回事

对古代太监娶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太监能够娶妻生子吗?与之相关的“对食”又是怎么一回事?太监一词,并不是中国所专有,在国外,也曾出现过类似太监的角色。据史料记载,太监最早的历史记录源于公元前21年,那时,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出现过有关太监的相关信息记录。太监大多都是...

古代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制作的 真的是用真人浇筑而成的吗

古代兵马俑到底是什么制作的 真的是用真人浇筑而成的吗

还不了解:古代兵马俑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兵马俑是否用真人烧制?一具兵俑裂开后,千古谜题终于真相大白一派诚心护帝灵,谁言土偶不无情。——《兵马俑》坐落在陕西,距离西安三十七公里的临潼区东,有一座世界闻名的博物馆,它就是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在古代遗人是什么官职?主要负责什么?

自古就有。八百里加急、飞鸽传书、一骑红尘妃子笑这些说的都是古代快递。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所谓“健步”、“急脚子”、“快行子”都是古代一种职业的称呼,如现在的快递员一样。不得不说,在中国文化起源的渊源中,邮递的起源与发展同样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周礼》记载,我国在西...

在古代大臣被赐死后还要谢旨,是因为什么?

在古代大臣被赐死后还要谢旨,是因为什么?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漫长帝制社会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想必我们都看了很多的古装剧,这种通过影视的形式可以让我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在电视剧当中,我们可以更加形象的感受他们的生活,重温历史。在古装剧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当他们被皇帝赐死时,不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