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大多数子孙在哈佛上学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5-23)13

前言

平心而论,当我们回顾历史长河,可曾发现身边竟存在一个不朽的家族?

一个世代相传,历经数百年时光洗礼,依旧屹立不倒、熠熠生辉的传奇世家?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个家族的不凡轨迹,去揭开他们百年兴盛的奥秘!

家风正是兴旺根基

想要全面了解贝氏家族的不凡轨迹,我们必须从明朝动荡年代说起。当时,一名叫贝兰堂的青年对草药医术有着狂热的热爱。

他四处游学,终于在苏州一家小药馆施展渊博的医术。

贝兰堂敏锐地发现,这座人口众多的城市对草药医疗有着巨大需求。

于是,他克服重重阻碍,毅然在苏州创办了一家小小的药铺,从此扎根于此,开启了贝氏家族的传奇征程。

一开始,贝兰堂只能在别人药铺打工攒钱。等到有了一笔起家资金后,他便与家乡亲朋们达成协议,只要他们供应名贵中药材,贝兰堂就从中赚取差价。

这种灵活经营模式让小小药铺生意红火,慢慢为贝兰堂积累了可观的家资。

作为一名资深医者,贝兰堂对自己的医德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无论是富人还是贫民,他总是一视同仁、仔细诊治。这份“仁心仁术”赢得了苏州民众的爱戴,更让贝家医馆生意兴隆。

贝兰堂临终时,他将“诗书传家,乐善好施”的家训教诲给子孙后代。

这些简单而朴实的箴言,世世代代成为贝氏家族为人处世的更高准则,也是他们百年兴盛的精神支柱所在。

后人们都谨记祖训,知行合一。他们视学问为家族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不自满止步,而是勤奋治学、渊博有识。

贝家子弟从小就受到了世界一流的教育,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过人的智慧才干。

产业腾飞,奠定家族地位

几代人的努力经营,贝氏家族的医药事业越做越大。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当年贝慕庭一手遮天,借助种植和药材生意积累了可观的家资,一跃成为苏州四大名门望族。

祖孙三代过着无忧无虑的锦衣玉食生活。

然而,贝氏家族并未就此自满。他们积极拓展业务版图,从单纯的中药材料,到中医理疗、针灸推拿等,不断开疆拓土。

这种与时俱进的精神,让贝家中药产业在苏州地区备受追捧,一直遐迩闻名。

贝氏家族一直注重教育子孙、培养他们的才学双馨。到了第十三代,单一的医药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的需求,一些族人开始向其他行业进军。

其中,贝理泰是更大的创新者。他秉持“金融活水可使家资旺”的理念,于1915年携手他人共同创办了上海银行,并亲自主理苏州分行。

为吸引大众客户,他推出&34;的创新举措,大大拉近了银行与普通民众的距离,一炮而红。

贝理泰的金融造诣很快赢得认可。他的五个儿子和四个孙子也纷纷进入银行业,让贝氏家族在金融界的影响力日益壮大。

其中,贝理泰的第三个儿子贝祖诒更是步步高升,曾担任中国银行总经理、总裁要职,家族声名远播中外。

而另一个远见卓识的贝族人物就是贝润生了。他凭借对颜料行业的独到眼光,很快就崛起成为“颜料大王”。

后来,贝润生果断转型投资房地产,大手笔购入上海近千处房产,从中赚取了一大笔财富。

不仅如此,贝润生更是看好了房地产投资的前景,在20世纪50年代就大举买进上海的众多房产。

这些地产后来翻了数倍,为贝氏家族在上海的资产带来了爆炸式增长,成为家族财富的坚实保障。

正是有了诸如贝理泰、贝润生等人的睿智经营,贝氏家族很快就从一个草根小家族一跃成为享誉上海滩的豪门大族。

大师贝聿铭,成就非凡

你或许见过卢浮宫那座透着神秘韵味的玻璃金字塔?它的设计者正是出自贝氏家族的贝聿铭。

这位举世闻名的建筑大师,正是靠着家族的深厚底蕴和财力支持,才能追求纯粹的艺术理想。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祖父正是刚提到的“颜料大王”贝润生。小时候,贝聿铭常在祖父精心修缮的苏州狮子林别墅嬉戏,对那里中国传统园林的蜿蜒长廊、幽静景致念念不忘。

这段沐浴中国文化的经历,为后来贝聿铭建筑事业的崛起埋下了深厚的种子。

成年后,贝聿铭考入哈佛大学,系统学习了现代建筑理念,并将中西文化完美融会。

在漫长的80多年建筑生涯中,他不仅设计了法国卢浮宫的经典玻璃金字塔,还为祖籍地苏州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博物馆新馆,可谓融合中西、建筑大师中的大师。

正是贵族般的家族环境和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贝聿铭才能全身心地追求艺术理想,缔造出融合中西的非凡杰作。

这些彪炳史册的建筑经典,无不凝聚着贝氏家族对艺术独树一帜的追求。

结语

细细回溯贝氏家族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个家族之所以能延续17代兴旺发达,除了祖辈们不懈的财富积累,更重要的是良好家训和教育理念的代代相传。

自创家训“诗书传家,乐善好施”开始,贝氏家族就树立了严格的家规准则,成为他们处世为人的更高指引。

这股精神力量在家族内代代相传,牢牢地指引着每一代贝家人遵循正道、淡泊名利。

同时,贝氏家族也格外重视子孙的教育。族中后代几乎无一例外都要到哈佛、耶鲁这样的世界名校深造。

良好的教育不仅造就了贝家子孙们开阔的国际视野,更培养了他们过人的智慧才华。这股不竭的教育动力,正是贝氏家族不断壮大、百年不衰的根本所在。

纵使功成名就,贝氏家族依然行事低调谦和,从未骄矜傲慢。

正如贝聿铭拒绝儿子参与苏州博物馆设计一事,他们始终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虔诚敬畏,时刻怀着一颗谦卑之心。

这种重视学识、勤奋自律的家风,正是贝氏家族能跨越时空、屹立百年的核心所在。

财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只有秉持正道、孜孜以求的家族精神,才能真正铸就一个世代相传的不朽传奇。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 ***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之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源:

【1】中国侨网:《中国唯一富过15代的家族,靠什么传承至今?》

【2】界面新闻:《都说富不过三代,富过十五代的贝氏家族秘诀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6163.html

“富过17代的家族!坐拥上海近一千栋房屋,大多数子孙在哈佛上学” 的相关文章

张士贵:唐朝开国名将,曾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

张士贵:唐朝开国名将,曾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

张士贵(586~657年),字武安,小名忽峍 ,虢州卢氏人。唐朝开国名将,隋朝大都督张和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自幼学武,擅长骑射,臂力过人。隋朝末年,聚众揭竿起义。归顺唐国公李渊,拜右光禄大夫,跟随秦王李世民荡平群雄,统一全国,屡立战功,累迁左领军大将军、虢国公,...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明朝灭亡时还有十五万锦衣卫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救国

对明朝灭亡时,让人闻风丧胆的15万锦衣卫为啥不见了,他们去了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十五年,罢仪鸾司,改置锦衣卫,秩从三品……”——《明史》锦衣卫,是明朝政治生活当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组织。这个组织设立于明太祖洪武十五年,虽然后来经历过一段时间的裁撤,但又因为明成祖...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何进作为东汉时期的大将军 何进为何会被宦官轻易干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何进身为大将军,朝廷实际当家人,却为何轻易被宦官干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何进再是大将军,出身也是一个杀猪的,杀猪和杀人是两个概念,何进就是一个猪脑子,宫里的太监虽然没卵子,但每一个人都从政治博弈中杀出来的,政治经验十分丰富,比这个政治小白的杀猪将...

历史上朱元璋出征前,将士兵的妻子集中起来是做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出征前,将士兵的妻子集中起来是做什么?

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国初事迹》中记载:出征阵亡及病故军妻,俱令于寡妇营居住,不许出营,令人巡绰及把门,在外男子无故入营问罪。这段话是朱元璋对李善长说的几句话,大意是要李善长把那些阵亡将士的妻子囚禁起来,不让她们任意出去,同时也不准其他男子无故进到...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李善长?他在害怕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一定要杀李善长?他在害怕什么?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说朱元璋蓄意置李善长于死地,这话一点也没有冤枉朱元璋。我们来看看,朱元璋究竟有多么的蓄意。其一、李善长已经退休了,完全没有掌握权力了。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功臣?因为这些功臣们或者掌控着朝廷的话语权,或者掌控着兵权。这些人的权力太大,朱元璋害怕...

刘邦起兵用来七年才坐上皇位 刘邦真的只是靠手下吗

刘邦起兵用来七年才坐上皇位 刘邦真的只是靠手下吗

对刘邦:47岁起兵,历时七年54岁便成为皇帝,他真的只是靠手下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序刘邦这位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历来都是争论的焦点,人们对他的评价主要有正反两个方面。正:1,他参与了推翻秦朝的战争,并且在楚汉战争中打败拥有巨大优势的项羽,建立了大汉王朝。反:2...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刘备如果带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的话 刘备能不能灭掉东吴

还不知道:如果刘备七十万大军取得夷陵之战胜利,他能灭了东吴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趣谈答案:刘备70万大军即便取得了胜利,也绝对不可以灭掉东吴,也没有办法灭掉东吴。刘备的小心思简单来讲,刘备突然之间率领着70万的大军进攻东吴,并且发动了夷陵战役,最开始的时候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