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中国有一家族:出59位丞相、59位将军、55位尚书,全因这12条家训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5-25)410

前言

在中国古代,如果家族里有一人能当上官,那便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天大好事,纵使是芝麻绿豆的小官,也是值得庆贺的。

但当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科举制出现以前,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能够进入仕途,普通家庭出身的学子,除非有极高的才能和天赋或者极好的名声,否则很难有机会踏入仕途。

科举制的产生虽然给了寒门子弟科举取士的机会,但考取功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激烈的竞争之下,考了一辈子仍旧一无所成的大有人在。

然而,有这么一个家族,翻阅其族谱,前前后后加起来竟然有一百多人当了官,其中有五十多位甚至官至宰相,而他们能做到这一点,全因12条家训。

一、名门望族河东裴氏

关于河东裴氏的相关记载并不多,但有限的资料均显示,河东裴氏是我国历史上盛名久著的名门望族。

从东汉一直到五代,这个家族虽偶有衰颓,但大体保持着稳定的发展,并且在不同朝代的朝堂上,我们都能发现裴氏家族成员的身影。

唐朝时,裴氏家族就出了整整17个宰相,这个数据相当惊人,要知道,宰相在某种程度上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很多人将裴氏家族的成功看做是一个奇迹,然而研究完他们的家训便能明白,他们的成功并非意外,更不是所谓的奇迹。

裴氏一族的成员皆是勤学、好学之人,在《裴氏世谱》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裴氏族人裴延(唐朝宰相)幼时读书便十分刻苦,其他学子完成了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总会找机会出去放松一下。

但裴延却从不外出游玩,在他看来,外界的一切都没有读书对他的吸引大,为了读书,他甚至可以做到一整年都不出门。

而裴氏一族中像裴延这样的人并不在少数,因为他们的家训中有两条便是“严教子孙”“读书明德”,所以他们一出生就被要求多读书、读好书,修身明德。

裴氏家训还要求凡裴氏族人必须做到“信奉祖先”“孝顺父母”,因此,即便有一两个不爱读书的族人出生,也不得不遵循家训,在父母的劝诫下努力读书。

为了鼓励族人读书,裴氏一族凡学有所成者都会被写进裴氏的《列传》以示褒奖,裴延成为宰相便被记录在《列传》中,此外像裴延一般在唐朝当上宰相的还有裴寂、裴矩、裴居道、裴行本、裴谈等十几个裴氏族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出几个像裴延这样的宰相,也不是不能理解。当然,裴氏能取得如此成就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二、美名流传的裴氏一族

在科举制产生以前,我国古代曾实行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察举制,所谓察举制就是让中央的官员前往各个地方去寻找一些才识出众或品德高尚的人,再由他们举荐到朝廷做官。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能够被注意到的人往往都是有极大才能或是在当地极有贤名的人,而裴氏在这方面十分有优势。

裴氏的家训规定,裴氏子孙要做到“协和宗族”“敦睦邻里”还要“惇厚戚朋”“讲求公德”,这几条一方面要求他们做一个严于律己的人,要有极高的德行,另一方面要求他们任何时候都要与邻里和睦相处。

在讲求等级制度的古代,贵族向来自视甚高,总认为自己高人一等。然而,裴氏一族虽然也是名门望族,因着这几条家训,便与其它自视甚高、眼高于顶的世家大族不同,在当时也算是一股清流。

因此,裴氏家族素有贤德的美名,深受当地百姓的尊敬,因而裴氏一族更容易引起察举官员的注意,获得进入朝廷的机会。

只要一人得到机会进入朝廷,其余族人的机会便会增多,比如唐朝宰相裴耀卿,他的曾祖是隋朝时期的散骑常使,祖父是司户参军,他的哥哥裴子余是冀州刺史,裴叔卿为济州司马,其余兄弟及其子孙后代皆身居要位。

当然,只是进入朝廷当然不够,能够在朝堂之上站稳脚跟并且一步一步爬的更高才算有本事。

从能够查到的历史文献和裴氏一族的族谱中我们可以看到,裴氏家族里身居高位之人不在少数,这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三、做事严谨,做官谨慎

世人皆叹高处不胜寒,站得越高的人反而越容易产生恐慌,因为他们接下来的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走错一步,便是万劫不复,当官尤其如此。

权势往往与欲望捆绑,官场上总是充满了各种陷阱和诱惑,而战胜欲望向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很多人在大权在握时往往会迷失本心。

裴氏祖先早有预料,因此,在家训中指出,裴氏子孙务必做到“居家勤俭”“立身谨厚”。之一点要求他们养成勤俭的习惯,这样在官场之中,面对金钱的诱惑才不会轻易失去控制力,第二点则是时刻提醒他们要做到立身正直、做事严谨。

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在官场中做一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而不至于迷失本心。

此外,家训中还提到要“慎重言语”,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无论是当官还是做人说话前一定要三思,历史上因为说错话而招致祸端的事件太多了,要时刻保持谨言慎行。

这些家训从各个方面对裴氏族人做出了要求,裴氏家族严格遵循家训,能培养出这么多人才也不难理解,粗略统计,裴氏一族培养的宰相和将军均接近60位,尚书也有55位。

而且,在中国古代,个人与家族是互相成就的,一个人的成功可以带动整个家族的荣耀,而一个家族的兴盛又能惠及子孙后代。

裴氏家族人才济济,他们延续着裴氏一族的光荣和辉煌,而新一代的裴氏族人又能凭借家族的丰厚资源更加轻易地取得成功,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这便是河东裴氏创造奇迹的原因。

结语

河东裴氏的成功归根到底还是因为裴氏一族家风严谨,族人严守家规,严格要求自己和子孙后代,他们的荣耀时靠全体族人共同努力创造的,并不能用“奇迹”二字简单概括。

我们应该从裴氏家族身上学习他们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作风,成就更好的自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5/596468.html

“中国有一家族:出59位丞相、59位将军、55位尚书,全因这12条家训”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罗宪为何会投降曹魏?原因是什么?

罗宪字令则,襄阳人。父亲罗蒙,三国时任蜀国的广汉太守。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后主刘禅出降魏国,蜀汉灭亡。当时,在蜀汉的西线,防御东吴方向的永安战区,守将罗宪却面临着来自东吴军队的袭击。在蜀汉已亡,东吴又觊觎永安的局面下,罗宪没有选择对东吴妥协,而是选择了降魏,理由是东吴...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和马超同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在刘备手下效力,关羽是嫡系,马超是后来的降将,马超来投降刘备时,关羽就曾公开看不起马超,轻视马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超为什么没有回应?关羽轻视马超,或者是看不起马超,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马超来投降时,关羽就写信...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在东吴四大都督当中 其中最厉害的人是谁

对东吴四大都督,周瑜,鲁肃,吕蒙,陆逊谁最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候因为国家之间的争斗比较厉害,所以君主都比较重视人才,在这个情况下,厉害人物层出不穷,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厉害人物。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东吴四大都督,他们可以说是东吴最厉害的四个人了,正是因为有...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对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整部三国演义里,唯一不怕死的除了张飞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那么为何夏侯惇敢于迎战演义里排名最靠前的吕布与关羽呢?我们从夏侯惇与吕布和关羽的交战记录来看。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追录...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雍正后宫中的妃子那么多 雍正为何非要和年妃合葬

对为何雍正非要和年妃合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雍正皇帝去世后非要和年妃葬在一块,就连她诞下的皇子也享受特殊待遇,取名都不按弘字辈,其中究竟有何隐情?两人因一场政治婚姻相遇,却不料得到一生最爱,年妃为雍正生下三子一女,可惜都早夭了,雍正破例为年妃做了哪些事呢?死后如...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宜妃郭络罗氏与雍正关系如何?为何会被羞辱?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康熙第四子,年号雍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康熙一生嫔妃不少,有史可考的就多达42人,在这些妃子中,宜妃郭络罗氏“眷顾最深”。可是康熙去世后,她却被雍正当众羞辱,这是怎么回事呢?郭络罗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出身一般,是佐领三官保的女儿。说起来,康熙在...

诸葛亮死前认为魏延会造反,是因为什么?

诸葛亮死前认为魏延会造反,是因为什么?

魏延,字文长,义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延、姜维和王平都是蜀汉后期的大将,而且,这三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降将,诸葛亮对这三个人的态度明显不同。诸葛亮对姜维和王平很信任,对魏延却有些猜忌。诸葛亮死前,为何只认为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