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带7.5吨黄金逃亡,挥霍一生,晚年想回家乡未能如愿
他带7.5吨黄金逃亡,挥霍一生,晚年想回家乡未能如愿
马鸿逵:一个混乱国家中的权力博弈者
家世显赫,步入仕途
马鸿逵出生于1892年,家庭背景颇为显赫。他的祖父曾在清朝平定西北叛乱有功,被誉为&34;,这份殊荣在马鸿逵心中根深蒂固。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更是在八国联军入京时立下军功,获封为西宁镇总兵。这样的家世,注定了马鸿逵从小就步入了仕途。
12岁时,凭借父亲的关系,马鸿逵就获得了一个县令的头衔,算是正式开启了他的官场征程。不过,这个年纪的马鸿逵并没有完全沉浸在权力中,反而对读书也很感兴趣,18岁时考入了甘肃陆军学堂。
在学校里,马鸿逵接触到了新的思想,加入了同盟会。这一行为引起了当局的重视,险些被判处死刑。幸而父亲马福祥多方周旋,才将其救出。此后,马福祥不得不把儿子塞进昭武军,当了一名骑兵助手,以免他继续在政治斗争中碰壁。
从跳槽到当上&34;
1911年,清朝政权终于覆亡。马鸿逵当时已经成为新军的都统,袁世凯为了拉拢人心,还给他加封了少将军衔。从此,这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就开始活跃在政治舞台上了。
马鸿逵精于权谋,善于识时务。当张勋试图复辟时,他和父亲马福祥主动表示拥护共和,博得了一些声望。此后,他敏锐地察觉到自己不应随袁世凯一起当皇帝的傀儡,于是趁机投靠了段祺瑞。凭借段祺瑞的赏识,马鸿逵得以进一步扩大势力,在宁夏组建起自己的新军。
1925年,冯玉祥开始经营西北,马鸿逵顺势投靠。他的父亲马福祥也将兵权交给了他,让马鸿逵成为了冯玉祥的部属。在此期间,北伐战争爆发,马鸿逵并未为难 *** 人,而是&34;。
就这样,马鸿逵从一个跳槽不断的下级军官,逐渐成长为西北地区的&34;。无论是跟随袁世凯、段祺瑞还是冯玉祥,他都能够巧妙地维系自己的利益,从未被完全掌控。这种滑头的本事,也让他在往后的纷争中占据了有利地位。
三姓家奴,权衡利弊
1929年,随着蒋介石开始对各军阀实行&34;政策,新的大战在所难免。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准备与蒋介石一战,马鸿逵却仔细权衡后选择投靠了蒲介石。
其实在1927年的反革命政变中,马鸿逵就没有为难 *** 人,反而&34;。这或许与他对党的某些恩情有关。但在利益面前,马鸿逵显然更加看重自身的生存。他判断蒋介石的实力更强,便毫不犹豫地投靠了 *** 。
从此,他这个&34;的称号就算是正式树立了。不过,能不能在蒋介石手下长期生存,仍然需要马鸿逵的谨慎运筹。
唯利是图,误判局势
为了巩固自己在西北的地位,马鸿逵主动接受了蒋介石的任命,率军&34;红军。但是,在实际作战中,他畏惧红军的锋芒,退缩不前,反而让部下遭到重创。这种怯懦行为,立刻引发了蒋介石的反感。
为了挽回局面,马鸿逵的父亲马福祥不得不再次出面周旋。结果,马福祥在途中不幸染病身亡。这件事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蒋介石看在马福祥的面子上,还是让马鸿逵继续当了宁夏主席。不过,马鸿逵为了维护自己的势力,很快就以各种借口推脱上任。
此后在抗日战争中,马鸿逵虽然也派兵支援前线,但主战场并不在宁夏。他更多地是在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及对内部进行&34;。直到解放战争爆发,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
面对傅作义的劝说,马鸿逵竟然仍然固执己见,称要&34;。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判断错误。即便他后来千方百计地向蒋介石要钱补充兵力,但还是难以抵挡 *** 的攻势,最终仓皇逃亡。
丧家犬,晚年落叶无归
逃到重庆后,马鸿逵隐藏了自己7吨半黄金的事实,只装病不出。蒋介石也就顺势让他去台湾躲避。不过,在台湾马鸿逵的日子同样不太好过,很快就遭到弹劾。
为了逃脱,马鸿逵不惜耗费大量财力,通过各种手段设法逃离台湾。最后他携家眷及那笔巨额黄金抵达美国,本以为终于能安享晚年。
然而,在美国马鸿逵的生活还是一团糟。家人内部为了财产不断争斗,最终不得不将他推上法庭。这位曾经一度能够掌控大片西北地区的&34;,在晚年竟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
临终之际,马鸿逵依然向往能够回到宁夏老家安息,可惜这个愿望最终没有实现。最后,他还是被安葬在了台湾。这个原本有着无限前程的人物,最终只能只步沦为一介丧家犬,结局悲哀可叹。
这个故事无疑是对那个纷乱时代的一个缩影。马鸿逵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家世优势,但最终却无法超脱当时的阶层格局和权力角逐。他不断利用权谋手腕来维护自己的地位,却始终无法真正成为民族英雄。这恐怕也是许多当时势力的共同宿命。
历史的车轮辗过,纷争久而弥新。马鸿逵的结局也警示我们,即使拥有再大的权力和财富,但如果缺乏正确的政治判断和民族情怀,最终必然难逃失败的命运。这对我们今天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好的,我来为您继续补充这篇文章的内容。
马鸿逵带着大量黄金逃亡海外后,一度认为自己终于可以安享晚年。然而,他的人生却依然充满了新的波折。
在美国,马鸿逵过得并不太安稳。这笔巨额的黄金财富反而成为了他家人内部不断争斗的导火索。儿孙们为了瓜分这笔遗产,常常在法庭上互相指控,把年迈的马鸿逵拖了进去。
这位曾经权倾一时的&34;,如今竟沦落到被自己的亲人拖上法庭的地步。他后悔当年的所作所为,但为时已晚,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家业一点点被瓜分。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马鸿逵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他开始怀念自己的故乡宁夏,渴望能够在临终前回到那里,安息于熟悉的土地。然而,这个愿望最终还是没有实现。
1964年,马鸿逵在美国某处的一处养老院里咽下最后一口气。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台湾,而不是他期盼了一生的宁夏。就这样,这位曾经的&34;就这样悄然离世,连一个安息的归宿都没有找到。
马鸿逵的人生轨迹无疑是一个悲剧性的缩影。他出身显赫,一度拥有强大的实力和地位,却因为缺乏远见和民族情怀,最终沦为一介丧家犬,连自己的老家都难以回到。这种结局无疑警示我们,权力和财富并非永恒,唯有坚守正道,才能真正获得人生的尊严和幸福。
马鸿逵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我们应当吸取他的教训,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更要关注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留下应有的一席之地,而不会像马鸿逵一样,最终沦为一个无人问津的可悲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