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刑场老照片:刽子手瘦弱不堪,犯人面露凶光,像狗一样被牵着
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刑场一直以来都是被看做非常血腥且恐怖的地方,虽说现在我们已经见不到真正刑场,但在晚清时期,刑场还是随处可见的,基本上在空旷的地带都曾出现过刽子手奉命行刑的场景。
那时候大多刽子手都是瘦弱的,其实并不是因为杀人太多,而是因为当时的物资匮乏,大多数人都是吃不饱的。
清朝刑法本来是根据明朝的刑法来拟定的,并且在严刑中废除了腰斩、凌迟等刑法,表面上看起来已经有所减轻,但实际上仍然有许多非常残酷且不人道的刑法,你见过那些即将受刑时还面露凶光的刑犯吗?
这张照片是晚清时期清朝廷公开处决义和团成员的场景,照片中这些成员全部被捆绑跪在地上,背后还插着罪状牌,周围站满了看热闹的群众。
在他们中间即便是有打抱不平的也不会在权利的威胁下多说话,那时候多嘴多舌就容易为自己引来血光之灾。
而义和团最早期其实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出现的,那时候也得到过清朝廷的支持。
只是后来随着八国联军攻陷了紫禁城,清朝廷为自保迅速与西方列强达成了协议,那些主战派的大臣和义和团的人员就变成了弃子,最终这场起义也迅速失败了。
笞刑是隋唐以后封建王朝中刑法最轻的一种,主要是用竹板或荆条抽打犯人,这种刑法并不是从肉体上对犯人进行折磨,而是从精神上。
因为那时候封建思想非常严重,这种刑罚一般都是会当众进行,有时还会脱了裤子进行,对于罪犯的羞辱就是更好的惩罚。
而照片中的吊打实际上也是笞刑的一种,将犯人反捆在用极细的绳子吊起来,由施刑者用荆条进行抽打。
这种时候除了身体抽打带来的伤痛,吊起来时身体肩膀撕裂的疼痛也难以忍耐,看照片中还有不少人围观看热闹,面带笑容,这样的场景在受刑者心中会留下极大的阴影。
这张照片中的犯人可以说是丝毫没有人权,被当成狗一样拴着,中间坐着那位按胸前佩戴的朝珠来看,也应该是一个四品以上的官员,而在他旁边那个手中牵着绳子,拴着的并不是宠物而是一个人。
只不过在当时,这些犯人几乎是没有人权的,因此即便是被当成狗拴起来,还要随着他们的移动在地上爬时,也只能忍耐,因为一旦反抗,就会被当成穷凶极恶的犯人,等待他的就只有死,为了活下去,犯人即便再难受也只能忍耐。
在武昌某刑场内,几名背上插着斩首牌的犯人被扒光了上衣,绑在一根柱子上,等待着行刑时刻的到来,旁边还有抱着孩子的旁观者,这些人的脸上都蒙着一个筐子,这个筐子的主要作用就是有三个。
之一就是为了防止犯人知道何时行刑,会产生一定的恐惧感而过度挣扎,导致受刑困难。
第二就是为了防止别人看到受刑者是谁,因为在那时有一些受刑者的家人会买通一些人前往刑场劫人,于是就想出了这样的 *** 。
第三就是不能让受刑者看到刽子手的模样,这里面就包含了一定的迷信因素了。
仗刑是清朝刑法中褒贬不一的刑法,有的人说仗刑刑法较轻,不至于要人性命。
实际上仗刑在实施上更多时候都有一定的技巧性,这一点也非常考验施刑者的手法,有的时候看似皮开肉绽,血肉横飞的实际上并没有伤到内里,趴着静养几天就没事了。
而有时看似伤得不重,实际上早已打坏了骨头,躺着也是等死,还非常痛苦。
在当时有不少人听到受仗刑时,都会让家人私下买通行刑者,如此一来能够保住性命,仗刑主要打的范围就是背部、臀部和腿部。
这张照片中的刽子手看似非常瘦弱,实际上发力时手臂上都是腱子肉,旁边还站着好几个等待受刑的人,那时有不少人看到受刑的场面都直接晕厥过去了。
在刑场还有专门的检察员在那里看着行刑,这类一般都只有重刑犯或官员犯案才会有。
他们将受刑者的脖子用绳子使劲往前扯,后一个则往后拉,主要是为了防止犯人晃动,将脖子拉长,也是为了方便施刑者能够准确的找到下刀的地方,这样主要也是避免受刑者在行刑过程中,因为没有一刀致命产生没必要的痛苦。
清朝时期,一名土匪即将被处死,他光着上半身被绑在木架子上面,为了防止他打伤周围施行捆绑的人,所以他脚下的镣铐都是没有解开的,这种刑法就是将人脚下垫起石头,然后把人的脖子捆上绳子。
最后行刑时直接把脚下的石头踢掉,受刑者就会立马悬空,不出片刻功夫就会因为缺氧而窒息死亡,面对死亡这个土匪出奇的平静,或许在他成为土匪的那一天,他就已经做好了随时会被杀死的准备。
邓海山,作为清朝时期最出色的刽子手,他本身也是充满了神秘的,他这一生都没有妻子,别人都是为了养家糊口才选择这种营生,而他却不是。
他的师傅曾告诉他,砍头到了99个人就要收手,可他却不听,依然做着这一行,他的家境也因此变得非常优渥。
邓海山因为天生力气就大,所以非常适合做这一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本生涩的邓海山也变得十分熟练,他甚至可以在一分钟内连续砍下三个犯人的头颅。
邓海山这一生据统计一共砍下了300多个脑袋,不过他的晚年却非常不幸,因为染上了赌博,自己的家业全部都被输光了,原本应当安享晚年的他却落得身无分文。
这张照片是处置义和团几个领头人的场景,可以看到不仅有清朝官兵还有西方国家的军人在一旁观看。
那时候西方国家派军队来查看,主要是因为不相信清朝廷会真心处置这些人,所以为了确保义和团的灭亡,他们才要求亲自去刑场看处置结果。
那时候洋人还要求清朝廷必须让百姓都前去观看,以儆效尤。
因为忌惮西方列强的军事实力,所以当时清朝廷也接受了这个建议,与洋人一起残害原本是为了匡扶清朝廷的义和团,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多么讽刺和懦弱。
这三位都是清朝时期的盛京刑部司人员,算是清朝的法官,这张照片的背景条件是他们三人一同出来办案时所拍摄的。
他们主要是负责旗人和蒙古人的讼狱,按照现代人的说法他们就是检察官和监狱的狱警。
所以不要因为中间这个人看起来非常威严和壮硕,就以为他身怀绝技,实际上只是因为他是蒙古人,所以天生自带一种威猛,他是不会武功的。
相反他身边站着的两位是带武力值的文员,主要是辅佐他办案的,同时也是保护他安全的。
这是一位在清末时期保定府监牢内的女囚,她马上就要上刑场了,她站在监狱门外,穿着笨重的棉衣,闭上双眼,最后感受一次暖阳照在身上那种暖和的感觉,她凌乱的头发也挡不住她清秀的脸庞。
可是脚上没有摘下的脚铐,又从侧面说明这个女囚的身份并不是柔弱的,通常受刑的人如果是没有什么危险性,通常都会摘掉束缚,让她们自己走到刑场去。
因为那时候的人们讲究,走完自己的最后一程,可她的脚铐却没有摘下,因此她的身份绝对是一个危险的人。
这个地方是清朝时期位于广州的刑场,被朝廷称为广州法场地,后来因为在这儿杀人次数太多,也被本地人叫做“杀人地”,位于现在广州越秀区珠光路,在这个刑场中有一棵树,直到现在那棵树还依然存在于那里。
除此外,法场地这个称呼也一直流传至今,还挂了一块牌子在那里,曾经在这里也处置过一些朝廷的命官,以及义和团的拳民们。
那时候的人晚上都不敢经过这里,封建思想让他们对这个刑场产生了敬畏,却鲜少有人是对法产生敬畏的。
北京的菜市口就是当时最有名的刑场,因为这里位于紫禁城的西边,既满足清朝人讲究风水上“西死东生”的封建思想,也满足威慑那些心术不正之人的作用,因为那时候菜市口几乎都是一些作奸犯科的人会在那里闲逛,杂乱不堪。
这是在菜市口准备行刑时的场景,面对重刑犯会先由官员在法场上宣读谕旨,每名死刑犯都是由当时皇帝亲批的,除非是有圣旨否则无论刮风下雨都会行刑。
两名监斩官坐在临时搭建的棚子里,对于他们来说监斩已经是常事,对于人的性命也并不怜悯,所以其中这位监斩官才会用手遮挡太阳,显得有些厌恶。
那时的封建思想和残酷的刑法让许多百姓都苦不堪言,清朝廷的腐败已经成为了一种时代现象,百姓即使知道也不敢反抗,只能在一场场残酷的屠杀中感慨自己的命运,正因为清朝廷的残忍和封建,他们的未来就只能是被更好的纪元替换和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