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秦琼手持的双锏真有130斤重?物理教授换算后,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中国历史1周前 (06-16)6

在隋朝末年,各地的农民军起义,一位优秀的武将往往能够决定的战争的胜负,而秦琼是隋末有名的武将,而他的武器也并非普通的刀剑,而是一双祖先留下来的双锏,相信看过隋唐英雄传的观众对此印象十分深刻,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秦琼并没有经历过电视剧中的事情,电视中还是将秦琼的形象给做了艺术化的处理,毕竟在剧中的武器居然有高达八百斤的双锤,稍微懂点常识的人就知道这根本是不可能呢,与之相同的还有秦琼的双锏,也是属于夸张了。

这个八百斤的双锤是属于隋末李元霸的,李元霸可以堪称是隋末的之一名将,但是八百斤的锤子也太过虚幻了。我们从武器本身进行分析,八百斤的锤子,单单体积就不能够用于作战,而据说秦琼的双锏也有一百三十斤的重量,这同样是夸张了。最近一位研究物理的老教授,根据典籍中的记载,对秦琼的武器进行了精确的换算,结果发现,换算后的双锏的宽度竟然跟现在的一张A4纸的宽度一样,这可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如果双锏有一张A4纸那么宽,那么这个锏的本身的长度和密度要达到相当的程度才能够满足重量是一百三十斤的设定,这样的武器还能够称作是短兵器中的双锏吗?而目前在博物馆中也是存在双锏的,不过在博物馆的双锏的重量也就是十几斤的样子,这离传说中的一百三十斤也有太大的差距了,即便武功高强的将领拿着的武器比一般的要重,也很难到达一百三十斤。

在民间的演义版本中,秦琼的双锏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因为古代军队的武器装备发展的都比较好,一般的兵器不具有刺伤的效果,所以用这种棒状的物品能够给敌军带来极大的冲击力,从理论上说,自然是武器越重,它的杀伤力越大,不过在不灵活的情况下,即便能够有十分强劲的冲击力,也不可能存在什么杀敌的特殊效果,因为体积和重量的增大就代表着灵活程度的下降,在极为复杂的战场上,简单的依靠蛮力是不会取得好的效果的。

而真正的秦琼使用的武器还是常见的长枪,在隋唐的记载中,秦琼的武艺自然是十分的高强大的,否则也不会被当时的皇帝封为门神,来保佑自己,不过即便武艺高强,也不能脱离正常人类的范围,这些只不过是一味的夸大罢了。其实仔细的看一下电视剧中描写,一般有名的武将都会有着比较特殊的武器,即便武器比较平常,那么也要有着不同的重量,只有这样才能够彰显出武将的不同之处,不过作为观众对于一些电视剧中数据,自然是看看就好,不要太过迷信,一些太过脱离实际的武器很难在战场上发挥效果,古代的名将也不会为了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就拿着自己根本用不了的武器上战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540.html

“秦琼手持的双锏真有130斤重?物理教授换算后,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典韦与许褚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差距如何

三国时期典韦与许褚二人的实力怎么样?差距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手下超一流猛将,单论武力,高出其余诸将一个档次,比如两夏侯和二张等人,那么,典韦和许褚究竟谁更强一些呢?其实,从一个细节可以看出来,究竟谁更胜一筹?按追随曹操的先后顺序来说,典韦最先,典韦在曹操阵营,确实表现...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汉宣帝对刘贺非常提防是因为什么?

汉宣帝刘询,西汉第10位皇帝,前74-前49年在位。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宣帝当了皇帝以后,派了张敞等很多大臣去监督刘贺。当张敞把刘贺的日常作为报告给汉宣帝以后,《汉书》上是这样记载的:“上由此知贺不足忌。”也就是说,汉宣帝认为刘贺昏庸无比,胸无大志,因此完全不值得提...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清朝皇帝那么多 为什么只有雍正算是清朝的明君

还不知道:为什么只有雍正才算得上清朝的明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传十一帝 ,享国276年。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比较有名的清朝皇帝,在位期间更是将清朝推举到了鼎盛状态,可为何只有雍正才算得...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康熙为什么会传位给雍正 雍正的皇位是夺来的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皇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四阿哥胤禛?还是四阿哥自己夺来的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从康熙皇帝的角度来看,传位给老四胤禛的话,就会发现康熙传位给老四是完全正确的,完全延续康熙本人的执政思路。先从康熙初年讲起,康熙朝最大的政治事件是康熙除鳌拜,那么康熙除掉鳌拜这件...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胤祥是什么人?他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如何?

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胤祥排行十三,生母是敏妃章佳氏。清王朝一向是“子以母贵”。但胤祥的生母是经内务府宫女选拔入宫,因此身份低微。后来虽然得到康熙的临幸,生下了胤祥,但并没因育嗣有功得到册封。尽管如此,聪敏好学的胤祥不仅学识渊博,书法也是诸皇子中的佼佼者。另...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东晋外戚大臣、名士,深得司马昱的倚重

王濛(309年~347年),字仲祖,小字阿奴,太原郡晋阳县人,东晋名士、外戚大臣,新淦县令王讷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门荫入仕,起家司徒掾,外放长山县令,迁司徒左西属。迁中书郎,深得辅政大臣、会稽王司马昱倚重,累迁司徒左长史。永和三年(347年),去世,年仅三十九岁,...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姜维与赵云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虽然错用马谡,丢失街亭,遭到失败,但是,却有一个很大的意外收获,就是收降了姜维。姜维在投降诸葛亮之前,曾和老年的赵云在战场上交过手,两个人谁更厉害一些呢?从结果来看,谁更占优势?姜维当时很年轻,可以说是少年英雄,因为在魏国不受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