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乾隆的真实相貌,与电视上看到的不同

中国历史7天前6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乾隆的真实相貌,和电视上看到的不一样。在中西文化交流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跨文化的沟通与互鉴搭建了一座座坚实而恒久的桥梁。作为一位天主教修士,郎世宁用自己的画笔和艺术才华,成为了中西方艺术文化交流中一位不可多得的纽带。从热情好学的年轻修士,到备受推崇的宫廷御用画家,郎世宁在中国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浓墨重彩的一笔。可是,为什么乾隆帝肖像画中的形象与我们所熟知的大相径庭?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一段波澜壮阔?

听说郎世宁画里的乾隆帝形象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电视剧里的清帝形象差别可大了?这可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现象啊!不过细想一下也不难理解,这其中定然另有故事。

这便要从1715年说起,那时郎世宁年方31虚岁,他这个满怀热情的年轻修士刚刚从欧洲远渡重洋来到了中国。当时的广州街头,五光十色的市井风情给予了他强烈的艺术灵感,他手起画就,努力用画笔记录下这片新鲜土地的独特风俗。

虽然初到异乡,但郎世宁并不满足于只在广州周边游玩作画,他内心深处渴望着更大的艺术舞台,想把自己的画功送到皇帝的面前,受到更高层的认可。于是经过几个月的打点准备,这位满怀干劲的小伙儿便背着行囊上路了,直奔北京而去。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啊,当郎世宁硬着头皮进了紫禁城,却遇到了一个让他大伤脑筋的难题。原来康熙皇上审美习惯与西洋的油画理念大相径庭,不喜欢画作中出现半点阴暗色调,非光明磊落不可。郎世宁本来引以为傲的作品差点被当成了一文不值的东西!

好在郎世宁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他立刻卷起袖子,开启了自学国画的艰苦历程。白天透过朋友们的指点,认真学习线条、笔法等中国画的精髓;晚上则在自己狭小的住所内苦练毛笔墨宝。看着一幅幅作品从丑小鸭蜕变成华丽天鹅,郎世宁充满了成就感。

就在他渐渐融会贯通中西方绘画风格时,康熙驾崩,雍正皇帝继位了。虽然雍正更为开放,但谁也不敢小看一个新君主的威严。可好在雍正皇帝有着独特的艺术审美眼光,他很快便欣赏了郎世宁掺杂东西方元素的画风,乐于给予大力支持。有了这个大王爷撑腰,郎世宁在艺术道路上自然是马儿越走越远啦。

郎世宁真正的鼎盛时期当属乾隆年间。这个时期的乾隆帝大权在握,对艺术也是门儿清,他非常喜欢郎世宁的才华横溢,对后者的画作是又爱又怕。为了取悦御前这位至高无上的审美者,郎世宁可谓是煞费苦心:无论是为乾隆帝本人画像,还是为后宫佳丽们作画,他都倾注了全部心血。

作为当年在乾隆帝眼皮子底下工作的御用画家,郎世宁可不敢有丝毫马虎,连乾隆长得啥模样,脸上有几根胡须,他都要努力捕捉画下来,才不至于把大老爷气个半死。所以说电视剧中乾隆的扮相和郎世宁笔下的样子,着实有很大出入也不足为奇。

除了对乾隆帝本人形象的刻画,郎世宁也留下了不少珍贵的历史画卷。比如举世无双的清朝大阅兵图就是由他一手主笔的。在这件群像杰作中,他以精湛的布局和细腻的笔触,生动展示了威武雄壮的大清军容。乾隆帝对此赞不绝口,由此可见当年郎世宁的艺术造诣已臻化境。

谈到郎世宁,可不止是一个单纯的绘画大师,他更是一位跨文化的使者。在1766年与世长辞之前,郎世宁长期致力于推动中西文化艺术交流,他的画室不时聚集着中西方各界人士,成为文化融汇的场所。他用画笔架起了一座沟通东西方的桥梁,让遥远的异乡人也能欣赏到东方文化的别样精彩。

除了画作的艺术价值,郎世宁留下的巨大遗产是将中国画与西洋绘画理念高度融合的创新尝试。正是他在这一过程中的探索和突破,为后世开启了艺术审美的新视角,提供了新的创作灵感。从某种意义上说,郎世宁所做出的并非艺术创举,更是文化自信的精神表达。

郎世宁的一生可谓大有来头,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浓重而独特的一笔。虽然艺术成就已然彪炳千古,但他更大的贡献恐怕还是用自己的画笔和智慧,搭建了一座连接东西方的文化桥梁。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得中国的绘画艺术在与西洋绘画思想碰撞的过程中百花齐放,呈现出绚丽多姿的新景象。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209.html

“多亏了这个外国人,留下乾隆的真实相貌,与电视上看到的不同” 的相关文章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夏侯渊对外甥女宠爱有加 张飞抢走时夏侯渊为何不报复

还不知道:夏侯渊13岁的侄女,被张飞强抢回家当老婆,夏侯渊不出面报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百年,夏侯渊十三岁的外甥女外出拾柴火,张飞见了,当即动了歪心思,硬把她抢了回来。夏侯渊对自己的外甥女,一向是宠爱有加,怎么可能不出来报仇?《三国志》中有这样一段故事:夏侯...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曹操原本留下四个人能防止司马懿谋反 他们最后为何都被杀了

对曹操留下四人防止司马懿谋反,本可万无一失,无奈全被曹丕杀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0年,发生了几件大事,其中包括一代枭雄曹操的死。后来,他的儿子曹丕废汉献帝改国号为魏,三国时代正式开始。然而,曹丕能够建立魏国,要感谢他的父亲曹操。曹操在他的一生中完成了北方的...

项羽死后尸体被汉军肢解 项羽的亲族又是什么结局

项羽死后尸体被汉军肢解 项羽的亲族又是什么结局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楚霸王项羽死后,被汉军乱刃分尸,他的亲族结局如何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前202年十二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在垓下进行决战,结果项羽战败,率领八百骑兵突围而出。面对汉军的追击,最后项羽在乌江边自刎。由于刘邦曾颁布赏格,能得到项羽者赏千金、封...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廉颇都已经埋下战败的种子 后人为什么只骂赵括

长平之战中,廉颇早就埋下了战败的种子,为何后世只骂赵括?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战国后期最令人瞩目的战役,非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莫属。在此战打响之前,山东六国仅有赵国能够在军事上与秦国一较高低。赵国在长平之战中的惨败,也使得秦国东出、横扫六国再无太大...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马腾(?-212年),字寿成。扶风茂陵人,东汉末年割据凉州一带的军阀,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马腾身长八尺有余,身体洪大,面鼻雄异,为人贤良忠厚,受众人尊敬。汉灵帝末年,被州郡署为军从事,掌领部众。累迁至偏将军。凉州刺史耿鄙...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三国时期蜀汉大臣,世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

陈祗(?―258年),字奉宗,汝南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大司徒许靖兄长的外孙。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祗早年受费祎的赏拔,董允死后担任侍中,逐渐成为蜀汉后主刘禅的宠臣,官至尚书令、镇军将军,权力甚至超过大将军姜维。陈祗支持姜维的北伐中原,假意与宦官黄皓交好,导致黄皓开始...

楚汉战争打了三年多的时间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楚汉战争打了三年多的时间 刘邦是怎么战胜项羽的

对刘邦为何只花了4年时间,就战胜了项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邦从蜀地出来,是在公元前206年11月份,这一年也是汉元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的第一年,也是大汉王朝的开端。项羽兵败垓下的时候,是在公元前202年1月份。这一年是汉四年,刘邦带领70万联军消灭了10万楚军,...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在死前并没有处死武则天,是因为什么?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7年9月4日-649年7月10日在位。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有句话叫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唐王李世民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自己的一个小妾,既然成了夺他李家江山的人。武则天,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响当当的正统女皇帝,在李世民之后,没有被殉葬,反而与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私通,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