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76年,苏振华密见吴忠、王尚荣,让他们留意两支部队的调动情况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5-23)11

前言

毛主席去世后第5天,苏振华登门去看望叶帅。双方稍事寒暄后,话题便转到了“四人帮”上。

担心“隔墙有耳”,苏振华随手拿起了桌子上放着的军委便笺和铅笔,写了四点建议在上面。

叶帅看后,对苏振华嘱咐,让他去找 *** 锋谈谈。说罢,叶帅在便笺的背面写下了 *** 锋的保密 *** 号码。

不久后, *** 锋会见了苏振华,对“四点建议”很赞同。

那么,苏振华作为军委中的重要成员,他提的四点建议是什么呢?在粉碎“四人帮”的过程中,他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呢?

有勇有谋的苏振华上将

苏振华出生于湖南平江的一个雇农家庭,原名“苏七生”。1930年6月,苏七生参加了红军,彭德怀亲自为他改了名。2个月后,苏振华加入了中国 *** 。

次年,苏振华当选为全国之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与他同期参加革命的红小鬼中,能当选为苏维埃一大代表是极少数的。

在后续反“围剿”作战、长征中,苏振华英勇抗敌,多次负伤。为了能领导好部队,苏振华在红军大学高级班进修,凭着吃苦耐劳,不耻下问的精神,结业时他收获了一份优异的成绩。

抗战时,苏振华任冀鲁豫军区政委;解放战争时,任晋冀鲁豫野战军之一纵司令员兼政委。

之后,苏振华被安排到贵州工作,任省委书记、军区政委。

1953年11月, *** 在重庆找苏振华谈话,邓说,鉴于肖劲光身体不大好的缘故,需要一个合适的人选到海军去。苏在邓手下工作,深得邓的信任。在邓和彭总的力荐下,苏振华于1954年5月调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59年9月,苏振华任军委副秘书长、委员。

1967年1月,苏振华被李作鹏等人打倒,1月16日被隔离。与此同时,他的夫人陆海伦受牵连被关押起来。当有人逼着她和苏离婚时,遭到了她的严词拒绝。

之后,苏振华和夫人一起被下放到湖南零陵冷水滩劳作。

“九一三”事件后,李作鹏被隔离审查,苏振华于1972年2月回到北京治病,住在北京阜外医院小儿科,此时,苏振华仍没有行动自由,故用的名字是参军前的原名“苏七生”。

1972年,苏振华向毛主席写了一封申诉信。3月5日,毛主席在信上批示道:

“此人似可解放了。如果海军不能用他,似可以改回陆军(或在地方工作)让他做一些工作。可否,请中央酌定。请汪(东兴)印发各同志。”

3月7日,海军司令员肖劲光到阜外医院,向苏振华传达了毛主席的批示。很快,苏振华被转到301 *** 总医院治疗。

同年5月,苏振华被任命为海军之一副司令员、党委第三书记。次年3月,苏振华任海军之一政委、党委之一书记。

8月,苏振华当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在这之前,周总理亲自找苏振华谈过话。苏振华认为自己的资历不够,比他好的干部还很多,一再表示自己难以胜任这一职务。

周总理很严肃地对他说,毛主席多次讲过,当选中央委员和 *** 成员的同志,不一定水平比没有当选的同志高,只是当选者加重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

周总理希望苏振华能够担起这份重担,为人民鞠躬尽瘁,做好工作。

得知丈夫要进政治局,在外地的陆迪伦连夜赶回北京,进行劝住。陆迪伦让丈夫与组织申请多做一些实际工作,不进政治局。

苏振华摇摇头,他想起周总理的那番话,深感责任重大。最终,苏没有辜负周总理的期望,担任了要职。

1974年1月14日,鉴于南越有入侵西沙群岛的可能,军委决定派舰队巡逻西沙,并成立了中央军委五人小组。

1月20日,在叶帅、 *** 指挥,苏振华协助实施的作战中,战争取得胜利。这一仗,使毛主席增强了对苏振华的信任。从此,五人小组变成了六人小组。

1975年2月,经叶帅建议,毛主席同意,以西沙作战时的军委六人小组为基础,取消军委办公会议,成立中国 *** 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由叶帅主持。成员11人,包括苏振华。

苏振华向叶帅提出四点建议, *** 锋看后同意

1976年9月19日,苏振华上门拜访叶帅,主要是谈一谈“四人帮”的问题。谈话中,为了避免被偷听,叶帅把收音机的声音开得很大。

苏振华此次前来,明显是考虑多时了。他建议尽快下手解决“四人帮”的问题。随后,苏振华写下了四点建议:

一、要抓军队,军队不能让“四人帮”插手,要把军队掌握在可靠人的手里;

二、要抓舆论,设法把被“四人帮”控制的报刊、电台抓过来;

三、要对中央主要领导同志的安全特别注意,不能老住在一个地方,要经常变动;

四、要赶快下手,夜长梦多,要注意保密。

叶帅看过四点建议后,让苏振华找时机去和 *** 锋谈一谈。在这期间,“四人帮”的小动作不断。

9月中旬,陈锡联收到了一封海军东海舰队一名干部写的要求江青当党主席的劝进信。陈锡联看后,将信转给了叶帅。

9月20日,叶帅又把这信让苏振华看了,并嘱咐他,这名海军东海舰队的干部为“四人帮”制造舆论很卖力,这样的信不少。经中央主要领导同意,决定先把此干部扣起来,必须尽快执行。

苏振华当即与海军副政委卢仁灿商量,想让曾任海军政治部保卫部长的范维纲到东海舰队执行这一任务。

范维纲说,他现在已不是保卫部长,而是海军装备部副政委,怕执行这样的任务多少有些不方便。

苏振华不容他推辞,直接说,此事是个特殊的任务,不能扩大。现在找到你了,你必须去,而且要绝对保密,连你老婆都不能说。

范维纲当即赶去东海舰队,向舰队的主要负责人说明来意,先核对写信人的笔迹。可舰队负责人却说,这样的事,需要有海军党委下发的正式文件,不然不好执行。

尽管范维纲反复说明,可仍旧被挡在“门外”。于是,他立马将情况向苏振华作了汇报。

苏振华告诉他,此事虽没经过海军党委讨论,但这是中央政治局的主要领导同志决定交办的,如今是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必须照办。

说罢,苏振华又指示加派了海政保卫部的一名处长,让他和范维纲一起去东海舰队传达中央的这个决定。

10月初,苏振华见到了 *** 锋。在这之前,叶帅已与 *** 锋通过 *** 了。碰面后,苏振华向华复述了那四点建议。

*** 锋连连点头,对苏振华的四点建议很满意,并强调说,特别要重视对部队的掌握权。 *** 锋让苏振华和陈锡联协助叶帅,抓好稳定部队的工作,保证部队能够听从党的指挥,千万不能出差错。

苏振华坚定地表示,一定会圆满地完成党中央交给他的任务。

与 *** 锋谈话结束后,苏振华就给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吴忠打了 *** ,约他到密云水库相见。

解放时期,吴忠是在苏振华手下工作过的,俩人的感情很不错,可谓是无话不谈。

在约定的地点碰面后,苏振华向吴忠交代,请他务必掌握好部队,保持部队稳定,不受干扰。苏振华还强调,除了华总理、叶帅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调动部队。

吴忠点点头,表示答应。

苏振华又谈到叶帅对北京郊区驻扎的坦克六师很不放心,担心这支部队受到“四人帮”的蛊惑,会直接把坦克开进北京城,到那时该如何处理?

吴忠表示,这个坦克师的旁边驻有坦克团,况且卫戍区的坦克比他们只多不少,加上反坦克火炮,足以保护首都的绝对安全。

吴忠的态度很坚决,其实他对“四人帮”的劣迹也早就不满了。这也是苏振华为何能开诚布公地与他谈论这样机密事情的原因?

除了吴忠,苏振华还去找了总参副总参谋长王尚荣中将。碰面后,苏振华向他说明了当前的局势,基于目前情况复杂,除了叶帅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能调动部队,特别是不准任何人调部队进京。

在谈话中,苏振华强调,根据叶帅掌握的情况,10月2日,毛远新通知孙玉国,让其将沈阳部队的一个装甲师调进北京。叶帅当即作了指示,命令这个师立即停止前进,返回到原部队驻地。

苏振华说,对于这支部队的最新动向,需要格外重视。王尚荣听后,郑重地说,一定会掌握好部队,坚决听从党的号令。

从王尚荣家出来后,苏振华依着叶帅的指示,又接着去找其他军队领导谈话。这天,肖劲光来到了苏振华的家里。苏振华热情地接待了他,俩人谈得很融洽。

当肖劲光问起了“四人帮”问题时,苏振华基于当前的复杂情况,所以没有正面回答,只是提醒肖劲光以后说话应该多加注意。

苏振华在“粉碎”四人帮的前期工作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之后,中央决定成立一个赴上海的中央工作组,苏振华便成了 *** 锋、叶帅等人的首要考虑对象。

苏振华亲赴上海,同“四人帮”上海余党作斗争

苏振华率中央工作组到了上海后,住进了锦江饭店南楼。这里暂时不接待外宾,被当作中央工作组的指挥部。

苏振华身边的工作人员,包括有海军宣传部副部长张寿华、苏振华的秘书丑运洲,以及两名机要员、打字员。

他与倪志福、彭冲一起共事。几人每次在吃饭的时候才见面,互相点点头招呼一下,便各自忙去了。由于处在一种非常状态,所以 *** 派了一位副参谋长,带了两名作战参谋,负责警卫工作。

那时候的锦江饭店,可谓是外松内紧。

基于当时上海市委已瘫痪的事实,苏振华向中央提出了迅速改组上海市委的建议。

中央很快下达命令:任政治局候补委员、海军政委苏振华为上海市委之一书记、市革命委员会主任。

任命正式传到上海后,苏振华立即召开会议。当天,他穿着布质海军制服,一举一动,均显示出了军人的威严。苏振华讲话干练,满怀信心,说:“今天,我们主要是跟大家见见面,经过与倪志福、彭冲同志商量,讲点不成熟的意见。”

在苏振华的指导下,中央工作组后续工作开展地特别顺利。为了不耽误任何决策,苏振华每天都工作很长时间。

据他的秘书说,首长没有休息日,没有节假日,天天忙到凌晨两三点,熬通宵也是常事。由于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苏振华有好几次心脏病发作。

苏振华除了批示文件,还亲自穿私服下到下面访问工人民兵的情况。为了不引起主意,他只带一个警卫员。按照苏振华的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苏振华的女儿到上海出差,听说此事后,不免担心地说:“爸爸,你到了‘四人帮’的老巢,可一定要注意安全。”

苏振华很有把握地说:“你不必担心。上海的工人很好,我很安全。”

在苏振华等人的努力下,工人和民兵并没有造成混乱。后续,民兵被收入新市委的管辖之下。

随着上海的局势步入了正常的轨道,苏振华重新回到海军主持工作。

1979年1月,海军党委五届二次会议召开。会后,苏振华给党委常委写信,阐述了自己对海军工作的一些想法。此时的他,已是病魔缠身。2月6日,苏振华从医院请假出来,参加会议并发表长篇演讲。

不料7日,因突发心脏病而病逝,享年67岁。

在苏振华的追悼会上, *** 致悼词。根据苏振华的遗嘱,他的骨灰被撒入了南海!

为了革命,苏振华奉献了一生。他所创造的功绩,人民是有目共睹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6159.html

“1976年,苏振华密见吴忠、王尚荣,让他们留意两支部队的调动情况” 的相关文章

武悼皇后杨芷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饿死

武悼皇后杨芷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为何会被饿死

杨芷,西晋武悼皇后,史上最惨的皇太后。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杨芷出身于名门望族弘农杨氏。她家世代为宦,不过到她父亲杨骏的时候,却只担任了高陆县令这一微小的官职。虽说是名门闺秀,但杨芷能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却是受堂姐杨艳的举荐。杨艳是司马炎第一任皇后,她和司马炎由于是少年夫妻,两人的...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有何才能?历史上他都有哪些作为?

曹参是西汉时期的当朝宰相,以“萧规曹随”而闻名。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曹参和萧何都是秦朝沛县的县吏,曹参是狱掾(狱曹的下属官员),萧何是主吏。刘邦在沛县起事,就有萧何和曹参的帮助,之后曹参开始了他的征战生涯,他最开始跟随刘邦和秦朝作战,楚汉相争之时,被刘邦派去做韩信的副手,直至天下平...

管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少年奇才,算术入神

管辂: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少年奇才,算术入神

管辂(210年-256年),字公明,平原郡平原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术士,古代卜卦观相行业祖师。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八九岁,喜仰观星辰。成年之后,精通《周易》,善于卜筮、相术、算学,学习鸟语。相传每言辄中,出神入化。体性宽大,以德报怨。正元初年,担任少府丞。正元三...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约311年),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洛阳。泰始七年(271),刘恂继承父亲...

法雄: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法雄:东汉时期大臣,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法雄(?一117年),字文强,右扶风郿县人,东汉时期大臣,齐襄王田法章之后。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仕本郡功曹,除平氏县长,迁宛陵县令。永初年间,征为青州刺史,联合王宗并力击破张伯路等。录囚徒,察颜色,多得真伪。官吏不奉法者,皆解印绶而去。迁南郡太守,断狱省少,...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何会被朱温除掉?他做错了什么?

朱友恭为晚唐名将,对朱温忠心耿耿,在助其扩张地盘的过程中立下大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天祐元年(904年),朱友恭奉义父朱温之命,杀害了唐昭宗。随后朱温就以朱友恭怠慢军政为由,将其贬官处死。朱友恭是朱温义子,对他忠心耿耿,还奉他之命弑杀皇帝。那...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的早年生活怎么样?坐上高位的他有何变化?

李绅,出生于官宦之家,中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一、出身单亲家庭,李绅年轻时期在温饱边缘挣扎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一篇唐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者的名字叫李绅。这首诗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要节约粮食,体谅...

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真的情比金坚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关羽和刘备的关系真的情比金坚吗 历史上又是什么样的

还不知道:三国真实历史中,关羽和刘备真的情比金坚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因为《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以为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感情很深,有着同年同月同日生、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誓言。南征北战几十年数次生离死别,兄弟多次落于敌军手上但初心不改,一有机会就重聚。其实这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