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72年山东挖出一竹简,才知庞涓残害孙膑真相,被挖膝盖骨真不冤

中国历史5天前5

(本文内容均基于权威资料整理撰写,文末有文献引用来源)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在这个群雄逐鹿的年代,有一位绝世之才横空出世,他就是孙膑。

作为著名的军事家,孙膑曾师从鬼谷子,与庞涓同门。在魏国时,孙膑遭到庞涓的陷害,双腿残疾,被挖去了膝盖骨。直到1972年,山东临沂一古墓出土了一批竹简,真相才最终大白于天下。

少年得志

孙膑,字伯嗣,春秋时期卫国公族后裔。自幼聪颖过人,对兵法韬略有着非同寻常的领悟力。年仅十五岁时,孙膑就拜入了当时最负盛名的军事谋略大师鬼谷子门下,成为其弟子。

在鬼谷子座下,孙膑勤学苦练,兵书典籍无不涉猎,对兵家之道的理解也日益深入。很快,他就在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鬼谷子最为得意的门生之一。然而,与孙膑同期入门的,还有一位天资同样出众的弟子,他就是庞涓。

庞涓为人足智多谋,野心勃勃,对孙膑的才华心存妒忌。虽然表面上两人相处融洽,但暗地里庞涓总在寻找超越孙膑的机会。

一次,鬼谷子出了一个谋略课题,让弟子们各自出谋划策。孙膑提出的方案巧妙简洁,获得了鬼谷子的高度赞赏。反观庞涓的计策,虽然看似精妙,但终究不如孙膑的出色。

这一结果更是让庞涓心中不满。他暗自发誓,总有一天要在兵家之道上超越孙膑,证明自己的能力。

转眼几年过去,孙膑和庞涓的才能也日渐为外界所知。一些诸侯国君主慕名前来,希望能聘请他们为军事谋士。面对这样的机遇,庞涓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他决定离开鬼谷子,先行一步进入诸侯争锋的舞台,以实现自己的抱负。

庞涓来到魏国,凭借自己的才干和见识,很快得到了魏王的赏识,被任命为军事谋士。在魏国的几年间,庞涓运筹帷幄,屡立战功,让魏国的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他的名气也随之越来越大,甚至有人将他与当年的吴起相提并论。

而孙膑在鬼谷子门下修行期满后,也决定下山一展宏图。

他的才能同样引起了诸侯国的注意。魏王听闻孙膑的大名已久,知道他是鬼谷子的高徒,必定才识超群。于是,魏王派人前往请孙膑入魏,希望能得到这位奇才的辅佐。

庞涓得知孙膑也要来到魏国,内心非常矛盾。一方面,他清楚孙膑的能力,若能与之合作,定能让魏国更加强盛。但另一方面,多年的嫉妒之心始终难以泯灭,他担心孙膑的到来会让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

最终,在魏王的再三请求下,孙膑还是来到了魏国。为了一较高下,魏王特意安排孙膑和庞涓同时演练阵法,以考验两人的能力。在演练中,庞涓布置的阵法都被孙膑看穿,而孙膑所布的奇阵,庞涓却怎么也参不透。

庞涓心中又惊又妒,他意识到,若让孙膑留在魏国,自己恐怕再难出头。他决定利用手中的权力,设法将孙膑除去,以绝后患。

巧布疑阵

庞涓心中的妒火越烧越旺,他知道若想除去孙膑,就必须制造一个无可辩驳的罪名。于是,庞涓暗中伪造了一封孙膑与他国私通的信件,并偷偷放入孙膑的寝室。

不久,庞涓向魏王进谗言,称孙膑与敌国勾结,图谋不轨。魏王闻言大怒,命人搜查孙膑的房间。果不其然,伪造的信件被发现,成为了孙膑"通敌叛国"的铁证。

孙膑被带上堂审,面对突如其来的指控,他百口莫辩。庞涓站在一旁,看着孙膑慌乱的神情,心中暗自得意。在他的设计下,孙膑已经落入了无可脱身的陷阱。

魏王勃然大怒,下令对孙膑严刑拷打,逼他交代与敌国勾结的细节。孙膑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始终不肯屈服。

庞涓见拷打无果,便建议魏王对孙膑施以更为残酷的刑罚——膑刑和黥刑。所谓膑刑,就是挖去犯人的膝盖骨,使其终生残疾;而黥刑,则是在犯人脸上刻上耻辱的刑戳,令其永世难以抹去。

魏王听从了庞涓的建议,下令执行这两种酷刑。孙膑被压上刑架,锋利的刀锯划开了他的膝盖,鲜血瞬间涌出,痛彻心扉的惨叫回荡在刑场上空。而后,烧红的铁戳印上了他的脸颊,留下了永远无法磨灭的伤痕。

历经几个时辰的折磨,孙膑奄奄一息地被扔进了大牢。然而,孙膑并没有就此屈服。为了活下去,他装疯卖傻,以免再遭到更多的迫害。

就在孙膑绝望之际,一个意外的转机出现了。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得知了孙膑的遭遇。使者认为孙膑是无辜的,便想办法将他营救出狱,带回了齐国。

孙膑虽然逃离了魏国的牢狱,但他的身心都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双腿残疾,脸颊刻戳,这个昔日意气风发的天才谋士,如今已是一个伤痕累累的残废。

运筹帷幄

孙膑在齐国养伤期间,并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他知道,只有战胜庞涓,才能真正洗刷自己的耻辱。于是,他开始为齐国出谋划策,帮助齐国对抗日益强大的魏国。

孙膑的军事才能丝毫未减。他巧妙地利用地形,精心部署兵力,屡次在与魏国的交锋中取得胜利。这些战绩让齐国君主对孙膑刮目相看,开始对他委以重任。

终于,孙膑等来了与庞涓决一死战的机会。魏国在桂陵集结大军,準备对齐国发动进攻。齐国君主将兵权交给孙膑,希望他能够击退来犯的魏军。

孙膑审时度势,他知道魏军气势正盛,若正面交锋恐怕凶多吉少。于是,他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先发制人,出其不意地打击魏军。

孙膑命令齐军以少数兵力在桂陵与魏军周旋,自己则率领主力部队,秘密绕到魏军的侧翼。当庞涓全神贯注地指挥前线作战时,孙膑的部队突然发起攻击,打了魏军一个措手不及。

魏军顿时大乱,庞涓也感到异常狼狈。他没想到,自己精心部署的战阵竟被孙膑轻易攻破。面对孙膑的进攻,庞涓指挥若定,试图稳住局势。

然而,孙膑早已洞悉庞涓的战术思路,他预先布置下重重陷阱。庞涓调兵遣将,却总是中了孙膑的圈套,处处受挫。

战局逐渐向齐军倾斜,魏军节节败退。庞涓眼看大势已去,决定亲自率兵与孙膑决一死战。他率领精锐部队,杀入齐军阵地,与孙膑狭路相逢。

昔日的同门师兄弟,如今已是不共戴天的仇敌。庞涓怒目而视,大声质问孙膑为何要背叛魏国。孙膑冷笑一声,讥讽庞涓卑鄙 *** ,设计陷害自己。

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齐军终于占据了上风。庞涓的部队被齐军合围,无路可逃。庞涓本人也在乱军之中被俘,成为了孙膑的阶下囚。

孙膑命人将庞涓带到他的面前,二人四目相对,皆无言以对。孙膑本可以趁机报仇雪恨,将庞涓就地正法,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宽恕。他命人将庞涓释放,让他带着失败的耻辱离开了桂陵。

竹简重现

1972年4月,山东临沂地区一处汉墓的发掘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着每一寸土地,希望能有新的发现。

突然,一名考古人员的铲子碰到了一个坚硬的物体。众人齐聚过来,仔细挖掘,竟然发现了一大批珍贵的竹简。

这批竹简经过专家的鉴定,被确认为是战国时期的文献。其中有不少兵书战略的记载,但最引人注目的,是一篇名为《孙膑兵法》的文章。

长期以来,关于孙膑和孙武是否为同一人,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孙膑就是孙武,《孙子兵法》实际上是孙膑所作;也有人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人,只是恰好同姓罢了。而这批竹简的出土,无疑为解开这个谜团提供了重要线索。

经过专家的仔细研究和考证,竹简中的《孙膑兵法》与传世的《孙子兵法》在行文风格和思想内核上有着明显的不同。这证明,孙膑和孙武确实是两个人,他们分别创作了各自的兵书,流传后世。

竹简中记载的内容,还揭示了孙膑的生平遭遇。其中详细描述了孙膑如何遭到庞涓的陷害,被挖去膝盖骨,致使双腿残疾的经过。

但竹简中也有一些此前不为人知的细节。它描绘了孙膑在被释放后,如何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克服残疾的困扰,重新投入到军事斗争中去的过程。

原来,孙膑虽然双腿残疾,行动不便,但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并没有受到影响。他设计了一些特殊的机械装置,如轮椅,来帮助自己行走和指挥作战。

竹简中还记载了孙膑在齐国时,是如何运用这些装置,指挥军队,与庞涓多次交手的情形。尽管行动不便,但孙膑在战场上依然能够准确判断战局,给出精妙的战术指导,屡建奇功。

参考资料:

[1].《孙膑:足智多谋的军事奇才》[J].全国新书目,2023(01):124-125.

[2].吴名岗.孙膑是怎样诱庞涓入马陵之“套”的?[J].孙子研究,2020(04):67-72.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406/599273.html

“1972年山东挖出一竹简,才知庞涓残害孙膑真相,被挖膝盖骨真不冤”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三国时期,刘备的一生都战胜过哪些名将?

刘备,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称他为蜀汉先主。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一生,败过很多次,中平五年时(公元188年),还差点死于小反贼张纯之手,《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中的记载: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发动北伐?有何目标

诸葛亮执政期间,对曹魏发起了五次北伐,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诸葛亮在刘备托孤之后,五次北伐中原,最终病逝于五丈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是后世对于诸葛亮的北伐有很多质疑的声音,认为以蜀汉的国力不足以支撑北伐,甚至是诸葛亮的北伐拖垮了蜀国。而对于诸...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朱蕴章为什么选择朱允炆作为继承人 朱元璋是因为偏爱吗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吕布麾下的八健将分别是那些人?他们实力怎么样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吕布作为汉末三国第一猛将,除了有高顺这样的大将,手下还有八位健将,分别是 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这八健将,实力到底如何呢?同样是猛将,张飞手下有十八骑燕将,吕布的八健将和张飞这十八骑燕将比起来,谁更厉害呢?濮阳...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对赵光义夺了赵匡胤的皇位后,为何没人出来反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史》中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朱标死后朱元璋明明还有别的选择 朱元璋为何不传位给朱棣

对朱元璋为何不把皇位传给朱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作为白手起家的帝王,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一路见证了朱元璋的一无所有的辉煌,而且两父子的感情也非常深厚,所以在垂老之际,朱元璋立储君的目的也非常清晰,而且只要不出意外,皇位一定会交到朱标手中,当然天不遂人愿,朱标早死,...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商鞅变法使秦国变强做大 秦惠文王上位后为何要杀他

还不知道:嬴驷即位之后,为何要处死变法图强的商鞅,甚至将其尸体车裂?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初期,秦国国力弱小,时常遭受他国侵扰,为了改变这种面貌,秦孝公发求贤令,后商鞅入秦,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变法,历经二十余年,方使秦国逐渐强大。然而,秦孝公去世之后,即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