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监,是真的有净身不干净的吗?一位宫女讲出了其中的真相!
太监一生奋斗的更大夙愿,就是赎回当年在净身时被割下的&34;。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意味着恢复男性身体的完整,更是对自己血脉根亲的更大尊重。
随着年纪渐长,攒下了一些银钱,大概四五十岁时,太监们就会开始为自己寻找一个过继的儿子,让自己的生活有个依靠,也好为将来赎身做好准备。
他们内心的那根&39;始终没办法放下——没有赎回&34;,阎王爷都不会收留这个&34;的身体。等到有能力赎回时,太监首先会托乡里的族长这样一个威望高的人,带着重礼前去拜访当年的净身师。
几句寒暄之后,老到的净身师就能从中揣摩出,你这次赎身要摆多大的阵仗。于是开出天价,让肥猪自己送上门来。终于,盼头望眼的好日子来临了。
迎升当天,太监们浩浩荡荡,人马浩浩荡荡,锣鼓喧天,彩旗招展。过继儿子手捧红色托盘,里面是最后一笔重酬给净身师。
一路上,鞭炮齐鸣,热闹非凡。到了净身师的宅院,太监的养子领着大家,双手恭敬的捧着红盘,净身师已将保存几十年的那个&34;从房梘上取下。
太监见到心心念念的物件,泪流满面,久久无语。随行的族长见状,拿出当年的净身契约,当众点着烧毁。至此,太监与这个&34;之间的最后一根羁绊彻底斩断。
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奔太监的祖坟而去。 来到坟前,太监早就等在那里,见到&34;回家,他顿时跪地痛哭,双手紧紧抓住祖坟的黄土,哽咽道:&34;喊叫声撕心裂肺,令人动容。
唐宋明三代,太监专权肆虐,危及国家统治,给清朝上下留下了惨痛教训。为防止History重演,清朝建立之初,顺治、康熙、乾隆三代君主就对太监实行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在后宫之中专门设立了内务府,负责监管太监的一切行住行止。内务府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对太监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
一旦发现有人假冒太监身份,或是发现有太监净身不彻底的情况,立刻就会给予极刑,绝不手软。之所以如此严厉,是因为进宫当太监的大多是一些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们之所以选择这条路,完全是为了在宫中谋一个好出路。
可想而知,他们绝不敢拿自己的小命开玩笑,去假冒太监或做一些越矩的事情。然而,虽然制度管理如此森严,但关于慈禧与太监有染的流言却在后宫中广为流传。
在咸丰帝年间,慈禧就收养了一名容貌俊美的太监为心腹。后宫中其他嫔妃见状,私下里就传言这名太监根本未经净身,才会得到慈禧的如此厚爱。
这些流言就传进了同治帝的耳中。同治帝大怒,为了维护皇室声誉,立刻下令处决那名太监,并当众验尸以正视听。
结果尸检证实,他确实是个彻彻底底的太监,与慈禧并无逾矩之处。后来,慈禧的另一名心腹大太监安德海也遭到同样的非议。
他也被斩首,人们见他真真是个太监无疑后,那些关于慈禧与太监私通的谣言才算是平息下来。落红不是无情物,尚能尊先生。
可对于太监来说,丧失男儿身的痛苦,远比旧相识的伤心要严重得多。要成为一名太监,就必须经历净身的过程,其中的折磨让人不忍卒读。
净身的手术通常都是在术前一天就开始准备了。施刀的净身师会严令被割者,从那时起就要开始绝食,因为术后一天之内是不能解手的。
第二天一大早,被割者就得开始准备一系列必需品,比如玉米棒、芝麻秸、窗纸、臭 *** 叶子,还有最重要的猪苦胆等物品。
这些东西在接下来的手术中都将派上用场。这期间,被割者内心无比恐惧,只要一听到那些器材在身边叮叮当当作响,就会浑身发抖,心都快跳出来了。
净身师亲自操刀,开始了那痛苦的过程。之一步,就是要把一个煮熟的鸡蛋塞进被割者的嘴里,这是为了防止他们因疼痛而大声喊叫出来。
接下来,被割者会挺着肚子,使劲把小腹顶出去,以方便净身师下刀。净身师则已在手术台上铺满了猪苦胆,防止血液过多流失。
整个手术中最关键的一步,就在于净身师自身的经验和手法是否娴熟。如果割得太深,将来必然会留下难以忽视的伤疤;如果割得太浅,极有可能要第二次重割,那就更加血淋淋了。
等到手术完毕,硕果仅存的就是被割下的&34;了。这&34;要交由净身师保管,对太监们来说,就像是终生背负的一根&34;。
从那一刻开始,他们行尸走肉,不男不女,游离在人世间,直到步入暮年,才有机会赎身认祖,了却这最后一桩心愿。太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从血缘世系来看,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些普通人家的孩子。但由于家境贫寒,他们只能被迫将孩子送进宫中谋生。要理解这个残酷的现实,就得从中国历史长期的权力斗争说起。
早在秦汉时期,朝野上上下下就常常有宦官混迹其中。他们既无妻无子,就能毫无牵挂地追随权贵,尽心尽力伺候皇帝和嫔妃。
到了唐朝,由于宦官在 *** 争中别有用心,权力开始渐渐被架空。宦官们伺机而动,终于在武则天的下,掌控了朝政大权。
及至宋朝,赵桐等人又一度重操旧业,使宦官制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进入明朝后期,魏忠贤更是成为了宦官的极致化身,独揽朝纲,威权狂振,横行无忌。
因而在每个朝代,太监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地位权力都在不断变迁起伏。直到清朝时期,由于深有前车之鉴,顺治、康熙、乾隆三代君主开始加强了对太监的管控。
他们虽已丧失了昔日的权力,但在后宫中仍扮演着重要角色,成为嫔妃们的左膀右臂和精神寄托。宫中流传着太监与慈禧等人有染的种种谣言,折射出他们在后宫中依旧处於特殊的地位。
即便进入民国,太监制度也远未就此终止,只是日渐式微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