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文化 > 正文内容

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历史文化5个月前 (06-26)490

来源:中国知网

1995年在山西高平,一对父子在自己家梨园挖树坑,竟然挖出了一堆白骨,随即一座骇人的古墓暴露于大众眼中。

这可不是一般的古墓,而是传说中秦国战神白起“坑杀”四十万赵军的长平之战遗址。

消息一出,考古学家们都坐不住了,赶紧跑到现场一瞧,挖开坑杀遗址真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大家发现史书上说的“坑杀”,怎么考古挖出来的东西不太一样呢?

累累白骨重见天日

1995年的山西高平,李珠孩父子俩这天打算在自家梨园里种种树,想着秋天就能吃上自家种的香甜梨子,心里就美滋滋的。

说干就干,父子俩挥舞着铁锹,在梨树苗旁挖着树坑。忽然,李有金的铁锹像是碰到了什么硬物,发出“咣当”一声。

“爸,这下面好像埋着东西!”李有金边说边蹲下身,用手扒拉了几下,结果这一扒拉不要紧,竟然露出了一堆白花花的骨头。

这可把父子俩吓坏了,不会是挖到古墓了吧?这荒郊野外的,不会碰上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吧?

李珠孩定了定神,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些骨头大小形状都和人骨相似,而且数量还不少,密密麻麻地堆在一起,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这不会是‘万人坑’吧?”李珠孩想起村里老人们常说的,长平之战后,秦军曾经坑杀了不少赵国士兵,难道自己挖到的就是当年那些冤魂的埋骨之地?

想到这里父子俩也不敢再挖下去了,赶紧报了警。

警察赶到现场后,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立刻将情况上报给了文物部门。

没过多久,考古专家就来到了李珠孩家的梨园。

经过初步勘察,专家们确定,这里的确是一处古代战场的遗迹,而且规模还不小。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这个遗迹难道真的和历史上那场惨烈的长平之战有关?

四十万赵卒命丧长平

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0年,交战双方是当时实力最强的两个国家——秦国和赵国。

战争初期,赵国派出了久经沙场的老将廉颇,采取坚守不出的策略,和秦军形成对峙。秦军几次进攻都吃了亏,眼看着粮草消耗殆尽,还是没办法突破赵军的防线。

为了打破僵局,秦国想出了一条毒计-反间计。

他们故意散布谣言,说廉颇胆小怕事,只会躲在城里,真正厉害的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

这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说起打仗来头头是道,可惜没有实战经验,是个典型的“纸上谈兵”。赵王听信了秦国的谣言,竟然真的用赵括替换了廉颇。

而秦国这边,也悄悄地换上了他们的“秘密武器”——战神白起。

白起早就料到赵括会中计,提前设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赵括往里钻呢。

果不其然,赵括一上任就急于立功,完全不顾实际情况,贸然出兵攻打秦军。结果中了白起的埋伏,被秦军切断了粮道,四十万大军被困在了长平。

四十万赵军被困在绝境之中,断粮断水,内外交困,最终只能投降。但是等待他们的,却是更加残酷的命运……

万人坑的秘密

四十万赵军投降的消息传到白起耳朵里,这位久经沙场,杀伐果断的秦国战神,就开始琢磨,四十万降卒,可不是个小数目,怎么处理他们,成了摆在白起身前的一道难题。

有人说不如把这些赵国降兵都编入秦军,这样一来,秦国的实力岂不是更上一层楼?

可是白起摇了摇头。

这些赵国士兵刚刚经历了惨败,心里肯定对秦国充满了仇恨,如果把他们编入秦军,难保不会发生哗变。到时候可就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还有人说,不如把这些赵国降兵都放了吧,也算是为秦国积点德,省得落下个“屠夫”的骂名。

白起听了忍不住冷笑一声。放虎归山,后患无穷!

这些赵国士兵回到赵国,迟早还会成为秦国的敌人。与其将来在战场上兵戎相见,不如现在就斩草除根,永绝后患。

思来想去,白起最终做出了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决定——把四十万赵国降兵,全部坑杀。

此后大家也认为这些人都是死于这个方式。

考古发现的真相

直到1995年,考古学家们来到了李珠孩家的梨园。

10月份考古挖掘正式开始了,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眼前的景象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尸骨坑里,密密麻麻地堆满了人骨,层层叠叠,触目惊心。

这些尸骨大多保存完好,可以清晰地看到刀砍,箭射的痕迹,可见他们生前经历了怎样惨烈的战斗。

除了尸骨,考古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陶盆,陶碗,铜钱等随葬品。

考古学家分析从这些尸骨的埋葬方式和随葬品来看,他们应该不是被活埋的,而是在被杀害后再被集中掩埋。

这个发现,似乎与史书上记载的“坑杀”有所出入。难道说历史上对白起的评价,有失公允?

一边是史书上记载的“白起坑杀赵卒”,一边是考古发现的“并非活埋”的迹象,这两者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难以解释的矛盾。

难道说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的“坑杀”,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活埋”?又或者说,白起在处决赵国降卒时,采取了某种我们还不知道的方式?

一些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

他们认为,古代的“坑”字,并不一定是指“土坑”,也有可能是指“山谷”,“沟壑”等地势较低的地方。

如此一来,“坑杀”就可能是把战俘驱赶到山谷或沟壑中,再进行集中处决的一种方式。这种解释,似乎更符合考古发现的实际情况。

毕竟想要在短时间内活埋四十万人,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即使有足够的人力和时间,也很难保证所有坑洞的深度和密封性,无法做到完全不留痕迹。

而且从尸骨坑的规模和分布来看,也不像是能够容纳四十万人的“万人坑”。

所以说,也许白起只是把一部分赵国降卒集中到了一起,然后用弓箭,刀剑等武器,进行了残酷的屠杀。

其余部分再进行活埋。

至于为什么要将他们集中起来杀害,而不是就地处决?

可能是为了震慑赵国和其他诸侯国,也可能是为了方便掩埋尸体,防止瘟疫流行。

当然这些都只是后人的猜测,真正的答案,可能早已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了。

结语:

两千多年过去了,长平之战的硝烟早就散了,那些战死的士兵,也都化成了黄土。但是挖出来的那些白骨,还在提醒着我们:和平,才是最珍贵的。

历史谁对谁错,有时候我们说不清楚。但咱们能做的,就是记住它,别让悲剧重演。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考古证实“坑杀”并非活埋》孙继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599605.html

“白起坑杀40万赵军:1995年,考古人员挖开坑杀遗址,倒吸一口凉气” 的相关文章

谢衡: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

谢衡: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

谢衡(240年~300年),字德平,陈郡阳夏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太保谢安祖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晋武帝时期,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担任国子博士(《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惠帝元康元年(2...

张弘靖:唐朝宰相、书法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张弘靖:唐朝宰相、书法家,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张弘靖(760年-824年),字元理,蒲州猗氏(今山西省临猗县)人。唐朝宰相、书法家,中书令张嘉贞之孙,左仆射张延赏之子,画家张彦远祖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弘靖初以门荫,授河南府参军,迁蓝田县尉。唐德宗时期,历任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兵部郎中、中书舍人,...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东晋大臣、文学家,博学能文,善于音乐

袁崧(?~401年),字桥孙,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文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出身陈郡袁氏,少有才名,博学能文,善于音乐。旧歌有行路难,曲辞颇疏。袁崧乃文其辞名,婉其节拍,每因酣醉纵歌之,听者莫不掉泪。每次出游,好令左右作挽歌。人谓之“崧道上行殡”...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

古代生孩子为什么要准备大量热水?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看古代的电视剧,女人临产前总是大呼小叫地喊丫鬟烧水,就算是稳婆来了,第一件事也是吩咐下人烧水。看着一盆又一盆的热水端进屋里,又端出一盆又一盆的血水,观众的心都跟着提了起来。古代接生条件有限,热水却是必备品,甭管是在富贵人家还是穷...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一个投错了胎的艺术家,详解不想当皇帝的李煜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您走进不想当皇帝的李煜的故事。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生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七夕,初封安定郡公,累迁诸卫大将军、副元帅,封郑王。李煜善诗文、工书画,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因貌有奇表遭长兄太子...

与父亲欧阳询相比,欧阳通的书法有何特色?

与父亲欧阳询相比,欧阳通的书法有何特色?

欧阳通(625年—691年),字通师,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代宰相、书法家,太子率更令欧阳询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门荫入仕,起家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历任怀州刺史、卫尉卿、殿中监、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同平章事,册封渤海县子。天...

苏颋: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

苏颋: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是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

苏颋(670-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苏颋自幼聪明过人,后进士及第,初授乌程县尉,迁太子左司御率府胄曹、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等职,迁工部侍郎,其父苏瑰死后袭...

在古代,皇帝用膳之后的剩饭菜都是如何解决的?

在古代,皇帝用膳之后的剩饭菜都是如何解决的?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君主时代,天下第一切都是当朝皇帝的,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要皇帝高兴开心,想吃什么东西,想做什么事情都是可以的。小编今天就来研究一下皇帝的日常饮食,看一看皇帝剩下的饭食都是如何处理的。根据多种史料记载,这里面的大部分东西都...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