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1934年,红军一个团在贵州神秘消失,68年后贵州官员道出真相

中国历史1周前 (06-23)6

2001年寒冬,贵州省石阡县。杨又铸一位普通的党史工作者,在翻阅红军资料时,偶然发现一个被尘封多年的秘密。

68年前的1934年,一个红军团在这片土地上神秘消失,从此杳无音信。

这个团,就是红六军团18师52团。作为红六军团的王牌部队,他们英勇善战,战功赫赫。然而,在一次掩护主力部队突围的战斗中,这支精锐部队却突然失去了踪迹。

消息传到中央,引起高度重视。从建国后到上世纪70年代,中央先后三次派员前往贵州寻找这支部队的下落,但都无功而返。52团,似乎就这样凭空蒸发在了贵州的大地上。

68年后,当杨又铸偶然发现这段尘封的历史,便开始了一场追寻真相的探索之旅。

通过走访当地老一辈革命家和村民,杨又铸了解到,在石阡县龙塘镇甘溪槽村,有一个奇怪的习俗。自1934年起,村民们每逢重阳节,都会在村外的困牛山下祭拜,祭拜的对象,正是&34;!

困牛山,这个名字如同一道闪电,击中了杨又铸的心。因为在红六军团的战史中,52团最后出现的地方,正是困牛山!

带着疑问,杨又铸来到了困牛山下。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土坑,和一座简陋的石碑。石碑上,刻着&34;几个大字。

当年的情景,在老村民的讲述中渐渐清晰。原来,1934年10月,为掩护红军主力突围,云龙率领的52团与敌人在此展开殊死搏斗。战斗异常惨烈,52团伤亡惨重。

为了不暴露主力撤离的方向,52团选择了另一条路线撤退。然而,这条路却通往一个三面皆是悬崖的绝境。眼看退无可退,52团剩余的170多名战士面临着生死抉择。

就在此时,敌人却使出了卑鄙的伎俩。他们抓来当地村民,逼迫他们走在部队前面当&34;。红军战士们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开枪,会伤及无辜;不开枪,全军覆没。

在这生死关头,52团的战士们作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决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伤害人民群众。于是,在嘹亮的冲锋号中,一个个红军战士纵身跃下悬崖,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

170多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困牛山下。唯一幸存的战士陈世荣,决定留在这里,陪伴牺牲的战友们。

消息传到附近村庄,村民们无不悲痛。他们冒着被敌人杀害的危险,来到悬崖下,搜寻红军战士的遗体,并为英烈们安葬。从此,每年重阳节,村民们都会来到这里,祭奠英烈。

52团的事迹,在硝烟散尽的岁月里,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直到2001年,杨又铸的调查,才揭开了这段尘封的历史。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52团的事迹,杨又铸花了10年时间,写成了《困牛山红军壮举》一书。贵州省也将甘溪槽村更名为困牛山村,修建了烈士纪念碑,告慰英烈在天之灵。

今天,当我们回望这段峥嵘岁月,心中无不充满敬意。52团将士们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红色的壮丽凯歌。他们的牺牲,让革命的火炬得以薪火相传;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砥砺前行。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让我们缅怀先烈,学习他们舍生忘死的崇高品格。让先烈们的英魂,化作新时代奋进的动力,激励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再创辉煌!

这,就是68年前红军52团在贵州神秘消失的真相。一个鲜为人知,却感天动地的红色传奇。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革命的理想,诠释了&34;的崇高境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当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回顾52团的壮烈事迹,内心依然为之震撼、为之感动。

让我们告慰52团的英烈:您们虽已离我们而去,但您们的精神,将永远照耀我们前行。我们一定会完成您们未竟的事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造无愧于您们的业绩!

最后,让我们向52团的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的功勋,将永载史册;你们的精神,将永放光芒!

★关注!点赞!评论!欢迎在评论区和大家分享、讨论你的观点,共同学习历史,共同进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406/599331.html

“1934年,红军一个团在贵州神秘消失,68年后贵州官员道出真相” 的相关文章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曹魏至西晋时期官员,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裴楷(237年-291年),字叔则。河东闻喜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期大臣、名士,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冀州刺史裴徽之子,西晋司空裴秀的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裴楷出身著名世族“河东裴氏”,年少时就有名于世,擅谈《老子》、《易经》。最初被钟会推荐给司马昭,任相...

赵云跟随刘备那么多年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赵云跟随刘备那么多年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还不知道:赵云跟随刘备多年,忠肝义胆,刘备为何不重用他?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我国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兄弟刘备,张飞与关羽的兄弟情谊让人争相模仿,“三顾茅庐”里刘备与诸葛亮的主从情谊让人津津乐道,但无数人也曾对刘备的一员猛将——赵云赵子龙...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被平定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真相?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1644年4月15日,清摄政王多尔衮接到了这样一封书信:……流寇逆天犯阙……先帝不幸,九庙灰烬……三桂受国厚恩,悯斯民之罹难,拒守之边门,欲兴师问罪,以慰人心,奈京东地上,兵力未集,特泣血求助。我国与北朝通好,二百余年,...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项羽输给刘邦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刚愎自用还是另有别的原因

对霸王项羽败给刘邦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志》中有言:“昔项籍七十余战,未尝败北,一朝失势而身死国亡者,恃勇无谋故也。”秦末乱世,一代霸王项羽怀揣着自己的英雄梦想,带领着江东的才俊们南征北战,从此占一方势力,书写一生传奇威名。横空出世的项羽,战...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赵光义在夺取赵匡胤皇位后 期间为何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对赵光义夺了赵匡胤的皇位后,为何没人出来反对?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史》中评价宋太宗赵光义:“帝沈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既即大位,陈洪进、钱俶相继纳土。未几,取太原,伐契丹,继有交州、西夏之役。干戈不息,天灾方行,俘馘日至,而民不知兵;水旱螟蝗,殆遍天下,...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勤于理事,自奉俭约,深为孙权所礼遇

朱治(156年-224年),字君理。丹杨郡故鄣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朱治初为县吏、州从事等职,后随孙坚、孙策征战,累拜吴郡太守。孙策死后,与张昭等共尊奉孙权嗣位,为稳定江东局势作出了卓著的贡献。建安七年(202年),改授九真太守、行扶义将军。...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朱元璋为何要杀他?

李善长从朱元璋刚发迹时就跟随他,更是辅佐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李善长,濠州定远(今安徽省定远县)人,元朝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时开始辅佐朱元璋,成为朱元璋麾下的首席文臣。吴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称吴王是在公元1364年,直到小明王...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下场如何?

朱文正明太祖朱元璋之侄,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集团的核心人物。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朱文正虽然不是朱元璋的亲生儿子,但是他的亲侄子,在洪都之战死守近三个月,为朱元璋打败陈友谅立下大功,可以说是老朱家的千里驹。那为何朱文正最后被朱元璋囚禁而死呢,一,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