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传庭十万大军败给李自成, 崇祯一语道出真相, 真相竟然是这样
秋风萧瑟,晨寒刺骨。孙传庭伫立于风中,思绪万千。他的一生,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从忠诚的誓言到牢狱的寂寞,再到沙场的壮烈,每一笔都饱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坚定的意志。“督师”,他轻吐二字,却重如千钧,承载着一个时代的重量。
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孙传庭挥师潼关,然而命运多舛,十月初六,他兵败沙场,壮烈殉国。回首四年前,他几乎将李自成逼至绝境,然而时光荏苒,为何孙传庭却败于李自成之手?这背后,是复杂多变的局势和人心。
敌我之势,已非昔日
崇祯十一年前,李自成曾遭遇致命一击,几近全军覆没,仅带着刘宗敏等17人逃入深山。孙传庭,这位曾因与权监不和而赋闲在家的官员,于崇祯八年(1635年)再度出山,担任顺天知府,后因陕西农民起义爆发,被任命为陕西巡抚,肩负起镇压起义的重任。
孙传庭初到陕西,便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他整顿屯田,招募精兵,以有限的资源取得了显著的战果。关中的局势,已从杨鹤时代的“主抚”转变为洪承畴的“剿杀”,孙传庭作为陕西巡抚,在洪承畴的调度下,追剿高迎祥部,取得了重大胜利。
当孙传庭与洪承畴准备彻底清剿李自成时,后金的威胁迫使他们北上勤王,给了李自成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孙传庭因与杨嗣昌政见不合,被诬入狱三年,而这三年,李自成趁势壮大,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兵力激增。
孙传庭的困境与选择
出狱后的孙传庭,面对着一个全新的战场。他被任命为陕西三边总督,却面临着朝廷内外的质疑与压力。他提出增兵增饷,却遭到崇祯的怒斥,被迫出关与李自成决战。孙传庭在狱中三年,对外界的变化知之甚少,当他真正面对李自成的大军时,才意识到形势的严峻。
孙传庭的决策,受到了朝堂上利益集团的牵制。他试图以秦饷养秦兵,却触动了地方豪强的利益,引发了强烈的反对。在朝廷的催促与民间的不满中,孙传庭选择了按兵不动,这一决策,既显示了他的谨慎,也暴露了他的无奈。
决战潼关,悲壮的落幕
孙传庭兵出潼关,面对着数十万农民军,他的兵力不足十万,且多为新兵。在这场力量悬殊的决战中,孙传庭的失败似乎已成定局。然而,他仍然选择了迎战,这不仅是对君命的忠诚,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最后抗争。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六,潼关失守,孙传庭战死。他的死,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五个月之后,大明王朝也走向了灭亡,孙传庭的牺牲,成为了历史的注脚。
孙传庭的一生,是忠诚与抗争的写照。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逆境中,也要坚守信念,勇敢面对挑战。他的精神,将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追求光明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