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 病逝后,邓公80分钟抽完6支烟,反复对两人说:不能再拖了

中国历史2周前 (06-20)9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86年10月22日, *** 元帅在北京病逝,享年89岁。

而在他去世后的第二天, *** 就和中央另外两位领导人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秘密谈话。

期间,他不断向两人重复一句话:

“这事不能再拖了!”

*** 说的究竟是什么事?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

秘密会谈

1986年,是继1976年后的又一悲伤之年。

1986年9月, *** 中央召开了十二届六中全会。

会后不久,韩先楚上将、刘伯承元帅、 *** 元帅就在10月里相继病逝。

将星陨落,举国同悲。

而在主持会议的政治局常委中,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 *** 、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陈云,以及国家主席 *** ,都已近耄耋之年,步入了人生的深秋。

数十年并肩作战的老战友们,一个个悄然告别了这个舞台。

让这几位见证了风云变幻的老将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与追忆。

1986年10月30日的早晨, *** 与 *** 如约来到了陈云的家中,进行了一场秘密谈话。

三位领导人这样的私下会面是非常少见的,身边的工作人员连忙准备相机,记录这珍贵的时刻。

*** 和 *** 刚一落座,陈云就挥了挥手,示意工作人员先离开办公室。

陈云的贴身警卫赵天元当时也被支了出去,然而他刚踏进值班室,就听到了 *** *** 。

陈云

于是他迅速折返回办公室,刚一进去,就听到 *** 主席吩咐他拿烟来。

在这三位老人中,只有 *** 会抽烟,因此赵天元立刻找到了 *** 的秘书张宝忠。

张宝忠听了,匆忙从口袋里掏出了一盒熊猫牌香烟,递给了他。

*** 抽了一辈子烟,大概也习惯了在烟雾缭绕间思虑国家大事。

可当时的他已年逾八旬,医生一直劝他戒烟,为了身体,他不得不加以克制。

就在这天之前不久,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 *** 在钓鱼台国宾馆盛情款待。

长达数小时的宴会,竟未见他点燃一支烟。

女王在后续的信函中,还特意提及此事:

“但愿未吸一支烟没有使你太难受!实际上我们都不会介意的。”

可见 *** 有着很强的自制力,而且那时虽然没有戒掉,却也已经在有意地控烟了。

然而在这场持续了近一个半小时的秘密会谈后,赵天元重返办公室,却发现桌面的烟灰缸里,共有六枚烟蒂。

似乎无声地诉说着此次谈话的非比寻常。

六支烟,每一支或许都是对国家未来走向的深思熟虑;

每一次吞吐,都可能关乎党和国家的命运前程。

然而这场谈话的内容,

对外界而言一直是个谜

,甚至连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知情。

直到1987年10月19日,陈云才终于透露了与 *** 、 *** 这次秘密谈话的核心内容。

当时,中纪委在北京召开了十三大前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

而陈云已决意,在会后卸任中纪委之一书记。

为了使众人能理解他的深远考虑,陈云在会议期间开诚布公,说明了情况:

“去年10月,小平同志、先念同志和我共同商定,十三大时一起退下来。这是党的事业的需要。”

陈云

植树辟谣

1987年的早春三月,一向深居简出的陈云,轻车简从,悄然南下。

从北京出发,来到了风景如画的杭州。

当时外界的传言不断,尤其一些港台媒体,造谣说他健康状况堪忧,甚至是身患重病。

这些纷纷扰扰,陈云自然也是了然于胸的。

因此在这样敏感的时刻,他在公众视野里的每一次亮相,或是长时间不露面,都十分微妙,难免引人遐想。

晨光正好,约莫上午十点的光景,陈云从住所驱车启程,目的地是杭州西郊。

被誉为西湖新十景之一的云栖胜地,那里有等待着他一起植树的干部和群众。

不多时,一行人抵达了“云栖竹径”碑亭侧。

早春的凉意尚存,却丝毫未能减损陈云高涨的热情,他欣然褪去大衣,连帽子也一并摘下了。

彼时的陈云,已有82岁高龄了。

警卫员见状,赶忙凑上去提醒:

“天气有些凉,您把帽子戴上吧。”

陈云听了却笑道:

“帽子一戴,可就看不清照片里的我了。”

显然,陈云此行除了植树,还有意借此机会“现身说法”,打破外界的传言。

数日后, *** 踏着春色来到杭州,专程拜访了陈云。

两位老友一见面,便兴致勃勃地聊起了前几日的植树活动。

*** 说道:

“我在电视上看到你种树,劲还挺大哩,真是不减当年啊。”

陈云听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台湾的报纸上说我‘半身不遂’,香港的报纸又说我‘重病在身,卧床不起’。看来,我这个老头子身体还可以,还能种树呢。”

*** 闻言,顿时明白了陈云的用意,赞许道:

“用植树来辟谣,真是高明。谣言这就不攻自破了。”

尽管陈云用一次植树打破了有关他健康状况的谣言,但外界的猜测并未因此而平息,甚至有外宾直接向 *** 询问此事。

1987年3月8日, *** 在与坦桑尼亚总统的会晤中,对外界的疑虑进行了一番清晰的解释:

“有人说我们改变了方针政策,那是一种误解。我坚信,我们的政策将会更加顺利地得到实施……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召开党的十三大,届时大家就能看到结果。最近中央的人事变动,不会影响我们的前进步伐。”

当被问及个人计划时, *** 坦率地回答:

“我已多次提到这个问题,但反对的声音依然很多。尽管如此,我仍将坚持自己的立场,可能还会选择半退。我提议,政治局常委的职务我可能不再参与,保留一个职务。”

对方又继续追问:

“您是否还会继续担任 *** 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的职务?”

*** 回答道:

“目前还没有最终决定。目前我担任的职务有两个:一个是中央军委主席,另一个是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保留一个职务就足够了。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其他人,尤其是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另外,半退的形式,我还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交班战略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改革的关键节点上。

在 *** 、陈云、 *** 看来,

顺利实现新老干部交替,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这是衡量改革开放事业能否持续深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能否稳步迈进的重要前提。

随着多位老一辈革命家相继离世,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压在了 *** 等领导人的心头。

传承与发展的火把必须稳稳交接,以确保改革薪火代代相传。

应该说, *** 是党内提出“交班战略”的之一人。

1973年 *** 再次复出,重返领导岗位,深知解决好交班和接班这件大事的重要性。

他对培养接班人的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精力,思考如何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顺利传承。

他考虑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同志来接班,在老一辈同志还健在的时候解决这个问题。

*** 认为,早解决比晚解决要好。

这样可以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平稳过渡,为未来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治气候的回暖,那些曾经被迫边缘化的老干部逐步重返岗位。

但岁月不饶人,许多人的年龄与健康状况已难以支撑长期繁重的工作,接班人的问题因此显得尤为紧迫。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后, *** 对“

交班

”作为一项“

战略问题

”的深刻认识已具雏形。

他指出,当前老一辈革命家的重要任务,就是有意识、有计划地挑选和培养年轻一代,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能够平稳过渡。

历经一年的深思熟虑,至1979年11月2日的正式报告中,他将“交班”定义为“战略问题”。

面对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的领导干部, *** 更是反复重申:

老干部们最首要的职责,就是严谨而细致地挑选接班人。

在诸多责任之中,没有什么比确保权力的顺利交接更为关键。

1980年, *** 在组织路线上的思考进一步深化。

2月29日,在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他再次强调:

当务之急,莫过于挑选合适的接班人。

这一观点,于8月18日的扩大会议上得到了更为具体的阐述:

“促使年轻一代走上前台,而老一辈则扮演好顾问和支持者的角色,这是确保党和国家领导层稳定连续性的重大战略部署。”

可见,此时的 *** 已将“交班”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实践中不断细化与强化这一理念。

因此可以说, *** 不仅是党内最早洞悉“交班”战略意义的人物,更是这一理念的首位倡导者和实践者。

新老交替

随着 *** 十三大召开的脚步日益临近,1987年5月17日,陈云结束了杭州之行,重返北京。

归京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两大要务之中:

一方面,积极参与十三大各项重大决策的制定,为党的未来规划蓝图;

另一方面,则是密集地与中央一线领导展开个别谈话,确保高层人事安排的平稳过渡。

时至七八月份,频繁的会晤与对十三大前后国家重大事务的深思熟虑,让陈云感到体力透支,略显疲惫。

陈云的身体状况,引起了众多老友的关注。

8月7日早晨, *** 特意前来陈云寓所探望。

两人交谈间, *** 开玩笑问道:

“你觉得自己还能活多少年?”

陈云一向务实,早就给自己制订了

“两年计划”

,于是便笑道:

“我想,再坚持两年应当不成问题。但是要小心别摔着,饮食上也要注意,尽量在家用餐。”

9月6日,陈云来到 *** 的宅邸,参与了中央决策层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尾声,杨尚昆同志关切地询问陈云的健康状况:

“您身体可好?”

陈云语气轻松:

“死不了,至少还能活两年。”

杨尚昆听罢,赶忙说道:

“我看十年也不在话下。”

一旁的 *** 也调侃他道:

“你怎么不弄个‘五年规划’试试?”

陈云笑道:

“我的‘两年规划’可是个滚动式的,这样更实际一些。”

10月9日,陈云出席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中,听取了 *** 对即将到来的十三大的人事安排情况所作的详细说明。

在政治舞台上,人事安排总是一个牵动人心的敏感话题,尤其是涉及到更高领导层的变动。

*** 、陈云、 *** 这三位党内的资深领导人,早已就十三大时的人事安排达成了共识。

他们计划在十三大时彻底退下来,不再担任 *** 职务,为实现 *** 集体的新老交替做出表率。

然而,中央政治局和党内其他成员对此却持有不同意见。

大家普遍认为,这三位领导人的经验和智慧,对党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他们的意见是,三位领导人应该采取"半退"的方式。

也就是仍然保留一定的职务,以继续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1987年10月25日,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

*** 、陈云与 *** 这三位党的元老,主动从中央工作的前沿阵地退居二线,为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崛起让出广阔舞台。

尽管如此,三位领导人也并未完全脱离党和国家的工作,而是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在中央顾问委员会中贡献余热。

大会通过选举,确立了新的领导架构。

其中, *** 被任命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陈云担任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

至此,权力平稳过渡,领导层的新老交替顺利完成,为后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铺垫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参考文献

杨明伟《 *** 交班》

杨明伟《陈云与 *** *** 商议“交班”》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017.html

“ *** 病逝后,邓公80分钟抽完6支烟,反复对两人说:不能再拖了” 的相关文章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姜维都已经自杀了 曹魏军队为何还将人剖腹取胆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姜维已经自杀,为何还遭魏兵剖腹取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其实,魏军在蒋维死后,将其开膛破肚,取走了他的心脏,其理由有三点!这三种理由,大多数人都只能理解前面两种,而最后一种,则是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的!姜维以身殉道姜维是蜀汉有名的名将,诸葛亮死后,姜...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会输是因为蜀汉与东吴的连盟吗?

作为三国时期“三大战”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赤壁之战被后世屡屡提及,几乎到了耳熟能详的程度。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五年(200年),中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官渡之战打响。曹操击败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时隔8年,曹操闻知病危中的荆州牧刘表想托孤于刘备以保荆州。遂亲率二十万...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历史上袁绍与曹操二人的心胸如何?有何不同?

在汉末群雄割据的局面中,诸侯之间你争我夺,人人都想自立为王,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良药苦口利于疾,忠言逆耳利于行!人的天性都是喜欢听好听的、顺从的话,不喜欢别人反驳或者批评自己,然而往往那些给你泼冷水的人,才是对你最好的人。官渡之战田丰多次劝谏袁绍不要出兵...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在东吴是什么地位?他与关羽之间有何故事

潘濬,三国时期吴国重臣,蜀汉大司马蒋琬的表弟。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许多“三国迷”提起关羽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总会感叹,关羽身边没有一个辅佐他的人。其实刘备并非没有给关羽安排副手,只是关羽性格高傲,看不起士大夫。所以他和留守荆州的“二把手”不和,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潘濬...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生活俭朴,以清明能干著称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乂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秀人称外号位面之子 刘秀这个称号是怎么来的

刘秀为何被称为位面之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通常而言,我们总是在网络玄幻小说中了解到这个名词“位面之子”,最开始是08年的《魔兽世界》开始运用这个称呼,到现在网络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称呼或是类似的。那么什么是位面之子呢?简单来说就是在这一个...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诸葛瑾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琊阳都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蜀汉丞相诸葛亮之兄,太傅诸葛恪之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安五年(200年),躲避中原战乱,进入江东。经弘咨推荐,效力于孙吴。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受孙权信赖,称为“神交”,努力缓和蜀吴两国关系。建安二...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