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外国人口信明确了 *** 领导地位?非斯大林
核心提示:
会议之一天,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口信。季米特洛夫让王稼祥转告全党:“在领导机关中要在 *** 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
本文摘自:《党史纵览》2011年第12期,作者:马长虹,原题为:《从细节读真切的党史》
*** 曾于1918年和1919年曾两次到北京。 *** 后来向斯诺回忆说,第二次在北京(1919年12月至1920年4月)的时候,“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记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三本书其中之一就是“陈望道译的《 *** 宣言》,这是用中文出版的之一本马克思主义的书”。不过,大概是由于年代久远吧, *** 的记忆在这里出现了误差。陈望道译的《 *** 宣言》,经陈独秀和李汉俊校订后刊行出来(上海,社会主义研究社出版)是在1920年8月,面世后供不应求,次月即进行了第二次印刷。 *** 第二次在北京期间,此书应该还未出版呢。
*** 有可能是在杂志上读到过《 *** 宣言》的译文,1919年4月《每周评论》第16号刊载了舍译《 *** 宣言》,1919年11月《国民》2卷1号刊载了李泽彰译《马克思和恩格斯 *** 宣言》,但都是节译。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据罗章龙回忆说,《 *** 宣言》的汉译本,除陈译本外,还有当时北京大学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译自德语的油印本, *** 也许读过这个油印本。遗憾的是,这个油印本未能存世,无从考证。
季米特洛夫的口信有力地支持了确立 *** 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1931年4月,由于出现了“ *** 历史上最危险的叛徒”顾顺章, *** 中央主要领导被迫撤离上海。根据共产国际远东局的提议,在上海成立了以博古为首的临时中央。博古担任 *** 更高领导人创造了若干空前绝后的纪录:一是年纪轻,他此时年仅24岁。二是资历浅,他既不是政治局委员,也不是中央委员,而是从一名普通党员—— *** 称之为“新党员”——直接成为了党的更高负责人。尽管如此,博古等人却根本不屑于 *** 等久经考验的同志。
*** 再次受到重视是在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会议选举毛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此后又决定以毛为周恩来在军事指挥上的帮助者。但毛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则直到1938年9月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才得到确立的。在六中全会前夕,1938年9月14日至27日, *** 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六中全会做准备的。会议之一天,刚从莫斯科回国的王稼祥传达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口信。季米特洛夫让王稼祥转告全党:“在领导机关中要在 *** 为首的领导下解决,领导机关中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季米特洛夫的这些话无疑是对 *** 的更大支持,从根本上剥夺了王明以共产国际钦差大臣自居,不断向 *** 和中央挑战的资本。李 *** 晚年曾回忆:“季米特洛夫的话在会上起了很大作用,从此以后,我们党就进一步明确了 *** 的领导地位,解决了党的统一领导问题。” *** 也说:“六中全会以前虽然有些著作,如《论持久战》,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国际指示,六中全会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
有对比悬殊的后勤保障, *** 政权想不垮台都难
抗战胜利后,全面内战爆发。 *** 用了仅仅三年多的时间就解放了全中国,也许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但 *** 必胜的信念却是坚定的。打胜仗除了信心外,正确的战略战术至关重要。1947年5月中旬,在临沂以北山区的孟良崮,华野以9个纵队加1个特种纵队,共计27万人,全歼 *** 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七十四师,计3.2万余人。这可谓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经典。但这并不是制胜的全部原因,还应看到更多的细节。 *** 军历来不大重视后勤补给。整编七十四师全系美械装备,射速快,火力强,同时弹药消耗也大。该师虽然超越编制自行编组了一个辎重团,但却挂羊头卖狗肉,是个步兵团(这在 *** 军中是普遍现象)。而且每至战斗,就把辎重及工兵等勤杂部队改编为战斗部队,而不是设法为辎重团增加大车、骡马等装载弹药的设备,因此,整编七十四师仅用了两天就打完了所带的弹药。而该师的后勤能力在 *** 军中还是最强的,其他部队就可想而知了。
反观 *** 部队的后勤补给,据华野后勤司令部司令员 *** 回忆:在淮海战役期间,动员了500多万民工,大小车辆80万辆,在两个多月内,共转运伤员11万人,送达前线粮食2.85亿公斤,弹药物资330万吨。要知道是役华野、中野两大野战军作战部队合计不过60万人而已。难怪在淮海战役结束后,粟裕曾讲:“我们除了没有飞机外,一切都有,我们的炮兵和坦克比敌人多。在全歼杜聿明集团时,我军炮火便完全压倒敌人。”有这样悬殊的后勤对比, *** 政权想不垮台都难呀。
“两个凡是”不是 *** 锋最早提出,也不是为了阻挠 *** 复出
“两个凡是”的经典表述为:“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个经典表述并非出自 *** 锋,而是源于1977年2月7日的两报一刊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社论是 *** 提议写的,也是经政治局同意的。“两个凡是”有特定的指向,目的是“强调了高举毛主席的旗帜,稳定局势”,绝非针对 *** 复出。因为当时 *** 锋和高层已经在考虑和安排邓出来工作,不可能发表一篇社论去阻挠邓的复出。如果真是如此,就无法解释社论发表之后, *** 锋却宣布准备恢复邓的工作。