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看懂隆科多为何会被康熙重用,才明白他要配合老八推翻雍正的真相

中国历史1周前 (06-15)6

文丨卿心君悦

隆科多,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他的身上,有两个令人匪夷所思的谜团——

其一,康熙为何会重用隆科多?不仅将九门提督的重要位置给了他,临终前还将决定乾坤的传位诏书交给他宣读。

康熙到底看中了隆科多什么?

其二,凭借托孤重臣的身份,隆科多在雍正朝已经位极人臣了。按理说,只要他不作死,他完全可以永保禄位,直到安稳退休,可为何隆科多却要配合老八推翻雍正,以至于不得善终?

今天这篇文章要聊的,就是隐藏在这两件事情背后的真相。

一把宝刀?

在太子胤礽之一次被废的时候,康熙为了让老八胤祀的势力暴露在阳光之下,进而打压老八,自导自演了一出“满朝乱敲东宫鼎”的闹剧。

也是在这期间,一直赋闲在家,穷困潦倒的隆科多,一跃成为了掌管京城防务的九门提督。

只不过,隆科多上位靠的不是自身的实力,而是佟国维以退休为代价,与康熙达成的交易。

之后,隆科多在九门提督的位置上安分守己的呆了几年,直到康熙病危,九子夺嫡进入最后关头,隆科多凭借九门提督的重要性,成了各方势力争相拉拢的对象,这其中甚至包括康熙。

当时,意识到自己大限将至的康熙,单独召见了隆科多。

至于目的,自然是为默定的继承人老四胤禛铺路,确保隆科多能够站队老四。

那天,为了彻底收服隆科多,康熙可谓是将帝王之术展现到了极致——

先是让张廷玉宣读了一份赐死隆科多的圣旨,理由是隆科多勾结老八、老十四图谋不轨。

在隆科多自辩并没有与老八越格交往,更没有站队老八的想法之后,康熙又示意张廷玉宣读另一份加封隆科多为上书房大臣的圣旨。

这“一死一生”的转变,直接把隆科多的心理防线彻底击垮。

紧接着,康熙屏退了其他人,只留下隆科多一人深谈。

过程中,康熙将之前被隆科多当掉的宝刀还给了隆科多,然后对隆科多说道:

“这些年苦了你了,听人说你总怪你六叔压着你,其实你是冤屈他了,真正压着你的是朕。你这把宝刀,朕就是要留到最要紧的时候才用啊。”

见康熙如此倚重,隆科多立马起誓发愿的明志:

“皇上,奴才是什么人,竟蒙万岁爷如此期许之深,奴才今生今世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皇上的恩德。”

恩威并施外加感情牌,一套组合拳下来,康熙成功的震慑收服了隆科多。随后,康熙便让张廷玉将传位诏书交给了隆科多,让其放在正大光明匾后。

到此问题出现了:

康熙为何如此看重隆科多,甚至把传位诏书都交给他?难道真如康熙所言,在他看来隆科多是一把宝刀?

自然不是!

隆科多的道行与段位有目共睹,远次于佟国维、张廷玉以及马齐等人,这一点从佟国维对隆科多的评价也能得到验证——

太子胤礽之一次被废期间,自觉有了机会的隆科多,来找佟国维讨要差事,对此佟国维说了这样一段话:

“潦倒、发牢骚、怨天尤人,从来也不反省反省自己。当年若不是你擅离职守,私自从边关跑回来,能落得今天这个样子吗?看你现在的样子,飞扬浮躁,什么旧太子要废,新太子要立……小多子啊,你这碗水还浅着呢。”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在佟国维的眼中,隆科多的这碗水还是太浅。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佟家后辈无人,如果不是局势所迫不能再等,佟国维不可能在“满朝乱敲东宫鼎”的时候,就把隆科多推上去,只会让隆科多再历练历练。

既然佟国维知道隆科多的缺点,康熙又岂会不知道?

要知道,康熙连隆科多卖刀的事都清楚,这足以说明,康熙一直关注着隆科多,隆科多到底几斤几两,康熙心知肚明。

从这个角度来说,康熙对隆科多委以重任,绝对不是因为其业务能力强。

那么康熙到底看中了隆科多什么?

其实康熙重用隆科多,正是因为隆科多段位太低,心计手段都不行,还贪财重利。

注意康熙收服隆科多的方式,是许以重利:

“上谕,步军统领隆科多,随朕已三十年。忠诚勤慎,人才难得,着进封为领侍卫内大臣,上书房大臣,加太子太保衔,赐爵一等公。”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康熙的眼中,隆科多是一个可以用利益收买的人,毕竟常言道,小人许利,君子讲义。

而对付重利的人其实很简单,只要将利益给足,对方就不会轻易反水背叛。

而从康熙给隆科多开出的价码来看,已经算是天花板级别了,即便老八有心拉拢隆科多,也绝对给不出高于康熙的价码了。

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隆科多因利倒戈的可能。

同时,因为隆科多不像佟国维那样老谋深算,这就意味着,即便将隆科多放在高位上,也不会给继位的雍正留下太大的麻烦。

之所以这么说,理由很简单,如果隆科多后续真的起了异心,以他的手段心计,也不至于翻出天去,雍正想要拿捏处置隆科多,易如反掌。

这才是康熙重用隆科多的真实原因——

重利贪财,眼皮子浅,所以好掌控;

段位太低,谋略不足,所以不会对雍正产生威胁。

反水背叛

雍正顺利登基后,隆科多也按照康熙的承诺,成了上书房的三巨头之一。

只不过,由于能力与位置不匹配,隆科多虽积极向雍正靠拢,却并没有被雍正委以重任,话语权始终不如老成谋国的张廷玉。

期间,隆科多还办一些“蠢事”——

之一件:授意诺敏作假账,引发了“山西藩库作假案”。在事情被引爆之后,为了撇清责任,以及不得罪群臣,隆科多没有站队雍正,反而力保诺敏。

第二件:因儿子与刘墨林在青楼争风吃醋,自觉被拂了面子的隆科多,对刘墨林怀恨在心,利用主管科考的职务之便,让刘墨林落榜,再次惹雍正不悦。

第三件:在“科甲朋党案”中,隆科多不顾雍正的意愿,谏言雍正处置田文镜,以平息清流的怒火。

这些事让隆科多在雍正心中的地位与份量急速下降,但即便如此,雍正依旧顾念着隆科多的“拥立之功”,始终保留着隆科多的禄位。

如果不是后续隆科多参与了老八允祀“八王议政”的计划,雍正就算不委以重任,但也绝不会亏待他。

由于雍正大刀阔斧的整顿吏治,态度强硬,手腕铁血,以至于几乎得罪了所有的利益集团与特权集团。

这让隐忍多年,一直伺机“反攻”的老八看到了机会。

于是,老八操控弘时向雍正进言,让关外的四个旗主王爷进京,共同商讨旗务整顿的事宜。

名为推行旗务整顿,实则是要借助关外的力量逼宫。

随后,鉴于康熙驾崩那晚的失败教训,老八的计划中的“武备”准备得十分充足,先是设计让关外的旗兵,接管了西山锐健营和丰台大营的防务,然后授意老九去游说掌管京城九门的隆科多。

得知老八的计划后,隆科多略一犹豫就答应了:

“这件事我可以答应你们,可你们说话得算数,我扶的是皇三子弘时。”

得到了隆科多的支持后,老八按计划在第二天的朝会上发难,借新政不得人心为切入点,顺势提出“八王议政”。

面对老八的步步紧逼,雍正本想靠御林军震慑全场,却被图里琛告知御林军已经被隆科多调来的步军统领衙门的人换防了。

随即,雍正传召隆科多,命其调两队御林军交给图里琛。

面对雍正的要求,早与老八达成共识的隆科多直接摊牌道:

“请问皇上,今儿个在座的都是我大清国的诸王公大臣,那么调御林军要抓谁呢?……今儿四个旗主王爷奉旨前来共商旗务,说得对,皇上可纳之,说得不对,皇上开导之,千万不可以作出有违太祖圣训的事来。”

意识到隆科多反水了,雍正愤怒的说道:

“算朕看走了眼,居然让你管着九门。隆科多,你不要忘了,在城外边还有丰台大营、西山锐健营,比你步军统领衙门的兵力要多上好几倍。”

见此,自认为雍正败局已定的隆科多,不再顾忌,索性反威胁道:

“奴才这样做也是为皇上着想,也是为祖宗的江山社稷着想,现在不仅仅是奴才,就是九门的将士,包括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的将士,也和奴才一个心思。望皇上能够鉴纳臣下的忠言,不要动不动就以兵刑相加。”

只不过,隆科多没想到的是,胜券在握的老八最后还是败了。就在局势完全倒向老八之际,凭借空手夺兵权的绝招,老十三再次力挽狂澜。

就这样,一场蓄谋已久的逼宫行动到此结束,而作为同谋之一的隆科多,被重新掌握局势的雍正当场关进死牢。

真相

明明已经位极人臣,只要不谋反,隆科多就可以永保禄位,直到退休,他为何还要冒着风险,配合老八去推翻雍正呢?

隆科多之所以如此,原因可能有三方面:

其一:时局。

注意当时的局势,因为新政的问题,雍正将朝堂上的三大势力——八爷党、清流以及旗人,全都得罪光了。

这也是为何在老八逼宫的时候,除了王文昭与张廷玉之外,无一人站出来为雍正说话。

而身在局中,隆科多自然也清楚这一点。

在他看来,参与老八“八王议政”的谋划,胜算极大,甚至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结果。

毕竟如今除了朝堂上的三大势力,连关外的铁帽子王都反对雍正,加之雍正的身体状况并不好,既如此,他自然愿意顺势而为,趁机捞点好处,混个拥立之功。

其二:报复雍正。

从剧中可以得知,此时的隆科多已经被雍正边缘化了,权势地位大不如前,这让隆科多对雍正充满了怨气。

在他看来,自己不仅是“托孤重臣”,还是佟家的掌门人,论亲疏远近,论功劳付出,他都不次于张廷玉,可偏偏雍正不重用他,反倒更看重张廷玉这个汉臣。

隆科多岂能没有怨言。

隆科多的这种想法,再次验证了佟国维当年对他的评价——从不反省自己,只知道怨天尤人。

也就是说,隆科多配合老八逼宫,有一部分原因也是为了报复雍正,宣泄心中的不满。

其三:利益更大化。

这一点最为关键。

隆科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贪财重利的人!

他当初之所以支持雍正,是因为利,如今他背叛雍正,同样是因为利。

在隆科多看来,配合老八逼宫所能获取到的利益,远远大于继续追随雍正。毕竟,雍正已经厌弃他了,他不可能重回权力的巅峰。

这种情况下,一旦他配合老八逼宫成功,顺利将弘时推上大位,那么以他的资历和功劳,取代张廷玉,成为两朝重臣,延续佟家辉煌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此外,雍正推行的“官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以及“整顿旗务”的政策,同样涉及到了隆科多的利益,他可不想在退休之后,还出来当差,或是自己种地。

而只要推翻了雍正,就等于推翻了这些损害他利益的政策。

这才是隆科多配合老八推翻雍正的原因。

至于隆科多为何不选择向弘历靠拢,而是要扶弘时,原因就更简单了:

一来,弘时是老八选定的傀儡,他无法左右老八的决定;

二来,就算老八没有选定弘时,那么隆科多也没有向弘历靠拢的机会。

要知道,弘历是从康熙朝就被大家默认的继承人,弘历的身边早就有了亲信以及自己的势力。

同时,以雍正对待他的态度,隆科多深知,只要雍正在位一天,就不可能允许他向弘历投诚,雍正更不可能像当初康熙那样,将他视为“肱股之臣”留给弘历。

所以,即便隆科多有向弘历靠拢的心,也没有靠拢的机会,更不可能从弘历处获取到想要的利益和好处。

写在最后

说白了,身居高位多年,隆科多的年龄涨了,架子大了,野心膨胀了,唯独段位与格局没有丝毫的提升,依旧是当初那个水浅、眼皮子浅,过于重利的“小多子”。

也是因此,才给了老八拉拢他的机会,才导致了他不得善终的悲惨结局。

卿心君悦,一部剧,一群人,一个草台戏班子!看戏!说剧!品人!观道!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468.html

“看懂隆科多为何会被康熙重用,才明白他要配合老八推翻雍正的真相” 的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