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朱元璋半夜批奏折,婢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可留,人斩

中国历史6天前4

前言

“君心难测”在封建王朝中服侍君主更应该小心谨慎,因为稍不留心就是生命的代价。尤其是在古代人和人不平等的大环境下,社会地位的高低才是一个人生命更大的保障。

在服侍皇帝的时候也是要看运气的,不然就会像今天所说的这一位宫女一样,本是奉命给皇帝朱元璋送粥,但粥送到了自己的命也没有了。

一、粥中有毒

作为一位从草根走到皇位的皇帝朱元璋他也是很有魄力的,在他上位后没多久就废除了延续千年的丞相制度,对于一位开国君主来说足以看出朱元璋本人的能力。尤其是对这种延续多年的规定,一般皇帝是不会轻易涉及的。

当然朱元璋的出发点也是好的,那就是加强中央集权,就像是上文说的一样,或许是因为其出身的原因,朱元璋对于权力特别在意。

不过这也是有弊端的,废除丞相制度后朝中所有事宜都要交由朱元璋来处理。他几乎是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但这未必不是朱元璋想要的。在丞相制度被废黜的第三年,这一天晚上朱元璋像往常一样在宫殿内处理政事。

就在朱元璋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一位宫女忽然将宫殿的门推开,朱元璋疑惑地看去。宫女解释道是马皇后看朱元璋太过劳累,所以让她送一碗粥来,提到马皇后朱元璋的神色也温柔了许多。

但他的警惕心还是在的,于是他呼唤门口的小太监,让他来验毒。但是喊了两声后门口都没有人回应,也不见有小太监进来。就在朱元璋第三声结束后,才有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听到朱元璋的指示后,小太监连忙拿出银针将它放到粥中。就在这时让人不敢置信的一幕发生了,银针竟然变成了黑色,众所周知黑色就是代表粥中有毒。

朱元璋看到后勃然大怒,一拍桌子就叫人进来叫嚣着要将这个宫女给杀了。朱元璋生性多疑,他怀疑是这个宫女和小太监一起密谋要害他。不然为什么这个宫女在没有通报的情况下就进去了。其实这真的是冤枉他们俩了。

两人根本就不认识,而小太监是因为内急所以离开了一段时间,但就是这么巧,在他离开的这段时间中,宫女进入宫殿了。小太监可以说是惶恐极了,宫女更是吓得跪地直呼冤枉,她没有在粥中下毒,对粥中的毒她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但是朱元璋又怎么能听得进去她的解释,立刻就让人将宫女带下去严刑拷打,势必要让她说出究竟是谁指使她的。但宫女一直都在述说着自己的无辜,当消息传到朱元璋的耳中时,朱元璋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将她处死。

相关人员都受到了牵连,那一个内急的小太监也被拉去严刑拷打了,但是他和宫女一样一直都说自己是无辜的,他什么都没有做,小太监被打得浑身都是血,但依旧说自己没有谋害朱元璋。

朱元璋大怒,当即就让锦衣卫彻查这件事,势必要得出一个结论。此时从朱元璋身边服侍的人到御膳房的宫女御厨人人自危,害怕下一个被查的就是自己。这边朱元璋的动静如此之大,马皇后也听闻了,马皇后也来到了此处。

二、真相大白

可以说和这件事相关的人员没有一个被放过的,都受到了锦衣卫的询问。御膳房中剩余的半锅粥也被锦衣卫查看了,让人震惊的是剩余的粥中也有毒。此时朱元璋已经笃定就是有人要害自己。

现在已经很明了了,最有机会接触的肯定就是御厨了,朱元璋命令一定要从御厨口中得知真实情况。马皇后心善,她不忍心见更多人受罚,于是就主动提出要审问这名御厨。

御厨见到马皇后直接就跪倒在地,直呼自己冤枉。但御厨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辩无可辩他的直言自己喝下那一碗粥就知道了。御厨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在粥中下毒,他毫不犹豫就喝了下去。

让人惊讶的是御厨并没有任何表现,不仅没有中毒身亡他也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情况。当然万一是御厨提前吃下解药呢?又是一个无解的问题,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是罪名成立,要杀的不仅是他,还有他的家人。

御厨不住向马皇后喊冤,说自己真的没有在粥中放别的东西,只不过是多加了一些萝卜。其实这也不能怪御厨,他也是好心,萝卜在中国向来都是有驱寒的作用的,御厨看着天色已晚于是就想着给朱元璋做一碗萝卜粥,想要给朱元璋祛祛寒气。

但是没想到就是这萝卜让宫女丧了命。马皇后立即令人用银针试试萝卜,果不其然就像马皇后所想的一样银针变黑了。所以并不是粥中有毒,而是萝卜的问题。而御厨又多放了萝卜导致了这一出乌龙。

银针为什么会变黑,那是因为银和硫化物在一起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古代技术有限,他们所用的毒药基本都是硫化物,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食物中含硫化物的。其中就包括萝卜、蛋黄等。

真相已经大白了,这一位宫女也只能是枉死,能做得只有重赏她的家人。别的也没有办法了,毕竟在封建王朝中皇帝是不会犯错的。

三、极少宽容

为什么在事情还没有查清楚之前朱元璋就将这个宫女给杀了,其实按照朱元璋的性格来看这也是很好理解的,毕竟朱元璋大多时候都是很冷酷的,他极少会有宽容的时候,在登基称帝后更甚。

在当年朱元璋征战的时候就能够看出他的残忍,在对待战俘上就十分明显。对待敌人朱元璋毫不留情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士兵们大多都是听命行事,他们本身并没有错误,尤其是这已经投降后的士兵。

但因为担心他们的存在会消耗军费和粮食,于是朱元璋命令常逢春将这些俘虏都给杀了。众所周知杀战俘这件事也是常逢春这一生都没有办法抹去的污点。

在登基称帝后,朱元璋的残酷就更显现出来了,之前杀的都是敌人,但眼下他杀的都是当年跟随他征战沙场的有功之人,即使是他们为大明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但对朱元璋来说依旧是照杀不误。

正是因他们有功从而让朱元璋不安心,所以他找尽理由将自己的心腹大患除去。因为担心下面的官员会徇私枉法、贪污受贿所以朱元璋出台了一系列严酷的刑罚用来恐吓官员。通过这都能看出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一位宽容的帝王。

结语

朱元璋出生低微,这所带来的不仅是自卑和不安,还有他的猜忌心,他不相信任何人,宁可错杀不可放过也是他的处事风格。杀了这些人就是为了让他自己能够得到安全感,说起也是一件很让人唏嘘的事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406/600084.html

“朱元璋半夜批奏折,婢女端来一碗热粥,朱元璋:粥可留,人斩”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李世民的儿子有十四个 李世民为何会传位给李治

对李世民有14个儿子,却为何要选最平庸的李治当皇帝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立太子多是立长立嫡。李治是李世民的第九个儿子,不是长子,虽然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但是大皇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同样也是长孙皇后的孩子,不论是立嫡还是立长,李承乾和李泰应该是更好的选择,为何偏...

刘备去支援徐州牧陶谦时,点名让赵云陪行是为什么?

刘备去支援徐州牧陶谦时,点名让赵云陪行是为什么?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管亥围困,太史慈单枪匹马杀出重围,向刘备求救,刘备发兵救援,带着关羽、张飞,和太史慈一起杀退了黄巾贼,救了孔融,随后,孔融游说刘备去救被曹操重兵围困...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三气周瑜到底是怎么回事?真相是什么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诸葛亮“三气周瑜”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里,正史没有这一出。周瑜之所以被气到吐血,实则为气上加气,导致旧伤严重复发而亡。诸葛亮“穷追猛打”《三国演义》将正史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视角的...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为北宋做出了哪些贡献?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李继勋,北宋名将、宋太祖“义社十兄弟”之一。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他因为年龄最大,所以为十兄弟之首。李继勋也在十人之中升职最快,最先成为节度使。那李继勋是如何为后周与北宋建功立业的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早年从军李继勋早年从军,跟随后汉天雄军节度使郭威,在他手下担任护卫。广顺元年(...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韩信当初手握重兵 韩信为何没有造反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手握重兵的韩信,为何不起兵反叛刘邦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至少有两次反叛刘邦的机会,第一次是刘邦跟项羽对峙于鸿沟之时,第二次是钟离昧逃到楚国之时,当时的韩信为楚王,第一次韩信压根就没有反叛的想法,只是想趁机从刘邦那里捞点好处。第二次的韩信是有那么点心...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朱标死后朱元璋还有其他儿子 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传位孙子

对明太祖朱元璋为何跳过儿子们,直接传位给孙子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传奇的一位帝王了,完完全全的草根逆袭记,从毫无背景毫无资本的农家孩子起家,做过乞丐,当过和尚,最终一步步地走上了九五之尊之位。正如我之前所说,每一位开国皇帝都...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崇祯皇帝如果选择南迁的话 明朝最后还会延续下去吗

对如果崇祯皇帝迁都南京,明朝能延续下来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不太可能,毕竟南迁的皇帝没啥好下场。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绝望之际的崇祯帝在煤山自缢而亡,享年三十四岁。崇祯皇帝死亡消息传到南方后,明朝各位宗室成员相继建立了不少政权,因而我们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