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2号人物,在斯大林去世后,为何未接班反而被处决?
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仕途的起飞点,是在1921年,那年他加入苏联的之一支秘密警察部队契卡,成为一名为苏维埃俄国以及后来的苏联服务的特工。
1933年贝利亚负责为斯大林的度假提供安保服务,然而当斯大林安逸的享受休息的时候,突然一名刺客从一旁窜了出来,拿出事前准备的武器,对着斯大林就是一通的乱射。
而就在这危难时刻,贝利亚表现出了不怕死的勇气以及绝对的忠心,他以闪电般的速度扑向斯大林,用自己的肉体为斯大林挡住可能射中他的子弹。
可能是上天眷顾,刺客虽然射出了大量子弹,却并没有射中贝利亚要害。事后贝利亚因“护驾有功”被斯大林牢牢的记住了,不久他的仕途开始直线上升。
1938年官居了内务人民委员,直接指挥数十万的内务部特工,且因在二战中出色的完成了情报支援工作以及维护后方稳定的工作,1945年戴上了苏联元帅军衔。
1953年斯大林去世前夕,贝利亚作为其最忠实的执行者,已位居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内务部长,做到了在苏联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是名副其实的苏联2号人物。
按照手握权力的大小,决定自身地位的认知,当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因脑溢血病逝于莫斯科时,贝利亚应该是更具竞争力的接班人,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掌管近20年内务部,曾经拥有对全苏联下至平民百姓,上到将军权贵“生杀大权”的贝利亚,在斯大林去世9个月后的12月23日撤职枪决了。
至于为什么他会如此快的落马?更大的原因莫过于知道的太多以及不懂得收敛。斯大林逝世初期,临时组建的领导班子里,贝利亚只是作为第2号人物,1号人物叫马林科夫。
对于这个安排,手握全国秘密警察部队的贝利亚丝毫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的权力,足够掌控整个苏联。因而完全漠视马林科夫,将自己定义为苏联的核心领导,向全苏联发布各式号令。
这些号令之中,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对于苏联发展是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譬如建立对领导的监督机制、 *** 冤假错案,惩办冤案假案的制造者,恢复法制;纠正民族政策错误,改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团结;反对个人崇拜,加强集体领导等。
但是因为其个人是特工出身,几乎知道当时掌握权力的所有苏联干部的所有事,当贝利亚高举“ *** 冤假错案,惩办冤案假案的制造者”之时,大量苏联高层官员感觉后背发凉。
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他们或多或少都牵扯在一定数量的冤假错乱之中,如今贝利亚要“惩办冤案假案的制造者”,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想到的不是推动苏联发展。
更多的是担忧贝利亚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力,利用这个为借口,对苏联进行又一次的大处理,对此赫鲁晓夫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说道:四十年代后期,我已经深信,斯大林死后我们应该尽可能阻止贝利亚在(D)内占据领导地位。否则,就是(D)的末日。
作者精彩:侵华日军的胸前,为什么有个显眼的大“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