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临终选了女婿梅殷为托孤大臣,谁知,7年后他却离奇溺亡

中国历史2周前 (06-08)9

1398年,朱元璋病危,他把驸马梅殷叫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说:“你向来稳重忠诚,朕将允炆托付给你。”梅殷扑通跪地领旨,谁知,朱元璋颤颤巍巍,从床头拿出一个匣子递给他。

梅殷,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自幼聪明,文武双全。朱元璋经过多番考察,将宁国公主赐婚予他。

婚后,朱元璋经常设家宴,与梅殷谈经论道,梅殷应答自如,头头是道。朱元璋对他欣赏有加,不久将他调任山东学政。

1398年,朱元璋卧病在床,他感觉自己大限将至,于是单独召见梅殷。

梅殷跪在龙榻前,朱元璋把他叫到跟前,拉着他的手说:“你老成忠信,朕将允炆托付给你,你要好好辅佐他。”

梅殷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儿臣定不负使命。”

梅殷以为朱元璋交代完了,不料,朱元璋颤颤巍巍坐起身,从床头拿出一个匣子递给他。梅殷双手举到头顶接过匣子,小心翼翼打开,拿出一卷东西。

原来是一道密旨:如果有人图谋不轨,你替朕讨 伐他们!

梅殷再次跪下接旨,但心情却犹如泰山般沉重。

不久后,朱元璋去世,22岁的朱允炆继位。朱允炆忌惮各位藩王叔叔的势力,一上来就要削藩,梅殷苦口婆心劝阻:“时机未成熟。”

但他一意孤行,几个藩王被削藩后,朱棣发起“靖难之变”,一路南下,直逼南京。

朱允炆任命梅殷为淮安总兵,让他守淮安城,梅殷受命每日操练士兵,号令严明。

后来,朱棣兵临淮安城,他听说守城的是妹夫梅殷,自己向来与宁国公主亲厚,便很开心地写信给梅殷。

梅殷打开信,朱棣是这样写的:“本王为尽孝道,打算入京给父皇上香,还请妹夫借道通过。”

梅殷知道朱棣入京的真实目的,便给他回信:“太祖生前有遗诏,禁止诸位藩王入京吊唁,不遵者不孝。”

朱棣看了信后恼羞成怒,又给梅殷写信:“本王入京是要诛杀奸臣清君侧,这是天命所在,不是凡夫俗子可以阻挡的。”

收到第二封信的梅殷气得面红耳赤,大喝一声:“把来使拿下,割去耳鼻!”

梅殷看着满头鲜血的使者,愤怒道:“留下你的嘴,回去告诉朱棣,什么是君臣大义!”

朱棣得知派去的使者被梅殷割了耳鼻,气得暴跳如雷,从此对梅殷怀恨在心。

但是梅殷手握40万大军,他不敢与之硬碰硬,无奈之下只能改渡泗水,绕道扬州。

1402年,朱棣攻下南京,成为明朝第三位皇帝。

此时,梅殷并不知道南京的情况,仍坚守在淮安,朱棣想不费一兵一卒收服梅殷的40万大军。

于是,朱棣逼迫宁国公主给梅殷写血 书,并答应不会追究,还会给封赏。宁国公主咬破中指,蘸着鲜血写完。

梅殷收到血 书,得知朱允炆已死,朱棣已经登基,他的眼泪夺眶而出,看着血 书想到妻儿的安危,便答应归降。

朱棣为了表示对建文旧臣的宽宏大度,亲自迎接梅殷,并关切地说:“驸马劳苦功高。”

梅殷不屑道:“劳而无功。”这话明显在揶揄朱棣,朱棣面上一沉,但此时不能发作,心里想的是找机会除掉梅殷。

1405年,前军都督佥事谭深和锦衣卫指挥使赵曦,奉旨带梅殷入朝议事,途经笪桥时,谭、赵二人将梅殷挤到桥下,梅殷溺水而亡。

有目击者向朱棣告发,二人被抓入大牢审问,他们直呼是朱棣安排的,朱棣大怒,命人打掉他们的牙齿,并即刻处死。

宁国公主听说驸马溺亡,哭着跑进宫拉着朱棣的衣袖:“你不是说不杀他吗,你还我驸马。”

朱棣强装镇定:“害死驸马的人已经被处置。”

宁国公主知道驸马的死跟朱棣脱不了关系,但苦于无证据,如果继续纠缠下去,恐会连累孩子,便不再提起。

梅殷作为朱元璋唯一的托孤大臣,他想忠诚于幼主,但朱允炆已经不在。

他在朱棣面前是一个尴尬的存在,他的结局,或许在朱元璋临死前就已经注定。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7839.html

“朱元璋临终选了女婿梅殷为托孤大臣,谁知,7年后他却离奇溺亡”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二儿子 李世民做怎么坐上皇位的

李世民作为李渊的二儿子 李世民做怎么坐上皇位的

对李世民是如何当上皇帝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李世民是唐朝创始人李渊的二儿子,李渊遵循立长的原则让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但最终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成为了皇帝,也就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在历史上也存在诸多争议,大部分人是认为太子李建成主动发难,想在玄武门这个地方...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雍正和乾隆相比 两人谁更加优秀,成就更大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雍正和乾隆,哪一个更优秀,所获得的成就更大?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股批判乾隆,赞扬雍正的风气,包括笔者自己也写过类似的文章。在众多的评价之中说雍正勤政务实,乾隆富二代挥霍无度几乎占了主流,虽然这样的观点不无道理,但是作为一个帝王...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康熙继位后是什么样的 康熙又是怎么对待兄弟的

康熙继位后是什么样的 康熙又是怎么对待兄弟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皇帝成功继位后,他的兄弟们下场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康熙继位比较平稳,没有兄弟争权,所以康熙即位后对待几个兄弟也是非常好,康熙也算是历史上比较重视兄弟亲情的皇帝之一。接下来想说明这个问题就得先从康熙的老爹顺治有多少个儿子说起,看看康熙...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蜀汉后期国力衰退,武将之中只有廖化苦苦支撑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蜀国后期猛将廖化的故事。公元219年,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吕蒙活捉,最后在临沮斩首,关羽手下的士兵得知他死后,纷纷投降孙吴,不过关羽死前还替蜀汉留下一名猛将,这人之后也继承忠义的品德,屡屡替蜀汉立...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派遣和尚去各藩地辅佐,是什么用意?

朱元璋,中国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明史·姚广孝传》中,非常明确地记载了朱元璋在全国各地选拔和尚,以及把和尚派给各藩王的故事。“洪武中,诏通儒书僧试礼部。”“高皇后崩,太祖选高僧侍诸王,为诵经荐福。”第一段文字讲的是,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丢了江山?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生于应天府,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在位四年,年号建文,史称建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明朝靖难之役都是一场堪称神奇的战争。拥有全国资源且有天子名分的建文帝朱允炆,竟然会在朱棣面前完...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三国时期东吴大臣,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吾粲(?―245年),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吾粲初为县中小吏,后得县长孙河赏识,担任曲阿县丞,又升任长史,治理有声名政绩,与同郡人陆逊、卜静等齐名。孙权任车骑将军,征召吾粲为主簿,外任山阴县令,入朝为参军校尉。黄武元年(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