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三学霸林嘉文,距高考百天时跳楼,遗书中:一生看透两件事
“活着太苍白了,我不屑于活着……”
一个16岁就出版了史学巨著的“天才少年”,却在距离高考前100天时选择从高楼一跃而下。临终前,他留下一封长达三千字的遗书。
原来,他的一生看透了两件事情。
那么,这个少年为何在18岁时自愿走向死亡?
他看透的两件事又是什么呢?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璀璨耀眼的学术明星
在西安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中诞生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林嘉文。
从小生活在书香门第,父母是知识分子,母亲与祖父母均为从教多年的资深老师,谙熟历史典籍。
林嘉文自小就沐浴在这浓重的学术氛围中,他对历史文化便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
家中成堆的书籍成了林嘉文探索知识的源泉,父母也全力支持他的兴趣。
无论是购置昂贵的古籍名著还是满足其出游求学的愿望,都尽更大努力去满足。
在这样优渥的条件下,林嘉文对历史的痴迷之心如雨后春笋般疯长。
一次偶然机会,林嘉文在电视上看到了《百家讲坛》,顷刻间便为专家学者的深入解析所折服。
历史的神奇魅力瞬间迷住了这个少年的心智,从那时起,他再也离不开这个节目,每一期都被他视为珍宝。
年龄渐长,林嘉文热衷于阅读各种史书典籍,从《资治通鉴》到《史记》,无一不被他捧为心爱之物。
更令人叹服的是,林嘉文不仅通读群书,更能融会贯通、独抒己见,对历史有着独到而深邃的见解。
这份执着和专注,让林嘉文在同龄人中很快脱颖而出。
他不仅是一名“历史学霸”,就连其他科目的成绩也名列前茅,堪称全方位的学习尖子生。
进入西安重点中学后,林嘉文凭借出众的历史造诣而备受师生推崇,被亲切地称为“林老师”。
更令人惊叹的是,仅仅在16岁那年,林嘉文便出版了自己的之一本著作《当道家统治中国》。
这本长达30万字的巨著,内容之丰富深刻令业内人士也对之赞叹有加。
紧接着,林嘉文又在次年写就了专著《忧乐为天下》。
书中独到的见解令多位专家学者为之折服,称赞林嘉文是“史学界璀璨新星”、“解放后最年轻的学术作者”。
一时间,人们对这位天资卓绝的“史学奇才”充满了无限期许。
在当时,林嘉文的崛起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所有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
人们期盼着这个才华横溢的少年能在史学界大放异彩,成为学术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
谁也想不到,他光辉灿烂的前程却注定戛然而止。
天才少年的囚笼
作为一名历史学家,林嘉文的确拥有过人的天赋和见解。但结果却让人扼腕叹息,正是这份特立独行,反而将他推向了人生的绝境。
从小就凭借着出众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林嘉文就与同龄人拉开了距离。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的探索中,与这个年龄阶段的其他孩子渐行渐远。
那些充满稚嫩与率性的玩乐,早已与他无缘。
而取而代之的,是日复一日枯燥地研读和思考。
林嘉文时常一个人沉浸在书本中,默默地咀嚼着前人留下的点点滴滴。
独自思索的时候,仿佛整个人都与世隔绝,生活在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这种超越年龄的专注和执着,无疑加深了林嘉文与同龄人的隔膜。
不仅言行举止与同窗格格不入,就连思维方式也与旁人相去甚远。
林嘉文仿佛生来就是异类,注定要行走在一条只属于自己的道路上。
就这样,一个追求纯粹知识的孩子,被赋予了“少年天才”的光环。
人们对他充满了过高的期待,认为他必将大有作为,成为学术界的领军人物。
然而林嘉文自己却对此深感压力和负担。
随着声名的不断攀升,林嘉文不得不承受来自各方的炒作和不实猜测。
媒体更是巧舌如簧,试图将他包装成所谓的“明星作家”。
但林嘉文这个内向敏感的孩子,只是渴望通过写作来分享知识,而并非给自己贴上“天才”的标签。
被舞台聚光灯环绕,他失去了做个普通少年的自由。
内心对自由的渴望,与外界对“天才”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分歧和矛盾。
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配得上&34;这个沉重的称号。
一开始,他曾拒绝任何宣传,并要求隐瞒年龄,希望能够保有自己的空间,但这一愿望最终还是破灭了。
被赋予的“天才”身份,成为了他成长路上的枷锁,令他无法自由前行,最终迷失了方向。
内心对自由的向往,与外界对“天才”的期望,形成了巨大的分歧。
这种扭曲的羁绊,注定让林嘉文难以走出自己的人生轨道。
难寻归宿的异乡客
写作固然给林嘉文带来了一时的名声,却也催生了他内心前所未有的彷徨和孤独。一个人如果与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那他注定会成为一个永远的异乡客,无法寻觅到自己的根。
追求学识和独立思考,就注定了林嘉文要与主流价值观产生分歧。
他与大多数青春期男孩完全背离,不再沉浸在那个单纯而快乐的世界里。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超前的成熟,一种对现实世界的透彻洞见。
生命对林嘉文而言,已不再是一帆风顺的旅程,相反,它变成了一个迷宫,到处是死路和绝境。
而他年轻的心智也承受不住太多压力和挣扎。
林嘉文对生活渐渐失去了热情和动力,沉浸在阴郁的情绪之中无法自拔。
一次次舆论的狂轰滥炸,一次次朋友的离弃和背叛,都让林嘉文的内心更加封闭。
他渐渐发现,自己在同龄人中显得太过与众不同,无法真正打成一片;而成年人的世界里,他又太过年轻,很难被人理解和接纳。
纵使他拥有惊人的学识和见解,却也难以在真实的生活中寻获安身立命之所。
一个人注定要孤独,又怎能不向命运低头?
正是这种无家可归的孤独,最终导致了林嘉文情绪的崩溃。
抑郁症就像一个无形的囚笼,将这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囚禁其中。
不仅生活失去了乐趣,就连最钟爱的学习和写作也无法再给他带来满足感。
林嘉文开始频繁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需要依赖药物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
然而内心的绝望和厌世情绪却在逐步蔓延,最终吞噬了他最后一丝生的希望和勇气。
活着对他来说,已经失去了所有意义和吸引力。
离世前最后的沉思
&34;
这是林嘉文在遗书中写下的一段话。
读来令人心酸万分,一个纵横捭阖、无所不能的少年,却对自己的未来如此失望和绝望,这是何等的悲哀?
但也许,正是因为林嘉文超前的洞见力,才会让他对生命有如此透彻的认知。
正如他所言:“问太多、想太多是种折磨,因为这样的情况下,人会很难变得简单肤浅起来。”
在常人眼里,林嘉文前途无量,有着无限的可能性。
然而在他自己看来,未来的路途已经走到了尽头,前方别无去路。
旁人眼中的“天才少年”,不过是一个被生命命运捉弄的囚徒。
他对生命的局限性、对世俗生活的厌倦,都源于自己的特立独行。
纵横捭阖于学术领域,却找不到在现实世界立足之处,这种矛盾与困境,注定要将林嘉文推向绝境。
更令人痛心的是,就连最后临终前,林嘉文都没能得到亲朋好友的疼惜和安慰。
在他留下的遗书中,虽有对父母和师长的祝福,却没有提及自己的苦恼。
或许正是因为早早领悟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林嘉文才会如此贪婪地投入到历史研究中。
那些已经远去的英雄人物,成了他能够暂时依附的避风港湾。
历史给予他的慰藉,也同时剥夺了他去亲近现实生活的动力。
越是沉醉于过往辉煌,他越是与当下现实格格不入,渐行渐远。
结语
林嘉文的悲剧告诉我们,天赋与学识并不能保证一个人的幸福。内心的孤独和绝望,同样会侵蚀灵魂,摧毁生命的意义。
青春期是人生的关键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即使再优秀的年轻人,也可能陷入彷徨迷惘的漩涡。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这一时期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家人、老师、社会,都有责任为年轻人搭建良好的心理咨询和成长环境。让他们学会面对生活的阴暗面,而不被负面情绪淹没。鼓励他们追求理想,同时也明白现实的局限性。
林嘉文的离世令人痛惜,但他对生命的透彻思考,却是对我们每个人生存状态的有力警醒。
【参考资料】
1.海外网-2016.02.26-《自杀的18岁史学奇才林嘉文是谁?》
2.浙江新闻-2016.02.26-《是什么“杀”了史学奇才林嘉文 专家:悲剧须防重演》
3.澎湃新闻-2022.05.17-《他是罕见的“天才”,16岁写下史学巨著,为何在18岁走上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