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岗军众将降唐,只有徐懋功被赐李姓,这是为何?
618年,李密在兵败邙山后,逃往关中地区,作为隋朝末年最强的义军,瓦岗军也走向了分崩离析。之后,瓦岗军的绝大多数将领都归顺了唐朝,比如秦琼、程咬金、徐懋功、王君廓、罗士信等。然而在这些人中,只有徐懋功一个人被赐予国姓,户籍还被列入皇室宗谱之中,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瓦岗名将
徐懋功的名字是世勣,懋功是他的字,本是曹州离狐(今山东菏泽)人,在隋朝末年迁居滑州卫南(今河南滑县)。徐懋功的家中颇有资财,“家多僮仆,积粟数千钟”,他与父亲徐盖都是乐善好施之人,“拯济贫乏,不问亲疏”。隋朝末年,“韦城人翟让聚众为盗”,年仅十七岁的徐懋功前往投奔,还劝说翟让“劫公私船取物”。
后来,李密前来入伙,并献计斩杀了隋朝名将张须陀。于是,王伯当、徐懋功就劝说翟让奉李密为主。隋朝派王世充讨伐瓦岗军,徐懋功“以奇计败世充于洛水之上”,因功被封为东海郡公。当时,天下发生了饥荒,李密采纳了徐懋功的建议,并派徐懋功率军偷袭黎阳仓,然后开仓放粮,“一旬之间,胜兵二十万余”,极大地增强了瓦岗军的实力。
二、率众归唐
为了对付北上的宇文化及,李密暂时接受了隋朝的招安,担任太尉、魏国公之职。与此同时,李密对瓦岗军也进行了一番任命,单雄信担任左武候大将军,徐懋功出任右武候大将军,两人堪称是李密的左膀右臂。之后,李密虽然击败了宇文化及,但损失惨重,接着就在邙山之战中败给了洛阳的王世充。
于是,李密率领残余军队前往关中,投奔了李唐王朝。此时的徐懋功仍然占据着关东的大片土地,“其旧境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尚有二十余州。李密无意割据一方,也不想为自己捞取功绩,就对长史郭孝恪说:“今宜具录州县名数及军人户口,总启魏公(指李密),听公自献,此则魏公之功也。”
三、赐姓李氏
之后,徐懋功派遣使者前往长安,通过李密向唐朝归降。李渊不动一兵一卒就获得了二十余州,自然非常高兴,同时又被徐懋功的行为感动,于是说道:“”徐世勣感德推功,实纯臣也。”李渊颁布旨意,加封徐懋功为黎阳总管、上柱国,莱国公,“寻加右武候大将军,改封曹国公,赐姓李氏,赐良田五十顷,甲之一区”。
李渊还封徐懋功的父亲为济阴王,不过徐盖固辞王爵,“乃封舒国公,授散骑常侍、陵州刺史”。同时,李渊还让徐懋功“总河南、山东兵以拒王世充”。之后,徐懋功又为唐朝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可见,徐懋功与秦琼等人不一样,他属于“带资入股”,手上有数万军队,还有大片的地盘,待遇自然要高于那些人。
参考资料:
1.《旧唐书》;2.《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