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岳飞被杀后,一支后代逃到韩国,成了开国元勋,现在回国认祖归宗

中国历史1周前 (06-19)7

岳飞被杀后,朝野哗然,遗腹子岳云继其父志,奈何也遭秦桧诛戮。其余四子分道扬镳,命运大不相同。有的被贬长流云南,还有那个年纪最小的,竟然逃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朝鲜半岛。这支岳家子孙就此在异国他乡扎根,不仅安居乐业,更是赫赫有名,成为当地的开国元勋,实在令人啧啧称奇。六百余年过去了,这支远走高丽的岳家子孙如今却有意还乡认祖,那到底是怎样一段离奇的故事呢?

岳家五子的命运

岳飞一生可谓曲折坎坷,最终惨遭秦桧奸佞的陷害,被诬指"造谣生事",在凤翔县的风波亭被杀害,年仅三十九岁。岳飞死后,其五个儿子遭受家破人亡之痛,各自命运殊途同归于无奈。

长子岳云年方二十三岁,是父亲的心腹爱将,在卫国之战中屡立奇功,不料在抗金援朝的决战中,陷入敌人重重包围,临危不惧,召集残余勇士冲破重围,直捣敌军大营,在那一场惨烈的厮杀中,身中数箭,壮烈牺牲。后人景仰岳云的无畏勇气,并为他的早逝感伤万分。

次子岳雷读书识字,诗词书卷无不通晓,原本人才出众,前程无量。可在父亲被害后,家道中落,他与母亲李氏被贬云南,从此销声匿迹于那片陌生之地。

三子岳霖也不曾承欢膝下,在李氏被贬后,他只得随母身流落惠州,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不久孤身一人在外流浪,逃亡多时,始终未有着落。

幼子岳震与最小的岳霆则被家人狼狈相护,含辛茹苦将两人送出国门,遁逸于他乡异国。

五子前途各有际遇,长房岳云英年被夭,次子岳雷亦未尽其才,三子岳霖漂泊无依,惟有末两子岳震岳霆远走朝鲜,始得生存发展的空间。

李之兰护佑李成桂夺权

李之兰,乃李成桂的心腹左右,向来肝胆相照、同甘共苦。二人自幼在朝鲜半岛东北部的北青一带结识,情同手足。李成桂原是高丽王朝将领,后勇夺王位,开创李氏朝鲜王朝。而李之兰则是其幕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1388年,高丽王命李成桂率领军队出征明朝的辽东铁岭卫。李成桂领兵至鸭绿江边的威化岛后,秘密召集亲信商议对策。李之兰直言不讳,认为高丽根基不稳,实力远不及明朝,劝李成桂舍弃原定计划,回师发动政变推翻高丽王朝。

李之兰乃李成桂赖以为命的心腹大臣,他的家世可谓源远流长,直接溯源自南宋名将岳飞的第五子岳霆。数代世居朝鲜半岛,成为当地 *** 显贵。

李之兰自小便接受家学渊源,英勇善战,沉稳机警。李成桂倍加器重这位可谓肝胆相照的知心人。在威化岛之际,李成桂权衡利弊再三,终于拗不过李之兰的决绝主张。

回师在即,李之兰四处奔走游说军心,确保李成桂行动万无一失。在李之兰的辅佐下,李成桂终于乘势打入汉城,控制王宫,迫使高丽王退位。高丽王朝由此终结,李氏新朝开国。

李成桂初登基位,亲封李之兰为参赞门下,封号青海君,表彰其卓著建树。自此两人更是携手并进,共同开创朝鲜王朝。当时东北女真族骚扰朝鲜边境,李之兰奔走使团,恭维以礼待之,遂令两族兵戎相持局势缓和。

朝鲜王朝的开创

夺权在即,李成桂决定立即行动。在得知高丽王宗李袚密谋出逃时,他毅然亲自率军直捣汉城,把守汉城的高丽禁军节节败退。

高丽王宗不敌,只得带着亲信匆匆出逃,李成桂乘胜追击,于1392年6月在永兴驿被迫与高丽王宗李袚决一死战。经过激烈交锋,李成桂大军全面压制高丽王军,俘获李袚及其亲信,高丽王朝就此彻底覆亡。

李成桂在汉城正式登基称帝,年号太祖,是为朝鲜李朝的开国君主。他册封李之兰为国家元勋,拜其为国钺,赐姓为李,谥号"贞勇"。两人生死相托数十载,如同手足,情同骨肉。

登基后,李成桂尊崇李之兰为开国之一功臣,不仅赐予极高的封号爵位,更将其长子李芮视如己出,倾佻厚恩。李芮随父亲李之兰入朝参预政事,掌管朝中军国大计。

李之兰为朝廷出谋划策,维护国家安危,镇压逆乱。当时明朝频频侵扰国境,李之兰上书力陈应设防御工事,加强戍守,以固国之根基。李成桂纳其建谋,从而避免了不少战祸。

1398年,李之兰陪同李成桂率军征讨豆蔻岛倭寇。倭寇为扰朝鲜的祸患已久,李成桂决心亲征讨伐。李之兰出任军师,负责统帅作战。经过一番艰苦战斗,终于全歼倭寇,扫清了多年骚扰的祸患。

朝鲜王朝开创后,国力渐强,局面初定。1419年,李之兰因年老力衰而亲自请求退休。当时已年过六旬的他步履蹒跚,李成桂十分不舍,亲自为他举行隆重的退休仪式,可见二人友谊之深。

李之兰后人在韩扎根

李之兰虽然晚节退休离世,但其家族后人在朝鲜一脉相传,绵延不绝。皆因李成桂曾下旨,将岳飞后人的姓氏"岳"正式改为"李",以示重视和亲近。

李之兰的长子李芮就被李成桂视如己出,受命辅佐君主,掌管国家军权。李芮勤勉尽责,一生为国效力,其子孙后代也多有捷径仕途的,遍布朝野。

李芮的曾孙李恒,曾在明朝做过太监,卓有声望。其后人李迪生就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在朝鲜传教不遗余力,最终遭到迫害,殉教殉道。可见岳家后人一脉虔诚善信,行止端正。

明朝士人徐渭就赞誉过岳氏后人,谓之"钦崇圣谟,忠孝允昆"。可见在朝鲜半岛这片土地上,岳氏子孙代代相传家风,做人为善,颇有良绩可述。

进入近代社会,李之兰的后裔也曾在独立运动中建树卓著。其后人李佑镐就是独立运动的领袖人物,曾被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人推举为临时 *** 首领。

直至今日,李之兰的后人遍布韩国全境,家族基业日渐兴旺。他们世世代代都会在岁时节日修缮祖坟,虔诚膜拜岳飞先祖,感念先人开国有功之恩。

如今已有不少远房亲族,意欲回到中原认祖归宗,寻根祭祖。他们始终铭记着自己身上流淌着岳家将门的血脉,朝夕思念祖国的山河。数百年来,他们在陌生的异国他乡艰苦奋斗,但对祖先的渊源从未忘怀丝毫。

血浓于水的亲情寻访

自从岳氏后人在韩国扎根生根之后,家族代代相传艰苦奋斗,渐渐走向富足。然而离乡背井六百余载,对于中原祖籍的思念也从未停止。

随着时代变迁,中韩两国关系日益密切,亲情寻根的呼声也日渐高涨。2014年,中国岳氏宗亲会会长岳汉卿怀着寻根问祖的决心,着手展开漫长而艰辛的求亲之路。

岳汉卿首先根据族谱和家训,查阅相关资料,追溯家族渊源。经过无数次史料的勘核考证,终于找到一条可循的线索——李之兰便是岳飞远房孙辈,后逃往韩国的岳震岳霆即是其祖先。

凭借这一线索,岳汉卿展开了长达数年的跨国寻亲之旅。他先是在国内外搜寻李之兰后人的下落,结识了多位韩裔学者,向他们求教寻根之路。

凭借学者们的协助,岳汉卿终于确认了中国岳家与韩国李家的亲属关系。在中韩两国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双方拓行族谱宗亲的渊源终于勾连在一起。

2018年,岳汉卿带领宗亲代表团首次踏上韩国土地,寻访李家后人。在首尔,他们终于见到了李氏家族现任族长李镇硕。两人相见时,激动得热泪盈眶,朝夕思念的血浓于水的亲情历历在目。

李镇硕全力配合岳汉卿的寻根工作,带领岳氏宗亲前往李家祖坟扫墓。岳汉卿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情,给岳飞的遥远子孙上了香,终于尽孝了六百余年的思亲之情。

自此,岳氏和李氏两家宗亲开启了亲情交流之路。2023年,在岳氏会长的邀请下,李镇硕率领宗亲代表团返回中原老家,与岳家宗亲们重逢团圆。双方都无比感慨亲情的分外珍贵,实在是血浓于水的天伦之乐。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8953.html

“岳飞被杀后,一支后代逃到韩国,成了开国元勋,现在回国认祖归宗” 的相关文章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诸葛亮死后正是攻打蜀汉的好机会 司马懿为何始终没有出兵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懿得知诸葛亮死后,为何没有趁机一举灭掉蜀国?他在怕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分天下,三足鼎立,在东汉末年,百姓们民不聊生,连年的战时,国家皆生灵涂炭。此时豪杰并起,一时间翻起天下风雨,先是诸侯割据,再到三足鼎立,其中最令我们瞩目的可能就是蜀...

郭鏦: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子,谦虚谨慎,得到朝野称赞

郭鏦: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子,谦虚谨慎,得到朝野称赞

郭鏦(cōng)(?-822年),字利用,华州郑县(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人。唐朝外戚大臣,太尉郭子仪之孙,太常卿、代国公郭暧和升平公主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初以门荫入仕,娶唐顺宗女汉阳公主,授驸马都尉,历卫尉卿、殿中监。唐穆宗即位,迁右金吾...

朱祁钰也是明朝皇帝之一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入明十三陵

朱祁钰也是明朝皇帝之一 朱祁钰为何没有葬入明十三陵

对明代宗朱祁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有16位皇帝,明代宗朱祁钰为何没有被葬入明十三陵呢?明十三陵里只葬了明代的13位皇帝,而明代有16位皇帝,那么没有葬入明十三陵的皇帝有哪三位呢?他们分别是:朱元璋、朱允炆和朱祁钰。开国皇帝朱元璋葬在南京,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下落...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母亲 赵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母亲 赵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赵姬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母亲,赵姬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有三个男子曾经陪伴在她的身边,却又好像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她。她一生有过三个儿子,可是很多人却都只记得一个。明明很多后宫的太后都做过和她一样的事,却只有她被骂得最多、骂得最惨。她就是千古一...

王夫人:汉武帝的宠妃,病逝后汉武帝招魂以解相思之情

王夫人:汉武帝的宠妃,病逝后汉武帝招魂以解相思之情

汉武帝刘彻的后宫中究竟有多少佳丽已经无法考证,被后世所了解的有五位:陈皇后陈阿娇、卫皇后卫子夫、昌邑哀王刘髆之母李夫人、齐怀王刘闳之子王夫人和汉昭帝生母钩弋夫人。这五人的结局都不算圆满,甚至有些凄凉。下面来说说一说王夫人的故事。关于王夫人,历史上相关记载并不多,只知道是王氏,赵国人,生卒年不详。王夫...

冲慧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二女,靖康之变前最后一个去世的帝姬

冲慧帝姬:宋徽宗赵佶第二十二女,靖康之变前最后一个去世的帝姬

冲慧帝姬(? - 1114年)赵氏,是北宋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赵佶的第二十二女。于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二月,靖康之变(公元1127年)之前去世。母亲是贤妃王月宫。冲慧帝姬是在靖康之变之前,最后一个去世的帝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帝姬封号北宋政和三年(公元1...

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国建立者

察合台: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国建立者

孛儿只斤·察合台(1183年 —1241年) ,察合台汗国建立者。又译察阿歹、察哈台、察合带、茶合带、察干岱等。蒙古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蒙古国建立后分封时,得8千民户。刚毅善战,屡建战功。太祖六年(1211),随父征金,与兄术赤、弟窝阔台率右...

项伯当初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项羽死后他的下场是什么

项伯当初在鸿门宴上保护刘邦 项羽死后他的下场是什么

对刘邦和项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鸿门宴保护刘邦的项伯,在亲侄子项羽死后,人生结局什么样?说起鸿门宴,在我国可谓家喻户晓:秦朝末年,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会面,准备除掉刘邦。而刘邦因为项伯的营救和帮助,得以全身而退。那么,在楚汉相争结束、项羽自杀以后,作为刘邦的恩人、项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