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范汉杰最恨廖耀湘才对,为啥却揪住王耀武不放,使其差点无法特赦

中国历史5个月前 (06-08)510

看过影视剧《特赦1959》或《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的人,恐怕都会有一个疑虑:国军重量级人物里杜聿明、王耀武、陈长捷、黄维等,不是主角就是关键配角,哪怕特务沈醉都没事出来混脸熟。

可为啥范汉杰和廖耀湘,却几乎没啥戏份?须知,范汉杰和廖耀湘是辽沈战役中最关键的两位,可谓是一头一尾。

也就是说,辽沈战役始于先打锦州的范汉杰,收尾在全歼廖耀湘第九兵团,在干掉了这两位之后,辽沈战役几乎就胜利结束了——如此关键的人物,咋在相关功德林战犯的影视剧中,却处理的那么草率?莫非级别不够?非也非也!

先说范汉杰,黄埔一期的老大哥,是“带衔入学”。即,范汉杰考入黄埔军校时,人家已经是正儿八经的上校军衔了。只这一条,就瞬间秒了所有黄埔生。

若论官职,“东北剿总副总司令”不是更大的,范汉杰的更高官职是“陆军副总司令”。这在黄埔生中,唯有他的一期同学关麟征压过了他一头——在蒋介石下台后,关麟征曾短暂出任过陆军总司令(正职)。

别管有无实权,现在就问诸位:范汉杰这官职大不大吧!所以谁敢说范汉杰的级别不够?

再说廖耀湘,虽是黄埔小老弟,但架不住人生开挂,所谓“双眼花翎”。左手是黄埔军校,这张最硬的“土文凭”,右手法国圣西尔军校,这张国际四大军校之一的“洋文凭”。

论文凭,唯有孙立人能跟廖耀湘相提并论,一张清华大学的土文凭,一张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也是国际四大军校之一)的洋文凭。现在明白为啥远征军里,孙立人和廖耀湘那么牛闪闪,并称远征军双星了吧?

盖因这哥俩都会一口地道的外语,能跟史迪威一起愉快地撸串、谈人生,这点杜聿明就吃亏了。因此,廖耀湘为啥后来者居上,竟然统领了国军最精锐的第九兵团?道理就在这——在孙立人出局后,唯有廖耀湘了!

因此廖耀湘级别不够?要看跟谁比,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言,廖耀湘都是处于之一梯队的国军名将。既然排除了级别问题,那为啥这两位会被隐身处理?

廖耀湘的情况最简单,盖因他被咱刘伯承元帅看中,请去南京军事学院,当“常乃超”给李云龙、丁伟、孔捷他们上课去了。所以造成了廖耀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缺席了功德林内的“龙争虎斗”。

那么范汉杰呢?他的情况最隐晦,一切要从范汉杰被俘后说起了。当时范汉杰、廖耀湘、郑庭笈等人都被关在佳木斯。

话说这一天,已经被送至功德林的王耀武收到一个坏消息:范汉杰在佳木斯那嘎达,写了一份揭发材料,被辗转送到功德林了。内容则是揭发,王耀武是杀害方志敏的凶手。

自然相关人员极其重视,喊来王耀武让他如实交代。王耀武都吓坏了,须知自他被生擒后改造的更好,都当上了学习委员。可今天他却发现:管理所的人,那双眼都放着寒光,全无往日的友善。

很明显潜台词就是:这么重要的事,你王耀武为啥不老实交代?你想干啥!

王耀武连忙解释:我虽罪恶很大,死不足惜,但杀害方志敏这事我却是冤枉的,因为当年我是在跟徐海东正面交战。后来也不知国军那边是咋整的,把活捉方志敏这事安在了我的部队头上。而我由于贪功,就没澄清……

所以,如今只有一个要求“希望组织上能把 *** 时期搞错了的案件匡正过来,惩办凶手,以慰英烈”。

但问题是,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还有一些地区尚未解放,所以根本没法彻查。于是这事就暂时先放下了,至于范汉杰的那封揭发信,也被妥善保管,待水落石出之时。总之吧,王耀武那段时期,是过得心惊肉跳。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远在佳木斯的范汉杰,咋揪住自己不放呢?按理说,范汉杰应该最恨廖耀湘才对。

须知,是范汉杰一手筹划的锦州会战,并得到了蒋介石的首肯和支持。于是以锦州为核心,组成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侯镜如(来自华北的部队)的东进兵团,要东西并进跟东野决战。

按理说,范汉杰的这个方案,是相当牛的。奈何却啥也架不住自己人拆台,而廖耀湘就是一个“拆台小能手”,先是磨磨唧唧行动,在打下彰武之后,非但不立马来救援锦州,反而变身“奸商”,贩卖东野存在彰武的高粱米等物资,大发横财。

最终锦州失守,范汉杰被生擒,而廖耀湘也没快活多久……那么范汉杰为啥,放着廖耀湘不恨,反而千里迢迢的揪住王耀武呢?如今已经没人知道答案了,但通过蛛丝马迹却能反推。

笔者认为,恐怕这是范汉杰“一厢情愿”的误会。范汉杰虽是国军大佬,但被生擒后却是心态更好的。

比如对廖耀湘来言,在佳木斯时他最痛恨去厕所都要喊“报告”,可范汉杰却能苦中作乐,想去厕所时便高举起手来,一声大喝,“报告小便”或“报告大便”。

最初时看守人员没在意,但很快就发现问题了,你个范汉杰拐弯抹角的整活啊,最终严厉告知他:以后只喊“报告”,别带那么多零碎。

后来范汉杰到了功德林后也这心态,全然不管功德林内,各路好汉之间的“龙争虎斗”,就抱着高等数学研究,表示:我出去了,想去大学教书,如今这是多好的进修机会,还互相斗个啥?

这就是为啥范汉杰隐身的原因,他就不掺和功德林的内斗,自然关于他的矛盾点就小,就没有啥故事发生,你总不能用特写镜头展现范汉杰和那本高等数学吧!小煤山大捷、食堂会战、邱行湘大战康泽,黄维捣鼓永动机等事多精彩。

明白了范汉杰为啥隐身,他揪住王耀武不放,也就好理解了。因为王耀武和方志敏那事,在国军内是非常著名的,可谓王耀武的发迹一刻。

于是为了写材料,范汉杰就把这件国军战将都知道的这事给写上了,结果谁也没想到,却给拔了头筹(范汉杰不写,别人也会写),让王耀武差点因此事无法特赦。

那么是王耀武杀害的方志敏吗?还真不是!在新疆解放后,杀害方志敏的真凶被缉拿归案并在报刊上公布,一下子洗脱了王耀武的罪名。

不过事情虽大白天下了,也必须要批评一下王耀武:心莫贪,手莫伸啊,因果循环可真不是一句空话!这幸亏是搞清楚了,若没搞清楚呢?还会之一批被特赦吗……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855.html

“范汉杰最恨廖耀湘才对,为啥却揪住王耀武不放,使其差点无法特赦” 的相关文章

雍正为何要让鄂尔泰在自己死后辅政?原因是什么?

雍正为何要让鄂尔泰在自己死后辅政?原因是什么?

雍正帝,清朝第五位君主,1722年—1735年在位。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有这么一段记载:……但倘心力之所不能,无可奈何之事,亦不得不为预备,不然则朕为天地列祖之罪臣矣……皇子皆中庸之资,朕弟侄辈亦乏卓越之才,朕此血诚,上天列祖皇考早鉴之矣...

袁涣是谁?他为何会拒绝吕布写信辱骂刘备的要求?

袁涣是谁?他为何会拒绝吕布写信辱骂刘备的要求?

袁涣作为三国时期的官员,他的名气并不是很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吕布是汉末割据诸侯之一,在演义中是三国第一猛将,天下无敌,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美誉,但是,不管是正史中还是演义中,吕布却都有个致命的缺点,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这一点与小人何异...

纳兰明珠对康熙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有何过人之处?

纳兰明珠对康熙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有何过人之处?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帝论功行赏纳兰明珠名列前茅,是为大清立下奇功。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从夏、商、周到元、明、清,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犹如一扇多彩的屏风,推开这扇隔板,你会发现历史原来如此瑰丽多彩,让人神往。历史还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射出许许多...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嘉庆死后死因成谜 嘉庆死因到底是什么

还不知道:嘉庆皇帝驾崩后,为何他的死因成谜,还被传出4种说法?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历史第五位皇帝是嘉庆帝,是乾隆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五年被立为皇储。乾隆当了几年太上皇,嘉庆四年驾崩。嘉庆皇帝亲政后,首先把贪官和珅收拾掉,并平息了白莲教起义。嘉庆在位时,勤勤恳...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三国时期东吴学者,是个文武全才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华佗是唯一一个能救治曹操的人 曹操为何还将人杀了

还不知道:当年曹操为啥非要斩杀华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三分,正是一个群雄并起人才辈出的时代。而称之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曹操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他在三国当中的人气可以说是高到了极点。但是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因此也滥杀了不少的无辜百姓,就连华...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历史上刘备在临终前选择的托孤大臣分别是谁?

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之情自此成为千古美谈。 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汉昭烈皇帝刘备病逝于白帝城。刘备死前,有过托孤,受委托人是诸葛亮和李严。“先主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这次托孤在后世有很多解读,也有很多争议。其中一个争议是,刘备选择托孤的人选中,为何没...

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是韩信吗 这位诸侯才是真正的人

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是韩信吗 这位诸侯才是真正的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和项羽的楚汉之争,双方实力转折关键不是韩信,而是这位诸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语: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始皇虽然费尽心机灭掉六国,一统天下但这份统一并没有持续太久。到了秦二世时期,由于秦朝实施暴政。导致天下各地起兵反秦蜂拥而起。其中...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