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清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反而要以宋朝为正统?

中国历史1个月前 (05-31)14

我国封建社会持续延绵两千余年,以秦朝为最开端,秦始皇的突出贡献不仅是扫清六合,更重要的是确立了正统观念。

“大一统”思想影响下的正统观念是指国家在时空之中唯一的合法地位,也是判断一个政权在历史序列之是否存在的标准。

清朝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在王朝正统之上十分重视,所以努力宣扬自己政权的合法性质,雍正皇帝就曾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来阐述自己皇位和清王朝的正统性质。

值得一提的是,清王朝在历史的叙述中,并不以清朝为正统,而是维持宋朝的正统地位,这是为何?

王朝继承中的正统观念

中国古代的正统理念具有多样性,从潮起潮落一般的王朝更迭之中大致可以看出,所谓正统包括人选,血缘,种族,文化,民心等方方面面。

其中血缘正统理论是贯穿整个历史时期的,不仅是内地中原的大一统王朝,就连分裂时期的边疆或少数民族政权也是以血缘首先来确定其合法地位。

比如在唐朝时期,武则天想将唐朝取而代之,但少数民族始终奉李唐皇室的血脉为正统,不承认武则天。

即使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多数诸侯王依然坚持奉大唐为正朔,因为它在血缘上具有合法性。

民族正统学说产生于“华夷之辩”出现之后,从很早开始,“中原为贵,周边皆为蛮夷”的理论被普遍认同。

所以在后续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及唐朝末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因为社会分裂的现状曾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它们虽然有完整的制度体系和官僚系统,也曾学习了汉族的一些优点但从来不被认为是中原正统。

因为它们作为“自封王位”的存在,不仅血缘没有传承性,其民族也不符合“正统”的普遍认知。

此外文化认知和民心也是王朝正统性质的重要因素。文化正统之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孔孟之道”着重强调了少数民族和中原文化的联系,包括君主的变动和统治区域的改组等,弥补了民族正统上的不足,在各个阶层获得广泛响应。

最后的民本正统观念主要由荀子提出,强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和“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其目的都是表明民意趋势和认同下的王朝正统地位。

这些理念传承千年,后续的每个王朝都会借鉴一定经验来完善自身恶道正统性。

众所周知,清朝乃是女真族所建立,它在稳固自己的正统地位时,为何尊此前和自己同宗同源的金国,而是要奉被金国灭亡一次的大宋为正统呢?

原因之所在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大清的认知之中,金国自身也并非正统。从两宋时期金国的举措来看,它似乎也在想尽一切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统地位。

从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之后就开始着手确立政权的合法性,为了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曾采取了种种措施,比如强调将“德运”作为主要媒介试图继承宋统。

金章宗时期朝廷曾举行了四次官僚的集体会议,在不断商议之中确定“五行德运”为祖训,用五种不同的文化来稳定自己的正统地位,当然仅停留在文化层面是远远不够的。

德云之余,金国也开始通过战争的方式来稳固自己的正统地位,当时的国君完颜亮将灭亡辽国视作金国所进行的统一战争。

言下之意就是在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并形成了在后来和北宋的南北对峙局面。

很快金国又将战争从客观上转变为灭亡宋朝的军事行动。1125年11月金国大军挥师南下,金太祖和金太宗都以统一天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在1127年灭亡北宋,次年赵构建立南宋继续与金国对峙。

金国海陵王坚持认为“实现天下之统一者为正统”而这种统一并不一定要宋来完成,金国也可以。

此外金国还通过对名山大川的祭祀行为来宣扬自己的正统地位和政权的合法性,甚至将汉族人尊奉为自己的祖先。

根据《金史》中的记载,金国统治者曾要求对三皇,五帝,四王每三年进行一次祭祀。

后来甚至将汉高祖,唐高祖等封建社会的十七个君主也放在了祭祀的行列之中,宣称自己是他们的后代,应当为正统。

金国的这些种种举措都是在佐证自己的正统地位,也能从侧面说明一点,它本身是不被承认的正统。

因为当时有宋朝存在,从古人所形成的正统认知中来看,北宋来自于后周政权,乃是继承此前唐朝正朔,合乎血缘之正统,金国虽然强大,但属于自立为王,尽管有所谓的祖训,但并不符合正统观念。

从民族层面看,宋朝乃是中原汉族,而金国只是当时少数民族所建立的政权,从华夷之辩的角度论也不具备合法性。

从民本的思维来看,金国带领军队南下,先灭亡辽国,后又违反合作盟约进攻北宋,注定不得民心,也难以自称正统立足。

除此之外,金国还将此前好几个朝代的皇帝都信奉为自己的祖先这种行为也有些欲盖弥彰,不同姓氏的祖先,是对血缘的破坏,也是传承中的大忌。

清朝在参考古代多个正统观念之后发现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金国都无法被称之为正统,所以才奉宋朝为尊。

更重要的一点,清朝虽然没有将金国视为正统,但却采纳了它的一些思想,即完颜亮的“实现天下之统一者均可为正统”。

清朝奉宋朝为正统,之一满足了血缘传承,第二结合孔孟之道消除了民族之间的分歧,更是在民本的基础上完成了大一统的局面,所以顺理成章的成就正统之位。

总结

对清朝来说,与其将一个竭力渲染自己正统地位的金国奉为正统,不如直接将公认具有正统地位的大宋尊为正统,因为清朝的目的是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而不是认祖归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5/597036.html

“清朝为何不尊金朝为正统,反而要以宋朝为正统?” 的相关文章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神通:唐朝宗室名将,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李神通(577年~630年),本名李寿,字神通,陇西成纪人,唐朝宗室名将,唐太祖李虎的孙子,隋朝海州刺史李亮长子,唐高祖李渊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大业十三年(617年),得知堂兄李渊晋阳起兵,跟随平阳公主割据鄠县响应。进入长安后,拜光禄大夫、宗正卿、郑国...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要被腰斩的时候 朝廷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晚年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何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秦始皇一统六国的过程中,李斯的谋略可谓是必不可少。秦始皇一统六国后,李斯也协助秦始皇做了对中国影响深远的许多事。李斯剧照可以说,李斯是备受秦始皇重视,既然如此,李斯结局会...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棣没有跟朱标争夺过太子之位,是因为什么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回想我国封建王朝,曾给世人留下太多遗憾和无法弥补的创伤。比如在古代,明明某些人很厉害,可偏偏天妒英才,结果导致不错的局面瞬间变成了无法挽回的悲剧。比如大将霍去病,抗金英雄岳飞,秦始皇的太子扶苏,又比如朱元...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出身不高,为何能一生享尽殊荣?

庆贵妃陆氏是乾隆后宫里非常特殊的一个妃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庆贵妃陆氏的出身,在《清史稿》中并没有记载,只是说她是陆士隆之女。陆士隆是汉人,也并不是权高位重的官员,因此,陆氏坐定了是汉女出身。根据满清后宫祖制,皇帝的嫔妃必须从满洲八旗显贵中择选。因此汉女想在后宫占一席之地,...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于谦作为明朝的功臣 夺门之变时于谦为何没有阻止

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于谦不是忠臣吗?他为什么不去阻止“夺门之变”?,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夺门之变时,朱祁镇被囚禁在南宫。不管筹划政变的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是从哪里出发,政变这个事件,是从打开南宫之门、迎出朱祁镇开始的。南宫位于现在北京东城区普渡寺位于南池子大街,原址是南...

历史上纪晓岚在嘉庆登基掌权之后,是什么下场?

历史上纪晓岚在嘉庆登基掌权之后,是什么下场?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驾崩。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纪晓岚与和珅都是乾隆身边的宠臣,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乾隆去世后,嘉庆却立刻赐死了和珅,那么,纪晓岚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其实,纪晓岚与和珅完全是不一样的两种臣子。1754年,才华横溢的纪晓岚31岁高中甲戌科进士,从此进入仕途。纪晓岚最...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汉末三国时期,东吴都诞生过哪些英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武将方面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十二虎臣”;文官方面曹操有“五大谋士”,刘备有“卧龙凤雏”,孙权有“四英杰”。除了“四英杰”“十二虎臣”,东吴还有“五君子”。东吴五君子的出处颍...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司马懿是不是在害怕诸葛亮 司马懿又是怎么评价诸葛亮的

对司马懿惧怕诸葛亮吗?司马懿评价过4次诸葛亮,你看他都说了些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一、极致化的诸葛亮和司马懿无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正史,诸葛亮和司马懿的碰撞,都堪称是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同属于极致化人物。概括说来就是存在着两同和两不同。所谓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