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出轨的妻子问:今晚,你住哪儿?

中国历史1周前 (06-13)6

1941年,王洛宾风尘仆仆地回到兰州的家。他与妻子杜明远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佳偶,可近来妻子的行为却令他心生疑虑。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狼藉,到处散落着不属于他的男装。杜明远面无惭色地问道:"今晚,你住哪儿?"这几个字如炸雷般在王洛宾心头炸开,他万没想到,爱情的结局会如此荒诞无稽。一段曾经美好的姻缘就这样无疾而终,背后又会有怎样的故事呢?

一、情根深种,盼望绽放

北平,1930年代初,正值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余威未尽。王洛宾这位才高八斗的青年音乐家,时常在校园里流连,受到无数女生的仰慕。他出身书香门第,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熏陶,加之出众的才华,使他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然而,王洛宾对于眼前的爱慕者却视而不见,他眼中只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伴侣。

就在一次赈灾义演中,王洛宾邂逅了北平艺专的女学生杜明远。杜明远不仅才情出众,专攻西洋画,更是难能可贵的新时代女性。她思想开放,性格活泼,还精通芭蕾舞,在当时可谓是万里挑一的闺秀。之一次见面,杜明远翩翩起舞,优雅曼妙;王洛宾倾情和唱,声音恰如其分。两人合作无间,仿佛就是天生的一对。

自那次邂逅后,王洛宾对杜明远早已心有所属。他不仅改编了徐志摩的诗作为杜明远献上最心爱的情歌,更是鼓足勇气对她大献殷勤。杜明远见王洛宾诚意十足,也不禁被这位才子深深吸引。在所有人看来,他们堪称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

然而,和平年代终将离去。1937年抗战爆发,王洛宾和杜明远为了参加救国运动,不得不草率举行婚礼。婚后不久,两人就奔赴山西前线,投身于抗日救亡的伟大事业。在八路军西北战地服务团,他们以兄妹相称,但内心满怀爱国热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转瞬之间,几年战火硝烟已过。胜利的钟声远远传来,新中国就要重现和平繁荣的景象。王洛宾怀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恨不得立刻折回兰州的家中,与妻子共赴新时代的觥筹交错。可是,命运往往嘲弄人的美好愿望,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将他们新婚燕尔的爱情彻底击垮。

二、异乡沙漠遇挚爱

1939年7月,一支由导演郑君里领衔的电影摄制组前往青海省海晏县金银滩草原,准备拍摄一部名为《民族万岁》的影片。他们一行人就住在当地一户藏族人家中。千户长家中有一位名叫萨耶卓玛的少女,她不仅歌声动人,且有着一头黑亮的长辫和明亮的大眼睛,正值青春年华。

金银滩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赞叹:"草原上最美的花儿是格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当剧组认识了卓玛后,便一致认为她最适合在片中出演牧羊女一角。于是,卓玛就这样成为了影片的主角之一。

出于某些原因,原定担任牧羊女帮工的藏族农民一再出错,导致拍摄工作进展缓慢。为了保证拍摄质量,剧组不得不临时将这一角色重新安排,由王洛宾来扮演。就这样,王洛宾身着藏袍,在金银滩的草原上与卓玛一同驰骋。

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王洛宾和卓玛并骑一匹骏马在草原奔腾。卓玛一鞭策马,骏马如离弦之箭,疾驰在广阔的草场上。坐在马背上的王洛宾被突如其来的颠簸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抱住了卓玛的腰身。卓玛回过头来,似有些责怪的意思。

又有一幕,在赶着羊群的途中,卓玛不知何时来到了王洛宾身后,用马鞭轻轻拍打着他的背,然后止不住娇笑着离开了。尽管两人语言不通,但在这片广阔而质朴的草原上,一种特殊的感情却在悄然滋生。

拍摄工作结束后,摄制组很快就要离开金银滩返回西宁。在告别的时刻,卓玛一家人骑着马送行,直至看不见他们的身影。途中,王洛宾不住地回头向他们挥手,显然已经被这位活泼可爱的姑娘深深吸引。

一年后,王洛宾又回到了金银滩草原。这一次,卓玛便成了他在草原上的向导和翻译。两人就这样结伴走遍了草原的每一个角落,王洛宾在这里寻找到了诸多创作灵感,也写就了众多脍炙人口的西部民歌。

在与卓玛相处的日子里,王洛宾对这个纯真可爱的姑娘孕育出了别样的情愫。然而,他毕竟已有妻室,无法对卓玛的示好作出回应。他只能将这段情愫深深地埋藏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用音符的形式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

有谁能想到,当王洛宾压抑着这段情愫时,他的妻子杜明远却早已经离弃了夫妻之实。一个出人意料的插曲,终将这份曾经美好的感情彻底打破。

三、夫妻隔阂生嫌隙

抗战胜利后,王洛宾与杜明远本以为可以在兰州安居乐业,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然而,现实远比想象的残酷。两人在前线上的磨难,早已在他们心中埋下了嫌隙的种子。

更先让杜明远难以忍受的,是西宁当地艰苦的生活环境。她出身北平名门,从小就衣食无忧,哪里受过这等苦头?西宁地处偏僻,不仅缺水缺电,就连温饱也难以得到保证。加之恶劣的天气,简直让她觉得活不下去。

面对妻子的无理取闹,王洛宾十分心疼,便将她送回兰州治疗"病痛"。原以为在兰州她就能好受些,谁知她的病竟然就这样不治而愈了。当王洛宾提出要回西宁时,杜明远再次以身体抱恙为由,坚决不愿离开兰州。

其实,早在西宁的日子里,两人之间就已经产生了分歧。王洛宾固然渴望在西北大地上感受别样风土人情,却并未料到妻子会如此难以适应。他原本以为,两人共同经历过战火硝烟的洗礼,妻子就应该和自己一样,对于吃苦耐劳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然而现实远非如此,杜明远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已经超过了一切。正是由于双方生活理念的巨大差异,一场矛盾在所难免。王洛宾为了维系这段婚姻,只能选择了单身前往西宁,暂时和妻子分居两地。

在西宁期间,王洛宾结识了不少当地人,也受到了很多女性的青睐。但他一直矢志不移地钻研音乐创作,并没有对谁产生其他的想法。尽管内心深处,他已经对妻子的背叛有了隐隐的预感。

果不其然,王洛宾返回兰州之际,便撞见了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妻子杜明远已然另有了新欢,理直气壮地对他说:"今晚,你住哪儿?"就仿佛他才是那个外人。

面对妻子的 *** ,王洛宾陷入了万分的震惊和绝望之中。他从未想过,这位曾经才情横溢的新时代女性,最终会堕落至此地步。然而事已至此,他也无力再去挽回什么了。就这样,一段本应美满的姻缘,就此走向了尘埃落定的结局。

四、三毛插足老夫妻

王洛宾与杜明远的婚姻生活濒临破裂,此时正是他事业最为辉煌的时期。1955年,他被聘为中央新疆歌舞团独唱员,之后又加入了中央民族乐团,成为了当时少有的职业音乐家。

1962年,王洛宾在甘肃民族研究所工作。那一年,一位来自香港的女作家三毛受甘肃民研所所长的邀请,前来采访这位已小有名气的西北音乐家。三毛原名陆萃芳,是20世纪50年代非常有名的"新女性"代表人物之一。她敢作敢为、个性十足,是当时文坛的一股清流。

相较于王洛宾早已步入中年的沉稳,三毛显得稚气未脱,性格火爆。但在采访过程中,她对王洛宾才高八斗、音乐造诣深厚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不仅如此,三毛还被王洛宾的风度翩翩、儒雅斯文吸引,孕育出了别样的心思。

很快,采访就成了一锤子买卖。三毛主动约王洛宾共赴云南旅游,表现出了相当露骨的追求姿态。纵使王洛宾已经是个有妇之夫,但三毛依然放言要"占有"这位才子。

面对三毛的示好,王洛宾虽有些许动心,却也意识到自己已无单身自由。更何况,他对已然出轨的妻子杜明远心怀愧疚,不愿继续伤害这段婚姻。在权衡之下,王洛宾最终还是拒绝了三毛,只与她保持了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友谊关系。

三毛自知与王洛宾无缘,却也不死心。她坚持不懈地接近王洛宾,向这位文化人巴结讨好,试图融入他的生活。偶尔两人在旅游中也会生出一些旖旎风光,但最终王洛宾却因为担心妻子的猜忌,而不得不与三毛保持距离。

尽管如此,三毛的插足仍让杜明远极为恼火。有一次,杜明远竟然当着三毛的面,向王洛宾发起了狂风骤雨般的责骂。王洛宾无奈之下,只能叮嘱三毛远离是非之地,不要再插手他人的家务事。

从那次风波后,三毛明白自己插不进王洛宾的生活。她决定独自远走高飞,到世界各地去寻找新的生活乐趣。不过在离开之前,她还是决心最后一搏,希望能与王洛宾发生一段畸形的姻缘。

三毛第二次造访,不仅贸然住进了王洛宾家中,更是 *** 裸地向他献身。然而,尽管王洛宾早已对婚姻生活失去了热忱,但他终究没有放纵自己堕入这浑水。在三毛的死缠烂打下,王洛宾只能狠心与她一刀两断,彻底了结了这场曲折离奇的爱情纠葛。

从此之后,三毛带着一身心酸,开始了她传奇的漂泊人生。而王洛宾也再没有重拾这段失去信任基础的婚姻,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一段本可矜贵的感情,因为多重因素而走向了无疾而终的结局。

五、音符中寄托生命真谛

纵使婚姻生活陷入泥沼,王洛宾却从未放弃过对音乐事业的追求。在他艰难的一生中,音乐成为了他更大的寄托和慰藉。

1968年,王洛宾担任民族音乐研究员,开始了他漫长而艰辛的采风之旅。在偏僻贫瘠的西北大地上,他穿行于各族人民之间,仔细聆听着大地的呼吸,用心感受着生命的律动。

从极西边绵延的天山雪域,到东北的满洲平原,从内陆偏远的戈壁沙漠,到皇城脚下的黄土峰林,王洛宾步行了上万里山路,搜集了数以千计的民族民间音乐。无论是塞外的游牧民谣,还是内陆的泥瓦小调,抑或是西南的苗族舞曲,在他手中都化作了优美动人的乐章。

正是因为这些艰苦跋涉的采风之旅,王洛宾才得以写就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塞外游牧民谣》《西北风光》《陇东民歌》等。这些作品充盈着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蕴含着他对大地孩子们朴实生活的无限眷恋。

在甘肃奔波期间,王洛宾游历了那里的每一个角落。他亲眼目睹了当地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是如何在艰苦环境中追求美好。正是这些平凡人物的故事,让王洛宾获得了创作的灵感,也让他领悟到了生命的真谛。

比如他笔下的《金川渔歌》,就是根据金川籍渔民的生活写就的。画面极其生动,展现了渔民一年四季在渭河边捞鱼的艰辛场景。同时也展现了他们乐观向上、不畏艰难的精神。

再如他的代表作《塞外民谣》,则是根据当地游牧民族的生活习俗创作而成。作品描绘了牧民们在草原上驰骋的快意情怀,表达了他们对自然万物的纯朴热爱,也透露了一种质朴的生活智慧。

此外,王洛宾还为一些特定群体创作了不少动人作品。他为 *** 编写了充满哲理的舞蹈曲目;为 *** 书写了气势磅礴的咏唱词;为土著儿童谱就了天真烂漫的童谣,等等。可以说,西北人文风情就是王洛宾音乐创作的主旋律。

即使到了晚年,王洛宾手持《中国民族音乐集成》,奔走于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为后人留下了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艰苦环境里摸爬滚打,体现的不正是音乐人那种永不妥协、追求理想的拼搏精神吗?

也正是凭借着这股坚韧不拔的意志,王洛宾才能在人生低谷时凭借音乐自我救赎。当婚姻生活陷入绝境,他便把所有的 *** 都倾注在了音符之中,将残酷的现实化作动人心弦的乐章。这不仅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对生命真谛更好的领悟。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302.html

“1941年,王洛宾回到兰州的家,出轨的妻子问:今晚,你住哪儿?” 的相关文章

在思想 、理学等方面,周敦颐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在思想 、理学等方面,周敦颐为后世做出了哪些贡献?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人,世称濂溪先生。周敦颐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著有《周元公集》《爱莲说》《太极图说》《通书》(后人整编进《周元公集》)。周敦颐所提出的无极、太极、阴阳...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对陈平生前为什么感叹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9年,陈平的人生在这一年永远的定格。陈平生前,却说了一番引人遐思的话,他称自己犯下了道家禁忌,阴谋使用过多,担心会祸及子孙。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以吾多阴祸也。”——《史记》陈平...

李卫当初只是一个小官 最后为什么会入雍正的法眼

李卫当初只是一个小官 最后为什么会入雍正的法眼

对李卫做了什么,为何一个目不识丁的小官会入了雍正的法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说起李卫那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了,即使对他的历史不熟,相信对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里那个看着呆头呆脑但满肚子主意的李卫很熟悉了。当然了,真实当中的李卫明显与影视剧中不同。李卫虽然不...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宗室,在永嘉之乱中被杀

刘恂(?—约311年),幽州涿郡(今河北保定市涿州)人,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洛阳。泰始七年(271),刘恂继承父亲...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历史上夏侯徽是怎么死的?与司马师有何关系?

夏侯徽是曹魏征南大将军夏侯尚的女儿,司马师第一任妻子。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家为了谋权篡位之狠辣果决,历来为后世所诟病,司马懿隐忍诛曹爽、杀王凌,司马昭弑曹髦都是例子。《晋书》中更是记载了司马师的冷酷无情,他居然毒杀了为自己生了5个女儿的妻子夏侯徽司马师毒死夏侯徽的记载后雅有...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大...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曹植和曹丕在夺位中 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

在夺嗣之争中,曹植为什么会输给曹丕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代枭雄,这一辈子都没有当上皇帝。但不可否认,他是曹氏政权的开端,为老曹家打下了一片江山。谁都知道继承了这个家底意味着什么,所以,虽然这不是皇位继承,但也是够血腥的。曹植和...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刘备有卧龙和凤雏辅佐 刘备为何没有能夺得天下

还不知道: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不能一统天下?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中名士司马徽,曾经说过只要得到卧龙凤雏其中之一,就可以轻松平定天下。但是,刘备同时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什么最终只能偏安一隅呢?首先,三国是一个混战时期。并不是只有刘备一家独大。还有继承东汉政权的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