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必堵“九窍”?头部七窍之外还有两窍很关键

历史文化6个月前 (05-24)550

开篇提醒: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尾或者文章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古代王公贵族死后下葬也要“遭老罪”,各种窍门都得被堵上。

就算是“五谷轮回通道”都无法避免,尤其是女性贵族更要遭受更为离谱的封堵,只要是能“漏气”的地方统统都得用堵。

为何我们的古人如此热衷于堵窍门呢?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做法,看完你就会被咱们老祖宗的智慧震惊。

同时也能让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的玉器文化,原来我们老祖宗玉器玩的如此“前卫”!

中国古代玉器狂野程度远超我们现代人想象,很多妃子都有自己专用的器具。

让人“害羞”的玉器

华夏历来都崇尚玉石,并且老祖们几乎已经到了“痴狂”的境地,不仅很多装饰品都用玉器,就连很多生活用品都是玉器。

玉器的种类也无比丰富,我们至今也无法总结出来我们有多少种玉器,很多种玉器我们根本就不知道是干嘛的!

并且这种我们不知所云的玉器存量巨大,有些是淡出拿到装饰品,实用实行不明显,但是很多实用性质的玉器就很难判断用途。

如果是一支玉璧的话,我们可以很清晰的判断出来玉璧是用来装饰腰带的,或者用来当做信物,但是还有很多不可言状的玉器用途成了迷!

尤其是伴随尸体的柱状玉器,它们就是用来堵塞人体向外的通道,尤其是针对下半身。

这种玉器有个统称为“窍塞”,顾名思义就是用来堵住人体的窍门,当然这肯定是用于人死后的器具。

人生前肯定使用这些必要器官,就算再如何喜欢玉器也不能影响正常生活呀。

至于死后用这些玉窍塞还是要追溯到我们的古代玉文化,玉器从古至今都是祥瑞,这一点已经深深的刻入我们文化深层。

所以,古人会认为它可以给人带来正向的能量,用玉器来封住窍门会逝者的气息,以此来达到防腐的目的。

古人认为人死后之所以会腐烂,就是因为人的灵气消散,而消散的通道就是各种窍门,当然这些窍门并不是单指面部的七窍,还要包括“菊花”。

面部会有专门的鼻塞和耳塞,眼睛不是孔洞就用玉片盖住,嘴巴可以口含玉蝉,因为使用大玉柱将嘴巴堵上不雅观。

下身也同样会有玉窍塞,但是性质比较统一为柱状,女性比男性要多一根,这个不用我过多解释就能理解吧。

这些前卫的玉器确实令我们大开眼界,与我们现代玉器有很大差距,古人玩的玉器远比我们现在要狂野的多。

玉窍塞真的有用吗?

玉器一直以来都是说法,那就是玉石非常养人,长期佩戴玉石会给人带来好处,但是具体是怎么个好法却没人能讲得清楚。

玉石养人这种说法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前人编纂的,在古代那种自然科学极度落后的时代,人们说出多离谱的话都有人敢信。

玉石精致高贵的气质确实让人着迷,认为如此漂亮的石头肯定有点功效,所以才编纂这样的故事来给玉石提身价。

但是这种无知迷信玉石的话语还是流传下来了,玉石养人这种传说源远流传,但是这样的说法有根据吗?

很明显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玉石就算再高级,它也只是一种矿物质而已,并没有什么神奇的力量。

就算玉石有药物功能,那么仅仅只是佩戴也不会起到保健效果,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人得了肠胃炎,但是你天天脖子上挂一个消炎药却不吃,你觉得这样能把肠胃炎治好吗?

所以,玉石有神秘力量这种传说大家就是听个乐呵就行了,千万不要相信,因为它没有任何科学理论支撑,也没有多少现代医学佐证。

但是古人却深信这一套,因此才会有使用玉窍塞封堵人体窍门的做法,目的就是想用玉石的力量来阻止身躯腐烂。

需要注意的是那时候讲究人有“九窍”,并非是我们现代人所讲的七窍,多出来的这两窍就是下身。

具体效果如何,结果能够证明一切,就算用玉窍塞封堵也无法阻止人体的衰败,千年的时间足以摧毁任何肉身。

无穷无尽的微生物是古代防腐技术无法逾越的不可抗力,哪怕用现代技术防腐也很难做到完美。

一些出土时还保持惟妙惟肖的尸身,一般都是很巧合的存在,可能是古人有意见无意间制造了一个“无菌环境”,这样才保全了墓主人的身躯。

并没有证据能够证明是玉石的作用,所以今后市面上一些玉石保健品就不要再买了,因为这东西毫无意义。

古籍《抱朴子》中确有记载“金玉在九窍,则私人为之不朽”,这种说法我们只能保持怀疑态度。

贵族遗骸的装饰品

玉器防腐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其目的还可能有美化,古代能用得起玉器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贵族。

古代的贵族讲究的就是个体面,不管干什么都不能跟老百姓一样,不论生死都是面子最重要,哪怕死了也得死的“豪华”。

但是,死亡和豪华联系起来太别扭了,所以金玉物品很可能是用来遮掩逝者的“丑态”,人都是肉体凡胎非常脆弱,一旦死亡之后有些体液或者污秽乌会从窍门流出来。

这种不体面的摸样是古代贵族们无法接受的,所以就要用一些高贵的玉器来遮掩,以免丑态被众人看到,保留逝者的尊严。

这样一来就能将玉窍塞这类器物的用途解释清楚,别说古代贵族这样讲究,哪怕是古代老百姓死亡也得卷个草席,毕竟我们的文化讲究死者为大。

“金缕玉衣”也难保腐烂

金缕玉衣是极其珍贵的文物,是一种用小玉片编制起来包裹全身的陪葬品, *** 工艺非常繁琐,并且成本极高。

*** 甲片的玉价值很高,串联这些甲片也多用贵金属,比如黄金和白银 *** 成的丝线,成品非常类似古代的札甲。

但是和盔甲的结构完全不同,并且这种玉制甲片没有多少防护力,所以金缕玉衣更大的作用可能就是保存尸体,具体原因与上述一样。

都是为了延缓衰败和遮掩,同时也彰显了逝者的身份尊贵,同时形似铠甲的金缕玉衣也显得比较威武霸气。

算得上古人用玉器防腐的究极完整版吧,也印证了古人对玉器的痴狂程度,这一点是其它文明所不具备的。

结语

玉器是我们华夏民族更具特色的宝石文化,我们对其的喜爱程度至今有增无减,因此也出现了庞大的玉器市场。

来到现代之后玉器已经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贵族了,而是变成世俗化的装饰品,随便一个人都能买的到

参考信源:

百度百科收录有关“西汉玉九窍塞”的词条

人民政协网2016年8月4日发布的“古人相信玉石能使尸骨不朽 玉九窍塞的丧葬文化盛行”

百度百科收录有关“金缕玉衣”的词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6314.html

“古代妃子下葬时,为何必堵“九窍”?头部七窍之外还有两窍很关键” 的相关文章

杨四郎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

杨四郎是真实存在的吗?他的历史原型是谁?

杨四郎的故事最早见于元杂剧,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根据北宋初期名将杨业的经历,及其家族人物改编的杨家将的故事家喻户晓,杨家将因此成为我国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将门家族之一。在民间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中,以忠义闻名的杨家出了个投敌的子孙,即杨四郎。在故事中的金沙...

古代皇帝颁布的圣旨那么多 现在为何很少能见到了

古代皇帝颁布的圣旨那么多 现在为何很少能见到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圣旨那么多,现在为什么很少能看到?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文物当中很少有圣旨,最关键的原因在于有圣旨的那一部分人已经不得好死了。圣旨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各个朝堂臣子不敢留,大多数人暗中销毁或者直接挖个坑给埋了,你没有看错,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我现在...

在文学与政治方面,裴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在文学与政治方面,裴度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 ),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裴度出身河东裴氏东眷房 ,为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唐宪宗时累迁御史中丞。他支持宪宗削藩,因而与宰相武元衡均遇刺,武元衡遇害,...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汉武帝屡次遭到神棍欺骗 古人为何地位越高越是迷信

还不知道:汉武帝和神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代天骄汉武帝屡遭神棍欺骗,为什么地位越高越迷信?汉武帝刘彻对于长生不老的执念,丝毫不亚于千古一帝嬴政。为了追求神鬼学说,他先后宠幸过多名方士,留下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段子。这些方士究竟能不能招来神鬼先不说,他们对于人类...

在古代,冷宫的妃子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在古代,冷宫的妃子的一天是如何度过的?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现在的人,对冷宫没什么感念。说到冷宫,反而觉得那是一个美丽的所在。环境清幽,有吃有穿,还没事做。要是住在这样的环境中,简直就像神仙一样。唯一的遗憾,就是被禁足了,不能离开,同时再也见不到皇帝。不过,就算不被打入冷宫,其实也不敢...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做皇帝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古代皇帝的一天是什么样的 做皇帝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一天都干啥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古代皇帝能够宠幸后宫佳丽三千的,游山玩水什么的,基本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实际上,九五至尊,想要为所欲为依然是难如登天,先不说朝中权臣会抗议,就算是边关的外族,也不会让你舒服的过着日子。如果说现在人的996...

萧统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萧统在文学与政治方面有哪些成就?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厌...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历史上真实的朱见深,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

明宪宗朱见深,初名朱见濬,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古时候的历史记载大多都是人为的,所以有些皇帝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都会对历史做一定的更改。满清入关之后,对明朝的历史就进行了一定的修改,所以我们现在所了解的明朝皇帝大多身背恶名。尤其是成化帝朱见深,他是...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