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90年过去了,当年红军长征时那块“吃人”的草地,如今怎么样了?

中国历史4天前4

文|观今言史

本文内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赘述文章结尾

«——【·前言·】——»

【“未经授权,禁止搬运,违者必究”】

在红军长征路上,过草地是艰难关卡之一。很多在赤水河经历过生死一线的老兵,都在过草地时不幸牺牲在了茫茫大草原上。

为什么一片草原会对红军造成这么大的牺牲?当年那块“吃人”的草地,如今又怎么样了?

“过草地”为什么这么难?

红军当年过的那片草地是松潘草原,现在被称为“红色草原”,也很多革命遗址的所在地。

这片草原现在被治理得很好,但是在当年与其说是“草地”,倒不如说是一片毫无生机的“沼泽地”。

松潘草原,或者说是若尔盖草原,在当年几乎布满了泥潭和水草,除了草和泥根本没有其它东西。

草原上没有路也没有食物,到处都是泥坑。人困马乏的红军战士们很多都没有经验,只能跟着老兵一步步踏着草甸勉强行走。从一个草甸跳到另一个草甸,然后停下来稍作歇息之后再继续赶路。

老兵的经验丰富但体力很差,小战士则是从来没有见过这般情景,一开始队伍里经常会有人陷入泥潭里出不来,周围的战士贸然过去营救很快也都陷了进去,因此牺牲了不少红军,

再后来人们有了经验便不再害怕沼泽,一旦有人陷进去也不会胡乱挣扎,周围人快速解下绑腿,几个人合力将其拉上来。

但这还只是开始。因为草原上天气无常,很快红军战士就遇到了暴雨天气。一下雨草甸上就会很滑,战士们的草鞋踩上去很难站稳,一不留神就又会掉到泥潭里。

暴雨也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给红军战士渡河增添了许多困难。不少人都是在过河时被湍急的河水冲走,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

但这些都不是最困难的,红军过草地最难应对的还是食物问题。

根据1935年8月红军总政治部编印的《红星报》可以看出,当时红军为了应对食物短缺问题,在四川西北部的筹粮工作从始至终都没有断过。

红军在茂县收购玉米的价格,大概在每斗四到五银元。粮食一部分是老乡自己种的,一部分是打土豪劣绅分得的。

根据肖锋所写的《长征日记》所记载,当时红军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的。

有时实在是缺粮就到山上采蘑菇挖野菜,最后迫不得已只好找当地老乡商量收割一点青稞。割完以后给对方留下个木牌借据,老乡可以凭此随时到红军根据地兑换银子。

只是很多人都没有去兑换,直到前几年红色草原被开发旅游区,人们才在当地的牧民家里发现了当年的木牌借据。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医疗卫生问题。红军在长征路上一直都缺医少药,在江西时甚至都只能用茶叶水清洗伤口。直到缴获了敌人的医疗物资以后,这种情况才稍微的以缓解。

只不过那所谓的“医疗物资”也是敌人撤退时不得不丢下的兽医营,兽医药品中的生理盐水和消炎针几乎是当时的“奢侈品”。

好在红军战士凭借坚韧的意志最终渡过了草地,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那么到了现在,当年“吃人”的草地又变成了什么样呢?

松潘草原的治理

在红军战士渡过草地之后,当地的牧民依旧还是在那种恶劣的环境下继续生活。

松茂古道是川西北地区的“茶马古道”,牧民们需要冒着草原上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危险,用这条古道把茶叶和酥油运往成都平原进行售卖,换来钱粮和生活必需品来维持他们的日常生活。

新中国成立以后人们的生活条件变好,为了改善当地的恶劣条件,专家们经过实地勘探,发现造成这里多泥潭的原因就是草原的排水能力差。

于是农科人员便帮助当地牧民修建水渠堤坝,既可以储水灌溉农田,又可以减少沼泽的形成,方便牧民进行放牧。

果然,这种农牧结合的运作模式让当地的牧民们很快就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同时也大大减少了草原上的自然危险。

只不过这样的状态也没持续太久,步入21世纪以后,随着黄河源头水量的下降,若尔盖高上的湿地很多也出现了水资源减少的现象。

这里没了当年红军长征时的沼泽密布,反而还出现了过度放牧导致的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草场退化、湿地面积减少,让川西北大大小小的湖泊沼泽干涸了200多个。

牧民们不用再担心小孩过小溪时会被沼泽吞没,但是如果草场继续沙化,牧民们赖以为生的环境也将不复存在。

湿地国际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克林发现,当地的牧民们自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就陆续把这里的泥炭开采出来,以每拖拉机10块钱的价钱出口给日本。

泥炭是草原上未被完全分解的有机物和矿物质,相当于是一种煤化程度很低的煤。算看起来没什么用,但松潘草原之所以会积攒这么多泥潭,也是因为这些泥炭起到了涵养水土的作用。

当地工作人员发现之后就立即制止了牧民们的这种行为,并且采用羡“限牧还湿”的一系列措施来保护这片曾经“吃人”的大草原。

到了现在,因为有红色旅游的推动,人们和社会给予的关注度也在持续提高。再加上当地一直在推行的保护措施,松潘草原也逐渐成为了生态平衡的试点,不仅草场得到了保护,同时畜牧业和农业也得到了更全面的规模化发展。

曾经给予红军战士抹不去的噩梦,如今却为当地发展源源不断地贡献能量。相信曾经牺牲在这里的红军战士们看到如今这幅情景,也会感到由衷的欣慰。

参考资料:

红军长征的故事:过草地——2021-06-08·凉州融媒

保护红色资源 松潘草原焕发更大活力——2023-01-11·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

“红色草原”,不止是有故事的草原——2022-09-01·光明日报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462.html

“90年过去了,当年红军长征时那块“吃人”的草地,如今怎么样了?” 的相关文章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刘禅亲政后蜀汉三十年就灭了 刘禅是是智还是愚

还不知道:刘备之子刘禅,亲政后蜀汉存活三十年,他到底是智是愚?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扶不起的阿斗“扶不起的阿斗”用来形容一些帮也没用的人,当中的阿斗,相信大家都知道是指三国时代蜀汉第二任君主刘禅。受《三国演义》影响 ,一提起阿斗或者刘禅,大家就会想起废材、昏庸...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他的一生有何经历?

黄歇,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春申君是战国时期的四公子(孟尝君、平原君、信陵君)之一,能言善辩,阻止秦昭襄王伐楚。后来他帮助楚考烈王从秦国逃走。任楚国令尹,力图振兴楚国,同时积极参与六国合纵,对抗秦国,使楚国得到一定振兴。那么春申君是如何振兴楚国的一,阻...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唐朝初年名将,是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李勣[jì](594年-669年12月31日 ),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人,唐朝初年名将,与卫国公李靖并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他随...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正史中怒鞭督邮的人真的是张飞吗?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读过《三国演义》的都大约记得第二回里边有个情节——张翼德怒鞭督邮。刘备因为讨黄巾有功,被任命为安喜县尉。但是,有个督邮看不起刘备且索要贿赂无果,按照朝廷命令要把刘备的县尉官职免去,刘备处处忍让...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朱棣明明比朱允炆更有能力 朱元璋为何还要传位给朱允炆

你真的了解明明四子朱棣更有能力,为何朱元璋非要传位给15岁的孙子朱允炆?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如果站在朱棣的角度去想,他应该也挺疑惑的,太子朱标去世后,剩下的那些兄弟哪个能力比他强?结果老爸朱元璋硬是隔代传位,扶持15岁的孙子朱允炆继位,这让骄傲的朱棣如何能心服口服?太子朱标13岁...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他们是怎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饿

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 他们是怎么帮助刘备三分天下的饿

张飞和关羽,一个卖枣一个杀猪,哪来的一身武艺,助刘备夺天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有人问,关羽和张飞都是野路子出身,一个卖枣,一个杀猪,为何却能骁勇善战,助刘备三分天下?关于关羽和张飞一个卖枣,一个杀猪的说法,其实是出自《三国演义》。这两个职业或...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张郃的死真的与司马懿有关吗?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街亭之战时大败蜀将马谡,挫败了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因而名扬天下。但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张郃奉司马懿之命追击蜀军,却中伏战死。那张郃是被司马懿害死的吗一,投靠袁绍张郃早年从军,在冀州牧韩馥手下...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贺循(260年-319年8月28日),字彦先。会稽郡山阴县人,两晋时期名臣,孙吴后将军贺齐曾孙、孙吴中书令贺邵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贺循早有名声,与纪瞻、闵鸿、顾荣、薛兼并称“五俊”。初任五官掾、阳羡县令、武康县令、太子舍人等职,在地方颇有政绩。后退居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