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还剩多少

中国历史3个月前 (06-10)380

康雍乾到底算不算是中国封建王朝的盛世?如今网上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多。

甚至有人说康雍乾时期随着人口的大爆发,普通民众的生活甚至还不如前朝,并逐渐衍生出对清王朝的口诛笔伐。

诚然,清王朝后期的确拉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序幕,但应该更加理智的看待康雍乾三朝。

至少在康熙驾崩时,国库盈余2176万两,雍正死后有3453万两,从整体收入来讲终究是盈余的状态。

那么乾隆驾崩时,国库里又有多少盈余呢?清王朝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覆灭的呢?

钱往哪里花?

与其说康雍乾三朝是盛世巅峰,倒不如说是封建王朝的落日余晖。

其实从进入明朝中期开始,中国封建王朝就已经垂垂老矣,无论是明末的小冰河期,还是日益膨胀的农民军起义,都是影响王朝安稳的重要因素。

但这些自清军入关之后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有清一朝,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持续爆发。

最早是顺治时期清军入关之后的剃发易服运动,导致南方 *** 爆发了一系列流血牺牲事件。

康熙时期又有三藩之乱和征讨准葛尔,其中还伴随着一系列反清复明行动。八旗兵连年都在战乱的状态中。

清朝时期最平稳的应该就是雍正一朝,当时国家的主要军事行动都集中在西北,由年羹尧主持。

乾隆皇帝标榜十全老人,要达到仙人未曾达到的十全武功,不仅先后平定大小和卓之乱,还让福康安翻越喜马拉雅山征讨缅甸。

战乱是封建王朝时期影响国家收入最重要的一环。

伊莱大规模的战乱需要国库筹集粮草军马,对于上万人的军队来说,每一次花销都无比巨大。

二来一旦战乱开始,国家就必须大规模征兵,青壮年劳动人口被征入军队,百姓们耕种的收入会随之减少,纳税也就更加艰难。

最后,如果战乱波及到了肥沃的土地,那么短时间内这里的百姓将会大规模迁徙,土地也将暂时无法耕种,对于国家整体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当然,军事行动只是影响赋税收入的关键一环,除此之外还有更加重要的人口和吏治。

首先从人口上讲,从满清入关之后,至少中原和直隶一带进入了长久的和平阶段。封建王朝一旦进入和平时期,人口就会进入迅速增长阶段。

从康熙中晚期开始,中国人口开始进行了快速增长前的准备阶段。

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六十年,中国总人口达到2914.8万人。后世学者认为这可能只是户籍人口,真正的总人口应该远在这个基础之上。

到了雍正时期,雍正皇帝推行两大政策,彻底加速中国人口增长。

钱从哪里来?

之一是摊丁入亩。

古代的税收制度十分复杂,包括田地税,人丁税,还有各种名目的徭役,甚至男丁女丁,半丁和老人的赋税要求各不相同。

这种税收制度不仅加重了百姓的生存负担,由于项目繁重,在计算的过程中经常出现误差,这也就给很多官员贪污受贿创造了机会。

于是雍正皇帝推行摊丁入亩,废除各种各样的税收制度,所有赋税一律按田地征收。

一亩田养一口人也是收同样的赋税,一亩田养十口人也是受同样的赋税,同时皇帝下令,重新丈量全国的土地,查出很多官员和大地主藏匿的土地以及佃户,让他们恢复自由人的身份。

清 *** 把田地分为三六九等,根据粮食作物的收成来判断,收成好的自然纳的就多,收成少的自然缴的就少。

所以老百姓们为了生存,在现有的田地基础上只能多生孩子,孩子生的越多,能耕种的劳动力也就越多,生产效率就会有所提升。

第二个政策是火耗归公。

所谓火耗就是经营融化过程中的损耗。

当时老百姓上交赋税并不是把自家的粮食拉到官府,而是要把粮食换成钱,把钱上交给官府。

但由于每户人家上交的赋税不一样,所以将来的银两有大有小,有整有碎。

当然官府是不能把这些碎银两送到国库去的,否则到时候清点起来也很麻烦。所以他们会把老百姓交上来的银两重新火融,融化之后做成大小,重量相等的银子。

但是当银子融化并且进行二次加工的时候肯定会产生损耗,银子越多,损耗越大。

官府自然是不愿意自己出钱填补损耗的,所以在征收赋税的时候干脆向老百姓多收一些,直接填补损耗。

当然这也是旧时官员贪污的一个重要渠道,相当于是开放了自行收税的特权。

雍正皇帝下旨把这项特权免掉,所有的损耗应该由 *** 承担。减免了这项苛政之后,老百姓的生活更好一些,所以迎来了中国人口的大增长。

乾隆时期自然还是延续雍正时期的很多政策,虽然在不停的打仗,但人口依旧蓬勃增长。

而且乾隆皇帝将雍正的很多政策进一步推行,更加便利了百姓民生。

乾隆时期爆发过不少的天灾人祸,所以朝廷每年都会拨定向的款额来援助灾民,虽然这些钱很多都被层层盘剥进了贪官污吏的口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到底寥胜于无,也算是为不少人提供了生存成本。

据《清史稿》记载,在乾隆年间,中国总人口已经暴增到2.97亿,和康熙时期的2900万相比简直是成倍增长。

人口多了,国家征收的赋税也就多了,国库里的钱自然也更多了。

最后是吏治方面,三位皇帝的举措各有不同。

康熙早年轻症的时候的确励精图治,对于贪官污吏一直推行严刑峻法。

尤其当时八旗入关的时候,还有圈战皇庄的风俗。

所以皇庄就是专门供应皇家的庄园,在这里工作的电能不是自由人,他们赚的每一分钱都要上交给主人,而不是国库。

而国家的财政部门也没有资格去向皇庄要钱。

这就意味着只要皇庄越圈越大,富的是皇帝,苦的是国库。

谁是大清的罪人?

把圈占皇庄发挥到极致的还要数鳌拜,康熙皇帝擒拿他的时候,给他定的大罪里就有这一条。

当然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皇帝生气也能理解,毕竟鳌拜是打着皇帝的名义圈庄子,钱全进了他的口袋。

但无论康熙皇帝是出于何种目的,自从鳌拜去世之后,这一风俗的确有所收敛,普通百姓也就有了更多的田地可以耕种。

不过到了康熙晚年,或许是上了年纪之后性格有所变化,皇帝对贪腐的惩治力度大不如前。

即便如此,在他临终的时候,国库里还是剩下了2716万两。

雍正皇帝上台之后,对贪腐意思十分看重,自上台之时就进行了多方的动作,雍正皇帝自己都过得十分节俭,谁要是敢贪腐就真的撞在了他的刀刃上。

在雍正皇帝夙兴夜寐的整治下,他给乾隆皇帝留下了丰厚的家底,据说雍正去世时留下了3453万两白银。

很多人认为乾隆对贪腐是相当纵容的,不然也不会纵容出一个富可敌国的和珅。

但其实乾隆皇帝也就是对和珅比较宽容,纵观乾隆一朝对贪官都是相当严厉的。

所以也有很多人怀疑,和珅贪财只不过是乾隆的一种手段而已,他把和珅当成一种变相的存款方式。

所以到了乾隆去世的时候,和珅一家家就给嘉庆皇帝留下了8亿两白银,另外国库里还有7000万两白银。

不过比较可惜的是,此时的清朝正在经历通货膨胀,这时候国库的7000万两白银和雍正时期的3000多万两没有很大区别。

至于和珅的钱全部流入了嘉庆皇帝的口袋,算不上是国库的财政收入。

所以很多人就认为,乾隆执政这些年完全是历史的倒退,非但没有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反而疯狂闭关锁国,导致最终的灭亡。

关于乾隆闭关锁国,最为人诟病的就是马戛尔尼使团来华。

对于这场东西方两个大国的政治会晤,很多人都聚焦在所谓的礼仪问题上,表示就是因为使团不愿意向乾隆皇帝行叩拜大礼,所以皇帝才不愿意和他们通商,顺便封锁了南方口岸。

但其实除了礼仪问题之外,使团还向大秦提出了几点要求。

他们要派代表留在北京照管全国的买卖,要皇帝允许他们的船进入中国内河减税通行,要皇帝对他们的买卖提供优惠政策,甚至要中国在舟山给他们画一块岛屿,让他们的买卖商人在这里长久居住,最后还要求中国允许他们进入国内传教。

如果说通商条款还算是正常的话,那么开放关税,分割土地,给予最惠国待遇,甚至允许他们传播宗教,这些条件对于任何一个封建王朝的君王,乃至现在的文明国家来说都是相当具有冲击力的。

因此乾隆皇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通过时团他认为洋人奸猾狡诈,所以才更加严厉的封锁南方口岸,只允许在虎门一处对外交易。

不可否认,乾隆皇帝故步自封,把清王朝推向无可挽回的深渊,但当时英国的条款也包含着挑衅和试探。

无论任何一位皇帝坐在乾隆的位置上,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因为皇帝所代表的这个时代已经逐渐没落,最终必将走向衰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7963.html

“康熙死后国库剩2716万两,雍正死后剩3453万,乾隆去世时还剩多少” 的相关文章

明穆宗朱载坖一生的功过应该怎么评价?

明穆宗朱载坖一生的功过应该怎么评价?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明穆宗朱载坖的故事。明穆宗朱载坖(1537年3月4日-1572年7月5日),明朝第十二位皇帝(1566年-1572年在位)。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母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明世宗病死后继位。少年时因其...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汉宣帝是位什么样的皇帝?对汉朝有哪些作为?

刘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仪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其指,自立许婕妤为皇后。”——《汉书·外戚传》“是时霍将军有小女与皇太后亲,公卿议更立皇后,皆心拟霍将军女,亦未有言。上乃诏求微时故剑。大臣知指...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故事?

韩令坤,五代至北宋初年著名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显德二年(955年),韩令坤参与后周伐南唐之战,获得歌伎杨氏,对她十分宠爱。不久韩令坤俘获唐将陆孟俊,准备将其送给皇帝。杨氏因为全家遭陆孟俊杀害,恳请夫君韩令坤替自己报仇。然后韩令坤杀了陆孟俊,替杨氏报了血海深仇。那韩令坤是...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自以为功劳特大最终作茧自缚

杨仪(?-235年),字威公,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最初为荆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后投奔关羽,任为功曹。关羽遣其至成都,大受刘备赞赏,擢为尚书。因与尚书令刘巴不和,调为弘农太守。建兴三年(225年)任丞相参军,此后一直跟随诸葛亮战斗。...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在攻打楚国前,王翦要了什么样的奖赏?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王翦为求自保,向秦王要田要地要房屋的事情,在后世广为流传。这事讲的是,秦王在灭赵国、残燕国、亡魏国之后,准备攻打强大的楚国。于是他问王翦怎么打?王翦说,得给60万兵力。秦王觉得兵力太多了,于是问王翦的副手李信。李信说,只需要20万兵力就...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是什么人?他最后是如何被杀的?

司马冏,齐王司马冏,字景治,是西晋八王之乱中其中一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永康二年(301年),西晋齐王司马冏首先起兵讨伐篡位的司马伦。最后司马伦兵败被杀,司马冏威望大增,成为辅政大臣。但司马冏辅政不到一年,就被长沙王司马乂诛杀。为何除掉逆臣的司马冏会迅...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唐朝画家、绘画理论家,擅长书画,精于鉴赏

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人。唐朝大臣、画家、绘画理论家,中书令张嘉贞玄孙,殿中侍御史张文规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三代相门,博学有文辞。擅长书画,精于鉴赏,初为左补阙。大中初年(847年),迁任祠部员外郎。咸通三年(862年),任舒州刺史。...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