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44年 *** 提议军队更名为“ *** ”,伟人不准,事后才知高明

中国历史4个月前 (05-28)420

1944年,日寇战败已经成为必然,在这个大环境下, *** 人召开了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其中一个议题,就是为了对过去的方针政策和之前的思想错误进行检讨和商讨,在这次会议上,不少人都觉得应该将我党的军队,从 *** 革命军中脱离出来。这样才可以确保我党军队的独立性,这时候 *** 站了出来,提出来把我党的军队,改名为 *** 。

*** 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但在这时候毛主席却表示反对,就这样我军部队改名一事,也暂时被搁置了起来。

改名本应该是好事,为什么毛主席对提出反对,之后又发生什么情况,让大家觉得毛主席暂时搁置改名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今天来探讨下这个事情。

当年我党之所以会提出“

枪杆子里出政权

”,主要是因为在之一次国共合作的时候,我们交出了自己的枪杆子,在交出枪杆子后,我党遭到了老蒋为首的反动派迫害,但是我党出现了巨大的损失,在这之后,毛主席为首的我党核心人员,认识到必须要有自己的武装力量,这样才可以确保我党有自己的自卫权,南昌起义的枪声,代表我党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

在这之后,老蒋为首的反动派对中央红军进行了残酷的打击,在敌人打击下,中央红军在无可奈何的情况只能选择长征,经过一段艰苦卓越的旅途后,中央红军成功抵达陕北根据地。

中央红军抵达陕北根据地后不久,日寇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接着又对华北发动发动进攻,在如此危机的情况下,老蒋居然还在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这项政策加持下,国军在抗击日寇的时候被束缚手脚,付出了惨重的损失,日寇甚至叫嚣

三个月 ***

可就算如此,老蒋依旧不愿放弃这项政策,而是坚定的将这项政策进行到底,为此到西安督战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在老蒋来后,也给老蒋做过思想工作,但是老蒋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这让张学良和杨虎城在没办法情况下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这才迫使老蒋开启了第二次国共合作。面对如此危急的时刻,老蒋叫嚣如果想要统一战线,就必须让我党交出军队的指挥权。

这一次,毛主席自然不会在上老蒋的当,毕竟在之前已经吃过一次亏,所以不可能在同样的问题上继续吃亏。于是双方开始协商,经过一番协商后,我党在陕北的军队全部加入 *** 部队序列,同时改名为“国民革命八路军”,又称“八路军”。

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 *** 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 *** 任副主任;下辖第115师、第120师、第129师和总部特务团。115师师长林总,副师长聂帅;120师师长贺龙,副师长萧克 ;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

将部队改编到 *** 战斗序列,可以说是我党的权益之计,毕竟在这个关键时刻,只有全民族一起抗日,才能确保中国不会亡,可以说我党为了全民族抗击日寇胜利,不得不做出牺牲。

八路军改编到 *** 军队不久,我党又将位于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这也就是世人熟知的新四军。这支部队由

叶挺担任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周子昆担任正副参谋,袁国平和邓子恢分别担任政治部主任和副主任。

在这之后,正式开启了全民族抗战的步伐,在这期间,虽然老蒋时刻不忘记给我党制造麻烦,可就算如此,我们也没有放弃全民族抗战的大义,在一些事情上进行了相关妥协。在这期间,我当始终坚持以民为本,让不少老百姓看到了, *** 是一支全心全意为老百姓的军队,就这样有不少人选择加入我党的军队。

原本,老蒋是希望将我党的军地当做炮灰,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自己利益更大化,那知我党的军队越来越勇,打出了不少漂亮的战役,受到了百姓的爱戴,这让老蒋内心感到了一丝不快。

1944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取得了全面胜利,苏联也出兵东北,日寇败亡就是时间问题。

在这个关键时刻,我党在延安杨家岭召开七中全会,这次会议上大家先是对抗日战争的情况进行总结,接着对未来进行评估,所有人都认为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老蒋一定会掀起全面内战。

在会议结束后, *** 提出,日寇败局已定,我军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需要解放全国,为了能确保我党部队和 *** 军队彻底脱离, *** 提出将国民革命军更改为 *** ,这样一来可以更好的和 *** 军队区分开,同时也能更好提升军队士气。

在场的所有人都表示同意,然而毛主席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他之所以不采纳这个建议,主要是他觉得如今日寇还没有完全被赶走中国,所以这个事情等把日寇赶出来后再说,毕竟皖南事变带来的影响和后果让不少人还记忆犹新,1940年,老蒋要求何应钦、白崇禧两人发动对新四军进行一次围剿。

为了能让围剿达到更好的效果,老蒋断了八路军的军饷,接着强制要求八路军和新四军在一个月抵达黄河以北。

为了不破坏抗日大局,新四军按照要求开始转移北上,在这关键时期,老蒋派出了顾祝同、上官云相等人指挥部队对叶挺的新四军主力发动进攻,在敌人的猛攻下,我新四军战士付出了惨重的伤亡,包括

项英为副军长和周子昆参谋长,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人阵亡或者牺牲。

军长叶挺在之后被 *** 监禁,这让我损失巨大。

在这件事情后, *** 颠倒黑白指责新四军先开火挑事袭击国军,可实际上并不是新四军主动挑事,而是 *** 挑事,由于有新四军皖南事变的先例,所以毛主席觉得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能闹翻,就算闹事,也要 *** 先挑事,我们不能做这个坏人。

毛主席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提起这个事情,一方面是让大家知道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所作出的贡献,还有就是八路军和新四军已经给老百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这个时候,不太合适更改部队名称,这样一来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有就是如果这时候,更改部队名称,会让老蒋找到机会对我们下手,从而给大好局面造成不稳定因素。

也正是因为这几个原因,才让毛主席没在1944年将部队的名字更改为“人民 *** ”,可以说这是一个十分正确的选择,毛主席高瞻远瞩,是我党获得最终胜利的关键。

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5/596709.html

“44年 *** 提议军队更名为“ *** ”,伟人不准,事后才知高明” 的相关文章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钟会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钟会(225年-264年3月3日),字士季,颍川长社人。三国时期魏国军事家、书法家,太傅钟繇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钟会出身颍川钟氏,少年成名,博学多闻,弱冠入仕,历任要职。深得魏帝和群臣赏识。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典知机密。献策于司马...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被称辛者库贱婢是因为什么?

良妃,卫氏,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女,康熙帝妃嫔。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辛者库是包衣的一种,和包衣佐领一样,为皇室服务。辛者库虽然是奴才的意思,可是满清官员在皇帝面前都称奴才,例如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就是满口奴才。辛者库出身的人身份也不是那么低贱。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家奴,佣人。他们可以参加科举,做...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是个怎样的人?他的一生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裴子野(469年~530年),字几原,河东闻喜人。南朝大臣、史学家、文学家,太中大夫裴松之曾孙,“史学三裴”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勤奋好学,善于属文。初仕南齐,起家武陵左常侍、右军参军,以父丧去职。梁朝建立后,除右军参军、廷尉正,出任冠军录事参军,迁国子博士,转比...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李自成兵败被杀之后 妻子高皇后又是什么下场

对李自成被杀后,他的妻子高桂英下场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大家都知道我国古代政权的交替,明朝灭亡后便是清朝,可在这其中却有一个人曾经短短地称帝了数十天而后才是清军入关,夺得帝位。明朝也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清朝建立者皇太极亲手覆灭的,真正覆灭清朝的是一个叫做李自成的...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背后心思不简单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曾经办过一起非常大的案子,就是空印案,涉案人数多达几万人,很多人都觉得这就是一起冤假错案,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朱元璋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大办空印案?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朝初期,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当时的首都南京报告地区的财政收入。但是朱元璋发现,所有的地方官员都是带着...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在李善长之后,朱元璋新选的宰相人选都有谁?

朱元璋是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俗称洪武帝。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洪武三年,李善长生病,回家休养,朱元璋要选新的宰相。当时他把刘伯温找来,和他讨论了三个人选:杨宪、汪广洋、胡惟庸。吊诡的是,这三个人选,最后都先后被朱元璋给杀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朱元璋)说...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晋朝时期官员、名士,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谢鲲(281年~324年),字幼舆,陈郡阳夏县人。晋朝时期名士、官员,“江左八达”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他是国子祭酒谢衡的长子,太常卿谢裒的兄长,太保谢安的伯父。年少知名,生性豁达,喜读《老子》《易经》,成为名士王衍所亲善的“四友”之一。西晋末年,授太傅(司马越)参...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