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为何中国能长盛不衰西方强国衰落后很难崛起?英国教授给出了答案

中国历史4周前 (05-21)11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说过"我们的历史是一份无比珍贵的遗产,是值得我们自豪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有着5000年的历史,同其他国家相比,历史的进程也更加坎坷。

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过万国来朝的辉煌历史,也经历过兵荒马乱,战火纷纷的残酷。如今的新中国,更是在经历了几番风雨后,顽强重生,不断前进。

纵观各国历史,许多西方强国如罗马、拜占庭、 *** 等都曾经荣耀一时,却都在衰弱后一蹶不振,很难再次崛起,

而中国的历史则带有异常的韧性,自夏商周起,至秦汉元明清,中国总能在经历各种王朝更替,衰弱之后,不断进行新的崛起,长盛不衰。

就连文化也一代代传承了下来,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没有中断历史的国家。为何中国有着如此的特殊性,几经战火依然能够长盛不衰的原因是什么?

英国著名的教授马丁雅克在一次演讲《了解中国的崛起》中给出了答案,中国能够长盛不衰,有以下几方面重要因素决定:

中国人强烈的归属感

马丁雅克著作《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中提过,中国是个文明的国家。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强烈的民族归属感,无论多少王朝更替,在中国人眼中,都不是国家的更替,这些王朝都属于国家的一部分。

每一个王朝就如一年四季,寒来暑往,自然衰落,却与民族国家无关。纵然一时衰落,却不影响大局,民众始终心怀希望。

这样的思想,皆因中国人潜意识里都以文明意识来区分国家界限。如中国人自称炎黄子孙,从古至今每一个中国人都有着共同的图腾,龙。并自认是龙的传人。

这样的思想使中国人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因此无论经历多少王朝更替,广义上的王朝都是属于炎黄子孙的王朝,大家都是龙的传人。

中国的这种文明也是极其霸道的。即使被外敌入侵,长此以往,外敌也会被更为优越的中国文明所融合,不自觉地去模仿,久而久之,被中国所同化。因此,外敌也许能征服中国,却征服不了中国文明。

而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每一个王朝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国家,西方以民族来区分国家界限,因此当一个王朝衰落,对于西方人来说,就意味着国家的衰落,当一个国家衰亡,就不会再有为之崛起而奋斗的决心。

中国人对于土地的热爱

与西方许多国家不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耕为主。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不能耕种的土地没有任何作用。而能够耕种的土地,值得世代坚守。

因此,中国人对自己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勤勤恳恳的农耕民族一直在这片土地耕种,从不贪图他人领土,同时也坚守着自己的土地,不被外人侵略。这片时代居住的华夏大地,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自己的生命一样宝贵。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由长安出发,最远达罗马,同时开创海上丝绸之路。明永乐、宣德年间,航海技术得到空前发展,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从古至今,中国有开拓者,却无侵略者,自始自终都秉承"不侵占"的态度,开拓了中西海外贸易,促进了各国文化交流,技术生产。

而西方国家曾经以游牧民族为主,自工业革命以来,就在不断扩张土地。自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再到向海外扩张,对于西方国家而言,土地仅仅是一种资本,是财富的象征。

当面临危机,在西方,是可以放弃土地和财富,保存性命。而对于中国人,土地和生命是一样重要,不会轻易放弃。因此,就算一时衰落,中国依然可以在这片土地重新崛起,而对于西方国家却很难。

中国人的凝聚力

中国作为人口之一,占地面积第三的大国,要将960万平方千米上的14亿人联合起来,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这件事看上去是不容易的。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全国人民一起奋斗的事件不胜枚举。自古时修建万里长城,直到近代历史上推翻封建王朝,反抗外来侵略者,一部中国史包含着多少人类奇迹。

从新中国初期开始,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我们国家从一穷二白到有如今规模,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这都是源于众多的中国人民能够始终团结一心,无论东西南北相隔多远,都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能够聚集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作为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几千年所影响,"国家"二字,国在前而家在后,先有大国而后有小家。如遇危机,必先保全国家,而后考虑小家。正因有如此的凝聚力,人数众多的中国人才能保证中国的长盛不衰。

这样的凝聚力一直延续至今。当我们观看国际性的体育赛事,如奥运会,世锦赛,都会发现中国的体育运动员和西方国家运动员的明显不同。自1984年,运动员许海峰为中国赢得之一块奥运金牌,到如今,中国在各种运动会金牌榜上都名列前茅。

中国运动员都是代表着国家参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中国。每一次国歌的响起,我们都能看到运动员们饱含深情的眼神或激动的泪水,这种感动更多是源于国家的荣耀。

而西方运动员更多是为个人荣耀而战,对于他们而言,能赢得奖牌,更多的意义是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国家的能力。

自秦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国土区域就基本确定,不管后来如何战乱,基本疆域不会受到影响。这样辽阔稳固的疆域也给中国提供了丰富的物资和对抗侵略战争时显著的地理优势。

而在西方国家,人口没有中国多,虽因此减轻了不少经济负担,但每个独立人之间也彼此疏远,西方更注重于个人,而不是国家。

一旦遇到困难波折,首先会保全个人,其次才会考虑国家,他们会更重视个人的得失。因此,一旦西方国家衰落,就很难将其国人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很难会再次崛起。

以上三点说明,中国能长盛不衰的最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国人的存在。正因为有了中国人,才有了中国这片广袤土地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不管曾经遇到多少挫折,中国人都一次次地站起来,让中国这个国家长盛不衰。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中国人也将在新中国创造更多的奇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6011.html

“为何中国能长盛不衰西方强国衰落后很难崛起?英国教授给出了答案” 的相关文章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华佗是给曹操治病的大夫 曹操为何将华佗杀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当年曹操为何坚决要斩了华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曹操是东汉末年的一代枭雄,现如今人们对于曹操的看法也褒贬不一。那些说曹操是一代奸雄的人之所以如此评价曹操,主要是因为曹操曾经说过一句名言,那就是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除此之外,人们对于曹操有...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曹操离皇位那么近 曹操为何一生都没有称帝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都以为曹操不称帝是不敢,其实,曹操才是三国最聪明的男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作为中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曹操给世人留下的印象是非常狡猾和奸诈,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其实是一个能力十分突出,政治才干远超众人的杰出人才。而关于曹操,关于三国,人们也始...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朱治、朱然、朱桓、朱据几人是什么关系?在东吴是是什么地位?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们读三国,经常会对一些人物有些模糊不清的感觉。比如颍川荀氏的荀彧、荀攸、荀谌、荀悦等子弟,之前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进行了介绍。今天我们再来介绍一下,东吴朱氏的大将们,朱治、朱然、朱桓、朱据。朱治——孙坚旧将,三朝元老朱治,字君理,丹杨郡...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甄皇后是什么人?她与耶律阮之间的感情如何?

大辽甄皇后是辽朝历史上唯一一位汉人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公元947年一月,辽国灭后晋,亲征的辽国皇帝耶律德光率部进入后晋国都大梁(即开封)。战胜者拥有这座城市中所有的一切,将之当成战利品,并任意分配占有。耶律德光的侄子耶律阮(辽太祖耶律阿保机长子耶律...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武则天跟随李世民十几年 两人为什么没有一个孩子

还不知道:武则天跟了李世民12年,为何两人没有孩子?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637年,唐太宗李世民听说武士彟14岁小女儿“容止美”,下令带进宫中,赐名“武媚”,也就是后来为众所知的武则天。武则天从小的命运也是很凄惨,她爸爸辈往上走也曾是豪门大户,在北魏做高官,不过,...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死后他的子女后代都是什么结局?

胤祥,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康熙帝第十三子,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康熙的诸多皇子中,十三阿哥胤祥绝对是个很出彩的人。他不光能文善诗,书画俱佳,还“精于骑射,发必命中”。因此他的年少时便深得康熙宠爱,经常在康熙出巡时随驾左右。在康熙的诸皇子中,胤祥和...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上唐玄宗与李亨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李亨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和皇后杨氏生的第三个儿子, 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朝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为帝,改年号为至德元年,李亨就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称帝时,他的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并没有退位,也没有诏书许可李亨称帝,也就是说,李亨是...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