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曹操到小妾房里休息,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就把小妾直接给杀了

中国历史1周前 (06-16)5

前言

曹操被后世称为“一代枭雄”这也是后人对他能力的肯定。不过在当时的乱世中曹操确实算不上是一位仁义的君主,这一份冷酷无情不仅仅是对于敌人,对待臣下和身边的妾室也是如此。

一次曹操在一位小妾那休息,这一位小妾在第二天早上并没有按照曹操的昨晚所说的提前叫醒曹操,而是让曹操睡到自然醒,在第二天早上曹操醒来后立刻就下令将小妾杀了。

一、怒杀小妾

自古以来英雄都是和美女放在一起说的,在曹操身上也是如此,在历史上曹操爱好美色也是出了名的,即使是在他出征的时候身边都是会带上几个宠爱的小妾的。

不过历史上在有关于曹操好色这个方面确实有一些失之偏颇,后世总是说曹操爱好人妇,也算是曹操身上的一个让人戏说的点,事实上这件事也算是对曹操的一种抹黑,不偏不倚曹操确实是有很多妾室,其数量更是远远超过刘备后宫的人数。

曹操也是一位很会享受的人,在出征的时候,他总是会晚上休息在爱妾那。这一天也是像往常一样,在日暮时分曹操来到了一个小妾的房间,劳累了一天的曹操叮嘱小妾在第二日三更就将自己叫起来。

小妾听到曹操的叮嘱后,点头答应,曹操爱抚的摸了一下小妾的脸就休息了。在曹操看来在小妾这他还是很安心的,毕竟小妾所仰仗的只有他一个人,是断然不会违背自己的命令的。

但曹操都有想要统一天下的野心,小妾怎么会没有呢。但是和曹操的雄伟志向相比,小妾的想法就简单多了。她所希望的不过就是得到曹操的宠爱,但曹操身边小妾这么多,她又怎么能得到宠爱呢?

其实后宫和前朝也是很像的,只有你有宠爱才有话语权,地位和宠爱从来都是成正比的。小妾于是在这种思想之下做出了一件追悔莫及的事情。

怎样能够简单明了地表达曹操对她的宠爱,当然就是看曹操留在她房间的时间了。从此君王不早朝可以说是身在后宫每一个女子的愿望,但也只是想想,不过多留一段时间就很简单了。

并且若是曹操问起小妾也可以说是因为想让曹操多睡一会,瞬间就让曹操感受到了她的爱意,在曹操面前大大的刷了一波好感。在这样的思想下,在第二天早上小妾故意没有按照曹操的叮嘱按时叫他起床。

毕竟若是按时叫曹操起床又怎么能够看出小妾和其他女子的不同之处呢。违背了曹操的命令就能够在姐妹们面前彰显曹操对自己的宠爱,于是这名小妾选择铤而走险,违背曹操的命令。只能说她还是不了解曹操,曹操又怎么会是会沉溺于女色的君主。

第二天曹操早上迷迷糊糊地醒来一看时间已经日上三竿了,但自己明明叮嘱小妾在三更天的时候叫自己。难道是小妾不小心也睡着了?

此时这一名小妾若是说自己也睡过了,不过就是会让曹操觉得她伺候自己不用心,叮嘱她的事情了还能睡着。但是这名小妾依旧记得自己要讨好曹操,直言是因为体恤曹操,想要他多睡一会才没有叫他的。

得知真相的曹操可以说是怒不可遏不顾小妾的苦苦哀求,直接下令将小妾杀了。毕竟曹操是急需要立威的,若是让世人知道了一个小妾都可以违背自己的命令,那自己还有什么威望。

二、重蹈覆辙

曹操无疑是一个多疑的人,其实这也与他之前的经历有关,所以他不能容忍身边人不听从他的命令,毕竟身边的人是最容易能伤害他的人,近水楼台先得月。

纵观曹操的一生若是说让他最难以忘怀的事情应该就是当年去刺杀董卓了,但也正是因为这件事的发生给他敲响了警钟。当年曹操为了杀董卓,他不惜自毁名声,来到董卓的身边,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他终于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能够允许他跟在左右了。

于是一天午夜他就准备趁着董卓熟睡将董卓给杀了,遗憾的是这一次计划并没有成功,董卓忽然惊醒,曹操只能是仓皇而逃,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一次刺杀行动给曹操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感。

董卓得罪了这么多人整个王朝无数人想杀他,那他自己呢?曹操深知想要自己性命的人也不在少数,谁又能够保证他的身边不会出现这样潜伏来只是为刺杀的人。

众所周知因为曹操的多疑,能够近曹操身并且曹操给予百分之百信任的曹魏的将领没有几人,在典韦逝世后不过就是许褚、夏侯惇而已。曹操的警惕心是一直都存在的,在他休息的时候不允许别人靠近他的营帐,在睡觉的时候更是如此,不允许身边有人。

曹操性格本就多疑再加上当年张绣降而复叛的事情,让曹操更难将信任给予别人了。更何况因为张绣自己的大将典韦和最看重的儿子都战死了。

三、多疑性格

虽说曹操是出生于宦官世家,但是看看当时三国中的大世家又有哪一个是能看得起曹操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曹操的性格很难不偏执。并且宫廷又是一个好的地方吗?这其中的尔虞我诈,稍不留心就是生命的代价。

自小被宦官抚养长大的曹操对于宫廷中的黑暗更是看得一清二楚,这也是他多疑性格的原因之一。在那种环境之下,你身边的所有人都可能会因利益背叛你,曹操看透了其他人的背叛,以至于说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曹操的祖父在宫中地位很高,可以说接连经历了好几位皇帝,所以曹操的养父最后能够位列三公,即使是位列三公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宦官,是一个太监。太监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被人看不起的。

在皇宫中曹操是和那些世家子弟一起长大的,但同样都是一同长大的,是同一辈人,曹操却一直都遭受白眼,曹操本就因为没有在亲生父母身边缺乏安全感,这更加铸就了曹操不安乃至自卑的心理。

其实在曹操之后的很多行为都能够看出曹操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出身,以至于他一直都很自卑。没有人能给他安全感,所以曹操也不相信任何人,就连自己的叔叔,养父曹嵩的弟弟他都不相信。

在封建王朝中是最看重出身了,不是正统出身是曹操一生的痛。长大后的曹操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事的路上遭遇了很多的磨难,这些事情让曹操的多疑又进一步加深。

结语

虽说后人都将“阴险狡诈、狂妄残暴”这些贬义词放在曹操的身上,但是这大多都不是曹操自身的欲望和思想,而是在当时的大环境下他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8620.html

“曹操到小妾房里休息,一觉睡到自然醒,醒来后就把小妾直接给杀了” 的相关文章

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

众所周知封建社会嫡出和庶出的子女待遇是不同的,那么赫舍里氏并非是嫡出贵女,为什么能嫁给康熙做皇后?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一起来看看吧!嫡庶之别,一定是有的。如果是才貌性格门第出身各项条件都不相上下的两个女孩子,一嫡一庶,还是任男方选择,“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欢喜谁就是谁”。那么,大抵是...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晋武帝司马懿之孙,生性酗酒,最终被石勒所杀

司马澹(?-311),字思弘 ,晋宣帝司马懿之孙、琅邪武王司马伷次子、晋元帝司马睿的叔父。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初为冗从仆射,武帝太康十年(289),封东武公。性忌害,屡谮弟东安王司马繇于汝南王司马亮。惠帝元康九年(299),承贾后旨,共废太子司马遹。赵王司...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嘉庆为什么要杀和珅 嘉庆后面为什么会后悔

对三件事让嘉庆必须杀和珅,为何嘉庆在15年后又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799年,89岁的乾隆在弥留之际,似对嘉庆交代着临终遗言,可是嘉庆一个字也听不懂,无奈之下叫来和珅。结果,无论乾隆嘟囔什么,旁人一概听不清,唯有和珅对答如流,嘉庆顿觉脊背发凉。嘉庆此刻心里...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年羹尧被杀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清朝雍正三年底,年羹尧被赐死,雍正立即下令彻查年羹尧的党羽。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年羹尧,字亮工,1679年出生于安徽凤阳府怀远(今安徽省怀远县),后改隶汉军镶黄旗,清朝名将。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加封太保、一等公。他运筹帷幄,驰骋疆场,...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康熙有多疼爱孙子弘历?曾偷偷给他算命

很多人都说康熙是因为过于疼爱孙子弘历,才最终决定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这还要从当年雍亲王府的首次见面说起,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1721年,康熙六十年,整个清廷都笼罩在“九子夺嫡”的肃杀氛围中。希望渺茫的皇四子胤禛决定走亲情路线,借着赏花的名义,把老...

周瑜当初要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周瑜当初要诸葛亮造十万张弓 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

对草船借箭的典故中,如果周瑜请诸葛亮造一万只弓而不是十万只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个整不倒诸葛亮。一,周瑜仓促之间给得起一万只弓的材料吗?周瑜要整诸葛亮,只有三个人知道,一个是鲁肃,一对是周瑜和诸葛亮了。他们玩的高级把戏,别人玩不起。所以圈子特别有局限性。万一有...

隋炀帝在后世的评价怎么样?隋朝的覆灭跟他有何关系?

隋炀帝在后世的评价怎么样?隋朝的覆灭跟他有何关系?

隋炀帝杨广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之一。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隋炀帝杨广(公元569-618年)是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至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杨广是一个亡国之君,他在位期间,连续大兴工役,掘长堑、置关防、营建东都、广筑离宫、开...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汉朝皇帝那么多 汉武帝是怎么脱颖而出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什么汉武帝能在汉朝历代帝王中脱颖而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大家都知道汉武帝很出名,可以说几乎是和秦始皇齐名。但是汉朝的皇帝很多,为什么大家认为只有汉武帝和秦始皇齐名呢?细看汉朝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实几代汉朝的皇帝都对待政务都很励精图治,像刘邦和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